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六篇

时间:2022-01-09 14:07:44 来源:网友投稿

教育:汉语词语教育: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育:2008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图书教育:2007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育: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教育:2007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6篇

【篇一】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俞术华

2018年10月24日。我很幸运来到实验小学参加小学名师工作室推进会-道德与法治部编载舟教材培训。期间,聆听了工作室老师精彩讲座,他在多方面来阐述,教学语言幽默,问题剖析深入。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国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指导思想、教育主题、整体理念、教学方式等有了更深的了解,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受益匪浅。以下是本人这次《道德与法治》培训学习的几点体:

一、指导思想明确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十年德育课程改革成果,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养,以反映人类文化成果为核心。编写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写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二、教育主题鲜明。

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主题是适应新生活、养成好习惯、奠基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追求创新生活。

首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将会引起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新教材的改编是为了培养儿童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其次,儿童在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针对这一时期的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好习惯缺失,引导学生养成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再次,学生公共意识培养,是学校德育应该破解的重要课题。作为文明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安全,恪守公共道德。最后,创新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新活动,是人们的一种生活追求,它应当回归生活,走进生活,成为生活的常态。新教材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创新,追求创新生活。

二、教育理念创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首次提出教材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是生活的,不是学科的;使用生活语言,不是书面语言;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新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生活,语言是儿童语言,他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心、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儿童,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倡导学生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教材中所呈现的材料都是儿童熟悉的生活事件,这样孩子就能够在典型的生活事件中发现自己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引入到教材中去,与教材中的儿童生活发生交流和对话。教材还遵循孩子生活经验中的感受,依据现实理性发展的可能,帮助孩子在行动中实现对生活的内在意义与内涵的理解与超越,通过行动将自己对情感的新体验,对生活的新理解。改变生活状态,回归儿童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也是最近十年来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大成果。部编新教材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思想,以儿童为主体,对生活德育论进行创造新运用,使孩子改变他原有的经验性的生活。养成生活方式,不是完成书面试卷。教材是依据儿童多层次的生活结构,以及在其成长中逐步拓展和递进的生活延展而展开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新教材还在时间、空间上向老师和学生开放。让学生回望过去,立足当下,规划未来,同时走进课堂、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新教材体现多学科话题的融合。而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新教材还体现人与世界的融合,人与自然、家庭、社区、国家的一体化,多元素质的深度融合。教材面向不同生活、不同文化情境中的儿童,力求适合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学习的张力。最终达到多元文化的融合。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主流与特殊群体的融合。

三、教学方式合理。

1、新教材采用绘本故事的形式编写,使学生更好地走出书本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向生活学习,学习做人。

2、新教材主导学生在活动中领悟。 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在活动中领悟书本的意义与智慧,积累更多的经验。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是新教材教学方式的又一特点。

3、向榜样学习。新教材增强了榜样故事的宣传,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学习榜样,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榜样学习活动,为小学生的健康人格成长地树立了更好榜样。

4、新教材中有大部分的留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辨析与反思。这是之前的教材里从来没出现过的,意在引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更好地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已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天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很短,但在工作室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在多位老师的做课,与学员们的积极讨论中,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脑海中植根,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会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我即开拓了视野,又增长了知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充分运用本次培训所学,更好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篇二】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阶段性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词语中,描写情绪相同的是( )

①怒发冲冠 ②满腔怒火 ③暴跳如雷 ④大惊失色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南海是中国的南海,当你听说美国航母编队擅自闯入南海经济区时,你会产生的情绪是 ( )

A. .高兴 B. .愤怒 C. .悲伤 D. .恐惧

3.面对青春期多彩的情绪,我们应有的正确做法是(  )

①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没有错误。 ②要善于激发我们的正面情绪感受 ③任其发泄和表现 ④对于烦恼和担忧这样的负面情绪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积极的心态和确切的目标是走向一切成就的起点。我必须把自己的目标牢记在心里,用积极的心态,指挥我的思想,控制我的情绪,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②用合理方式表达情绪 ③情绪表达是个人的事,与周围人无关 ④情绪表达对人际交往成功与否有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当心情不舒畅时,你可以选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去登山,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也可以去游湖,领略碧波绿水的清凉。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宣泄 C.改变认知评价 D.理性生活

6.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路怒症”已引起社会的关注。调查显示,23.4%的人承认自己有“路怒症”。下列有助于克服“路怒症”的做法有(  )

①听听音乐,让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 ②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所驾车辆破坏 ③遇到堵车时,只要没有监控,就不管不顾,大胆冲撞 ④合理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④

7.小冲妈妈对他说:“我给你生个妹妹吧!”小明听了妈妈的话之后,情绪过于激动而离家出走。小明的做法(  )

A.正确,情绪是能自己调控的,想怎样就怎样

B.错误,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C.正确,人的情绪是无法控制的

D.错误,情绪是一种外在体验,不需要有意调节

8.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青少年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往往因为一点误会而诱发冲突,甚至导致不良后果。下列能控制冲动的正确方法是(  )

A.合理发泄,我行我素 B.冷静处理,注意转移

C.克制自己,伺机报复 D.冷面相对,不理不睬

9.情绪和情感相比(  )

A.情绪是人类特有的 B.情绪更深刻

C.情感更深刻、持久 D.情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10.下列分别属于基础性情感和高级情感的是(  )

①爱的情感 ②安全感 ③道德感 ④恐惧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1.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质。面对生活中的不平事,有良知和正义情感的人选择了“挺身而出、智斗和巧为”。这说明(  )

①情感反映了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 ②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③正义感是每个人都有的 ④情感会驱使我们作出某些行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这告诉我们(  )

①关爱他人可以让我们身心愉悦 ②关爱他人可以让我们体验人生的美好 ③关爱传递的是美好情感 ④关爱他人是法律的规定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古语告诉我们(  )

①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 ②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可以传递美好情感 ③爱是一种纯粹的付出 ④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受,使生命更有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中,廉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这是因为(  )

①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 ②每人都有羞耻感③羞耻感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有时能够催人奋进 ④羞耻之心有利于公民树立道德责任感,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5.正能量是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力量。在下列校园生活中展现正能量的是(  )

①评选“先进班集体”和“校园之星”等活动 ②同学们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③校运会上运动健儿努力拼搏,其他同学助威呐喊 ④某校毕业生的同学给母校“留下”了满地的书本和废弃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而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这是因为消极情绪 ( )

①使人情绪低落 ②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③立即感染疾病④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生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7. 下列对漫画中通过开骂代人泄愤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有 ( )

①可取,只要能宣泄情绪,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都可以

②不可取,宣泄情绪一定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③可取,代人泄愤也是一种很赚钱的行

