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政务公开的意义(精选范文5篇)

时间:2021-10-30 19:03:49 来源:网友投稿

政务,汉语词汇。指政府的事务性工作;泛指行政事务,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政务公开的意义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政务公开的意义5篇

第一篇: 政务公开的意义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

一、办理程序

1、受理;2、会审;3、审核;4、告知;5、市政府审批。

二、申报材料

1、关于请求批准划拨使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报告

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农用地转征后的建设项目);

3、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用地红线图;

5、项目用地位置图(由乡镇国土所在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注);

6、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备案登记表(易发区内需评估项目)或评估级别核定意见表(不需评估项目);

7、原土地权源证件(土地使用证或农用地转征批准文件);

8、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成果报告书;

9、建设项目利用国有江滩、干河、公路等用地的,须附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审查意见;

10、涉及使用权转移的出具转移双方的协议;

11、申请人注册登记等相关证明材料;

12、征收土地的需附“两公告”材料(组织听证的需附听证记录);

13、新增用地需附征地包干协议。

三、承诺时限

5个工作日内下发供地批文。要求听证的,听证后5个工作日内下发供地批文。

四、收费标准:不收费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协议出让

一、办理程序

1、受理;2、会审;3、审核;4、告知;5、市政府审批。

二、申报材料

1、关于请求批准受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报告;

2、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农用地转征用后的建设项目);

3、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核准、备案文件;

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用地红线图;

5、新征建设用地需附征地包干协议;

6、项目用地位置图(由乡镇国土所在1:1万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注);

7、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备案登记表(易发区内需评估项目)或评估级别核定意见表(不需评估项目);

8、原用地的权源证件

9、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成果报告书;

10、《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11、土地估价报告及备案表;

12、化工或涉及危险品生产、加工的项目须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和安全审查意见;

13、建设项目利用国有江滩、干河、公路等用地的,须附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审查意见;涉及使用权转移的出具转移双方的协议;

14、营业执照复印件;

15、征收土地的需附“两公告”材料(组织听证的需附听证记录)。

三、承诺时限:5个工作日内下发用地批文。要求听证的,听证后5个工作日内下发用地批文。

四、收费标准:1、土地净出让金        存量建设用地按评估备案确认价的40%计收新征建设用地扣除成本后计收

2、契税                         土地出让金总额的3%

3、土地交易服务费            1.4元/m2

建设用地使用权竞价出让供地

一、办理程序

1、申请;2、受理;3、审核;4、批准。

二、申报材料

1、申请;

2、建设用地使用权竞价出让成交确认书、受让通知书;

3、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4、竞价出让方案批复;

5、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红线图;

6、缴费凭证(出让金);

7、受让人相关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及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等);

8、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

9、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备案登记表(易发区内需评估项目)或评估级别核定意见表(不需评估项目);

10、征收土地的需附“两公告”材料、批次文件(组织听证的需附听证记录)。

三、承诺时限

3个工作日内下发供地批文。

收费标准

1、契税                             土地出让金总额的3%

2、土地交易服务费                1.4元/m2

农用地转用、征收

一、办理程序
  1、乡镇所初步审查;2、接受申请;3、实地勘查会审;4、预公告;5、勘测定界;6、确认勘测定界成果;7、签订征地补偿、包干协议;8、上报泰州市审查、省政府审批;9、征收土地方案公告;10、征地补偿登记;11、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12、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批。
  二、申报材料
  1、征收土地申请书;
  2、建设项目有关批准文件(核准、备案);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红线图;
  4、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表、用地计划通知书;
  5、征地所在村年度农村组织及劳动力资源情况统计年报表(表一);征地所在村年度耕地面积统计年报表(表三);
  6、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或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原件);
  7、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备案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项目规模100万元以上)或级别核定意见表(不需评估建设项目)。
  三、承诺期限:两公告一登记程序后,3个工作日内转发批文
  四、收费标准
①耕地开垦费    11元/m2 苏政办发(2006)32号
②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  17元/m2 财综字(99)117号
③农业重点开发基金   3元/m2 苏政办发(2002)77号
④变更费    1元/m2(城区外) 苏计(93)154号

2元/m2(城区内) 苏价涉字(93)219号
⑤土地管理费    征地总费用的3% 苏价服(2001)281号
⑥耕地占用税(耕地、园地、林地) 按当地标准执行
⑦征地包干业务费   征地总费用的2%泰价房(2000)218号、泰国土(2000)109号
⑧勘测定界费   180元/亩(一宗地不足600元的,按 600元收取)

