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探讨异位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治疗体会

时间:2022-10-29 14:00:3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对异位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进一步研究适合异位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13年5月-2015年11月接收的异位阑尾炎患者36例作为治疗组,本组中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手术方案治疗;同期选择异位阑尾炎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本组中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单纯开腹手术方案治疗。观察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指征,并对两组入选患者手术指标进行客观比对。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长为(3.05±1.16)d,对照组为(8.06±2.05)d;治疗组患者出血量为(10.95±6.67)ml,对照组为(25.63±10.00)ml;治疗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47.21±2.07)h,对照组为(56.22±5.00)h,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推行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手术方案效果突出,因此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开腹手术; 腹腔镜检查; 阑尾切除手术; 异位阑尾炎;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65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9-0129-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9.070

当前,国内医疗技术迅速发展,推动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该技术被逐渐应用至各级医疗机构中,在异位阑尾炎患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为进一步提升异位阑尾炎手术效果、客观评定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手术方案的临床可行性,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13年5月-2015年11月接收的异位阑尾炎患者36例进行重点分析,再同期选择28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给予两组入选患者不同术式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指征以及临床效果后,再客观选出适合异位阑尾炎患者的术式,期待能有效改善其预后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13年5月-2015年

11月接收的异位阑尾炎患者36例作为治疗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0岁,平均(39.00±4.63)岁;病程最长37 h,最短8.6 h,平均(16.70±1.66)h。同期选取异位阑尾炎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21岁,平均(40±5.11)岁;病程最长36.7 h,最短8.2 h,平均(16.5±1.75)h。所有入选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以及高热等症状,且均已确诊,同时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中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单纯开腹手术方案治疗:(1)行硬膜外麻醉,手术切口位置选择患者右下腹部的直肌外缘。(2)找出患者阑尾组织后,对阑尾组织的系膜、动脉进行结扎,再进行切除。(3)妥善处理患者阑尾残端,并予以安放引流管。

治疗组中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手术方案治疗:(1)给予患者气管插管,手术切口位置选择脐窝右侧的壁缘皮肤,作纵向切口,长度控制在1.2~1.5 cm,并插入气腹针。(2)创建CO2气腹,确保患者腹腔中的压力值保持12~13 mm Hg。(3)于患者切口位置插入直径为10 mm的套管针,并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行左倾、脚高头低位,将腹腔镜镜头置入其中。(4)对患者子宫(女性)、盆腔组织(女性)、大网膜组织、结肠组织、结肠系膜、小肠组织、脾脏组织、胃部以及胆囊组织等进行探查,客观判断患者病情。(5)对患者阑尾组织进行定位,并于阑尾组织附近切开两个切口,将直径为5、10 mm的套管针分别置入其中。(6)如果患者病症属于高位阑尾,还需在其右锁骨的中线肋缘以下约5 cm处作穿刺孔,将直径为5 mm的套管针置入其中,同时在剑突组织下端插入直径为10 mm的套管针。(7)如果患者病症属于剑突下阑尾,需在其肚脐右侧腹的直肌外插入直径为5 mm的套管针,并在左锁骨的中线肋缘以下约三指处插入直径为10 mm的套管针[1]。(8)如果患者病症属于盲肠后位阑尾,或者是盆腔阑尾,则需在患者中线肋缘以下约三指处插入直径为10 mm的套管针,并在耻骨和肚脐连接线以下约三分之一处插入直径为5 mm的套管针。(9)用血管夹对患者的阑尾系膜进行结扎,并将患者阑尾组织提起,在离盲肠约0.5 cm的地方,用血管夹对患者阑尾进行夹闭,再在离血管夹约1 cm的地方放置钛夹。(10)在钛夹和血管夹之间将患者阑尾组织切断,再用电凝对其残端进行灼烧。如果患者阑尾根部出现坏疽及穿孔现象,还需采取8字缝合法、用可吸收线对其进行缝合,并对患者腹腔中的脓液进行清除,最后放置引流管即可[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有1例(2.78%)出现感染症状,对照组有6例(21.43%)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当前,异位阑尾炎患者总数逐渐递增,已经成为普外科多见病症。异位阑尾通常有疝内阑尾、盲肠后位阑尾、错位阑尾、高位阑尾、盆位阑尾及腔内阑尾等,患者腹部往往会出现持续性、转移性的腹痛症状,并且伴随恶心呕吐、乏力、厌食及高热等症状出现,但是由于该病症的解剖位置会出现变异,因此在诊断时极易出现误诊现象,影响患者治疗,所以优化术前探查方案十分有必要[3]。因此,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入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手术方案治疗,该方案具有较高可行性:首先,腹腔镜方案的术野较广,不仅探查面较广、损伤较小,而且还可以对患者腹腔组织、盆腔组织进行全面探查,并准确定位患者阑尾组织[4]。其次,该方案强调在腹腔镜的直视下放置引流管,因此可以避免出现肠梗阻、切口感染、肠粘连和肠间脓肿等症状[5]。最后,腹腔镜方案可以严格控制切口长度,除了可以控制并发症以外,还能加快患者创口的愈合速度及恢复速度[6]。

尽管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手术方案在异位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已经得到认可,但是术前必须严格把握以下几点适应证:第一,患者术前接受诊断后,未能明确探查其病情,被定性为急性、异位阑尾炎[7]。第二,患者病程低于3 d,接受腹部检查后,未发现压痛性的包块,予以CT检查、B超检查后,已排除阑尾组织附近脓肿患者以及炎性包块患者[8]。第三,没有出现腹腔镜方案的禁忌证[9]。对照组中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方案治疗,而治疗组中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手术方案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入选患者住院时长、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以及感染症状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入选患者的手术时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表明,在异位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推行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手术方案效果突出,不仅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长、排气时长及控制出血量,而且还可以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加之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所以建议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孟凡强,宁武,牛晋卫,等.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58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6):421-423.

[2]王有利,刘凡,叶颖江,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应用疗效的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2):93-95.

[3]阚雄文,张松柏,谢雄伟,等.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对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6):496-499.

[4]谢宏民,杨新魁,李佳璇.结肠镜下取石联合药物治疗粪石梗阻型阑尾炎的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19):3618-3619.

[5]沙皖,戴德银,白兰,等.2012年医院10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治疗与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17):67-68.

[6]肖承佐,李应军,王金宝,等.聚维酮碘冲洗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2):182-184.

[7]任莹坤,韩广森,赵玉洲,等.右半结肠切除治疗阑尾炎术后肠瘘疗效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4):278-279.

[8]万里鹏,万鸿,吴安定.腹腔镜治疗伴有坏疽、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复杂性阑尾炎的优势探讨[J].安徽医药,2015,19(5):946-947.

[9]阿合提别克·塔布斯,周军,李剑辉,等.腹腔镜探查并阑尾切除术治疗异位阑尾炎19例临床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5,42(7):460-462.

(收稿日期:2016-03-24)

相关热词搜索: 阑尾炎 临床 探讨 手术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