业 ④不可取,宣泄情绪要顾及周围人的感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8. 2017年12月20日,全国“时代楷模”范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吉林省宾馆召开,在讲述范大年的先进事迹时,在场师生无不屏息静听,很多人数次落泪.这说明

A. 人的情绪是不相同的 B. 人的情绪是完全相同的

C. 人的情绪状态不会影响他人 D. 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

19. 漫画中人物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 )

A. 改变认知评价

B. 转移注意

C. 合理宣泄

D. 放松训练

20. 下列情绪反应属于青喜期的负面情绪的是(

①小明考试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他感到很沮丧②小林被同学踩了一脚,冲动的小林打了同学一拳③自习课上,小亮说话被班干部批评,他与班干部吵了起来④兰兰的作文被作为范文在班级展示,兰兰心情很愉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21.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启示我们 ( )

A. 要经常反省自己,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

B. 要学会慎独,任何时候都要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C.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立志成才

D.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22.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的这句话表明 ( )

A. 人要有羞耻感,没有羞耻感就是无耻

B. 做人不可有羞耻感

C. 羞耻感是绝对的负面情感体验,是没有意义的

D. 有羞耻感就不会做任何事了

23. 战国时的苏秦,少年时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在外边到处碰壁.回到家里,父母骂他,嫂子不给他饭吃.后来,他下定决心,刻苦读书.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苏秦的故事告诉我们 ( )

A. 只有受到羞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B. 不学无术之徒就该被歧视

C. 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情感并将其转变为成长的助力,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D. 战胜挫折,就一定能成功

24. 明明喜欢打篮球,每天放学后,他总要玩上半个小时才回家,他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带领学校球队在校内外的比赛中获得了众多奖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 明明是在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

B. 如此玩篮球,会一事无成

C. 爱篮球就应放弃其他的事情

D. 只有玩篮球才能真正体验美好的情感

25. 身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面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沙漠,领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景象,我们会 ( )

①在内心产生美的感受 ②被大自然的美丽所陶醉

③使自己的情感向丰富、健康和高雅的方向发展 ④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6. 对于青看期的情绪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看期的情绪都是积极的、正面的B.青春期没有烦恼和忧愁

C青看期的情结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用D.青看期的负面情结无法克服

27.小丽与迎面走来的同学打招呼,结果同学不理她,“太做慢了吧”小丽一下子都了

但转念一想:“也许是他没看见我。"心情睡间就明亮起来。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转移注意法B,合理宣泄法C.放松训练法D改变认知评价法

28.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首次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景海、陈冬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实现入住。当我们看到这一科技成就时,我们会激动、兴奋,产生的情感体验是()

A.正义感 B.安全感

C.责任感自豪感 D.胜任感

29.随着3名被解教的孩子在安徽六安市指认现场,一个操纵未成年人碰瓷团伙案告,团伙将多名孩子的无名指砸断,然后带着他们施苦肉计碰瓷。对该团伙行为,我们会()

A无比亲敬 B.义愤填膺

C.充满同情 D.异常难过

30.下列古诗文中,反映人的情绪的是:

A梅花香自苦寒来B,月乌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简答题

31.(18分)小薇是一名初一的学生,因为要面临期中考试,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晚上要学到12点多才能睡觉,学习压力很大。可是,小薇的父母“望女成凤”的心愿太强烈了,对小薇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小薇痛苦地说:“爸妈越是这样管我,我心里就越压抑,我经常会跟爸妈吵架,我也不想这样,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小薇同学所在的班级了解了小薇的情况后,决定开展一次有关情绪的主题教育活动,现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如何应对青春期情绪的特点?4

(2)请告诉小薇情绪能否恰当表达 为什么?6

(3)如果小薇同学向你寻求帮助,请你提出调控情绪的好建议。(4分)

(4)调节好情绪对我们的意义?4

32.(22分)2016年11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正在天宫二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亲切通话。这次“天地对话”让人感到温馨和温暖。当我们聆听景海鹏、陈冬与习近平

总书记对话时,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的依恋、热爱和向往。景海鹏、陈冬这样的情感体验是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当我们离开祖国越远、越久,祖国在我们心中的分量就越重,对祖国也就更加依恋,这就是祖国对我们每一个人所产生的吸引力。

(1)“天地对话”体现了景海鹏、陈冬对祖国的什么情感?(2分)

(2)情感的作用是什么?(8分)

(3)小明说,情绪就是情感,对此你是怎么看的?(6分)

(4)情感传递正能量。你准备在生活中怎样传递正能量?(6分)

二单元答案

一选择 60分

DB D B A D B B C D C D D C A CDDCA AACAA C D CBB

二简答

31(1)

1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活力,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2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增加成长历练;

(2)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关系。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3)如果小薇同学向你寻求帮助,请你提出调控情绪的好建议。(4分)

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

(4)使自己做情绪的主人。

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32(1)“天地对话”体现了景海鹏、陈冬对祖国的什么情感?(2分)

爱国主义情感、为祖国的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2)情感的作用是什么?(6分)

①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作出行动。②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③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4)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3)小明说,情绪就是情感,对此你是怎么看的?(6分)

小明观点错误的2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②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4)情感传递正能量。你准备在生活中怎样传递正能量?(6分)

①在情感体验中,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③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篇三】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二0一七学年 道德与法治 学科(简案)

第一单元 快乐的创意生活

1、创造改变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和了解一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

了解几个师童年的故事,激发学生与大师交朋友的愿望。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大师的资料。

教学过程:

1.认识大师:教师出示大师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

2小赛台:“大师知多少”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大师知多少”竞争活动。以说出大师的名字多的小组为胜方。

活动中一般只要求说出大师的名字即可,对大多数同学不熟悉的大师,可请知道的同学做一个简要介绍。

总结:大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他们中既有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民族英雄,也有从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3大师的风采

学生交流收集的大师资料,老师补充资料。

4、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学习讲故事、辩论的方法,交流和分享对大师童年的感受,引导儿童形成对大师、名人的正确看法。

教学准备:准备讲一个大师童年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大师童年故事会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大师童年故事会。选取一个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学生讲故事、听故事,教师指导学生讲清、听清故事的主人公名字,事情发展的经过,培养初步的叙述能力。

2“大师生来就是天才吗”辩论赛

注意对辩论方法和过程的指导:1.语言要文明;2.认真听对方的叙述并动脑筋反驳;3.不打断别人的话;4.引导学生以事实说服对方。

3、课外延伸:

1.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大师传记类书籍。

2.推存故事讲得好的同学到校广播站、电视台演讲。

3.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讲一个师童年的故事,并请打分。

2.创造有秘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一些大师和他(她)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的故事。激发儿童崇敬大师的情感。