国家征地工作程序

  土地征用系指国家通过行政主体对非国家所有的土地进行强制有偿的征购和使用,目前主要体现在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用上。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 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4]238号)文件中规定,征地工作应包括以下程序:。

1.告知征地情况【征地前公告】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户。在告知后,凡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

2.开展实地调查【确认调查签字】

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对拟征收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和证据保全。

3.确认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在调查确认中,对拒不在调查表中签字确认的,由被征地所在乡(镇)、村、组有关人员签字见证调查结果,也可以采用照相、摄像等取证方式,作为实施征地补偿的依据。

4.告知听证权利【听证权利】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当在告知后5个工作日内向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

5.征地方案报批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将拟订的征收土地方案、农用地转用方案、供地方案等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6.征收土地方案公告【批准手续下来后第二次公告】

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除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外,市、县人民政府应该在被征地所在的村、组发布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其中,征收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7.进行征地补偿登记【补偿登记】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收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指定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未如期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的,其补偿内容以有关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8.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批准手续下来后第三次公告】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组予以公告,其中,征收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意见。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9.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裁决【协调裁决权】

对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的,或者对适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涉及的对被征地地类、人均耕地面积、被征土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认定有异议的,或者对区片综合地价的适用标准和计算有异议的,应当先向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人民政府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协调。经协调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同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再行协调或依法作出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被征地单位应按经批准的征地方案的规定,按时交付土地。

土地征用政策

农民权益

  1.预征土地现状调查结果须经被征地农挝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弘;(调查结果确认权)

  2、土地征收批复文件下达后l 0日内,人民政府应将批复结果公告给被征收土地的农民; (批复结果知情权)

  3、土地补偿征收公告后45日内,由国土资源局对土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公告; (土地补偿知情权)

  4、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l 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补偿方案听证权)

  5、未依法进行征用土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依法要求公告; (要求公告权)

  6、因未按照依法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补偿,有权提出协调申请;有权提出裁决申请; (对补偿标准争议权)

征地补偿费的构成、支付、分配、监管

(一) 征地补偿费构成及分配

1、土地补偿费:

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9条规定,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根据上述规定,土地补偿费要坚持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原则,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合理分配。

2、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补助费: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农民不同意安置,安置费必须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发给农户。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有条件的地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等相关费用中应当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部分,可以采取发放记名银行卡或者存折的方式直接发放给被征地农民,减少中间环节,防止被截留、挤占和挪用,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

(二)征地补偿费的支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的规定,征收土地补偿安置费用应当自市、县人民政府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三) 征地补偿费的监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59条规定,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征地补偿费用的收支和分配情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接受监督。

征地补偿费必须专款专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42条第4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等费用。

(五)、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被征地单位应按经批准的征地方案规定,按时交付土地。

第二篇: 政务公开的意义

政务公开的目的和意义

信息所属:

遵义xxxxxx

1、政务公开的目的在于行使权力者接受监督和民众参与权力行使的过程

在现代法治国家,公开的原则几乎被适用于所有领域。无论是审务公开,还是检务公开,或者是警务公开,乃至村务公开、校务公开、厂务公开,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行使权力者接受监督,使民众参与权力行使的过程。政务公开当然也不例外,它是现代国家实行民主监督和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维护私人的合法权益,吸收私人参与讨论和决定有关事项,强化民主监督。可以说,没有公开,就无从谈起监督;没有监督,权力就要被滥用,就要腐败。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13」在中国大陆,长期缺乏公开而有效的监督,被认为是吏治腐败、司法腐败等各种权力腐败不断蔓延滋长的深刻原因。「14」因此,人们在强调建立公开而有效的监督机制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政务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其视为实现监督目的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2、政务公开是方式、手段、途径,而决不是目的

如前所述,政务公开的目的在于为形成监督行政和参与型行政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因而其本身并不是目的。作为方式、手段、途径的政务公开,一旦作为原则甚至制度确立下来,就能够发挥其确保监督、促进民主、限制权力滥用、保障权利实现的巨大作用。是否能够贯彻和实施公开的原则,并进一步确立公开机制,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各项工作是否能够顺利推行,各个领域的公正、公平和平等是否能够实现。鉴于目前各国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将公开的原则置于勤政廉政、反腐倡廉的机制建设中来理解的话,则更能够凸现出该原则的重大意义。

