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我评价 >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区别【5篇】

时间:2022-01-02 14:10:59 来源:网友投稿

《终结》是星终结所著处女作,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已完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区别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区别5篇

【篇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区别

《新课标》指出:“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改变以往只注重终结性评价方式,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使教学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己、激励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师改进教学的反馈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倡导灵活多样、开放的、动态的考试方式,注重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以此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新英语课程标准针对过去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产生的种种弊端,提出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更关注形成性评价的新理念,将对中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馈作用,包括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的反馈作用。评价要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潜能,要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和正确认识自己。同时,评价又可以正确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利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作了新的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界定。它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情感与文化。其中有些教学目标或指标可以用常规的语言测试方法进行评价与检测,如语言知识和技能,但对于情感和策略等学生内在发展状态性指标如何进行评价,特别是量化评价,传统语言检测手段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根据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引入新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形成性评价的科学利用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和趋势,提示个体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和策略应用。形成性评价的引入有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学生英语按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健全、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地实施形成性评价,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起来。

在以往的课堂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于强调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学业成绩,过于强调对理论知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的评价重视不够,更看不到学生内心演变的过程。这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因素,削弱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而在新课标中要求我们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既注重对学生语文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现实状况进行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建立不但有其自身的优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 形成性评价是动态的,即时的,其评价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要使形成性评价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我们事先要制定一套比较完整、比较合理的评价指标。比如,评价学生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态度,组织学生进行即性演讲等。有了这些可操作的评价活动,教师才可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根据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细致的评价,进而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为此,为打造高效、高质量的课堂,教师应协调好形成性评价与终节性评价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篇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区别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作者:谭朝晖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0年第04期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师生教与学的状况作出价值判断和量化评估,而且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教学功能,通常把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我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中提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这也就是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为促进学生发展更好地服务。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必要性

        1.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

        多年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这样的情况: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形成性评价。所谓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末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学生的期末评价、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终结性评价的具体表现。这种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存在以下明显的局限性:

        一是评价内容的单一性。教师往往根据学生掌握教材知识与内容的多少来测出学生成绩,把知识的记忆和运用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过分强化了分数的作用,致使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这种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及学习能力的评价,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是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过程中只重视教师的单一评价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而且教师的评价是鉴定性、总结性的,这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是怎么学习的,也不能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体验等。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和创造力的培养,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篇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区别

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

评价是对某一事物依据某些标准而进行的价值判断,是好是坏,是达标还是没有达标。

过程性评价是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评价,是一直动态评价,可以说是流线型的,针对某个点都做出评价,而所以点都汇成一条线而构成整体的评价。

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 的学习过程,使学生 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这是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方式,而且在实施评价时,学生个体、同伴、教师可以共同参加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和非正式的氛围中进行的。评价结果可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式来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教学过程中的某项活动或过程以及生成的问题进行的评价,旨在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和关注的焦点,学习环境与外部干扰等),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分析、判断和调查、测试等方式,获取信息,判定教学的效果、特点或不足、问题,为修改和调整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①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②表现性评价;③即时性评价;④档案袋记录。

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教学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简言之,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教学过程,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价教学结果。表面上看,两种评价截然不同,实质上,二者绝非水火不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教学实践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混淆二者的功能,作出无效或低效的评价。因此,有必要厘清两种评价的特点。首先,请读者分析两个案例,并解释属于何种评价。形成性评价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明确、可行的目标:形成性评价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明确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这一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经过努力才能达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引导学生采取行动,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并为新的目标做准备。

2.具体、有效的标准:形成性评价属于标准参照性评价,关键是制定具体、有效的标准。一般来说,形成性评价不用具体的分数或等级来评定学生,而是参照一定的标准,质性分析学生的成功或失败,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标准可由师生共同讨论决定。制定标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自我鉴定、自我评估的过程。

3.及时、频繁的反馈:形成性评价强调在教育活动的进程中,即学生知识、技能及态度形成的过程中,监控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这种评价使教师有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多种学习环境中了解并指导学生的行为,而不只是获得学生在特定的时空或环境下的表现。这种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能提供学生活动的关键信息,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4.主动、深入的反思:形成性评价要求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认真、客观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确立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增强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5.多元、互动的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不仅强调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重视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这就避免了由于评价主体单一而造成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评价,由这种评价得到的反馈信息才真正具有借鉴、指导的价值。

