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倒数的导入精彩案例(通用4篇)

时间:2022-01-02 14:52:07 来源:网友投稿

案例:汉语词语案例:200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倒数的导入精彩案例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倒数的导入精彩案例4篇

第1篇: 倒数的导入精彩案例

小数导入语

1、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2、你已经知道了年、月、日的哪些知识?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3、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装在中间吗?学完了这一课,你们就会明白的。

4、大家都知道,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谁善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如果老师不直接告诉你年龄,你能提供几条信息,使同学们从中推算出老师的年龄。

6、同学们,有一道题,贺老师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想明白,老师想请教一下同学们,愿意帮老师吗?

7、同学们,你们已经探索出了“9+几”的计算规律。关于“8+几”的运算规律,大部分同学肯定已经触类旁通了。来,谁想当回小老师,把你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同学们?

8、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好,贺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不过,得有一个条件,要边听故事边思考问题,做得到吗?

9、数据很有说服力,能说明问题,但不能从天而降,因此,需要我们去“收集和整理”。

10、同学们我们学校操场的东北角上有一棵大杨树,请同学们想一想,不锯倒这棵大树,你能知道它的直径吗?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同学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课后看谁最先准确的算出这棵大树的直径是多少?来告诉老师好不好?

11、一只蚂蚁在圆周上爬了一圈(出示投影),看到这幅情境,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学到那些知识?

12、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看,它已经一步一步的向我们走来了,“小朋友们好,我是机器人笨笨,今天,让我们跟你一块学习图形一课,好吗?”(电脑显示)

13、你想了解 ** 的什么知识?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太有价值了,正好抓住了知识的重点,这说明我们同学们都特别会学习,今天的课一定会因同学们的表现而精彩。

14、同学们,我们刚刚结束了第三单元新知识的学习,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当小主人,老师当听众,由你们把本单元知识系统整理一遍,你们说好吗?

15、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一幢幢的楼房,那你知道为什么楼房能够盖的又高又直吗?这可是个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

16、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只要你随便说出一个分数来,老师就能知道它能否化成小数,你想不想把老师的这项本领学到手呀?

17、有两个角一个是蓝角,一个是红角,有一天两个角争吵起来,红角骄傲的对蓝角说:“我比你大”可蓝角不服气地说:“其实你并不比我大”,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到底怎么样呢?请小朋友们有三角板比比看:

18、我们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和分数,今天在数的大家庭里又来了一位新成员,它和分数关系可好了,同学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19、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你已经过了多少个生日?小华今年13岁,可它才过了三个生日,同学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这一课后,你就会明白的。

20、刚才我们观看了交通、邮政、广播等部门的工作时刻表,你能用平时常用的方法来表示吗?

21、我校盖了一座楼房,有两个工程队参加最后竞聘。甲工程队用10个月能完工,乙工程队12个月能完工,大家帮学校拿个主意,聘哪个工程对好?…….学校希望早点完工,准备两个工程队都聘用,你们想一想多长时间能完工?猜猜看!能不能想法子算出比较准确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22、如果家中有一些暂时不用的钱,你认为怎样处理好?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你对“利息”知道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利息”的知识。

23、我们都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石头放入水中后出现什么现象?(做演示)你们看,我将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放在水中出现的结果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

24、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有多少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转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大约是1:1;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1:7…..这些比在生活中又很多用处,比如:你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你如果是一个侦探,根据罪犯的脚印,就可估算出罪犯身材的大约高度……这里实际上是用这些比去组成一个个有趣的比例去计算的。你想知道什么叫比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5、同学们,你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在商品的标价牌上经常见到一些怎样的数?生举例。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学点什么?

26、同学们,公元前外国有一位科学家叫阿基米德,皇帝故意为难他,拿出一顶镶满金子、珠宝、钻石的皇冠,叫他算出体积有多大,阿基米德一边思考,一边准备洗澡,当他躺进装满水的浴盆里,水溢出水盆,阿基米德恍然大悟,你们说他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27、今天,我们要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与同学们有关的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共同把今天的任务完成好。

28、有一天,天气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解

渴,不久,猪八戒浑身汗淋淋地抱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它的四分之一吧。”八戒一听瞪大眼睛,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多分一些给我,我要六分之一。”孙悟空听了直笑,马上切了六分之一给他。同学们,八戒的多了还是少了?

29、同学们,昨天晚上老师又到数学王国去了一趟,学到了许多新鲜而有趣的知识。现在你任意说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不能被2整除,你信吗?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30、同学们,今天有个低年级的小朋友向我请教了几个问题,他们的问题把我都难住了,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吗?他问:自行车架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而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大家现在知道的只是一些表面原因,其实这里面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你们想知道吗?学完了再回答,好吗?

31、同学们都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吧,我讲一段

给你们听。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见了大蜜桃口水直流,唐僧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说:“行啊,行啊。”唐僧说:“现在我要把404个桃平均分给我们师徒四人,想一想,自己能分得多少个?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八戒一听,哈哈大笑说:“这还不容易!”提笔算了个“11”。接着大声说:“师傅,请你给我11个桃吧!”悟空不紧不慢地说:“师傅我要101个桃”,八戒望着师傅和悟空,不知所措,小朋友,你能帮这个忙吗?学习了“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就容易解决了。

32、请同学们注意听,各节目是在几点几分开播的,播音员所说的“19点”、“19点38分”、“20点零5分”……在我们的钟表上能找到吗?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种计时法。

