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煤电产能过剩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时间:2022-10-21 14:35:09 来源:网友投稿

[提要] 本文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利用1999~2017年电力发展数据,推导出产出、劳动力和资本存量数据的趋势成分关系,得出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电力产能的替代工具指标,实证研究我国电力行业的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报酬递减型,进一步探讨我国电力产能过剩的本质特性及趋势特征,并就在此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挥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电力产能过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要素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8月28日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保持了长时间的高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中电能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能源之一,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濟性而成为一个自然垄断性很强的行业,我国电力产业也经历了从供需紧张、稳定发展的局面到现在的火电产能过剩的局面,在经济增长率高、外部需求量大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矛盾不是很突出,但长期积累的矛盾随着外部需求的减少和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会加剧产能过剩矛盾。

能源的不适当使用带来了能源供求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扩张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三去一降一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建立完全公平竞争的电力市场和市场导向的电价机制。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能源系统管理与规划已成为决策者亟须解决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统计发电利用小时数不足以作为判断电力产能过剩的标准,因为我国风电、水电、太阳能占总装机容量的1/3,我国的政策是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挤占了煤电份额,本文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利用1999~2017年电力发展数据,推导出产出、劳动力和资本存量数据的趋势成分是单位根,进而探讨全要素生产率,煤电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并从总供给与综合需求的角度探讨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供需平衡理论

1、总需求理论。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中定义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任何一个给定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长期和短期的不同角度分析经济增长问题。凯恩斯提出需求函数Y=C+I+G+NX,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总需求水平下降,反之亦然。其核心是有效需求的原理,认为经济的增降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的支柱是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有关,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使经济目标得以实现。

2、供给管理理论。西方供给经济理论源于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萨伊定理,该理论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不存在需求管理的问题,强调市场的绝对主体地位,认为经济停滞和物价水平上涨可以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减税等手段进行供给管理,这一理论在美国曾经被里根政府采纳形成以减税为核心的“里根经济学”,该理论学派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受资本(K)、劳动量(L)和技术水平(t)的影响,其函数为Y=F(K,L,t)。

(二)中国新供给经济理论综述。2013年前后贾康、徐林等学者联合发表的《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一文,标志中国新供给的形成,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国情、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与西方供给理论存在本质差别。中国供给经济理论认为有效供给比有效需求更能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核心在于政府应当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优化经济结构为重点。

(三)西方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述。20世纪8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经济出现疲软、发展动力不足,因而西方国家采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美国以减税为手段开展供给侧改革,内容包括大规模减税、大幅度削减财政开支、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等手段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增长停滞,CPI居高不下一路飙升,通货膨胀极为严重,英国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供应量削减福利开支等手段有效控制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激活了私有经济的增长潜力。

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经济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德国采取理性的供给侧管理办法,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减轻企业税务负担、控制货币供给等措施,德国经济开始复苏,过剩的产能得到了化解,对外贸易趋于平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的技术创新不仅成为德国制造业长久不衰的动力,也从根本上增强了德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中国电力发展现状

(一)我国电力产能概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生产行业得到了极大发展,从电力的供给和需求的紧张到目前电力产能过剩,目前我国电厂装机容量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表1)

2009年发电装机容量为87,409亿千瓦时,发电量为36,822亿千瓦时,到2017年发电装机容量为177,030亿千瓦时,发电量为64,179亿千瓦时。根据要素禀赋理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电源结构长期以煤电为主。由表1可知,2017年煤电利用小时数已不足5,000小时,表明煤电机组闲置率较高。

图1为2006~2015年煤电机组利用小时趋势图,显然煤电利用小时数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政府通过4万亿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情况下发电小时数略有上升随后从2011年开始发电利用小时数逐年下降。(图1)

规范政府在企业中的行权方式,以市场化为导向,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重在电力生产领域提升电力供给质量和效率。

(一)提升创新能力,升级产业结构。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导向,推进电力行业机制体质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社会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社会有效总供给。

(二)加大发电行业产权改革力度。加大发电行业产权改革力度,提高发电行业所有权结构的多元化程度,电力工业分割或重组的主要目标是市场竞争而不是企业分割和行业重组本身,通过分割产生较多的独立利益主体参与竞争,并用竞争机制激励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是最终目标理顺电价形成机制,采用激励性电价规制模式。

(三)电源结构。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替代传统火电,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

(四)资本深化。我国的电力行业一直处于市场化改革中,即存在着过度投资和资源配置失效问题,资本深化降低了电力行业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投资需放缓,减少边际报酬递减的速度。

五、结论

(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具有其他国家供给侧改革的特点,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调整产业结构外,还承担着“三降、一去、一补”的重担,核心在于政府应当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优化经济结构为重点。

(二)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得出全要素生产率,得出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规模效益递减趋势,并进一步说明电力产能并不是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过剩,而是煤电产能的过剩。

(三)电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产权改革、调整电源结构、减缓资本深化的方式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何蕾.中国工业行业产能利用率测度研究——基于面板协整的方法[J].产业经济研究,2015(2).

[2]王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的能源产业政策调整[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3]谢超峰,范从来.有效需求不足还是有效供给不足——新常态下经济波动因素的识别与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2).

[4]刘凤良,戴腾辉.经济周期下的中国产业结构转型:需求政策还是供给政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6(9).

[5]谢艳,罗树昭,安立波,胡智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7(3).

[6]王飞.基于碳排放约束的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浙江:浙江财经大学,2018.

[7]钟春平,潘黎.“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J].经济学动态,2014(3).

[8]朱宁,张茂军.带有能源的随机动态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J].经济数学,2011(3).

[9]李任玉,杜在超,龚强,何勤英.经济增长、结构优化与中国代际收入流动[J].经济学(季刊),2011(9).

[10]韩敬云.制度创新与中共供给侧竞购性改革[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7.

[11]任保平.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J].经济学家,2015(5).

[12]岳立,杨帆.新常态下中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基于产能、结构和消費模式的视角[J].经济问题,2016(10).

[13]王雨佳.供给侧改革下能源关系及价格现状——以煤电产业链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8(7).

相关热词搜索: 结构性 供给 产能过剩 探讨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