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和谐校园的构建

时间:2022-10-20 17: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依法治校、全员管理,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和谐社会 构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学校作为社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将构建和谐校园、打造和谐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1]这种理想只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学校作为传递、整理社会文化,实现社会文化创新的一个专门机构,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阵地与摇篮。另一方面,当前教育改革,不仅仅是课程的改革,更是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育体制等不断变革的综合性改革。各级各类学校能否在这场充满挑战的改革中脱颖而出,实现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学校自身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还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依法治校,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共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冶国家的要求,而党的十五大则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2]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必须彻底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从原来传统的以行业或单位惯例为主的思维方式管理学校,转到依法管理学校的轨道上来,做到依法治校。

何为依法治校?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国教育法制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开创21世纪教育振兴的新局面》中指出:“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具体地说,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尤其是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等治理学校、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行依法治教,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与管理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权力高度集中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向分级管理、中央与地方共同负责的管理体制转变,学校之间,学校与教师、学生以及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正在不断产生大量的民事关系和新型的权利义务关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广泛等教育领域的新变化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已经不是单纯靠行政手段可以解决的,只有在法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才能有效地予以调整和解决。从这一意义上说,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

2.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发展是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社会历史证明,任何社会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之所以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结底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较大的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要确保学校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地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果。只有取得长足发展的学校,才可能“充满活力”,才能有较强的凝聚力,保证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反之,则会人心涣散,难以将全体员工的言行统一到学校的发展过程之中,也就无和谐可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者的素质与领导能力。美国著名领导学学者沃伦·布兰克认为,领导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互动过程,领导能力就是一种能够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形成互动的能力。[3]身为领导者,必须能够实现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必须能够获得下属的认同、响应、支持和追随,这是一个组织取得发展的先决条件。领导能够获得下属的认同、响应、支持和追随,与其所具有的品格、能力和拥有资源的状况是分不开的。人们之所以自愿地服从和追随某个领导者,是由于这个领导代表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并且能够带领他们通过切实的行动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和信仰追求。

对学校领导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一要一身正气,以身正求公正,以公正换人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二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人,努力成为广大教职员工的榜样;三要有较强工作能力,力求每一位领导成员在相应岗位上都能有所突破,有所超越。

3.全员管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也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强调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全体人民的“各尽所能”。

现代管理科学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者的能力并不是领导者自身的能力,而是一种领导者与下属和群众之间的互动力,从根本上说,真正的领导能力就是充分发挥下属和群众力量的能力。[4]学校领导如何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去构建和谐校园呢?除了上面提到的不断提高领导者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以外,另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变革领导方式,实施全员管理。

领导者之所以成为领导,与其过人之处有着密切联系,但领导者毕竟只是少数,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作决策难免有所偏颇。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集思广益,才能保证各种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体,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将直接影响着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一项决策只有反映广大教职工的共同意志,才能被他们所认同、接受,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与落实。

学校建设涉及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凡是关系到学校发展、教职工利益的事情,如考核、晋级、晋升、评优乃至分工等,都应采取透明管理,阳光操作,让教职工知情,取信于民。

完善教代会制度,倾听教师呼声。教师代表由全校教职工投票选出,兼顾年龄、性别、学科,覆盖面广,有广泛的代表性。教师代表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了解学校师生广泛关注的各类大事,提出议案,反映教师呼声。学校领导则要客观、认真分析议案,并对各项议案及时做出答复。学校成员在学校各种发展问题上取得认识上的一致,有助于行为的协调、情感的认同。

4.关注教师的各种需要,实现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各得其所”的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人与社会和谐的核心,是要创造一种使人人都能在社会上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现实存在的人与社会之间的种种不和谐现象,恰恰是由于社会在许多方面没能满足人的需要而造成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惠及十几亿人口”,“各得其所”,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

和谐校园的构建必须关注教师的各种需要,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心人。坚持把广大教师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与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教师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让他们真正在学校的发展中得到利益、得到实惠,努力使每一位为学校作出贡献的人都能获得与其贡献相称的发展和回报,使每个人都感受到学校发展与自身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都为自己是学校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都为自己能够为学校发展作贡献而感到光荣,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发挥群体战斗力和群体创造力。

5.以学生为本,实现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统一

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是社会的生成物,具有社会制约性。同时,人又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一方面接受适应现存社会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又不断产生出高于现存社会现实的需要,谋求对现存社会的一定超越,促进现实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没有社会的发展也就没有人的发展,而没有人的发展,也不会有社会的发展。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就是通过学校教育将个体转化为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的社会角色行为,成为满足社会某一方面需要的社会人。[5]正如哈佛大学的校训一样,让学生“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发展的人,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努力实现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统一。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的养成、智的启迪、体的训练、美的陶冶、劳的体验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鹏.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2):18.

[2]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十八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514.

[3][4]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领导科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71.

[5]王枬.教育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2.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 和谐 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