33、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辆装着货物的汽车,你们知道是用哪些平面图形拼成的吗?请同学上来把同类的平面图形放在一起。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类图形你们知道是什么图形吗?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34、同学们,我们用什么来买东西呢?对了,世界上有很多钱,比如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英国的钱叫英镑等等,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你们能说出我们使用的人民币都有哪些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人民币。

35、请同学们注意听(放昨晚中央电视台节目预告录音),各节目是在几点几分开播。播音员所说的“19点”、“19点38分”、“20点零5分” ,在我们的钟表上能找到吗?播音员所说的几点几分是一种新的计时法,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种计时法——24时计时法。

36、星期天,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着正方形的路线跑,唐老鸭沿着圆形的路线跑。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就是求正方形的什么?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就是求圆的什么呢?——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求圆的周长。

37、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让博士爷爷给你们讲个故事,看你有什么问题?(微机显示)

38、《时、分的认识》: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时间单位“时、分”。新课前,请大家听一段录音。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录音机播放各种钟表行走发出的声音,待学生说出是钟表之后,师述:)对,这是钟表行走时发出的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时间单位“时、分”,让我们先来认识钟面。

39、《时、分的认识》:我们学校几点钟上课?你一般是几点钟到校的?你早晨一般几点钟起床?晚上是几点钟睡觉?我们每天不论是起床、睡觉还是学习劳动,都有一定的时间。这时间是靠什么来告诉我们的呢?(钟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钟表的一些知识,我们就从时间的两个单位说起。(板书课题)

40、《圆的认识》: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因此,“圆”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价值。从古至今,不少数学家对圆进行了研究,使我们对它有了深刻的理解,这节课让我们也来认识圆。

41、《三角形》:在低年级我们就认识过三角形,你还能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吗?三角形还有好多用处呢!你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吗?

42、《能被三整除的数》:我们学过能被2整除的数以及能被5整除的数,你还记得这些数的特征吗?这一班让我们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现在,你随便说一个数,不管这个数有多大,我都能很快说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不信试试看!``````你想知道这些数的奥秘吗?

43、《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屏幕上出现多个平面图及立体图形)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看谁最机灵。你能看出屏幕上显示的图形怎样归类吗?``````刚才通过归类,我看到同学们都很聪明机灵。那么,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图形?(指长、正方体)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44、今天这节数学课有许多秘密,你们愿意去探索吗?

45、今天这节课,希望大家通过观察、讨论、积极思考、揭开其中的秘密,大家有信心吗?

46、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是和我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看谁先发现。

47、这节课我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48、现在,我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一节课我和同学们共同探索。

49、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中有很多秘密等待着你们去发现,希望你们通过观察、比较,积极思维,揭开其中的奥秘。

50、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练习一组非常有趣的连加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好不好。…..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算这么快的秘诀?…….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乘法。

51、……从上面演示得出,用眼观察判断圆柱的体积大小不精确,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52、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你知道有关8的哪些知识?…….小朋友们的知识真丰富。这节课,老师带领小朋友继续认识8。

53、我们已经掌握了用简便方法计算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那么,乘数的末尾有0或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计算简便呢?(板书课题)

54、出示各种图形,问:同学们认识这些图形吗?….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板书)

55、大家都能很熟练的从1数到 20了。可是要数数我们班有多少名同学,数一数教室里面有多少套桌椅,你们会数吗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56、板书5、50、500,问:谁能在每个数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5、5.0、5.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相等?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后,同学们就会知道问题的答案了。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57、为什么老师算得这样快呢?原来老师又一个小窍门,你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看谁学得最好。

58、窍门满地跑,看你找不找。这节课看谁的窍门最多?谁表现得最好。

59、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再来做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

60、咱们班有40个同学,现在每6个人一排,自由组合,看排成几排?还剩几人?谁能把它编成应用题。

61、同学们,我们平时犯了错误该怎么办?(生:改)好!那么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一个的机会,你能把握这次机会吗?(生:能)这节课我们上集体订正课,下面请看第1题…….

62、(故事导入)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在一起做“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其它数字娃娃。它神气的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真是太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中流出了眼泪,这时数字娃娃“1”看不过去了,对“9”说:“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大呢!”“什么,比我还大?”9不服气。同学们,想想看“1”说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63、一只小熊猫很喜欢学数学,熊猫妈妈于是就天天教它,妈妈想考考它,就出了几道题:9+( )=11 9+( )=14。小熊猫摸摸脑袋,很快地填出了数。同学们,你知道小熊猫怎样想的吗?(十几减9)

64、同学们,你们到商店要带什么?“钱”就是货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中国的货币叫“人们币”,今天我们学习“认识人民币”。

65、唐僧师徒西行到百分数王国,倒换关文时,国王说:“要想倒换关文并顺利过关,必须解出这道百分数应用题。亲爱的小朋友,唐僧师徒如何过关?——百分数一般应用题。

66、时间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经常要用到时间:上课要用到时间,起床要用到时间,吃饭也要用到时间,而发射火箭对时间的要求更严格。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时、分的认识。

67、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三月一日开始,小明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等爸爸妈妈全休息时,全家一起去公园玩。那么,最早要到几日小明全家才能一起去玩?这个问题的解决,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最小公倍数。

68、三月八日是什么节日?一位小朋友特地制作了一张精美的贺卡准备送给妈妈。如果给贺卡片四周围上框,这个框是指贺卡的什么?如果覆盖一张透明纸,还是指贺卡的周长吗?那又是指什么?

