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议开设校本课程篆刻艺术的意义

时间:2022-10-20 12:45:05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校本课程 篆刻艺术 开设意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B-0012-02

篆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迄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篆刻艺术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无论是自篆自用、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人们都可以从篆刻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为让篆刻艺术之花在校园里怒放,从事美术教学的笔者从1989年始在学校成立篆刻兴趣小组,组织部分学生写篆字、学篆刻,参与兴趣小组的学生都非常喜爱这门艺术。

实施新课改后,每所学校都在探索走特色内涵发展之路,篆刻艺术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内容。篆刻艺术教学让学生经历“观察—绘形—雕刻—欣赏”这一基本过程,完全符合《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感受、体验和游戏性,把学生的看、画、做、玩融为一体,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验到美术活动的兴趣,产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篆刻是将书法、文学、雕刻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对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很大的启发与促进作用。篆刻是实用性很强的工艺美术,能将美育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篆刻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锲而不舍的精神都有潜移默化之功。在此,本人就在中小学开设篆刻艺术校本课程的意义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篆刻艺术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篆刻艺术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质材之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读”不懂印章,学习篆刻便如无根之木。所以教学篆刻艺术之前先要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即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为了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在篆刻课堂上往往提供大量感性资料,如:名家篆印图片、书法素材幻灯片、本人篆印实物等等,让学生仔细研读、彼此交流。学生的观察是多角度的、无束缚的,同时以主动思考为依托、以“找到最感兴趣的东西”为任务,于是观察过程就成了积累感性认知、全面理解事物的过程。当这一过程逐渐叠加时,学生就会练就很强的观察力,也就“读”懂了印章讲究图案的色彩艳丽、字迹的笔锋劲美,进而能依循篆刻之固有规律动手制作。

为方便学生练习,我专门印制了3∶2的长方形格写字纸,供学生使用。并教给学生刻小篆的口诀“横平竖直,转角弧形;左右对称,上紧下松,字体修长;起笔收笔圆,上下左右顶格”。在熟读口诀的基础上再用PPT演示篆写,对难写的字重点放大书写。等学生书写过关了,再教他们篆刻知识。

最初,篆刻课程既无教材,又无教参。从教三十多年来,本人系统地自学了《中国书法大字典》、《清人篆隶大字典》、《说文解字》、《篆刻学》、《篆刻艺术》、《怎样刻章》等书籍,完成了《篆刻》十多册的书法练习,同时收集了很多与篆刻有关的资料,结合学生的实际,系统地编写了校本教材。在多年的实践中,本人发现,教学生篆刻,写好篆书是刻好印章的基础,所以学刻先学篆,这样既合乎篆刻规律又符合学生观察规律。

上课时,为了拓宽学生的观察视角以及丰富学生的篆刻素材,本人把平时搜集到的许多美术字、装饰画、漫画甚至墓碑刻字等作为教学资料,把它们融入美术教学中,学生经过观察、分析、综合,从中汲取有参考价值的东西迁移到篆刻中来。为此,本人编写了许多通俗易懂的教案,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还采用了“请进来”(请有经验的画师到学校上课)、“走出去”(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大型活动)等方法,丰富学生学习篆刻的生活素材。课堂上,将思想教育、美术欣赏、绘画技巧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经历技法训练。这一系列教与学的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专心做事的品质。

二、篆刻艺术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们在头脑中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会想象才有创造新事物的可能,所以具有想象力是创造的条件。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因为篆刻特别需要有立体空间感,可使学生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开发想象力。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反复观察和揣摩已有的各种印章,找寻不同印章之间的共性美,这种训练可以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为适应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人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地制订了教学内容。第一阶段(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主要学习书法篆刻艺术的基础知识,进行书法的技法训练,执笔与运腕的训练,用笔训练,笔法训练,墨法、汉印的艺术特点赏析,汉印的临摹方法简介,白文铸印和朱文铸印的欣赏与临摹等。第二阶段(七年级到八年级)主要学习汉玉印的欣赏与临摹、汉凿印的欣赏与临摹、书法练习与名作欣赏、章法与书法创作练习、篆书书法考核、汉印形式的印章创作方法、创作练习、篆刻考核等。

