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26 14:50:3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和信息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本文针对目前数据结构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普遍感觉课程抽象问题,从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法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数据结构 抽象 教育心理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Method of Data Structure

WANG Ruiku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Abstract "Data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based specialty courses and core curriculum, this article will present the abstract question the data structure for student teaching in the general sense of cours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teaching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 put forward effective solutions.

Key words data structure; abstrac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eaching methods

0 引言

数据结构课程主要介绍和研究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存储和运算的一般方法,是计算机和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它在计算机学科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使数据结构一直是考研的重要科目和公司招聘计算机毕业生时重要的考察内容。就是这么一门重要课程却成为使学生普遍感到头痛的对象,他们普遍反映这门课程太抽象、课堂听不懂、课本也看不懂、题更不会做,学生的这种感觉反映到教学环节中就是课堂死气沉沉、课下作业严重抄袭、实验不会做、考试出现大量不及格以及考试内容中主观题得分太少等现象。本文将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从学生感觉的“抽象”入手,从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法角度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得出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问题的原因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指新知识同原来知识结构发生联系的过程,它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思维活动,将新知识容纳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学生之所以在学习《数据机构》时感到抽象的是因为他们无法使已有的认知能力和新知识之间发生联系并且没有利用现有知识消化、吸收新知识能力,这种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能和新知识发生联系的相关知识的缺失。这主要是指学生对数据结构前驱课程《离散数学》和《程序设计语言》知识掌握的欠缺。而这些知识的缺失使学生找不到同化新知识的相关观念,找不到新知识与固定点作用的观念异同点,这也导致了学生对新旧概念的混淆。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了解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学习不是机械地把知识结构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重新编码、理解的过程。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重“量”不重“质”。很多任课教师讲课目标只是为了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授课内容,出于这种动机往往容易犯重“量”不重“质”的错误,表现在教学过程多而不精,这对于学生重建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毫无帮助,只是在学生脑海里增加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符号垃圾而已。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的“抽象”感,主要原因不在学生,也不在这门课程,而在于中国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制以及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对教学方法问题进行探讨。

2 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课程设计实践法

开课后的前两周内先不讲课而是让学生以组做一个类似“商店管理系统”或者“图书管理系统”这样的应用系统,功能要求不高,只要有查找、插入、删除、修改、排序等操作中的两种即可。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以下几点。

(1)通过这种实践训练加上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理论补充,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弥补学生在《程序设计语言》和《离散数学》这些知识上的欠缺。

(2)找到实践环节中和数据结构相关的连接点,通过连接点促进学生通过现有认知结构消化新知识过程。实践中用到的数组和单链表知识可以作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和新知识的联系点和固定点,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向学生说明数据结构和现有知识的联系和不同。

(3)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如果按照以前那种传统授课方式,一开始上课就给学生直接讲理论,对于既没有概念又没有兴趣的东西去被迫思考它的“构造”,只能让学生感到很痛苦、很厌烦。实践会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可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

2.2 讲课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的思考力”

教师应该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所代表的意义渗透到自己的讲课过程中,即把教学重心放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内容的灌输上,这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数学的思考力”就是学生学习数据结构的“渔”,所谓“数学的思考力”指“能够一部分一部分整理思考事物结构的能力”。通过“数学的思考力”就是为了培养让学生自己去整理、细化教师讲述或课本叙述知识结构中的跳跃思维过程,真正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能够消化的知识。可以通过以下两点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1)教学生画流程图。可以用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信息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把“乔布斯去世,苹果股价下跌”,“日本发生海啸,中国电子产品价格上涨”和“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国就业就会升高”这些信息的推理过程用流程图形式整理出来,从中找出其合理性或不合理性所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清晰的整理出自己的思路,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找出学生思维步幅的大小。

(2)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想让人理解自己的观点,首先必须提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解程度,如果对方不理解或者说“似乎理解了”,那么自己的思考肯定存在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把自己对问题的观点表述出来,这是一个在外力作用下让学生主动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

2.3 增加和学生的交流

师生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可能教好学生,这也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思想在教学上的应用。传统方式中教师了解学生的渠道主要是通过作业、考试成绩和考试前的答疑,对于数据结构这门课,这些途径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为对该课程的问题比较多,如果长期积累得不到解决,往往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放弃。目前,手机电脑这些通讯终端已经成为学生的日常用品,这些设备的产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和学生交流的渠道。建议教师每学期开始都会建立一个QQ群,把自己的学生都加进来,利用这个平台,学生和老师在线讨论问题、离线共享资料,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情,但老师迈出的这一小步就可能会影响学生人生的一大步。

3 结束语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主要从教学方法角度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据结构教学中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具体特点制定灵活的教学内容或实践内容,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和学生们的交流。使学生消除对数据结构课程的“抽象”感,使学生从根本上学好这门课。

参考文献

[1]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细野真宏.数学的思考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 朱文彬,赵淑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刘海林.《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探讨[J].广东技术师范学报,2008(3).

相关热词搜索: 数据结构 教学方法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