69、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居住在那个星球上?在地球上我们能看到哪些星球?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70、“同学们,我有‘特异功能’”,只要你们说出一个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我就能‘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7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一看哪一个学生最善于动脑,自己既能发现问题,还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72、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央电视台的《动画城》几点开播吗?——又叫几时?今天我们要学习24时计时法。

73、放录音“各位乘客21次列车14时50分发车,现在开始检票——”在火车站、飞机场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广播,14时50分是几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时间表示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时计时法。

74、香港是什么时间回归的?(1997年7月1日)记载香港回归都用了那几个单位?今天…….

75、这节课我们要运用上节课所学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比一比看谁学习得最好。

76、为什么老师算得这样快呢?老师有一个小窍门,你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看谁学的最好。

77、动画城的叔叔、阿姨请我们去动画城玩,可动画城的游戏需要大家的智慧,需要一种新知识——乘法,大家想学吗?

78、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需要动手制作一些模型,我们看谁的手最巧。

79、同学们想知道****数学家的故事吗?仔细听这节课。

80、同学们,我给大家讲一个数学故事,故事的内容就有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看谁听得仔细。

81、同学们很喜欢动手自己研究问题,这节课我们看谁自己动手学到的东西多。

82、同学们,遇到困难你们会咱么办?继续向前,还是放弃?今天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咱们看谁是胜利者?

83、同学们,有一次,“时间王国”开会,到会的小朋友有时、分、秒、年、月、日…….会议其中的一项内容是与会代表自我介绍,这可难住了年、月、日三个小朋友,那么,年、月、日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它们。

84、同学们,听说你们反应很快,今天我就试试你们的反应到底有多快,现在我们进行一轮抢答赛。()×4=4,()×4=8,()×4=2(老师越说越快,当说到几乘以4得2时,学生的回答嘎然而止),怎么样,不会了吧?这个数同学们在整数范围内是找不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种新的数——小数。

85、同学们,昨天晚上老师又到数学王国去了一趟,学到了许多新鲜而有趣的知识,现在你任意说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不能被2或5整除,不信你们可以当场试验一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这节课,只要你开动脑筋,认真学习,你的本领会超过老师的。

86、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数学王国”履行,你们高兴吗?但是,“数学王国”又一个规定,每过一个“关口”,必须解答一个数字问题,然后才能去“游玩”,大家有信心吗?

87、刚才我们做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经常遇到要求解答这样的问题需要知道:语文、数学等各科的平均成绩,汽车的平均速度,一群人的平均身高,工厂里的平均产量等。这类问题是求平均数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数的问题,看与过去所学的知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调查统计一些物品获事物的数目,例如我们学校有××名学生,我们区有××所小学,我们学校今年植树××棵等,这些数目通常叫数据,为了把调查的结果表示清楚,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就是数据整理的方法。

89、放录音“各位乘客,21次列车14时50分发车,现在开始检票”,在火车站、飞机场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广播,14时50分是几时呢?这是以这种什么样的时间表示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看哪个同学能发现规律。

90、这时××同学的一张照片,原来把它夹在相册丽,你们的相片放在那里?人照成像以后可以放在相册里,那你这个实实在在的人能夹在相册里吗?为什么?——引出平面与立体的区别。

91、教学“圆的认识”

新课伊始,教师演示“甩小球”。教师手握一个系着一段细绳的小球,说:“这是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现在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演示),你们看画出一个什么图形?”

92、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同学们,在过去的许多数学课钟,同学们都是自己手实验、动脑思考,自己归纳出新的知识,这节课,老师希望同学们继续探索,咱们自己来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好吗?

93、焦学“求平均数”

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一个班学生考试城几的好坏怎样衡量呢?这就需要求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一个小组学生身高情况怎样,就要求平均身高,那么,怎样来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

94、教学“圆的周长”

两只小蚂蚁绕着以下两幅图爬了一周,它们都说自己爬的路最长,谁也不服气,你们知道它们谁爬的最长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第2篇: 倒数的导入精彩案例

