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青少年常见运动性疾病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时间:2022-10-23 18:3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针对青少年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对造成其疾病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出现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性疾病;方法

运动性疾病是指由于体育锻炼或比赛安排不当而出现的疾病或机能异常,对青少年而言,比较常见的为肌肉痉挛、运动中腹痛、低血糖、溺水、中暑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如若不了解其病因及处理方法,势必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运动性疾病症状及处理方法。

一、肌肉痉挛

(一)产生的原因

(1)在体育锻炼时,肌肉受到寒冷的强烈剌激,准备活动不够充分,肌肉猛力收缩,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大量出汗,疲劳过度,体内缺少氢化物时都可引起肌肉痉挛。

(2)运动中大量出汗会伴随大量电解质(钠、钾、钙)的丢失,这些电解质在人体内的浓度水平与神经肌肉兴奋性密切相关,其丢失过多时肌肉兴奋增高,易发生痉挛。

(3)疲劳的肌肉比正常肌肉硬。因而,训练或比赛中用力越多,疲劳积累程度越深的肌肉,越容易发生痉挛。

(二)症状表现,肌肉突然变得坚硬,疼痛难忍,一时不易缓解。

(三)处理方法

(1)小腿排肠肌痉挛时,就地仰卧,两臂自然放于体侧,让伤肢抬起,与躯干约成120°角,-手扶踝关节跟腱部,一手握住脚前掌,连续突然发力使踝关节屈伸,拉长腓腸肌,直到痉挛消除。

(2)大腿股四头肌痉挛时,就地俯卧,两臂自然放于体侧,将伤肢最大限度抬起,屈小腿,一手扶胫骨上端一手做局部按摩。

(3)腰背竖脊肌痉挛时,坐在地上,两腿伸直,两手扶于肩钾处适度发力使上体前屈,待痉挛消除后做局部轻微按摩。令伤者仰卧,两腿伸直,收腹举腿,两手扶小腿,使两腿间最大限度地向胸部靠近,待痉挛消除后再做局部按摩。

二、肌肉酸痛

(一)产生的原因。体育运动中肌肉结缔组织和附着在肌腱上的结缔组织的损伤会引起肌肉酸痛。另外,组织胺和其他物质的产生也会引起肌肉肿胀和疼痛。

(二)症状表现,参与体育运动的局部肌肉群出现僵硬,有酸痛感。

(三)处理方法

(1)缓解肌肉酸痛大多采用伸展拉长肌肉的方法。牵拉肌肉可以改变相应中枢的兴奋性,并通过负牵张反射的作用来阻断由于肌肉兴奋性过高引起的痉挛,以及改善由痉挛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从而改进肌肉的血流,促进受损组织的康复。

(2)用针刺、气功缓解肌肉酸痛。有研究表明用针刺的方法处理游泳训练引起的肌肉酸痛,77%的人酸痛明显缓解。其原因是由于针刺的剌激促进了体内自身镇疼物质—内腓肽的产生。而用气功镇疼时,血浆内腓肽等镇疼物质含量增加,肌肉放电减少,痉挛解除。

三、运动中腹痛

(一)产生原因

(1)运动前没有做好准备活动,直接进行剧烈的运动,此时由于内脏器官的功能还没有被动用起来,心脏里的血液不能迅速排出,大静脉的血液回流出现障碍, 以致肝脾暂时淤血胀大,肝脾外膜的张力增加,引起上腹部疼痛。

(2)初参加运动的人,呼吸节律掌握不好,造成呼吸表浅紊乱,肺中气体交换不畅,氧气利用率较低,导致肝、脾、胃、肠中血液淤积而缺氧,刺激神经细胞,引起腹痛。

(3)胃肠里盛满了食物,在剧烈运动时受到震动,改变了正常的蠕动规律,甚至发生逆震动,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现象。