教学准备:收集并大师成就的故事。

教学过程

1.小实验——“玩镜片”

从猜谜语引入。准备一组近视镜片、老花镜片,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镜片的奥秘。老师可以讲解望远镜及其发明者的故事。

2.“伟大的成就”故事会

请学生或学生小组事先选择一个大师发明或成才的故事,做好准备在课堂上交流,教材上的故事有“钱学森和中国技术”、“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齐白石和他的四绝”、“马克思和《资本论》”等,学生也可讲搜集到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尝试通过大师的成长经历,探索大师成才的奥秘。使学生心中有榜样,初步培养儿童有向往、有追求、有憧憬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收集大师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材料。

教学过程

1“寻找成才的秘诀”

2大师成才秘诀讨论会

先个人总结大师成才秘诀,参加小组讨论,说明自己的理由。同时,汇总小组的“秘诀”向全班汇报。

3“大师对我说”

化装表演大师,以大师的身份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成才的体会和秘诀。请全班同学结合大师成才的故事进行评判:讲述的内容和大师成才的经历是否一致,概括得是否准确、恰当。

4、课外延伸:

1.上网寻找大师成才的故事,扩大知识面。

2.了解古代、近代、现代科技发明及其发明家。

3.找出关于家乡备界古今大师的资料,布置画廊讲给大家听。

3.动动手,动动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憧憬未来、积极进取,同时又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教学准备:观察生活中哪些东西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

1.“联想1+1”——动脑筋、有创意

放录像片断,一小孩在雨披里哇哇直叫,911事件镜头,说说你有什么想法。介绍学生的发明:袋鼠雨披、消防滑梯。小结方法:创造并不难,联想很重要,多留意生活,勤动手改造。

说说你在生活中看到哪些东西是要改进的,怎么改。

2.“小伙伴工作室”——小实验

在自由、自愿组合的基础上,选择一个生活中的课题进行研究,策划创意,计划操作步骤,记录实施过程,试写实验报告。也可以用别的形式加以汇报。

3.“理想的种子”小报展、诗诵会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大师的名言、格言,并摘录。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小报。参观小报展,交流最喜爱的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准备制作书签、座右铭的材料

教学过程:

1“理想的种子”小报展、诗诵会

结合班级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教材中出现的一组图片进行评判活动。

2“我的座右铭”——小制作

选择自己喜爱的名言,制作成小书签、小卡片,作为座右铭。

3、小制作评比。

4、课后延伸:

参观科技馆,观看反映大师事迹的电影电视。

可鼓励有兴趣的孩子利用课余找找生活中的不方便、不顺利,引导学生展开创意设计活动。

第二单元 班级风景线

1、班级形象大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道班级美化能给同学带来的愉悦,乐意为班级美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能为班级美化出点子,根据班级特点发表自己的建议。

教学准备:课前参观其他班级的布置。

教学过程:

1、寻找风景——我们去采风(课前活动)

引导儿童自由组合,参观校园内布置整洁有序、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班级。了解布置班级的一般要求,寻找发现其他班级布置得漂亮、实用、独特的地方。完成表格

我欣赏的班级

我最欣赏他们教室的什么布置:

为什么

2、交流调查的情况

(1)以组的方式交流调查的结果,并说说自己的心得和受到的启发。

(2)结合自己班级的布置,说说自己最满意的布置,以及这些布置所带给自己的乐趣。

3、为班级美化出金点子

(1)说说布置教室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讲究漂亮、独特,又要讲究实用)

(2)讨论:怎样让我们的教室更漂亮呢?出出金点子。

4、课后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布置教室的方案,并准备好相应的材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班级情况,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持班级整洁美观。

教学准备;准备布置教室的材料。

教学过程:

1、让我们一起来美化教室。

(1) 交流设计的方案,评一评每个小组方案的优缺点和可取性。

(2) 分组布置教室。对在这个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或小组加以评比如“小小设计师、小巧手、金点子奖等”

2、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美丽的班级

这么美的班级怎样保持它的美观与整洁呢?

3、小结活动。

2、班级风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道运动会的基本程序,能为运动会做一些必要的、力所能及的准备。

能在教师指导下为班级做一些事,为集体荣誉的获得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学准备:了解运动会的有关事宜。以及班中学生在以往运动会中的表现。

教学过程:

1、 出示班中学生在运动会中振奋人心的场面。(颁奖、拉拉队、运动员的拼搏等画面)(歌曲《站在世界领奖台》)

2、 这个学期的运动会即将到来了,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

3、 讨论;要开好运动会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分四人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了解比赛项目、报名、训练)

4、“我为集体争光”报名活动

报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报,同时要根据择优录取的原则,教育学生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不参加比赛的同学,怎样为集体争光呢?

5、大家一起来训练。

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班级在运动会中获得好成绩呢?

训练时要注意什么?(大家一起来制订训练计划)

6、交流训练计划,制订出运动会的约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运动会,爱护班级荣誉,关心爱护同伴。

教学准备:准备比赛用的器材。

教学过程:

1、运动会前的小比赛(分项目进行)

2、小评判;这样做对吗?(结合班中事例)

3、我们的班级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积极参加班级报的制作,初步了解出班级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准备:了解班中平时出板报时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1、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全校师生、家长了解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呢?

2、讨论;我们的班级报应该怎么办?

3、成立小小报社

根据个人特长自由组合成小组,按总编、责任编辑、美工、文字、排版等不同岗位进行分工。共同确定所编报纸的大小和报纸名称,成立小小报社。

4、讨论我们的班级报可以设立哪些栏目?

5、各小组在总编的安排下,确定每个栏目的具体负责人。

6、课后分工收集或撰写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评判班级报,掌握班级报制作的一些基本要点。

交流编报体会,感受班级的美好。

教学准备:准备编报的资料材料。

教学过程:

1、动手编写小报(可以是手抄、也可电脑制作)(这个内容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

2、交流展出。

(1) 分组进行评价,说说评价的理由?

(2) 讨论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评判标准去评价同学们的班级报呢?

(3) 学生自己设奖评比班级报

3、编报感受交流

明确同学间要学会团结协作,引导学生要关心班级,爱护班级。

第三单元 家在自然中

1、 美丽的大自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动用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知道大自然中的植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学会简单的调查和统计方法。

教学准备:利用双休日欣赏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教学过程:

1、课前:发动学生通过郊游、逛公园等途径去感受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2、上课:

(1)大自然欣赏会:以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大自然的照片、图片等,谈谈感受。

(2)校园植物小调查

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几个小队调查校园植物有多少种颜色。每队推选一个小朋友负责安全和纪律。

教师可通过谈话、提问: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大自然在我们的校园里撒下了多少种颜色?