初中物理精彩课堂导入法集锦

  初中物理精彩课堂导入法集锦
  一、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4.1“压强”:上课,师生问好后,再让全体学生起立。“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游戏”。让学生们伸展双手放在课桌上,身体前倾,用双手支撑起全身的重量。然后,再让学生将双掌握成双拳,用拳面支撑起全身。让他们回答两次活动中,手的感觉,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并顺势引出“压强”课题。
  反思:学生体重一样,对桌面的压力相同,但两次活动中,受力面积不同,造成手的痛觉是不同的,从而体会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在有限的受力面上,分配到的压力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的压力强度--压强--化抽象为实际体会,使学生找到了学习“压强”概念的的触觉与逻辑的切入点。
  二、14.3“大气压强”:准备一个大水槽,一个盛有高浓度品红水的烧杯,一个大试管和一个橡胶管。上课后,将烧杯中的高浓度品红水倒入大水槽的清水中,一水槽的清水倾刻时变成了通红(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然后开场白:我们知道水面总是水平的,风起浪涌,那是需要外力作用的,今天,我不用风吹人搅就能让水自己竖起一个水柱,而且还能控制它的上升与下降。将试管没入品红水中,使其排尽空气,然后试管口朝下提起试管,便会看到一个竖立的水柱。平水起水柱就完成了。接着,将一个橡胶管一端封闭,开口一端伸入到试管的底部(可请学生帮忙),松开封闭端稍许,就会看到试管内的水柱下降了,下面通过向橡胶管内吹气、放气就会实现对水柱高度变化的控制。
  反思:这个实验引入法,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通过橡胶管吹、放气预知到大气压的作用,可谓一石双鸟。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切不可小觑。
  三、九年级物理15、1“功”:上课前故意将黑板擦,放到讲桌边缘,然后作不小心状将其碰掉在地。然后发问:呀,板擦掉地上了--留心处处皆学问。我先不捡它,让我们想想,它为什么会掉到地上,而不会掉到天花板上(呵呵)?这是谁的功劳。(重力的功劳)那谁能帮老师把它捡起来哪?谢谢这位同学,请问同学们,板擦从地上再次回到桌子上,又是谁的功劳?(这位同学)--板擦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到地上,这就是重力做功的结果;它从地上被那位同学用手拿起回到桌子上,便是那位同学对它做了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功”的知识!
  四、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6、2“内能”:有四种方法参考:1、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到我们班听课,大家鼓掌欢迎,为了表达我们的热烈程度,我不说停就一直不准停--(30秒过后),停,现在大家的手有什么感觉呀?(痛)除了痛之外,还有什么感觉?(热)为什么我们的手会热乎乎的?因为我们对手做了功,手的内能增加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内能。2、内能概念虽然抽象,但却十分常见:我这里有一壶开水,将它直接倒入一个矿泉水瓶内,我们可以看到发生了什么?(矿泉水瓶被烫瘪了)这是怎么会事儿?这就是开水的内能使然。3、如果水温不够而没有将瓶子烫瘪则应变为:这样的水我们能直接来招待来宾,让他们马上喝下去吗?(不可以)因为我们知道,它会烫伤人的,我们知道它有能量,这个能量就是内能。4、烧杯打气演示实验也不错。
  反思:第二种方法有失败的可能性,所以最好要有应对预案。这几个方法效果都很不错,大家可以试试看。
  五、1、摩擦力:(1)、录像:在黑暗的夜空中飞过发出耀眼光芒的流星。录像放完以后屏幕逐一显示以下两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流星会发出耀眼光芒?生A:因为流星在大气中高速运动要受到摩擦力作用,而摩擦生热使流星发光。接着问:你能举出生活中碰到的摩擦力吗?学生举出很多摩擦力,根据摩擦力产生的不同机理,由学生将摩擦力分成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不同类型。从而引入本节的课题。
  (2)、让学生抓泥鳅,首先学生通过实验体验,然后教师问学生为什么抓不上来?
  (3)、教师先拿出一个盛满米的玻璃瓶放在讲台上,并拿出一根筷子,问:“我用一只筷子能把米瓶提起来,你们相信吗?”如果有同学说相信,就追问“我怎么样才能办到呢?”让学生来做。如果大家都说不相信,我就自己操作,将筷子插在米瓶里,慢慢提起。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搞清楚为什么一根筷子能提起来一瓶米。学生有亲身感受,学习起来注意力集中,记忆准确。
  (4)、甲乙两位同学用板凳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两人向两侧拉,若凳子下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但在乙端的凳子上面放了一块砖,哪方将获胜?学生对这样的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可以推理得出结果,相当多的学生只能凭猜测得出结果。
  (5)、让学生用两食指将直尺水平托起,并在尺子一端放上橡皮,然后向外移动食指,观察结果。
  游戏,效果不错,不锈钢棒(可以用实验室铁架台上的钢棒代替)一根,一端涂了润滑油(也可用食用油),让力气大的男生握,另一端让力气小的女生握,比比谁的力气大,游戏规则是男女双方都不许说话。结果:力气小的女生胜。原因:摩擦力帮了她
  (6)分四组进行比赛,事先在一双筷子上缠有橡皮筋,另三双没有。三十秒内夹球多者为胜。学生认真观看比赛,为其加油助威, 一组远胜其他组,学生必定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游戏效果:学生情绪高涨,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
  六、流体压强:(1)取一只纸杯,里面放入乒乓球,沿着杯口,水平方向吹去,结果乒乓球跳出了纸杯,好多学生讲,这是怎么回事?一下了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籍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烧杯中装水,直立一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先问学生:拿吹风机吹玻璃管上方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有种种猜测。提醒学生仔细看,开始吹,结果有大量水雾从管中喷出,学生哗然。带着兴趣听课,自然收效显著。
  七、平面镜成像:(1)演示实验器材:支架、玻璃板和俩根相同的蜡烛。老师:今天给大家给变个魔术,学生都瞪大眼睛好奇的盯着老师的动作。我首先把俩跟蜡烛前后放在玻璃板两侧,学生从座位上明显看到玻璃板前后俩跟蜡烛。然后老师同时点燃它们,于是我用俩手同时用打火机点燃蜡烛(其实我只点燃了前面一根蜡烛,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未真的点燃),学生从前面看到俩根蜡烛都被点燃了。我说我能够只吹前面的蜡烛就让俩根蜡烛同时熄灭,同学们表示疑惑和不信。于是我轻轻吹灭前面蜡烛,同学们看到俩根蜡烛同时灭了。紧接着我再提出问题:老师还能只点前面蜡烛就能把俩根蜡烛一起点燃。学生惊叹,更集中了注意力,我用打火机只点燃了前面一根蜡烛,同学们看到俩根蜡烛同时被点燃。这时候大家踊跃讨论,有的同学提出来,后面的蜡烛老师根本就没点燃,我这时把装置转过来,大家看到后面蜡烛根本没被点燃。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我让同学们讨论,并开始分组用实验探究,最后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结论。通过魔术表演的方式设疑,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难点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得以解决。(2)把几块大的平面镜互成直角放置,再放置一个红色的苹果放在其中的一块平面镜上,结果有多个像出现,从而引起了学生新奇的感觉。(3)拿一块平面镜放在桌面上,把一个苹果放在平面镜的前面,让学生观察这时看到了几个苹果,同学们都会说出看到了2个苹果,然后接着提问:如果让你选择一个来吃的话,你选哪一个?同学们也都会选前面的那个苹果,继续提问:为什么?这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出后面的苹果是前面苹果的像,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后面根本没有苹果,这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解释并引出新课。这样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