3、政务公开是民主建设的需要

在现代民主国家,国民主权或者人民主权成为国家的基本原理。

在这种基本原理之下,作为主权的享有者,人民当然享有广泛的知情权。在政务公开层面的知情权,意味着私人有权知道有关行政事务的所有信息,而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护私人知悉、获取相关信息的这种权利。确保私人相对于政府的知情权,政务公开是最为重要的民主形式之一。这种形式体现了开放政府、参与制民主等理念,为私人自治和参与行政提供了基础。私人对政府的了解程度以及参与行政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开化的程度。政府信息的全面公开,有助于私人对行使行政权的整个过程予以全面监督和客观评判,有助于激发私人积极参与行政的热情,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行政和互动型行政。民主社会的基本原理既然确认了人民作为主权者的地位,那么,私人不仅需要对事关自己利益的信息和决策知情,更需要在知情中获得自己的发展机会,需要积极地参与政策的形成和行政权的运作。因此,从制度层面看,知情权需要有信息公开法等法律制度的保障,有一系列民主制度与之相配套。从观念方面看,政务公开应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简化行政手续,规范行政行为,方便群众办事,增强政务活动的透明度和行政权力运作的公开性,保证人民群众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15」

4、政务公开是现代行政法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

现代行政法是规制行政主体行为、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规范和原则的总称。它是具体化了的宪法,承担着确保权力真正属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21世纪的行政法的基本理念应当是服务行政。从根本上说,政务公开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为人民服务恰恰就是现代行政法的出发点和价值归宿。要确立服务行政的理念,就要提高行政的透明度,建立政务公开制度,使得行政主体等行使行政权的行为处于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促使其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腐败。

5、政务公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依法行政

现代行政程序理念不仅重视程序的公正性,而且必须考虑效率性和效益性。在推行政务公开的初期阶段,曾有人担心强调政务公开的广泛性和私人参与性,有可能造成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影响行政效率。

但是有利于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使行政机关的办事方式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促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正确行使职权,按照法定程序办事,防止滥用权力,消除执法违法、徇私枉法等腐败现象。在国家行政机关及有关组织实行政务公开,是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重要举措。「16」

6、政务公开是世界性的潮流,是世贸规则的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企业商机的发现、消费者权益的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等都离不开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包括政务公开在内的信息公开和信息自由成为世贸规则的基本要求和各国政府规制改革的主导方向。信息公开是当代各国政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全面发展方面保障公民权的一项基本义务。公民对政府和公共部门拥有的公共信息享有知情权。为适应世贸规则关于信息公开和信息自由的要求,中国大陆政府行政规制需要在程序和实体两方面进行大幅度改革。规制改革将成为中国大陆政府行政改革面临的艰巨任务。「17」

7、政务公开是xx大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大陆要和世界同步发展,要加入世贸组织,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仰赖于政务公开机制的确立。

早在1989年,****总理(当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提出:

“处理同广大人民群众利害相关的事情,要积极推行公开的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要增加政府活动的透明性,强化各种制约机制,使各级政府权力的行使都严格置于法规制度的规范约束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

“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制度,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18」2000年7月25日,全国乡镇政务公开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纪委书记尉健行发表了题为《推行乡镇政务公开,促进勤政廉政建设》的讲话,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意义”,并指出推行政务公开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积极预防和治理腐败。在上述的指导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政务公开活动普遍展开。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利用网络进行政务公开的方式,不仅中央国家机关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建立了,而且,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建立了诸如政务信息网等类似的政府网络工程。政务公开活动的蓬勃开展,证明政务公开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业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趋势。因为这既是实现民众的民主权利的需要,也是政府自我完善的需要。「19」政务公开的思想已逐渐为各级领导所认识和重视,这必将有利于政务公开活动向纵深发展和政务公开制度的最终确立。

第三篇: 政务公开的意义

浅谈城管执法如何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营口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由昌利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政务公开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保证,提出“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又提出“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完善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和殷切希望。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推动行政机关对其依法行使的权力,从依据到决策、执行、结果实行全过程动态公开,实现阳光行政,以便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政务公开的关键性措施。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性质决定了其处罚范围较广,且多为社会焦点、难点问题,涉及百姓各种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要求,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离开了广大市民的参与,城市管理就无法正常运行。政务公开工作是搭建城管与市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把市民的需求和愿望搜集上来,及时传达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同时把城市管理的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告诉广大市民,解决市民与执法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这个执法者与广大市民面对面的沟通平台,直接检验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政能力。通过政务公开,加强舆论监督,让市民了解城管执法做了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让城管部门了解市民需要什么,想说什么,想听什么。市民也可以通过媒体给城管部门出主意,告诉城管部门应该做什么。城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好新闻媒体实现城管职能转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通过城市管理政务公开这样的途径,构建政民双向互动机制,加强与市民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市民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理解,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有助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化解社会矛盾,使我们的工作获得广大市民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城管理念。