制定调查计划,讨论调查方法、统计调查结果方法。

(3)交流调查结果,相互交流感受,相互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体验在大自然中游戏和活动的乐趣,喜爱大自然。

了解不同的季节适合从事的户外活动,知道户外活动的规则,并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初步养成户外活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收集自己一年四季的户外活动。

教学过程:

1、小组学生交流课前收集以前外出游玩的照片后录象带,谈感受。

2、派代表说说这个户外活动是怎么开展的,什么时间?哪些人到什么地方去开展了那些户外活动?有什么有趣的事?大自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收获是什么?等等。

3、小结归类:这些活动按一年四季可以怎样归类?

4、还想参加哪些能亲近大自然的有趣的户外活动以及要注意哪些问题。

4、小评判:书37页

指出在公路上踢球、用树枝荡秋千等不安全、破坏大自然的活动是不正当的,应该开展一些能亲近自然锻炼身体有意社会的有意义的户外活动。

5、我是活动策划人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小组活动计划,要求写出一个简单的策划书,内容应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加人员、行程安排、自备物品、经费、注意事项等。策划时应特别强调计划的可行性,应可能考虑全面,能有效的帮助开展好的户外活动。

2、动物、植物和我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验证,知道一些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体验生命的奇妙神圣。

教学准备:观察、调查动植物的生命现象。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说说身边哪些事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有哪些生命现象,动物有那些生命现象。

2、四人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生命现象最多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对生命现象写的不一样的理由最后得出一些公认的动植物的生命特征,比较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进行评比。

4、朗诵诗歌《爸爸我很死你的猎枪》

教师先播放一些动物被枪杀的镜头,引发儿童心灵的震撼,对幼小心灵的怜爱,对捕杀者的痛恨,激情之后请学生自由读诗歌,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可示范朗诵,也可配上音乐和画画。如果条件许可的话,还可配上乱砍乱伐的镜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多种途径认识一些有特色的动植物,并能对其外形特点生命习性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初步学习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完成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准备:收集自己喜爱的动植物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1、游戏:找朋友

让部分学生戴上狮子、熊猫、长颈鹿、老虎、小白兔的头饰,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把具有相同喜好的同学结成一组,然后请学生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种动物?你多他有多少了解,这种游戏对植物同样适合。

2、小小研讨会

你想更加全面得了解这种动物吗?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我们怎样才能全面得了解它?(电视、广播、网络等。)

推荐几本好书、精彩的电视节目、资料丰富的图书馆、相关的科普网站等等。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则要结合实地考查

3、资料交流会

(1)结合课内外收集的资料、图片开一个资料交流会。教师指导四人小组如何进行交流:每个队员先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不重复介绍有疑义进行商榷。

(2)讨论如何确定研究报告的内容:去粗取精,有针对性、侧重的选择资料。

(3)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张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格式不要求统一。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到植物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知道一些动植物保护的规则和方法,培养儿童珍爱生命,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制作好动植物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1、将制作好的动植物的研究报告进行介绍、布展、评比。每个小组派代表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可播放《好朋友》作为背景音乐。

2、“我喜爱的动植物”知识大赛

教师补充有关我国濒危动植物的知识。

3、辨析:

4、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植物?

(生物角、宣传等)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到植物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和人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制定表达自己心愿的环保警示牌。

教学准备:准备制作警示牌的材料。

教学过程:

1、以组为单位,制作环保警示牌。

2、评比小结。

3、美好的家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认识到大自然周围环境和人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破坏大自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培养儿童初步的生态意识和爱护家园的责任感,掌握一些保护生态环境和用自己行动美化环境的具体方法,激发儿童美化环境的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收集环境污染状况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关于“美好家园”的大讨论

先全班讨论:生活环境应包括那些方面:初步得出应包括:水、空气、周围环境、风景等等方面的结论,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还包括哪些方面?最后把讨论的公约写在书上。

2、说说我的家园

课件展示杭州美景。

你生活在这么一个环境中感觉会怎样?

3、游戏场:下棋环保

这是一个模仿分行棋的游戏,再以下棋的方式在游戏中渗透各种环保规则。老师可事先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棋子,也可请学生自己制作。游戏时可请几个同学一组,先到终点者为胜。

5、交流:哪些大格要进步?哪些要退步?为什么?联系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扩充;垃圾分类的知识,课件杭州市的垃圾处理方法。

课件播放一次性筷子的制作,谈感受。

6、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美好的家园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尽力创设美好的生活环境。

教学准备:收集世界各国或中国各地的一些环保措施。

教学过程:

1、想象画:我心中的家园

先请学生说说你心目中美好的家园,学习并诵读《美好的家园——我的梦》,请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我心目中的美好家园还可以有哪些美好的事物。教师引导学生先有总体的设计再有具体的构想。

2、我是环保家园设计师

(1)讨论,怎样的家园才是最美好的?提出几条公认的标准。

(2)交流作品并评比。

请设计者面向全班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请小组推选较出色的作品,请设计者面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请老师和同学做评委。最后评出最佳家园奖和一些单项奖,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布置。

3、资料交流会

课前布置学生世界各国或中国各地的一些环保措施,环保规则资料和相关的法律然后进行交流谈体会,说说哪些条款我们可以借用,共同来创设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4、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美好的家园。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环保守则。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协助学生认识社区的环境、社区设施。

激发学生热爱社区、尊敬社区工作人员的情感。

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服务活动。

活动准备:在大人的带领下参观社区。

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的社区。

你住在哪个社区?平时你在社区进行哪些活动?

2、你发现社区有哪些设施?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小组交流,组长评价。

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设施最多。

3、双休日我们在社区的生活是怎样的?小组交流。

4、双休日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

5、向社区的服务员表达谢意:方式自选(小诗、说一句感谢的话、送一张感谢卡等)

学生准备,交流。

6、如果让你来管理社区,你还想做些什么?

7、课后实践:在家长的陪同下或以小队活动的方式,参与社区的一项服务并记录在“社区服务卡上”。

2、社区的文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到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知道要保持周围的环境卫生。

了解并掌握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洁的方法。

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帮助美化社区。

活动准备:课前观察并记录社区中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教学过程:

1、调查结果交流:社区中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些不文明的行为给社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害处?

2、小评判:出示学生平时在社区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辨析。

3、小组讨论:我们用什么办法使小区变得漂亮起来?

4、以居住地为一组,制定社区环保公约。

交流公约。

这份公约采用怎样的方式向社区人们宣传呢?