  八、汽化:(1)用手指蘸了些水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字,一会儿消失了,引入了蒸发。这样激发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设疑:医生给病人测体温之前,通常要拿着体温计作一个什么动作(向下甩一甩)?为什么?如果你生病发烧,父母会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帮助退烧,这又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洗澡的时候不冷,刚洗完澡还没穿衣服的时候感到很冷?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是谁“偷”走了它?夏天吃冰棒时,冰棒刚从冰柜里面拿出来,包装纸外面有‘粉’,而剥开之后冰棒又会冒‘烟’,再把它放在茶杯里,茶杯过一会就会出‘汗’,为什么?
  九、压强:(一)、(1)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碎一段粉笔,或用整只手去捏扁一只乒乓球,或捏开一只核桃。让学生来体验,让学生来想法,引起学生求知欲望。
  (2)我们专门做了两块钉板,用两只相同的塑料袋装上同样的水,放在两块钉板上,比较最后的效果。
  (3)用两个手指分别顶住铅笔的两端,比较最后的效果,然后看留在两个指头上得印记。以上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学生的积极性最高,学生真正参与了进去,最后他们有渴望学习的念头。课堂效果也较好。而第二种方式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他们觉得有趣,也有质疑,但学习的主动性并不十分强烈。总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入的情境效果越好。而第三种方式,学生时空见惯,不足不奇,不以为然,对后续的学习影响不是太大。由此,我想课堂情境的引入首先要以学生周围的事物为主,不要离得太远。其次,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如学生有了质疑想探个究竟,有了想解决问题必须要通过学习才能找出法子的想法,才能很好的组织教学。(二)、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小孩在将要破的冰面上,如何逃生来引入课题。(三)、向学生展示人陷入松软的泥土时的情景和踩在木板上就不会下陷的情景进行对比,提出问题:为什么踩在木板中就不会下陷?(四)、用两块和物理课本一样大的木板,一块钉上一根钉子,另一块钉上8排6列的同样的钉子,准备两个气球、一块砖,把这两个气球分别放在钉子上,用砖分别压在两个气球上。让学生观察实
  验结果,这时全班学生眼睛发亮,被这个实验紧紧吸引。老师进一步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积极思考导致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在学生欲知不能、欲罢不休的时候,教师顺势引入压强知识,启发学生自主寻找答案的欲望。
  十、《运动和静止》:教师首先问学生“你们听说过用手抓仔-弹的事吗?”待学生凝神倾听后,教师便介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一个小虫在身边蠕动,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正在飞行的仔-弹。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用手抓住飞行的仔-弹呢?你想弄明白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运动和静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就可以弄明白其中道理了。
  十一、浮力:(1)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浮力大的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小到却托不起一枚铁针?”简单一句话,却可以引发学生的疑问并进一步提出问题“浮力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进一步提出可能影响浮力大小的一些因素,引发学生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思维活动,学生就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2)用酒精和水的混合液里滴入了油,然后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看油滴的浮沉情况;接着又加入酒精,看油滴的浮沉情况。这种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能激发兴趣,并会引起疑问,这样,浮力的教学相对来说,会起到更好的效果。(3)沉浮条件:把一个鸡蛋投入一杯清水,观察到鸡蛋沉入水底,然后不断向水中添加食盐并搅拌,这时鸡蛋漂浮上来,最后再向杯中加水,鸡蛋又沉入水中,鸡蛋为什么呈现出不同状态呢?如此情境使学生的探究欲望大增,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浮力》一节时,讲漂浮悬浮 下沉时,我用了三个杯子,装有密度不同的盐水,让鸡蛋在鸡蛋在里面,处于漂浮 悬浮 下沉状态,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堂效果比较好.
  十二、生活中的透镜:课前请同学们把在生活中的集体照和个人照都拿到课堂上,提问:照片中的人和实际的人的大小如何?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照片中的大小相同吗?照个人照和集体照相机离人的距离有什么不同?然后学生自由讨论,在拿出照相机实物来验证。
  十三、《电磁感应》:演示实物拆卸展示(投影)观察微型电扇的结构,其内部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磁体和线圈。提问:如果用手指捏紧插头的两插脚,旋转叶片,你有什么感觉?课堂开始异动!鼓励学生走到前台,捏住两插脚。学生感觉:麻,迅速甩掉插头。触电!教师提问:电动机怎么能发出电来呢?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十四、“动能和势能转化”时,我把书中的单摆实验改为“铁球碰鼻”的演示:将一个铁球悬挂在教室天花板上,将它拉至偏离竖直位置,让铁球刚好碰到自己的鼻子,在学生目不转睛时,把铁球放开,铁球开始运动,下面的学生为老师捏了一把汗,不知老师能否避免这一“劫难”。然而老师却稳如泰山的站着一动不动,铁球摆回来时并没有碰到老师的鼻子,这一场面吸引了学生,对这样的情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情不自禁的思考其中的奥秘,从而为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十五、讲热传递时,让学生看这样一个实验,用火轻而易举地烧掉一张纸条,把同样的纸条紧缠绕在铁棒上,再用火烧,纸条安然无恙,学生目瞪口呆。再告诉学生,一些骗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推销假毛料服装坑害人。怎样不受骗上当呢?请学热传递。
  十六、比热的概念时,首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烧开水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水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思考、讨论很快就能得出:在同样的燃气灶下加热半壶水比一壶水先烧开(沸腾),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水的质量有关;在燃气灶下加热同一壶水,加热时间越长温度升的越高(在没有沸腾前),说明水吸收的热量跟升高的温度有关。接下来提出如果我们加热的不是水而是其他物质,结果又会如何呢?怎样比较水和其它物质间吸收热量的多少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下研究方案,并加以实验验证,分析归纳一下有什么样的结论。
  生活中的煮面条烧热水引起,同样是煮方便面,是多烧水还是少烧水节省时间,是烧半壶水还是更多的水节省时间,很简单很明了解释了吸热多少的影响因素。很多章节都会有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所以老师们都要从生活中的事情出发创设情境,不必拘泥于课本。
  十七、“动能和势能转化”:我把书中的单摆实验改为“铁球碰鼻”的演示:将一个铁球悬挂在教室天花板上,将它拉至偏离竖直位置,让铁球刚好碰到自己的鼻子,在学生目不转睛时,把铁球放开,铁球开始运动,下面的学生为老师捏了一把汗,不知老师能否避免这一“劫难”。然而老师却稳如泰山的站着一动不动,铁球摆回来时并没有碰到老师的鼻子,这一场面吸引了学生,对这样的情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情不自禁的思考其中的奥秘,从而为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十八、惯性:(1)小故事:一天,有个老学者坐公交车。车子在行驶的过程中突然来个急刹车。老学者一下子就扑到了一个人身上。 那人回过头来,白了他一眼,然后说“德性”。老学者正了正眼镜说“同志,这不是德性而是。。。。。。。。。"。以此来吸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改善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2)教师脱下外衣,掸衣服上的灰尘。
