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冀教版范文四篇

时间:2022-01-12 12:28:34 来源:网友投稿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冀教版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冀教版4篇

第一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冀教版

CAD图形放大与缩小

回答1

首先使用scale命令将图形放大100倍。
然后使用ddim命令将相应的尺寸标注样式中的比例值修改为0.01(默认值是1

把图框缩小为0.01,打印出来的图就大100倍了.

回答2

1.使用鼠标中键。
2.使用scale命令,输入比例(放大>1,缩小

第二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冀教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纳入到比例单元中,将两条线交织在一起,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

就第二学段而言,“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是图形与变换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从简单图形开始,借助计算机演示,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由此充分体验图形的相似是指图形运动后,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不变,前后图形是相似的。

面对这一新内容的教学,我从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这一内容在教材整体中的作用作了一番研究。经过实际教学我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有了一些思考。

问题及原因:对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关系处理不太得当。

这点主要表现在例1的教学上。例1的教学应该分三个层次:理解长与长、宽与宽的关系;理解对应边;理解按2:1变化是放大、按1:2变化是缩小。其中“理解按2:1变化是放大、按1:2变化是缩小”是最难的,因为这与我们在生活感受的放大与缩小正好相反。设计的时候就有两种想法:一是把原图放在前面,放大后的放在后面;二是把放大后的放在前面,原图放在后面。第一种想法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第二种主要是考虑与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相对应,在分组合作时便于对比。最后选择了第二种方案,这种方案从教学效果来看不太理想,违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这是我在设计时没有预料到的。

第三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冀教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小学数学教案

  (一)教学知识点
  1.位似图形的定义与性质.
  2.复习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
  3.解释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原理.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图形的位似.
  2.能用橡皮筋放出相 同形状的图形,体会其中的道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有趣的图形变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感受图形变换的奥妙,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1.位似图形的定义.
  2.用橡皮筋放大图形 的原理.
  体会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原理,培养转换思想.
  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仔细观察的 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体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数学道理,使学生操作与 思考相结合.
  若干个橡皮筋.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
  第二张:●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放投影片 A)请同学们观察一组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1.它们是相似图形吗?
  2.图形 位置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寻找出一些规律吗?
  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是相似图形.
  图形上各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镜头中心P点,A、B是一对对应点,连结后并延长过点P.这组图与相似图形比较,多了一些特征.
  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Ⅱ.讲授新课
  大家刚才观察到的一组特殊的相似图形,我们叫它位似图形,那么什么叫位似图形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35页定义,仔细理解位似图形的要求.
  1.两图形相似
  2.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同一点.
  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两个图形才叫做位似图形.两条件缺一不可.此时,把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叫做位似比.
  巩固定义做一做.
  (放投影片 B)
  下面有三组图形,请同学们观察,并实际操作一下,看它们是否是位似图形.老师请一位同学板演.
  图4-52
  图4-53
  通过测量发现,三组图形的对应边各成比例,所以它们分别是相似图形.但连结后发现:(1)、(3 )图形的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如图O、P,(2)却没有这个特征,这说明(1)中的两个图形与(3)中的两个图形都是位似图形,但(2)中的两个图形只是相似图形而不是位似图形.( 1)、(3)的位似中心分别是O、P.
  这位同学很具有科学态度,他能准确应用定义解决问题.请大家在图(1)中任取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个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它们的比与位似比有关系吗?
  它们的比等于位似比.
  很好,在(3)中再试一试.
  在(3)中发现也有这个特征.
  老师,这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相似三角形定理来证明.
  这就更圆满了,于是我们 可以得出位似图形有如下性质:
  位似图形上任意 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本章第3节学过的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叙述作法,并思考放大前后两个图形的关系为什么是位似.
  我们尝试用橡皮筋放大图形的方法将一个正方形放大,使得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似比是3.
  将两个长短比例为1∶2的橡皮筋系在一起,在选定正方形外取一足点P,将系在一起的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P点,把一支铅笔固定在长橡皮筋的另一端, 拉动铅笔,使两个橡皮筋的结点沿正方形ABCD的边缘运动,当结点在正方形ABCD上运动一周时,铅笔就画出了一个新的正方形ABCD,它们形状相同,相似比为3.如图4-54所示.
  图4-54
  通过连结图中各对应点连线,发现它们交于一点P,所以用橡皮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位似图形.
  Ⅲ.随堂练习
  按如下方法可以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 :
  如图4-55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 D、E、F.△DEF的三边就是△ABC相应三边的 (实际上,△ABC与△DEF是位似图形)
  图4- 55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上面方法亲自试一试.
  2.如果在射线AO、BO、CO上分别取点D、E、F,使DO=2OA,EO=2OB,FO=2OC,那么结果又会 怎样?
  (答案如图4-56所示)
  图4-56
  Ⅳ.课时小结
  1.通过观察与操作,理解位似图形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
  2.能用位似图形定义解释前面学过的橡皮筋放大原理.做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
  Ⅴ.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
  预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后半节.
  答案 1:∵△OCD与△OAB是位似图形.
  △OCD∽△OAB 且两三角形各对应点连线交于一点O,于是得OCD=OAB.
  ∵OCD与OAB是同位角.
  AB∥CD.
  答案2:放大前后的图形是位似图形.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去验证说明.
  Ⅵ. 活动与探究
  老师提供一张同学们比较喜欢的漫画人头像.请同学们将这张图放大一张,再缩小一张,对比 一下自己的杰作,看像不像.
  意图: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锻炼各器官的协调性 和对科学认真负责的态度.
  完成后可做一次展评,让学生欣赏自己的杰作,陶冶审美情操,尽情享受劳动所得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
  一、位似图形定义
  1.两图形相似.
  2.每组对应点所在直线都经过同一点.
  二、用橡皮筋放大正方形
  三、随堂练习(学生板演)
  

第四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冀教版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出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刚开始把图片的每条边没有按照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最后按照一定的比进行了放大,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沟通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另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图形的相似变换,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能力。

针对这一新内容,我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这一内容在教材整体中的作用在前设计中尽力做到缩小学生的朴素认识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差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认识。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数学的语言描绘变化的关系。而数学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则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与缩小,它是一种定量的刻画。这一差距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时需要加以利用的。教学中,我先出示很小图片,由于太小,学生就产生让老师将图像放大的想法。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习的价值自然就蕴含其中。接着我出示了三幅图片(b、只放大长、c、只放大宽、d、长和宽都按一定比例放大),不出现数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此时由于图形b、c变形比较严重,一致认为d放大比较好)。我适时提问:为什么d比较好呢?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我出现了相关的数据。经过学生的观察、讨论与交流,学生对于图形放大后相应边的变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完成了真实的数学理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

其次是做到重视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我觉得按什么比放大与缩小比较难理解。教学中,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图形a到图形d的变化过程后,我随之追问:我们怎样将图形d变为图形a。你怎样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是怎样理解 2:1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觉得按什么比放大与缩小比较难理解。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原长方形到放大后的长方形的变化过程后,随之发现对应边的比,后到图形的比,然后培养学生用规范的语言阐述出图形是如何放大的;再类推出图形的缩小的方法,结果在练习的反馈是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接受上有困难,分不清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描述不出来。列举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的例子,并与概念建立联系,深化了原有认知,拓宽知识面,进一步体会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明白学生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是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在学习过程中能由学生观察、发现就会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维的浪花。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会使学生领略到更多的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教案 缩小 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