5、课后实践:在社区宣传公约,为社区的整洁卫生做一件好事。

2、社区的文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辨析邻里相处时文明与否,愿意做社区的文明使者。

活动准备:收集邻里相处文明与不文明的事例。

教学过程:

1、说说你的邻居,平时你和邻居有什么交往。

2、在和邻居相处的过程中,有哪些愉快的回忆?有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

小组交流

曾经发生过的不愉快的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3、小评判:书上所提供的图片内容。

这样的行为是否文明?文明在哪?不文明在哪?

4、 社区中还有哪些不文明邻里相处言行?以组为单位用小品的方式表演体验。

5、 编写邻里相处小诗。

6、 课后实践:给邻居送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

2、社区的文明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收集、整理与社区文明相关的资料。

能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制作宣传卡。

活动准备:准备制作宣传卡的资料、材料。

教学过程:

1、交流前几次活动的感受,确立自己宣传卡的主题。

2、围绕主题可以选择哪些内容呢?

3、学生设计制作宣传卡。

4、评比宣传卡。

5、课后实践:发宣传卡

3、我的家乡真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尝试从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主要特产、风景等。

活动准备:分组收集家乡特产、风景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1、我来介绍我的家乡

分组汇报:美食组、风景组、传说组、人物组。

2、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

3、小结:你是怎样收集到这些资料的?

4、课后实践:向远方的客人或家人介绍家乡的特产、风景等。

3、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发现家乡的变化。

活动准备:分组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歌颂家乡的诗、歌曲。

教学过程:

1、以组汇报课前调查结果:说说家乡的变化。

2、《家乡有个魔术师》诗歌补充。小组填写、朗诵。

3、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

4、欣赏歌曲《人间天堂》

5、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赞颂呢?

6、分组准备朗诵诗歌。

7、小结

8、建议:在班队课时间开一次歌唱家乡的联欢会。

第五单元 长大真好

1、我长大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态度与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体验成长的乐趣 。

行为与习惯:拥有自己喜爱的业余生活。

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知道长大的含义,了解自己的特点,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活动准备:

1、布置让学生收集自己的出生证、反映自己长大的照片或物品等。

2、布置学生了解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准备一张自制的心语卡。

3、布置学生收集从小到大的最开心的事和最自豪的事。

4、请学生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反映孩子成长情况。

5、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活动导入:

1、猜猜他是谁

师: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娃娃,猜猜他是谁?(出示班中学生的宝宝照)

生1:我猜是张老师的儿子。

生2:我猜也是张老师的儿子。

师:再猜猜看。

生3:是老师小时候。

生4:是我们小时候。

师:你的意思是说可能是我们其中的一个同学吧。

生5:可能是xxx(学生姓名)小时候。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看。(教师继续播放幻灯片,出示反映孩子成长历程的几张照片。)

生:情不自禁地说出了班中同学的名字。

师:明明是我们班的同学,我们为什么猜不出来了呢?

生6:因为我们变化很大。

生7:因为我们长大了,变得高了,相貌也变了。

师:是呀,我们长大了!(揭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

(点评:课的开始出示班中小朋友的宝宝照,让学生猜一猜,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初步感受到自己长大了,有了很大的变化。)

二、活动体验:

1、算一算感悟长大

师:现在我们先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算一算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长高了多少,体重增加了多少?

小组交流计算结果。

师:请小组长介绍一下小组里身高、体重增加得最多的同学是谁?比一比全班谁长得最高,长得最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一比,算一算这种感性活动中,快乐地体验自己长大了。)

2、说一说成长乐趣

师 : 是啊,我们每个同学都长高了,长大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都有许多令人难忘的趣事、乐事。选一件你认为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还可以带上有关的照片或物品等。

生: (先分小组讲故事,并在组内展示自己小时侯的照片、玩具、衣服等。小组长对各位参与的同学进行评价,发“五角星”。)

师:(全班巡视,注意选取组内表达较好的同学)

师: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小时侯的故事?全班交流,教师随机对学生有意义的生活给予鼓励与赞扬。

师:与小朋友玩的时候有没有感到特别开心的事?

生说。

师:听了同学们快乐的事,我也想来说说我小时候的事,想不想听?(教师讲小时候怕拍照片的事)

师:小朋友有没有小时候不敢做的事,现在敢做了呢?

生:胆子变大了的事;敢一个人在家了的事;敢下去游泳了的事;不摔跤了;不会怕狗叫了等。

师:是呀,从小到大,我们有很多快乐的事,同学们有了很多喜欢的活动,有了很多的小伙伴,有许多同学还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们真是长大了!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已经收集了有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乐事、趣事,已感受了成长的乐趣。在课堂上进行集体交流,让照片、小物品等伴随着趣事、乐事把学生带回快乐的时光,再次感受成长的乐趣,而且增进学生之间的亲切感。教师也以参与者的身份交流自己小时侯的趣事,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尽情交流,分享成长的快乐。)

3、露一露我的本领

师:是啊,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无穷的快乐与乐趣。老师还知道,小朋友们从小到大还学会很多本领,想和大家交流吗?

学生交流,随机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本领(当场展示或出示相关证书)

生:有学会做一些家务事;有学会溜冰、跳绳等体育活动(现场比一比跳绳);有学会画画、书法(展示自己的作品);有学会弹电子琴(现场表演)……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有的小朋友学会了独立生活,自己照顾自己,甚至还会帮助爸爸妈妈干一些家务活;有的小朋友学会了唱歌、弹琴、绘画等本领,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老师祝贺你们,同时希望你们以后能掌握更多的本领。

(设计意图:长大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身体上的长大,更多的是指知识的增多,生活技能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强。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本领,让学生感悟到长大的深刻含义,提升认识。)

4、读家长给自己的信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其实最了解我们的还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想知道从小到大的你在父母眼中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学生读爸爸妈妈的信。

师经一学生同意,选读了信的片段。

师:读了父母的信,你知道还从小到大你还哪些变化呢?

个别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读父母的信,进一步感受自己的长大,同时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

三、活动总结

师:我们的爸爸妈妈看到我们一天一天地长高、长大,一天一天地变得有礼貌、有文化,变得懂事,心里是多么高兴!同时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我们快快乐乐地长大,将来成为有用的人。

师:那你们心中的愿望是什么呢?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心语卡上。也可以和好伙伴交流自己的心愿。(背景音乐)

学生写心语卡,与伙伴交流自己的愿望。

师:今天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因为我看到每个小朋友都长大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欢乐,有过痛苦,有过烦恼,但更多的是欢欣和喜悦。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说一声:我长大了! 最后,老师祝愿小朋友们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将来成为有用的人。

1、我长大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态度与情感:引导学生有爱心的生活。

行为与习惯:能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关心体贴家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知道要有爱心的生活,节约用钱。

活动准备:自由组合,准备好“关心家人小短剧”

小调查:我的零用钱哪里来?