6.丰富、有趣的评价形式:根据Hein&I"rice(1994)[6]的研究,学生从事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作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日记、课堂提问、课外作业、课堂游戏、各种考试等方式收集信息,从而,为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反馈,以便调整教学,促进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7.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兴趣爱好、不同需要的个体,对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情感因素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合作评价,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充分发展个性,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8.相信、鼓励学生的成功:Black&William通过实验发现,只要不将学生笼罩在“能力”、“竞争”、“班级排队”的氛围中,而将形成性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作业或测试中的具体问题上,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提高的途径,那么这种评价用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效果非常好。形成性评价承认学生有“未开发的潜力”,打破学生“成绩差——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再多努力也无济于事一对自己失望一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学习——成绩更差”的恶性循环,相信所有学生都可以进行高水平学习,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使之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一直进行富有成效的学习。

终结性评价,是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是在一个学习阶段末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它评价的是学习内容中易于量化的方面,例如,知识和技能等。评价结果多以精确的百分制来体现。所以这种评价又叫结果性评价。这种评价是在一种正式的、封闭的和严肃的氛围中进行的,易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和紧张感。

【篇4】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区别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浅议
作者:郭庆雯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36-01

        科学全面的评价可以为教学的改进提供可靠的反馈信息和质量监控及导向,还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诊断、激励和强化的作用。评价理念落后是制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活动过程,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做出判断和决定,由此产生相应的教育评价。它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点。它对教与学的活动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英语学科的教育评价是学校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基础教育阶段最常用的评价形式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的持续评价。

        2.形成性评价的特征

        2.1 形成性。评价不是简单地将评价的对象——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和技能的载体,完全按同一个尺度来测量这个容器里装了多少东西,这个载体承载了多少重量。相反 ,它本着通过评价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知道思想,将学生作为有个性、有不同兴趣特点和需要的个体,承认他们在发展水平上的个体差异,对他们的知识、智力和情感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进行横向比较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纵向发展;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确实有效的符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与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是完全吻合的,体现出充分的人文性。

        2.2 过程性。一方面,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它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它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来监控、反思与调节教学的全过程,使它保持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一定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完成一个评价任务的过程往往也就是一个学生学习与锻炼的过程。

【篇5】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区别

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

,

形成性评价

,

总结性评价

,

这是依据

()

分类标准

1

.诊断性评价

教师要想制订适合每个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有效教学策略,也必须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

了解他们的技能和能力水平,

了解他们对所要学习的学科

的态度和抱负水平,了解引导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了解学生的手

段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测试。不过,教育中的“诊断”涵义较广,它不限于查

明、

辨认和确定学生的不足和

“病症”

它也包括对学生优点和特殊才能的识别。

学年或课程开始之前的诊断性评价,

主要用来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

并对学生进行安置;

教学进程中的诊断性评价,

则主要用来确定妨碍学生学习的

原因。

2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

为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

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

这类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测试,

注重测

试结果对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并注重经常进行的检查。

其目的主要是利用各种反馈

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使教学在不断的测评、

反馈、

修正或改进过程中

趋于完善,从而达到教学的终极目标。这类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等第成绩或作证明,

而是改进学

生完成学习任务所必备的主客观条件。

形成性评价的测试次数比较频繁,

主要在

一个单元、课题或新观念、新技能的初步教学完成后进行。正是这一点,才使之

能及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反馈。

就形成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来看,

最重要的是

“反

馈一定要伴随有各项改正程序”

以便使学生

“为今后的学习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这些改正程序包括:给学生提供内容相同但编写形式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由几个学生互相讨论和复习有关的教材内容;

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及由家

长对子女进行辅导等等。

3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

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

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明。

总结性评价的目的,

是对学生在某门课程或其某个重

要部分上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全面的确定,

以便对学生成绩予以评定或为安置

学生提供依据。

总结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某门课程整个内容的掌握,

注重于测量

学生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程度。

因此,

总结性评价进行的次数或频率不多,

般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两三次。

期中、

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

类。

总结性评价的概括性水平一般较高,

考试或测验内容包括的范围较广,

且每

个题目都包括了许多构成该课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评价 终结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