  十九、《大气压强》:(1)趣味实验引入,即在一试管中装满水,将一小试管(内部放有红纸,使现象明显)放在装满水的试管中,倒置后,发现小试管上升。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教师不失时机的发问:小试管没有掉下来,反而上升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看看我们周围只有大气,莫不是大气起的作用?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同后,引出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大气压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好大气压强的强烈愿望。(2)准备了一个装满水的小试管和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形似的小蜡头,我把小蜡头放在试管内,小蜡头起初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我发问:如果我把试管倒立,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叽叽喳喳,各抒己见,而后都集中精力观看接下来的结果。当他们看到试管倒立后,惊奇地发现:水往下流,但小蜡头却缓缓上升。这样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我很自然地引入了本科主题。(3)把易拉罐放一些热水再到出,把口用橡皮泥封口,放入冷水中,易拉罐变瘪,证明大气有压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瓶吞鸡蛋的实验,不知您考虑过没有怎样把鸡蛋从瓶中取出?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办法,将瓶子倒置,在瓶底浇热水,鸡蛋就出来了。)(4),选一个矿泉水瓶,把它的底和盖钻上一个小孔,做实验时,在瓶内装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瓶盖,让塑料瓶倒立,水会从瓶盖的孔处流出,让学生仔细观察流水的现象后,接着把瓶底的小孔用手指堵住,过一小会,水不再往下流了。学生看到这种情况,大都很惊奇,充满着疑惑,此时可以趁机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刚才水通过小孔往下流,而现在却不流了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就能自己回答了。”(5)我准备了一盆水,一个杯子和一块干手帕。上课的时候我就对同学说:“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于是我模仿电视上的魔术师,给同学们展示了杯子和手帕,并让同学摸一下,确认手帕是干的,杯子也是正常的。接下来我把手帕放进杯子里,然后把杯子口向下放入水中,水平按住杯子转了几圈。把杯子拿出来,手帕取出,让学生摸,手帕还是干得。这就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兴趣,为什么手帕还是干得?我于是因势利导,引出了“大气压强”,这节课学生学得很起劲!
  二十、电荷:(1)小实验加上多媒体展示。首先是小实验,一束细塑料丝,越梳越散开得厉害;用摩擦过毛皮的橡胶棒靠近细细的水流,发现水流被吸引过来,跟着橡胶棒移动。多媒体展示:用手摸到静电球后“怒发冲冠”的图片;电闪雷鸣;加油站“严禁用塑料桶盛装汽油”的标语等,让学生观察,讨论,然后引入电现象和电荷的概念,学生很有兴趣,学习也很积极。
  (2)问:你知道在干燥的冬季,生活中有哪些人们平常说的摩擦带电现象吗?你如何让你身边的物体摩擦带电呢?
  学生:拿塑料尺在衣服上摩擦;拿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  ;有的学生双手摩擦
  教师:你怎么知道你摩擦过的物体带电了呢?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让塑料尺去吸引碎纸屑。孩子们很高兴
  师问;为什么双手摩擦不会带电呢?
  在学完结构时请同学们告诉老师答案好吗?
  学生;认真读书,解答问题
  二十一、分子动理论:(1)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可以做下面的实验:用一水盆装满水,取一比盆口略小的塑料板,在其4个角各打一小孔,将橡皮筋从小孔穿过,用手拉橡皮筋的另一端提起塑料板,观察此时橡皮筋的长度,然后将塑料板放入盆中水面上(不浸没),用手向上拉橡皮筋。这时会观察到:要提起塑料饭,橡皮筋会明显伸长。(2)准备了一瓶香水,上课的时候故意洒出一点点,过了一会儿故意问后面的同学,怎么有香味呢,是不是后面的同学干的,后面的同学也闻到了,但是哑口无言。我给出了答案时,开始了那节课的学习。(3)出示了一个装有无色透明液体(酒精)的玻璃瓶,问学生:瓶里装的是什么?学生都猜是水。然后我把液体到入装有餐巾纸的塑料袋中,敞着口,过一会儿再问瓶里装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酒精。接着问:怎么知道是酒精?学生回答:闻到酒精味儿了。又问:为什么能闻到味儿?由学生讨论得出酒精分子在运动。由此引入课题。
  二十二、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师要求各组同学角色扮演模拟串、并联电路,用人的肩膀当接线柱,手臂当导线,角色分为电源、灯泡、开关。设计要求学生能将串、并联电路转换成身体动作,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让学生正确表达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这样的游戏情境既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真实有效。
  二十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通过两段声音的对比,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声音一:竖笛演奏;
  声音二:泡沫摩擦玻璃窗。
  大家听了这两段声音分别有什么感受?
  生:第一段声音优美动听;第二段声音刺耳,是噪声。
  接着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噪声呢?
  从而引出噪声的定义。
  二十四、透镜:我利用小魔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在学习到凸透镜的作用时,我取出一个口径约20厘米的凸透镜,和一片树叶,故作神秘的说:我能用这块玻璃点燃树叶。同学们质疑。我用这个透镜正对太阳光,让焦点落在树叶上,很快树叶被烤焦并燃烧起来,同学们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跃跃欲试,想探个究竟。到此让学生用小凸透镜模仿刚才的实验,用白纸代替树叶找到透镜的焦点,可发现一段时间后纸也会被烤焦,从而一入焦点、焦距和凸透镜的作用。
  二十五、焦耳定律,实验难做,学生在开始时提问设疑也没什么具体方向。我在课上拿出了一个电烙铁,插在插座上,过一会让一个学生上来摸一摸,学生犹豫,在让他摸连电烙铁的导线,却放心大胆。学生们在笑声中,自然产生了疑问。
  23《变阻器》: 出示调光台灯,演示调光台灯亮度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思考:引起灯泡亮度变化的原因?通过演示调节收音机音量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后思考:引起音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十六、“光的折射现象”:取学生手边喜爱玩的红外激光笔做光源,在实验室取一玻璃砖,让学生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去观察、分析光路的变化,然后再结合课本知识,去验证光的折射定律的正确性……。这种以学生喜爱的玩具设置物理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看得见、感受得到并进行思考,并在意识中就形成了情感记忆,这种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十七、《杠杆》:我出示剪头发的剪刀和剪铁皮的剪刀,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们就会发现问题:同样是剪刀,剪头发的剪刀和剪铁皮的剪刀为什么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会相反呢?只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十八、重力一节:(1)用易拉罐底部的小斜面能把易拉罐放住吗?(注意里面放少量水)重心问题。(2)双锥体滚摆的爬坡实验很能吸引学生。