在这两个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本人实践并确立了篆刻教学的课堂结构:欣赏感知美—审美发现美—创造体验美—欣赏升华美。在这个结构中以审美欣赏教育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为核心引导学习,以创造美和感受美为目的发展个性。每教学完一个内容,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学生们彼此启发、共同发现,为其想象奠基。

良好的思维习惯、灵活的思维方式形成后,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因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事物之间联系间接、概括的反映,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所以本人在教篆刻时特别强调让学生的思想不受到陈规的拘限,热情地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大胆设计富有自己个性的字、画。比如常常组织学生集体外出画画,学生的画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大家相互讨论、分工观摩、指正修改、取长补短。在切磋磨合的过程中,他们舒展想象的翅膀,以孩子特有的思维而想象出新奇的形象,制作出了不少立意较高、构思巧妙又富有童趣的作品。

三、篆刻艺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本人担任了初中部七、八年级和小学部四至六年级共37个班校本课程篆刻教学的任务。本人在熟练、规范的演示和板书的基础上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引进篆刻课堂,以启发引导学生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创新思维能力。篆刻课需要学生的知情意行共同参与,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感,愿意主动参与、主动创造,在篆刻实践过程中提高交流讨论的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

在教学生篆刻名字时,本人把一千多名学生姓名的篆体字全部查出来写给学生,然后指导学生篆刻。要求学生篆刻时眼耳手脑并用,创作时可自由想象,任意发挥。如教刻肖形章,本人先出示一批肖形章作品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凭想象学会画出相应形状的简笔画;耐心地指导他们运用刀锋转折等刀功技法多加练习。凡课堂上有作品的,立即载入印谱,并发滑石给学生回去创新练习。再如教篆书雕刻,本人先让学生观察篆书的特点,与我们平常所写字的区别,使学生对篆书有一定的感受,然后从理论上讲清篆书笔画的特点、书写的规律和方法,接着示范对笔画的书写,让学生练习等。教师加强巡堂,仔细察看,掌握火候,在节骨眼上及时指导。学生动脑动手,记住了理论知识,提高了篆刻的实践能力。

每学期学生篆刻的优秀作品以照片和实物方式在校内展出。推行“重在体验、作品交流、同伴评价、突出个性”的评价方式,作业即作品,成果即成绩,让学生侧重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把学生的作业、作品装订成册,在全校进行评比,激励他们学习篆刻的上进心。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自己创新篆刻的内容、字体等,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篆刻风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篆刻艺术能陶冶师生的情操

篆刻艺术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一是使教师理解了篆刻艺术校本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学生和谐发展。二是使教师有意识向专家型教师发展。篆刻课程从制订课程开发方案、编写教材、落实授课计划、探索评价方式等都由教师亲自操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使其体验成功,加强反思,提高教学研究能力,逐步走向“专家型教师”。三是培养了参与者的合作精神。篆刻课程的方案制订、教材编写、授课交流,促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教师之间进行广泛的合作,增强了参与者的合作精神。

另外,篆刻课程的开发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首先学习了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阅读大量的资料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引起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教育心理学、课程开发的知识,学习篆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法,学习评价方法等。

篆刻艺术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对各种型号的篆刻石材、工具的特性进行探索,用学到的篆刻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篆刻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篆刻艺术的学习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失败,有时因一刀错误就会前功尽弃,有时因石质太硬,刻刀会划伤手或是将手磨出水泡等;教师要相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学习篆刻过程中要求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勤学苦练;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共同切磋、交流心得、争取共同进步。同时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百折不挠的意志。指导学生拟定刻印内容时,讲求印文内容的思想性,引导他们将一些好的诗文警句入印,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责编 马超勤)

相关热词搜索: 篆刻 开设 校本课程 意义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