(4)患有胃肠疾病、寄生虫病、痢疾、慢性阑尾炎的人, 本来就有腹痛的症状,运动时胃肠受到震动,疼痛就会加重。

(二)症状表现,肝痛在右肋下部,脾痛在左肋下部,疼痛性质均为胀痛或牵扯性疼痛。

(三)处理方法,运动中出现腹痛时应减慢运动速度,调整呼吸和运动节奏,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慢跑一段距离,腹痛就会减轻或消失。如果无效,就应停止运动,进行按摩,压腹下蹲,或掐揉内关、足三里、大肠俞等穴位。如仍不见效就应送医院治疗。

四、运动性昏厥

(一)产生的原因

(1)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血液聚集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脑供血不足。

(2)空腹运动,血糖含量较低,造成能量供应不足而引起昏厥。

(3)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赛跑后,如果立即站立不动,由于下肢的毛细血管和静脉失去了肌肉收缩时对它的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作用,大量的血液积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血量相应减少,从而使脑部突然缺血,导致昏厥。

(二)症状表现,全身无力,眼冒金花,头昏耳鸣,脸色苍白,失去知觉或突然昏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呼吸缓慢。

(三)处理方法,轻度的昏厥,一般在昏倒片刻贫血消除后知觉即可恢复,但醒后仍会感到头昏。对较重的昏厥者急救时,应使其平卧,头部放低,足部略高,松解衣领,注意保暖,用热毛巾擦脸,自小腿向大腿用力推摩并揉捏全身。如还不清醒,可针刺或用拇指掐按人中、百会、涌泉、合谷等穴位;或给患者闻嗅氨水,使其苏醒。在知觉未恢复前,不要给患者喝水或服药。如有呕吐现象,应让患者头侧转。如果呼吸停止,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为了防止昏厥,平时要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五、运动性低血糖

(一)产生的原因。体育运动时,肌肉收缩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体内糖的氧化,因而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糖被大量消耗,会导致低血糖症。患有疾病、饥饿及精神过分紧张的人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较大负荷运动的过程中(或后),易出现低血糖症状。

(二)症状表现。感到非常饥饿、极度疲乏、头晕、心慌、出冷汗。较重者可能出现神志不清、语言混乱、四股发抖等症状,甚至昏厥。对患者进行检查可发现:脉搏快而弱,血压无明显变化 (或昏厥前升高而后降低),呼吸短促,瞳孔扩大,血糖明显降低。

(三)处理方法。让患者平卧,并注意保暖。神志清醒者,可让其喝热的浓茶或糖水,吃少量食品,一般短时间后即可恢复。若患者人事不省,可针刺或指掐人中、百会、涌泉、合谷等穴位,严重者则需静脉注射葡萄糖。

六、游泳时溺水

(一)生理病理

(1)淡水淹溺,淡水是低渗体液,被吸人呼吸系统后,很快进人血液循环,约3~5 min,血容量倍增,血浆渗透压显著降低,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高血饵症和血饷、血钙、血氯下降,以及血浆蛋白降低,因而造成循环负担加重,极易导致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2)海水淹溺,海水是高渗盐水,因而使血流中的液体大量转移至肺内,引起严重的肺水肿和血液浓缩、血容量下降、血压降低、血钠、血氯增多等一系列改变,最后导致循环衰竭。

(二)处理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溺水者救出水面后,应立即撬开口腔,消除口、鼻内泥沙、污物,拉出舌头。

(2)排水,迅速将溺水者置于头低倒挂体位,以利引流气道内的液体,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将溺水者腹部横卧于救护者弯曲的膝部,平压其背部,促使水从胃及肺里排出。亦可肩扛溺水者腹部,溺水者头足挂下,救护者快步走动,使积水倒出。排水不可持久,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3)心肺复苏

①人工呼吸法,1)立即使患者仰卧位,托其下颌使头尽量后仰(但要避免舌根后坠),将患者上衣领口、胸腹部衣服和皮带松开,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2)抢救者另一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以防漏气),同时深吸一口气,对准溺水者口部用力吹气,以胸廓升起为止。3)吹气停止后立即放开鼻孔,让胸廓自行回缩,让气从患者肺中呼出,此时应观察上胸廓复原情况,倾听呼吸声音,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如有痰液应立即吸出。如此反复进行。4)注意事项:每次吹气量约 500~1 000 ml为宜,即以上胸部升起为宜。人工呼吸频率:一般儿童18~24 次/分,婴儿 30~40 次/分,成人 16~20 次/分为宜。

