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4篇】

时间:2021-12-07 15:27:02 来源:网友投稿

“君子学道则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学习道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4篇

第1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吴汕梅 陈文东
来源:《学生之友·素质教育》2019年第01期

        摘 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对于学生的德育教学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教材改革相对来说较为频繁,教学方法也相对滞后,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直白的阐述,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降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难度,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地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多媒体;情境体验;生活实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是主导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对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也大大降低。然而在新的教育改革中,教材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变得多样,接下来笔者将从多媒体、情境体验、生活实际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多媒体教学法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也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最常见的就是多媒体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这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教材。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用文字、图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与学生互动,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方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例如,以学习《信息万花筒》这一课为例,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获取和传递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利用网络查询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将利用课余时间寻找相关的影视资料。在正式上课时我会播放事先准备好的《烽火戏诸侯》的动画短片,随后为学生们进行讲解:“大家通过《烽火戏诸侯》的视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视频中的古人是依靠点燃烽火台传递信息,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处于21世纪的我们又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随后引出本文的课题,接下来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从古至今,人们所传递信息方式的影视资料,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本课相关的知识点,比传统的授课方式更有效果,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2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性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在新形势下,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小学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新的认识,从基本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策略,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1.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就会提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去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必要的,这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思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也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总体上难度系数要大一些,但是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并且参与到其中就能够对知识进行总结,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针对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自我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让学生能够跳出以前的漩涡。

2.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有效传播的效率,就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断地产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的留白在最近几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和使用,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并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学习的内容,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提升探究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此种教学设计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中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突出特定的思维和习惯,找出更加科学的答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此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增加交流和互动,适当进行角色的互换。其次,适合进度和方向,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若是学生的兴趣点比较低,教师就需要究其原因,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反应,明确地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改变沉闷的课堂环境,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革新教学思维,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对整个教学的环境和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进步。在此形式之下,面对教学的内容,面对教学的环境以及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综合研究各类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学习要素,做好教学的准备和设计,由此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论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2018.06.30

第3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
作者:王学军
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9年第04期

        【摘要】:道德与法治作为当前社会中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提供稳步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近年来,在社会道德问题和法治问题不断升温的背景下,为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实现社会的和谐与文明,2016年年底,我国正式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以此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让青少年能够充分体会到法治的重要性。然而,就现阶段课程实际情况而言,小学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缺乏实质性教育。本文通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相关概念的简单阐述,提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效率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工作提供有效参考资料。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相关概念

        2016年年底,我国全面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教学主要以《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为指导,课本共计六册,其中内容主要围绕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教育,并根据理论知识与生活学习的贴合度,由低到高连贯性的设置六大重点生活领域。同时,在相同的生活领域内,以学习难度为基点,将其进行螺旋式編排。不仅如此,随着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我国小学实际教学中的不断深化,于2017年2月新增法治教育专项课题,将宪法进行统一化、系统化、科学化整合入《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并涉及相关法律法规三十余部。据国家教育”基于小学课程的创新筹议报告”中显示,通过调查人员在我国十四个省份及自治区近一年的回访调研得到以下数据资料,92.7%的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教材表示满意,83.2%的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一)教学目标清晰化

        教学目标作为教师教学工作具体方向的指引者,对教学质量、效率和最终效果产生直接性影响。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效率的重要因素,更是建立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前,必须明确教学目标,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教师应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和制约,避免为考试而教学,明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核心要求是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并通过课堂中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第4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的有效性

        线上授课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陪伴。孩子们在特殊时期进行网络听课,有家长的陪伴,同学们在网络中的交流,为开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刚开始线上教学时我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效果差。那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如何提高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近期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简单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备课,多方搜集资料让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1.精选上课图片与微视频。每节课除老师讲解内容外,都要有上课的图片与微视频,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调动学习积极性。在导入环节,巧妙地设置图片或问题情境,就可以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可以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它可以是现实事例、故事、漫画、音乐、视频设疑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其学习动机。

2. 利用疫情期间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都在家里的时机,重视体验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如,四年级下册第4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中“白白的大米哪里来”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在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如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呢?我就设计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让学生跟随家长去锄草的体验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实际到地里去锄或拔一次草,把锄或拔草的图片、视频与感受发到钉钉家校本,然后再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当学生体会到腰酸与汗流浃背的时候,再追问他们:“你们知道你们的父母的田间劳作是多么不容易么?”这样一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了农民劳动的辛苦,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更好地实现了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  

二、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调动主动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认真设计前置性作业。

  利用每堂课前学生充足的空余时间,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要求学生自学。认真设计前置性作业,提前调动学生线上学习的兴趣。提前设置情境,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如,我在学习《学会尊重》一课的课前作业环节,我就在钉钉群提前抛给学生一个课前作业“想一想,你最近在家里受到家人的尊重了么?上课的时候我们来讨论!”到了真正上课时,学生们一个个的争相发言,诉说他们在家里遇到的“不公”事件,老师顺势引导让学生讨论如何尊重自己与如何尊重他人,课堂顺利进行,学生们也感同身受。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让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的实用性,又激发了学生诉说的意愿。       

2.课堂重点问题浅议。

  在学生自我感知、获取基本知识后,让学生对重点问题浅议。我提前让学生在微信中建成4人一组的学习小组群,让他们浅议的内容包括:一是课本基础知识,如课本的知识要点,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二是讨论学习过程中不懂的问题,比如难理解的字词、对课本的观点等;最后小组合作讨论这些问题,或者钉钉群提交班级或者老师解决。这也就是交流——发现——合作——解决不懂问题的过程,是上课中思维碰撞最激烈的部分。学生非常喜欢这一环节,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学习群里畅所欲言,老师在这一阶段要做的就是控制、引导小组问题讨论方向,抓住重点问题让小组代表发言讨论,效果很好。

  3.课堂疑难问题深究。

  即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在这一个环节中,教师首先整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筛选出重要的且有普遍性的问题,对问题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想好这一点,要求老师课前要对教材深入研究,对不同的问题进行预设,充分准备,保证所有学生可能提的“问题”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让所有学生都能理解课本的原意。

  4.当堂查验。

  即当堂检查、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性最终体现在学生的懂与会,而当堂检查正是对学习效果最好的反馈。我一般是一课一练。当堂让学生打开视频连麦让学生回答对重点问题的理解,或以一定的练习题在课后下发至每个学习小组。这样既可以看出学生线上学习质量,也有益于小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关注疫情期间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与感恩的教育 。

  道德与法治课本意是让学生既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又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而体现一个人道德品质很重要的一面就是感恩。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单纯依靠教科书和参考书,而要把课本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社会的热点与敏感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其关注自己的家庭或社会,逐步锻炼学生懂得感恩,学会试着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在线上教学中,我不仅要在课内精心设计,寻找教材知识点与疫情期间社会新闻的结合点,还要根据社会新闻设计适当的思考题让学生去感悟。如,第六课《生活离不开他们》中,我就结合让学生观看或搜集援助武汉的医疗队的新闻,来体会医护人员是在用生命为国家作出贡献,学会感恩别人,感谢社会。

四、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的培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重要目标,将法治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就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1-2年级):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到了中年段就应该逐步开始在生活情境中渗透法律条文,在这些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我上课中非常重视这些法律条文的讲解。比如,我让学生上课前就找出这节课有哪些法律条文,并轮流让学生读并讲解对这个法律条文的理解,当一个网上小法官,学生兴趣盎然,积极自荐报名参加,增加了参与课堂积极性。

相关热词搜索: 课堂教学 法治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