城管执法终极目标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秩序和优美的城市环境,以推动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严格依法、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的原则,转变观念、转变职能,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把政务公开工作引向深入。一、围绕便民服务抓公开。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本着公开、便民、高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向公众公开办事依据、要求、程序、时限和收费标准等政务信息,同时实行服务承诺制,提高办事效率。我局要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职能;相关的具体城管政策、法律法规及规定;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的手续、程序、承诺服务的范围、时限;收费的依据、标准;城市管理及审批的纪律和措施等群众关心的重要事项。明确哪些该办,哪些不该办,如何办,要一目了然,让百姓了解,让群众知情。二、围绕监督重点抓公开。针对以往有存在政务公开不到位的现象,局党委要紧紧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抓住容易产生腐败的部位和关键环节,如项目审批、干部任用、罚没收费等作为公开重点,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实行“阳光操作”,用细化的制度减少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的各个环节,让审批权力透明运行。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并坚持跟踪管理;对信访工作要做到件件抓落实,事事有回音。三、围绕群众意愿抓公开。推行政务公开过程中,要把建立依申请公开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要求机关各部门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提出政务公开申请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进行登记,明确受理责任人,并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公开的答复,确实不能公开的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四、围绕实事求是抓公开。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在真公开上下功夫。要依法公开各类事项,细化公开内容,明确公开时限,坚决反对避实就虚,只公开政绩,回避存在问题的现象。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甚至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追究责任,避免使政务公开流于形式,变成花架子。五、围绕行风政风抓公开。要把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按照面向群众、方便群众的要求,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公开形式,规范公开载体,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充分利用好政务公开栏、政府公报、公开指南等传统公开形式,大力推行社会听证、专家咨询、新闻发布、点题公开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开形式,积极探索网上受理审批、网上政民互动、等方便快捷的公开载体,将政务公开与行风建设、廉政建设和承诺服务结合起来,制定有效措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

