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成长(精选范文4篇)

时间:2021-12-10 15:35:53 来源:网友投稿

教师,以教育为生的职业。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根据学校设施条件和个人职称专业,安排学生入座、发放学习资料、备课授课、批改作业、引导辅导帮助学生学习、组织听课练习,组织考试、传授科学文化,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成长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成长4篇

第一篇: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摘 要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小学教师的传统角色必须重新定位才能切实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这种角色定位主要指,要做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新课程的创造者,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学生问题的激发者,教育教学研究者。这种新的角色定位只有切实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新课程建设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小学教师 角色定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①新课程改革已有十个年头,就教师角色的重塑,仍需要各方努力。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陆续展开,包括高中教师在内的中小学教师角色的定位应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不再以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者自居,其角色将由“知识施予者”转变为“教育交往者”,以矫正“教程”与“学程”相分离甚至相对峙的应试主义倾向。教师应当以平等的人格、真挚的语言实现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灵交流。其内容除了曾被视为人类力量之表征的课程知识外,更有梳理知识、引导创新、丰富情感和价值生成;其形式不是含有强加性意味的“灌输”,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基础上的共享型“对话”。教师既不把学生看作接受课程知识的容器,又不被学生当做获取知识的对象,从而革命性地突破了互相功利化的褊狭的课程模式。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两种坚定的理念,即民主理念和生本理念。所谓民主理念,即意味着教师应在肯定课程基础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淡化课程实施中曾被过度强化的预设性和统一性,以民主和平等的姿态接纳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甚至是局限性,不以预设的目标来束缚开放性对话的“边界”。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重视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主张学生主体差异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张扬。因此可以说,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任何课程的教学,都要以激发学生创新智慧、创新激情,以及创新想象力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教学更是如此。而创新型人格的优秀品质,诸如对既定知识的怀疑意识、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意识,乃至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等,均需在民主化氛围和无边界对话中得以充分发展。所谓生本理念,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儿童。”②其中意蕴的世界观揭示出教育的本质——促使个体在不断生长中主动发展自身的人格和学力。教育只有归属到遵循儿童的自身发展规律,点燃内在的发展热情,形成主动发展的内在品质,才能有效发挥一切教育的外在影响,才可能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中提高教育质量。生本理念冲破了老师本位和学科本位观念的藩篱,是教师在课程双边互动中超越智力要素而使学生全体、全面、可持续、个性得到张扬及个体不断主动发展所必备的。

  二、新课程的创造者

  在旧课程模式中,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一直是互相分离的两个的系统。课程规划、设计和评价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科专家职责范围内的事,而课程实施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教师只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即最了解学生需要的教师被排除在课程设计之外。本应作为课程主体之一的教师,其职能只是按部就班地复制教育行政主体既定的课程规范,比较被动和消极地执行已被审定的课程计划,其中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步骤直至课程评价等。这样,课程决策者与实施者之间在认识上的客观差异,削弱了课程计划在实践中的预期影响。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调动教师作为课程主体的积极性,主动、全方位地介入,这标志着教师将以对特定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等的特定理解和对具体课程内容的独到见解而鲜活地融入新课程的生成中。只有如此,一线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才能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而得到真正的展示。

  在此背景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被提上了日程。而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被重新进行了划分。在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上,也有一定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这一决策的实施,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每个学校都有特有的发展历史、校园文化和学生特征。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这些问题有最深刻的了解,他们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当然开发者,而且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筛选、改编原有的课程,还可以编制全新的校本课程,为校园文化的创造和丰富提供可能,为开发和实施适合学生发展的实用课程提供舞台。这将不仅有利于改变我国以前课程整齐划一的局面,而且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富于特色,学生发展更有个性。

  三、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教师事必躬亲,他们既当“裁判”又当“球员”,该他做的、不该他做的,他都做了,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为师。课堂上,教师把重点、难点讲透讲烂,学生似乎只要带着耳朵进课堂就行了,其他感官几乎可以闲置不用。这样,学生建立在自省、自主评价、自我超越意义上的自主性学习难以实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必然要求中小学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学好”,更要“好学”和“会学”。当然,对学生独立的自主性学习而言,掌握学习方法显然较之于获得课程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至于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热情和坚定的意志品质,更会赋予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生命的情感体验和深沉意义。③

  四、学生问题的激发者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善于激发学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传统的教学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铺好的路中去寻求教师满意的答案,而且这种答案要尽可能与标准答案相一致。这必然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事实上,今天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都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育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确实,善于提问是人的重要素质之一。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以说,今后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重要的标准就是他会不会提问,因为,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

第二篇: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上,以及实践的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要走进新课程,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间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创造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拓宽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