第3篇: 倒数的导入精彩案例

历史课的精彩导入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二中学 林泽纯

摘要:导入法可以异彩缤纷,但要殊途同归,达到高效。教师授课时若能因势导入,就能引“生”入胜,进入“仙境”,博览群书。作者从七个方面介绍了导入技能,与老师们共同交流,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历史课;导入技能;精彩;高效

 

导语犹如一首乐曲的“引子”或一出戏剧的“序幕”那样,能够起到交代背景、渗透主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教学情境的作用。同时,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度以适应学习新课的心理需要和认知的需要,最终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历史教学亦然。现就历史课中的几种导入技能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朋友。

 

一、以旧导新

 

这是一种由旧知推求新知,即从已知求未知的导入方法。它可由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参与导入活动,也可由教师用讲述法总结旧知识而导入新课。例如,教师:“解放战争爆发于1946年6月。在战争的第一年,解放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通过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因此,战争进入第二年时,敌我双方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我军的变化,使我军有条件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外线作战,解放一些城市,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现在我们来学习‘挺进大别山’这一课。”上述采用了讲述法导入,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思索。由于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抓住这种联系进行导入,就可以使新旧知识衔接得十分自然、贴切。揭示这种内在联系,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旧知识,也为接受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此外,有的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并没有存在因果关系,但通过联想、对比之后,也可将这种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导入新课。

 

二、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法就是不借用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维重视并产生认知需要和学习期待,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技能。其方法有:通过交代新课学习内容、目的与现实意义导入;从课题出发,开宗明义地由课题内涵导入。如《人类迈进“电气时代”》一课,教师如能从解释“电气时代”这一概念破题导入新课,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课题”常常是全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历史内容的基本线索。对于那些内容极为复杂,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课,采取这种破题式的导入方法是特别有效的。

 

三、故事导入

 

“故事”,这里是指有史可据的具有真实性的历史故事。中学历史教材中有许多饶有趣味的、娓娓动听的故事,对中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运用故事进行恰当的导入,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还符合中学生认知的心理轨迹,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早已为学生所熟悉的许多成语故事,就是导入的好材料。如用“纸上谈兵”导入“长平之战”,用“三顾茅庐”导入“赤壁之战”……上述的成语故事虽为学生所熟知,但其来源大多数学生却未必知晓。故利用成语导入,颇具新鲜感,可使学生迅速地产生求知欲望。

 

四、直观导入

 