②胸外心脏按压术,立即胸前叩击,用右拳多肉的掌侧叩击胸骨中下部2~3次,立即触摸患者颈动脉。若无动脉搏动,接着做心脏按压。

③胸外心脏按摩,操作时患者应平卧硬板床或硬地面,仰卧位不用枕头。抢救者位于患者一侧,左手掌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右手掌叠于左手背上,两臂伸直,以上半身重力垂直冲击下压,使胸骨下降3~4cm为度。此时为“心脏收缩”,心血排出。继之上半身抬起,胸廓回弹上升,心脏受压解除,即为“心脏舒张”,静脉血回心。正常心脏收期稍短于舒张期,故下压时间要稍短于上抬时间。双手用力要均匀有节奏,双手始终不离胸廓,不可突然用力或弹跳式按压。操作节奏控制在 60~80 次/分。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能触到搏动,患者瞳孔由大变小,听到心音(耳朵贴胸廓倾听),自主呼吸恢复,皮肤渐有血色是挤压有效的標志。

七、中暑

(一)中暑症状

(1)热射病中暑症状。高热、 无汗和昏迷是本病的特征。往往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数小时后发病,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常在夏季气温持续高温数天后发病。先驱症状有全身软弱、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多汗。不久体温突然升高,可高达 40℃以上。出现嗜睡、谵妄和昏迷,皮肤干热、无汗、潮红或苍白。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失常、瞳孔观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头部直接受太阳辐射引起的热射病称为日射病,头痛尤其剧烈。

(2)热痉挛中暑症状。在高温下进行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后突然肌肉痉挛。明显的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痛。肌肉痉挛和收缩痛,多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和腹肌等,尤以腓肠肌显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

(3)热衰竭中暑症状。热衰竭多发生于饮水不够的老年人、体弱者和婴儿,也见于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和补水不足者。患者先有头痛、头晕、多汗、恶心、呕吐,继而有口渴、疲乏、元力、焦虑、 胸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可有晕厥,并有手足抽搐,重者出现循环衰竭。

(二)处理方法。有先兆中暑及轻微表现者,应将患者脱离高温环境,移至通风阴凉处,解开衣服,口服清凉含盐饮料,适当休息,均可恢复;重症患者必须紧急救治。热射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死亡率可高达5%~30%0应采取以下措施:1)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根据情况口服凉盐水和含盐饮料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物理降温。一是将患者置于4℃~11℃凉水中,按摩四肢皮肤,使血管扩张以降温。当肛温降至38.5℃时,暂停降温。体温如有回升,再行擦浴。二是用冰袋放在患者大血管分布处,如腋下、腹股沟处、头部、颈部。三是冷水或冷水加少许酒精擦身,吹风散热。同时按摩全身,促进血液循环,以防出现寒颤反应而影响散热。3)药物降温,可选用阿司匹林等。4)支持疗法,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氧,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防治各种并发症。

八、结语

(一)加强思想教育。平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中,要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方针。

(二)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在参加剧烈运动前要认真作准备活动,以便使机体对于即将完成的动作做好准备,这对于预防运动性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全面锻炼身体,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提高易伤部位和较弱部位的运动能力,也是预防运动性疾病发生的种积极手段。

(四)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在各个运动项目中有着各自不同的自我保护方法,对于技术难度较高、带有器械或需要学习新动作的项目,应加强保护,采取安全措施。

(五)加强医务监督,注意运动场地的安全卫生。自我医务监督有利于及时了解自己锻炼过程中生理机能的变化,有利于防止过度疲倦引起运动性疾病。

相关热词搜索: 性疾病 症状 青少年 常见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