教师向家长、班主任了解班中生活自理能力、会关心家人的学生情况。

教学过程:

1、关心家人小短剧表演。

学生自愿组合成组,表演。学生评价:你认为剧中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同学的表演怎样?教师随机点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评比最佳表演奖。

2、说说班中哪些学生平时在家是关心家人的。交流家长的反馈。

3、交流课前调查结果。

(1) 我的零用钱哪里来?说说调查活动的感受。

(2) 假如我有20元钱——最佳花钱方案设计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

交流方案,评比最佳方案:最佳合理奖、最佳节约奖、最佳爱心奖、最佳创意奖等

6、 小结。

7、 课后实践:给父母一个惊喜。

2、成长档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道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值得纪念的事情和物品,了解制作成长档案的意义。

初步知道制作成长档案袋的方法,能仿照去制作并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和欣喜。

活动准备: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和物品。

了解班中是否有家长已经为孩子制作了档案袋。

教学过程:

1、“时光倒流”故事会。

交流令人留念、值得纪念或回忆的故事;展示代表自己成长的物品。

2、“我能留住什么”讨论会。

在档案中可收藏哪些东西最能代表成长的足迹。

学生说,引导学生分类。

3、怎样制作成长档案呢?学习加油站。

确定放入档案袋的内容。

选择有代表性的物品。

对物品进行分类。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档案袋。

4、制作档案袋

2、成长的档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互相参观同学的档案袋,感受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并为此高兴。

活动准备:做好展示档案袋的准备。

教学过程:

1、交流各自的档案袋,互相评价。体验成长的快乐。

2、小结:引导学生定期将自己的成长足迹放入成长袋。

【篇四】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法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渗透
作者:李春华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20年第08期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动力,在學习过程中,学生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安全意识。新时代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其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使学生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论述法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渗透的意义,提出法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渗透的策略。

         关键词:法治教育;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渗透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已经推广很长时间了,但在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仍然能够看到传统教育的弊端,部分教师还沿用灌输式、一言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授课,忽视学生主体性,使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理论知识较多,加之教师采取单一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进而使学生法治意识与道德素养培养不佳。同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大都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知识,很少为学生拓展知识面,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当代学生发展与学习需要。

         二、法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渗透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但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受到伤害时,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大都依赖于父母与教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增强学生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的重要媒介,教师通过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法治观念与意识,懂得如何自我保护自己,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课程体系中,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的补充,还能够丰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与内容,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意义。由此可见,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是学生未来发展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篇五】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第一课:学会尊重

1.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什么显著成绩,也拥有生而为人的( 尊严 )。每个人都应当得( 尊重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 尊重  )和(保障 )人权。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人格尊严 )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 诽谤 )和诬告陷害。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 价值 ),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5.尊重自己包括( 自尊 )( 自重 )(自爱)和(自我接纳)。

6. 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 批评 )。

7.过度维护自己的表现有( 爱面子 )(输不起 )( 说不得 )。

8.过度维护自己的不良后果是:(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得不到好的意见和建议)。

9.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 价值感  )。

9.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 文明素养 )的体现。

10.“良言一句三冬暖”这句俗语体现了(语言 )尊重。

11.尊重他人不仅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 实际行动 )上。

12.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让他人觉得(舒服 )。

1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看来,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 法律 )要求。

14.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从事普通劳动的人,你认为他们值得尊重吗?为什么?

答:我认为应该得到尊重。因为从事普通劳动的人靠自己的双手踏实工作,为身边的人提供了方便,没有他们的服务,就会给周围人们的生活造成困难。因此,每个从事普通劳动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15. 尊重自己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尊重自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2)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

16. 面对冒犯甚至侮辱,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答:(1)指出对方的错误;(2)要求对方道歉; (3)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17. 怎样才能避免过度维护自己?

答:1.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2.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3.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18. 怎样才能做到尊重他人?

答:(1)在语言上尊重他人,文明有礼貌,不说恶意伤害他人的话;(2)在与人交往中,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3)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让他人觉

得舒服。

19. 课本11页《小小的善》故事中女士的善举,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在人际交往中,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维护他人自尊,体会他人感受,理解他人难处。

第二课:学会宽容

1.( 宽容 )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2.豁达宽容,与人为善能使人身心健康,是人体健康的(维生素)。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摩擦、冲突,让人不开心,而(宽容 )能让我们心胸开阔。

2.宽容让我们面对他人的无心之失是要(大度 ),不计较。同时,也让我们面对他人的伤害时,要平息心中的不满,放弃报复的想法,懂得(原谅)他人。

3.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可以让我们平静下来,调整情绪,更为( 客观 )、(大度)地面对问题。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5.宽容并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 )、(有原则)的。

6.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或观点看法。学会(和谐相处 ),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7.宽容对生活有什么意义?

答: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幸福、愉快。

8.刘青同学很调皮,班主任平时很宽容他。但是当刘青欺负并讽刺新转来的同学时,班主任却严厉地批评了刘青,并让他向新同学道歉,并在全班做检讨,你认为班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答:我认为班主任做得对。因为宽容并不是无限度的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刘青欺负并讽刺新来的同学,是对同学的不尊重,伤害了新同学的自尊心。班主任让刘青向新同学道歉,并在全班做检讨,既维护了新同学的自尊,也教育了刘青。

9. 对于那些不宽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1)别人与自己不同,自己与别人也不同,不能可要求人人相同。

(2)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的意见,才能集思广益。

(3)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有对错之分,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多种看法。

(4)每个人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的看法,只有综合大家的观点,看法才有可能更加全面。

             第三课:学会反思

1.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时,就是在( 反思 )。

2.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 分析)和(总结)过去。

3.在我们做了错事以后,可以反思(事情经过 ),吃一堑,长一智;在我们取得成功以后,可以反思(成功的原因 ),再接再厉;把握反思的时机,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反思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作用)?

答:(1)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2)反思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3)反思有助于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实现。(4)反思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将过去、现在、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做得更好。

5. 反思有哪些方法?

答:(1)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

(2)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对?有哪些成功的经验?(3)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对?有哪些失败的教训?(4)如果能够重来,或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会怎样做?