这是一种以引导学生观察文物、模型、图表或看影视片段、幻灯片等活动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再从观察中设置问题情境的导入方法。它使学生有置身于历史过程之感,会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从一幅图或一件文物导入,由点及面、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符合中学生认知的思维路线,易激起兴趣,故此种导入效果也极其理想。如教学“美国内战”,可先向学生展示一面美国国旗,从介绍说明旗上图案的含义导入。导语是:“同学们,这是一面美国小型的国旗。旗上有50颗星星,代表今天美国拥有50个州。旗上有13条红白相间的横线,是代表着美国刚刚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时的13个殖民地。以后美国每扩大一个州,就在旗上增加一颗星星,到了1898年才拥有今天50个州的领土。那么,美国领土怎么能从原来的13个州魔术般地变成50个州呢?我们学完‘美国内战’后,就能解开这个谜底了。”这样的导入,先以实物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步步引导渐入正题,十分贴切自然,也属于构思奇巧的一类导入了。

 

此外,学生所喜爱的歌曲、绘画、诗歌等,都是直观形象的艺术形式,也可作为导语的材料。

 

五、经验导入

 

所谓经验导入,就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生动的提问、讲解,以期引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与新课知识相联系,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的一种导入技能。如讲授“农作物引进新品种”时,可以这样导入:“大家对甘薯、玉米都很熟悉。可是,你们知道甘薯又叫什么名称吗?你们知道甘薯和玉米是从哪里引进的吗?下面,我们将学习到这些知识。”中学生多少已积累了生活上的各种经验,但是,有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的仅是肤浅的体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从学生已熟悉的某些事物入手,恰当地导入新课,并作必要的点拨,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从而大大地缩短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历史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把握。

 

六、由“今”导“古”

 

即“以今寻古”导入法。它可用当今重大的纪念日、节日或事例(含新闻)等导入。“今”与“古”是有联系的。现代史与近代史联系最为密切,现代史中的许多现象就是近代史的发展和延续。用“今”导入,不仅给“古”赋予了时代感、现实感和亲切感,而且会从“古”中加深对“今”的了解。“今”与“古”紧密相连,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中还可悟出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些带规律性的道理。如讲“瓜分中国的狂潮”时,可以把香港问题同课题主旨联系起来。导语是:“同学们,现在香港已回归祖国。大家都很想知道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仅包括香港本岛,还包括所谓的‘新界’。‘新界’是怎样被英国‘租借’走的?我们学习了本课后,这个问题就水落石出了。”这样的导入,把书本上“死”的知识和现实中“活”的知识相联系,做到思维与古今历史同步,延伸或追溯根源,就能成为启人心扉的导入。

 

七、设疑、悬念导入

 

这是一种以认知的冲突方式设疑,构成悬念的导入方法。教师若能创造性地驾驭教材,设置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疑难问题,开讲时创设悬念、适当置疑,就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愿闻其详”。教师抓住这个最佳的导入时机,往下滔滔不绝地讲课,及至问题讲完,学生的疑惑、悬念、矛盾消除了,师生的心理都得到满足和平衡,一堂好课便完成了。因此,设疑、悬念导入,通常在新知识还不能为学生所感知、所理解之时,会获得最佳的效果。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可以先用图片让学生看被焚毁后的圆明园惨象,再让学生看该园林被毁前富丽堂皇的景象图片,使学生产生惊讶、困惑之感,对圆明园的认识有了强烈的反差。在此基础上可以指出:“当年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东方明珠’,是集中国皇家珍贵文物、珠宝和中西园林建筑艺术于一园。它被焚毁,是我国一项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同学们,你们可曾知道它是被谁焚毁的?被焚毁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这就是教师的导入技能。

 

以上提及的,只是历史课的几种导入方式。实际上,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导入技能也应当五彩缤纷。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导入,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让他们迅速地、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总之,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导入技能,非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够振奋教师的自信心,使历史课熠熠闪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四十五分钟,莫忘导入。愿大家以此共勉。

第4篇: 倒数的导入精彩案例






姓名:延露
联系电话:13834908694通讯地址:晋城市阳城县芹池镇中心学校邮政编码:048105




《倒数》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于分数的认识和分数乘法的计算掌握较好,因此,我采用直入主题的方法,通过让学生比较一组分数乘法算式的两个乘数和积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发现倒数定义,然后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语来基本理解倒数的意义,最后通过尝试练习深化对倒数意义的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体验、类推、三读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
2、通过自主、合作活动,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过程。
重难点:
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倒数的意义
活动过程:
一、直奔主题、引入猜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倒数(板书)
师:看到这个词,说一说你对它的理解,最好能够举例说明二、自读教材、了解倒数.
(一)生自主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
1、读一读乘法算式,观察算式的两个乘数有什么特点2、再算一算,看看他们的结果有什么特点?3、再抓关键词读一读你对倒数的理解!

(二)小组内交流:
1、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两个乘数的特点2、交流算式积的特点,明确倒数的意义3、抓住关键词语交流你对倒数的理解三、展示交流、理解倒数.各小组各展示学案上的三个问题
1、乘法算式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理解2和1/2与2/3和3/2是否相同?)
2、积的特点(都是1),明确倒数的定义。3、抓关键字词理解(乘积、1、互为、两个数、)四、尝试练习、深化理解.1、自主完成,说明理由
(1)因为3/5÷3/5=1,所以3/5的倒数是3/5。()(2)因为3/4×4/3=1,所以3/4是倒数。()(3)0.01×100=1,所以0.01的倒数是100.()(4)5/6的倒数是6/5,可写成5/6=6/5.()(5)1和0都没有倒数()2、交流
(让孩子们说出理由,并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倒数,1和0倒数)五、回顾整理,总结倒数.
现在,你们对子之间就互相说一说你对倒数的理解吧


相关热词搜索: 倒数 导入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