转变教学行为首先应当明确教学行为的内涵。教学行为是指教师“教”的行为,即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可观察的外显的教学活动方式。它大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直接指向教学内容的各种行为;二是为了使上述行为得以顺利实施而对自己和他人行为进行组织管理的行为。具体来说,根据教师在课堂情景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和发挥的功能可以将教学行为分为:主体性教学行为 (主教行为)、辅助性教学行为(辅教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等。根据教学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可把教学行为归纳为控制性教学行为和整合性教学行为。前者的目的就是规定、控制和管理学生,其行为具有支配、惩罚和权威的性质,结果导致的课堂气氛是冷淡、紧张和压抑;而后者的目的是鼓励、肯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其行为具有交流、激励和民主的性质,结果导致的课堂气氛是友好、轻松和愉悦。研究发现,教学行为表现具有个体差异,不同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发展产生不同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行为转变:

一、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顾本世纪教学所走过的路,大体沿“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 的发展轨迹。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

  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

三、由重“传授” 转向重“指导”。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很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主要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实现者,而应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由重“模式化” 转向重“个性化”。

  有的教师教了几十年书,上过几千节课,似乎觉得自己形成了定型化的教学模式,但要问他的教学特色有哪些,又很难说清。这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现状。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教学个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这里的创新性,主要指:一是在教材处理上,教师要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作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二是在优化教法上,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三是在个性风格上,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这样就可以实现“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

五、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如现在流行的档案袋评价方式、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方式等。

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总之,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的步伐一致,齐头并进,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飞跃!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蓬蓬勃勃的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科室编译

第三篇: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良心理表现及其对策

[摘要]实施新课程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不良的心理表现主要表现在:新型师生关系及自身能力缺失引发的焦虑感,压力过重造成心理失衡等。减轻教师心理压力的办法:一要减轻外部对教师的压力,二要提高教师内在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 不良心理 心理健康

中小学教师职业是全社会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这是被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的一个观点。新课程实施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情况同样令人担忧。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国内中小学教师心理作过一个大型的调查, 168所学校的2292名老师成为此次调查的对象,结果显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这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主要原因是教学任务过重,升学压力太大,工作超负荷等因素,使他们精神负担加重,身心疾病增加,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突破到心理承受的极限,就会产生心理疾病。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教师的压力又增加了。因此,找出教师不良心理的表现,提高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不良心理的表现

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的心理负担加重了,出现了不良的心理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课程实施后,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发的教师的心理焦虑感比以前更强烈了。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以“师道尊严”为本质特征的。但新课程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的,教师应该走到学生中去,走到公共舆论的中心。因而,教师们必须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但是作为教师面对这些变化,一下子却很难适应,显然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心理适应过程。

第二,教师自身素质缺失所带来的焦虑感。新课程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知识结构上,原来只要求会处理局部知识,顶多是处理学科内的综合知识,发展到现在要求会处理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在思维方式上,原来只要求继承接受知识,发展到要求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到现今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习惯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能力上,从模仿他人进行教学,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发展成为要求具有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从使用传统的书本、黑板、教鞭等进行教学,到掌握使用投影仪、幻灯、录音机等基本电教手段,发展成为能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等。参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许多教师感到自身的素质与之相差甚远,特别是年纪稍大点的老师更甚。因此,不少教师深切地感受到由于自身素质的缺失将难于适应改革的要求,遂有“跟不上形势之感”,并由此而产生无助感、焦虑感。

第四篇: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成长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角色适应问题刍议
作者:金玲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2期

        摘 要:随着社会、教育的变革和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剧烈冲击,教师承担的角色内容与职能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及时地对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认识新时期小学教师角色,以提高自身对教师角色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师 教师角色 适应

        随着社会、教育的变革和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剧烈冲击,小学教师承担的角色内容与职能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之中。如何使小学教师重新认识教师角色的内涵,提高自身对教师角色的适应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小学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小学教师角色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角色适应是针对同一主体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在扮演过程中所产生的不适或冲突进行调整,以促进各角色向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行为,即个体调整自己适应新角色的动态过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均有不同的表现和要求,他们在扮演不同角色时会出现不适应现象。目前小学教师角色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角色认知模糊

        从新时期、角色定位中可以看出小学教师角色本身蕴涵着多种职能,需要扮演多重角色,要求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将多重角色恰当地融合和组织。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师重塑自身形象,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者”、“帮助者”、“学习者”和“研究者”等。但众多的社会期待角色一方面让教师应接不暇,另一方面由于每种角色的行为标准尚无统一的定论而使教师产生困惑和犹疑,使教师产生“我究竟是谁”、“我该怎么办”的茫然感,继而出现角色认知模糊现象。

        2.心理素质欠佳

        教师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博大精深,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但由于小学教师工作繁重、压力过大,因此承受各种压力的“自我强度”不够,心理素质欠佳。

相关热词搜索: 新课改 成长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