         

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

1. 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 )。

2.宇宙空间很大,有数不清的星球,但这些星球都不能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适宜的( 温度 )、(氧气)和(水)的要求。

3.20世纪80年代 ,美国科研人员建成的模拟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建成后一年宣告失败,说明(人类居住环境无可替代 )。

4.浙江乌镇依水而建的小屋、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用冰砖垒砌的御寒冰屋,都因地制宜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5.近百年来,随着(人口增长 )和(人类需求增加 ),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6.由于人类过度开采资源,无节制排放大量温室气体等,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 )、( 环境污染 )、( 生态破坏   )等问题

7.说一说下列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 : 燃煤电厂排放废造成

(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海洋上大面积石油泄漏,会造成(海水污染,海洋生物死亡);沙漠面积扩大会造成

(农田、耕地、草场锐减,导致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会造成(海岸退后,陆地面积减少,沿海地区洪涝灾害加剧),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造成(降水减少,气候干旱,气温升高)。

8.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

9.2016年4月,175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0.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国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1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12.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 资源的循环利用  )和(废物的高效回收)。

13.你知道的清洁能源有( 太阳能 )、(风能 )、(水能)( 生物能)。

14.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 )。每年的4月22日是 (世界地球日 )。 每年的6月5日是 (世界环境日)。

15. 仿写日本水俣病案例,写两个类似的图示。

例:(人类排放未处理的废水)—(海水污染)—(鱼虾中毒)—(人类染病)

(1)(人类过度砍伐树木)—(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气候变化)

(燃煤发电排放废气)—(空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影响健康)

15.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答: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随意破坏生态环境,就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16.太阳能、海浪、地热、风能这些新能源有什么特点?人类使用新能源替代石化燃料对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

答:太阳能、海浪、地热、风能等新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人类使用这些新能源替代石化燃料既可以节省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又不会产生温室废气,污染空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17.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该怎么做呢?

答:(1)不乱扔垃圾,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做好家里的垃圾分类。(2)节约用水。(3)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不让父母开车接送。(4)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踩踏绿地。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 )、( 台风  )、( 洪涝 )、( 地震  )、(泥石流 )和(病虫害  )。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特点是(种类多,分布广)。

2.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  不合理的行为 )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3.具备(防灾避险 )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  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4.2007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做了规定,共分为四级,依次用( 蓝 )色、( 黄  )色、(橙 )色和( 红 )色表示。

5. 1.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生活,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6.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

7.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该怎么做呢?

答:(1)不乱扔垃圾,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做好家里的垃圾分类。(2)节约用水。(3)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不让父母开车接送。(4)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不踩踏绿地。

8. 说一说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9. 怎样防御自然灾害?

答:(1)增强防灾避险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2)建立气象、海洋、地质等灾害的监测,建设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3)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提高抗灾能力。(4)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

10.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称,汶川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超过300万人,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这件事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怎样的精神?     

答:这件事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

1.追溯人类文明发祥地,我们发现人类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

2.(长江 )和(黄河 )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 )。

3.(长江流域 )和(黄河流域 )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4.( 原始农业 )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5.我们发现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出现。

6.世界上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 )的瑰宝,见证了( 劳动人民 )的聪明才智。

7.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成遗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除了殷墟,我还知道(  长城  )、( 故宫  )、( 少林寺 )(都江堰 )等文化遗址。

9.(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汉谟拉比法典》 )。出现在(古巴比伦 )。

10.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学习和借鉴的。 

11.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 )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的重要源泉。

12.古代文明的遗迹使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 )。

13.在(   )里填写下列房屋和用品是河姆渡人还是半坡人居住或使用的?

半坡人居住 河姆渡人居住

河姆渡人使用工具 半坡人实用工具

14. 古代各国文明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学习和借鉴的。

第七课: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1.人类居住的地球,约( 71 )%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 )%。

2.七大洲是指(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大洋洲 )、( 南美州 )、( 北美洲 )、( 南极洲 )。

3.四大洋是指(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北冰洋)。

4.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请你写出几种地形:

(平原 )、( 高原 )、( 盆地 )、(高山 )、(峡谷 )。

5.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亚马孙平原 )。

6.探戈、桑巴、恰恰等别具风情舞蹈,是(拉丁美 )州盛行的舞蹈。(草裙舞)和( 花环 )被称为夏威夷的两大特征。凯利舞是(苏格兰 )高地的特色文化。

7.礼仪是约定俗成的,人们用它来表示相互之间的( 尊重 )。

8.( 握手 )是许多国家人们见面时最常见的礼节。

9.在全球化时代,对于不同国家地文化,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 尊重 )差异。

10.各种文化应该互相( 尊重 )。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该以包容、( 开放 )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在文化交流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要(和平相处 ),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1.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 美德 ),更是一种( 智慧 )。

12. 说一说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

答:文化交流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理解。同时,文化交流不仅使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特色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长补短,共荣共存。

第八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1.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根据前人的天文观察和推算,提出了(日心说 ),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奇异景观,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3. 15世纪初期和末期,世界曾经历了两次伟大的航行。一次是中国的( 郑和 )下西洋。另一次是欧洲的(哥伦布)航海。

4. 1519—1522年,(麦哲伦 )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5. 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了( 进化论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

6.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实现了(氢气球 )的首次载人飞行。

7.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 飞机  )试飞成功。

8.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 月球 )。

9.1970年4月,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

10.我国从2001年开始,把每年5月的第三周定位(科技活动周 )。

11. 哥白尼、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答:表现了他们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

12. 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探索,开辟了新航路,有什么意义?

   答: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13.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科技成果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哪些烦恼?

  答:科学技术成果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例如农药在除虫、没草的同时,也会对土壤、水和农作物造成污染;电子产品会产生电子垃圾,同样也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14. 如何减少科技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答:(1)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2)通过法律约束、共同约定、公众监督等办法对科技应用进行规范。

第九课: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1.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特定的共同目标而组成(国际组织 )。

2.按照地理范围,国家组织可以分为( 世界性国际组织 )和(地区性国际组织 )。

3.按照职能范围来分,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 )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

4.国际组织在推动国家之间广泛的(交流合作)、(解决矛盾纠纷)、(促进和平与发展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联合国 )是当代最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增进各国友好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6.1945年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宪章  》)。截至2019年1月,联合国共有(193 )个会员国。

7.联合国徽记图案是一幅从北极俯瞰的世界地图,地图周围环绕着(橄榄枝)。

8.联合国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国际法院 ) 和(秘书处 )。其中(秘书长 )是联合国的首席行政长官。

9.联合国大会由(所有会员国 )组成。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 )等五个国家。联合国国际法院位于(荷兰)。

10.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之一,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总部位于瑞士的(日内瓦 )。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成立,其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 瓦)。截止2018年1月,该组织有164个成员。

11.中国高举( 和平 )、( 发展 )、( 合作 )、( 共赢 )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 和平 )发展,促进(民族复兴  )这条主线,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利益。

12. 指出下列图标是哪个国际组织的标志?