政务公开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四篇: 政务公开的意义

开展政务公开意义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公开是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实行政务公开,既要重视对外公开,又要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使二者上下衔接,内外呼应,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正如尉健行同志今年4月在广州、深圳等地考察时指出的:“现在搞政务公开,不能只停留在公开办事制度、办事手续,简化办事程序,搞一个窗口办事上,还要在加强政府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这个要害问题上下功夫,要把对群众公开与加强政府内部监督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一对外公开政务,是政府部门通过向社会公开政务活动的方式,让人民群众了解、知情,使一些行政行为在社会的监督下进行。这种对政务活动的社会性监督,具有监督的广泛性、基础性和代表性,因此也具有实效性。近年来的实践说明,政务公开不仅能够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促进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而且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政务公开发展还不平衡,有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中仍存在腐败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内部监督管理不到位。而且由于内部监督管理不力,导致了对外公开不真实,直接影响了社会监督效果。所以,要使政府机关通过公开置于有效的社会监督之下,必须在进行外部公开的同时,强化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正如尉健行同志提出的:“实行政务公开不仅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更重要的是向群众提供真实可信的情况,使他们感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办事是公正的。”只有把对外公开同加强内部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外部公开建立在内部监督和管理的基础上,才能使监督关口前移,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因此,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对于落实政务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外部监督的指向主要是决策结果而不是决策过程,如果决策失误,必然使外部监督失去针对性而成为虚监。加强内部监督,有利于杜绝决策中权力不受制约的现象,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其次,从外部监督主体的情况看,由于某些政府部门多年来形成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致使一些群众来机关办事时心存余悸,这种心态使他们关心的主要是能否把事办成,而不是监督,再加上人们对权力的依附心理,不可能去盯着办事人员挑毛病,因而,必然导致外部监督的弱化,影响政务公开的落实。再次,决策能否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还取决于执行是否得力。在行政过程中,有些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甚至搞权钱交易,这种现象不单是外部监督能够解决的,而主要应加大内部监管力度,保证权力正常运行。总之,内容与形式统一,对外公开与内部监督制约配套,是政务公开有效性的前提。由于内部监督管理是直接规范决策者和执行者行政行为的,必须把它作为外部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只有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才能为对外公开提供条件和保证,收到促进依法行政的目的。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二内部监督管理状况直接关系着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仅可以解决公开的真实性、有效性问题,而且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一些单位之所以存在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主要是因为监督不力。其原因:一是某些领导干部私心杂念和不廉洁行为的存在,导致了他们害怕“阳光”,不敢公开。腐败作为一种政治行为,总是依附权力而存在,正像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的那样:“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很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某些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不高,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必然要搞“暗箱操作”逃避监督,他们不想也不敢实行公开。二是现行领导体制过分突出“一把手”的位置,导致“一把手”说了算,影响政务公开。有些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往往把“一把手负总责”看做是个人说了算,以长官意志自居,遇事随意拍板,办事主观臆断,我行我素,导致权力专断和滥用。公开是面对群众的,不相信群众,无视群众,怕群众监督,就根本谈不上公开。三是一些地方党风政风不正,好人主义盛行,直接干扰着政务公开。现在不敢批评、不愿批评的问题相当严重,一些人也实在是批评不得,因此,正如毛泽东同志很早批评过的那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自由主义庸俗作风占据上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搞好监督的锐利武器,没有批评的监督,是无力的无效的监督。批评作为他律手段是以被批评者自觉接受为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愿意接受批评也就不愿意接受监督,当然也就难以自觉自愿地实行公开。四是改革体制、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政务公开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体制、机制和制度等深层次问题,给一些人钻空子、“打擦边球”以可乘之机,在行政过程中,那种貌似合理实则违规的现象并不鲜见,不仅给监督带来一定难度,也使内部监督管理的内容失去了真实性,甚至成为假公开。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上述情况表明,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必须强化内部监督和管理,保证权力的正常行使。在这些方面,还需要下很大功夫,任重而道远,决不能以为实行了一些政务公开措施,社会监督机制就建立和形成了。只有在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上不懈努力,对外公开政务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开展政务公开意义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五篇: 政务公开的意义


加强一站式政务服务深化政务信息全方位公开
——在行政服务暨政务公开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加强行政服务集中办理,公开办理,提高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水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客观要求,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的重大举措,更是深化政务信息全方位公开的有效载体。下面,我就加强行政(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建设,与促进政务公开的联系和意义,讲三点意见,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志,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抓好落实。
一、充分认识加强行政(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对于深化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不断深入,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行使公开透明、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全方位推进,各地迅速发展起来的行政服务中心,不仅成了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高效综合平台,也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载体,在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站式政务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直

1


接影响着政务信息公开的程度,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的效果。
今年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但对我县来说,也带来了许多发展的大好机遇。首先沿海经济强省或经济特区将一些工厂纷纷内迁,或与中原地区合作联营,这为我县的招商引资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同时,大量返乡民工、毕业大学生、失业再就业人员创业积极性的高涨,也为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机遇面前,我们靠什么抓住内迁工厂?靠什么扶持创业人员?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这些都不是我们的优势!在优惠政策空间逐步缩小的情况下,服务环境已逐渐成为对外开放的第一品牌、第一竞争力,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已成为外商投资取向的决定性因素。谁具有良好的政务环境,谁就拥有比较优势。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软环境已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然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看什么?是看我们的一站式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是否高效,政务公开是否到位!
目前,简化审批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节,打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并坚持“办理事项、服务流程、申请材料、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承诺时限”六公开,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年初,在全省政府工作会议上,郭庚茂省长已明确

2


提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目标要:“一个机构对外,一个机构履职,一枚印章审批”;今年8月9日,在市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毛超峰书记、徐光市长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上,对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能力,务必规范审批行为,推进行政审批依法办、透明办、立即办、高效办的“四办”标准。
总之一句话,行政(便民)服务大厅窗口建设情况,不仅是一个单位政务公开是否真正落实的一个抓手,也是一个单位政务信息公开是否到位的具体表现。
二、加强一站式行政服务,深化政务公开的工作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能力的建设,促进政务全方位公开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推进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运行程序化和透明化,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在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综合平台上公开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政府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行政(便民)服务中心要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改进机关作风,推进政务服务建设,为人

3

相关热词搜索: 政务公开 意义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