联合国 国际奥委会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银行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世贸组织

13.谈谈中国在联合国中地位和作用。

答: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参与了联合国的筹建过程。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有关键话语权。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十课:我们爱和平

1.我们热爱和平,但( 战争 )从未远离。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中,中国伤亡人数超过( 3500 )万。

3.战争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 精神 )和财产造成了巨大伤害,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文化遗产 )等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4.( 和平 )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5.(国家主权 )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不分大小、( 强弱 )贫富,在国际上都有同等的地位、( 权利 )和( 义务),国家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尊重别过的文化、( 制度 )和价值观。

6.2001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02年起,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 国际和平日 )。决议中提到:"宣布此后,国际和平日 应成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邀请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 行动。"每年国际和平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总部都会举行(敲响和平钟)仪 式。

7.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中过不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本着睦邻、(安邻 )、富邻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8.中国的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

9.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命运( 共同体 )。

10.(一带一路 )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11. 对于战争,你想说些什么?

答:战争夺走了人们的生命,损坏了家园、破坏了环境,给人们精神和健康带来巨大伤害。我们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12. 上网查一查近三年“国际和平日”的主题分别是什么?

答:2017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尊重、安全和尊严”;2018年的主题是“和平权利——《世界人权宣言》70周年”;2019年的主题是“气候行动促进和平”。

13. 中国为世界和平做了怎样的贡献?

答:1.中国反对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热点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2.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3.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 (战略支援部队)组成。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我们和平幸福 生活的重要保障。

16、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必 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还把环境保护列为一 项基本国策。

17、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 巴黎气候变化 大会上一致通过《巴黎协定》。2016年4月22日,175个 国家签署〈巴黎协定》,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18、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篇六】道德与法治常规教育

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材更名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全面修订。2016年教育部做出工作部署: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并在全国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要求增加和融入到德育教材中,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我们的低年级品德教材也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按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修订。 今年7月2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文通知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和教育部审定,于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 1.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的理解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表现为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角度,不用“法制”用“法治”更为适切。

2.为何将“道德”与“法治”组合 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对个人来说,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如果说道德提倡的是比较高尚的境界,那么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底线。《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符合唯物辩证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德润心灵 法护成长。

二、教材编写依据 依据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颁发(2011年) 依据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2013年) 依据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颁发(2014年) 依据: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2016年) 三、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低年级单元框架

1.参照课标提出的课程框架,创建有内在逻辑的教材单元框架。《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科书将课标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三经,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纬,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用三篇课文和一个单元体验活动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4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用空间逻辑取代了原教材的生活事件和时间逻辑的编排 。因为家庭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然后从家庭走到学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低年级段每册都由四大场域构成,4册教材纵向看,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螺旋上升,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生活画面。

2. 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 蒙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新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渗透在活动主题中。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课文有:《我爱爸爸妈妈》、《幸福一家人》等; 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的课文有:《我和伙伴一起玩》、《游乐园里真开心》、《与规则同行》、《红路灯在站岗》等; 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体现的课文有:《我的新伙伴》、《可爱的校园》、《老师,您好》等。

②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新教材精选了很多经典古诗文,名人名言,农谚等。如《弟子规》《治家格言》,古诗《锄禾》《游子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学礼无以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传统经典,以“宝典箱”的形式呈现,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儿童的德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

③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3. 营造儿童文化,增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践行的乐趣和成效。

新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着力营造浓郁的儿童文化,使之更加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新教材重塑了两个小伙伴形象:盼盼和圆圆,他们是教室里儿童的同龄人,不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与教室中的儿童互动交流。 重塑了四个卡通动物: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形象活泼可爱,巧妙地出现在活动场景中,穿针引线,富有情趣地引导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新教材中的活动小栏目,生动形象,指向明确,起着规范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活动的作用 。如故事屋、游乐场、音乐厅、观察哨、 碰碰车、宝典箱、诵读台、法治窗、实践园、 体验馆、小论坛、加油站等。栏目内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故事、游戏、下跳跳棋、小竞猜、小辩论、小制作、小养殖、诵读、特长展示、歌曲欣赏、童话剧表演等等,让儿童喜闻乐见,有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

新教材尝试创作或改编了“微绘本“故事。配图活泼明快,文字言简意赅,富有童趣,启迪智慧。新教材中原创、改编或选用儿歌童谣和歌曲,让教材为儿童的欢乐世界。

绘本故事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 P6《 兔妈妈和兔宝宝》 P28《孤独的小猪》 P42《大耳朵和小眼睛》 P62《七只小猴去旅行》

儿歌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P14《唱儿歌 感受爱》P26《找朋友》P29《一颗星》P40《刷牙歌》

教材这些浓浓的儿童文化的呈现,传递童心、童音,激发童真童趣,把德育目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有效地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把课堂变成了暖暖的儿童乐园,使儿童获得了润物无声的道德情操与法治意识的熏陶。

4.倡导现代学习方式,引领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教材中的“观察哨”、“碰碰车”、“实践园”、“体验馆”等活动栏目,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在碰撞、探究、思辨、践行中,帮助儿童获得探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判断能力,为儿童提供了更开阔的思维和行动空间。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摒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通过主题鲜明的活动栏目

推动主题学习活动,以先进的学习方式激发儿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5.实现课程综合,促进儿童获得道德素养、法治素养等学科素养的整体发展。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有机整合了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内容,使儿童的学科素养得到综合培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其中。

这样的课程整合,实现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综合性、真实性、丰富性,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四、课堂教学建议 1.四个层次的教学建议 第1层次:认真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与逻辑,按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教学。因为苏教·中图版低年级教材内容编排逻辑性较强,便教利学。

第2层次: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或学校德育活动需要,重组教材进行教学。可以是一篇课文内的活动顺序调整,也可以配合学校德育主题活动调整课序。

第3层次: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感或地域特色。

第4层次: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课例、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文为基础资源,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加出彩。

2.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①首先好好理解教材。②备课要舍得花功夫。先备学生,根据单元或课文教学主题,了解学生思想脉搏,使教学有针对性。③不打无准备之战。要准备一定的道具、活动材料,教研组共享。要布置学生做些课前准备,例如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在家长帮助下查阅一些资料等。④课前写教案,课后写随想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

五.教学进度

“道德与法治”不仅要求老师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更要符合更高标准的教师职业道德,更多的要靠榜样示范,而非填鸭式的灌输。

  2016小学道德与法治网络培训心得范文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造成公民道德的多层次化。就整个社会而言在价值取向中以“讲实惠”的价值观念占居首位。虽然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2016年9月11日至12日,我参加了海南省培训院组织的教科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培训活动,此次培训左梦飞老师对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解读和教学建议;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整体目标: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 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呈现良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

  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成长。

相关热词搜索: 法治 常规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