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设计 >

教学语言典范例析

时间:2022-10-29 19:20:33 来源:网友投稿

墨子,先秦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和孔子一样,他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但是,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墨子在中国教育史上远没有像孔子那么高的地位,墨子的教育思想理念与教学实践经验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墨学以逻辑见长,让我们看看《墨经》里一段关于逻辑知识教学的记述:

(1)区物一体也。说在俱一,惟是。(《经下》)

(2)俱一若牛马四足,惟是当牛马。数牛数马则牛马二,数牛马则牛马一。若数指,指五而五一。(《经说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区划事物为一些大大小小的集合,它们都具有两方面的性质:一个是每个元素各自的独立性,故称之为“俱一”;二是集合的唯一性、整体性、不可分割性,故称之为“惟是”。《经说下》里对这条经文是以牛马为例进行讲解的:“俱一”,比如说:“牛马四足”,指的是牛四足,马四足。“四足”的性质不是从“牛马”这一集合的意义上说的,而是从非集合意义上说的:“四足”的性质可以同等地分配给“牛”和“马”两个元素(或子集合)。“唯是”,比如说“牛马”,指的是这个集合体,数“牛”数“马”是数两个个体,而数起集合体来,“牛马”只是一个集合体。

古人的教学手段基本上就是“讲”,用话语说明道理,阐释教学内容,所以,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就是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现代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普遍使用,更使得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然而,如果有人提出,用多媒体教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讲”,恐怕也不会有人赞同。

教学语言即教师口语,现在仍然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在教育界已达成共识。那么,教学语言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呢?这是一个教师不能不经常思考的问题。

教学语言的要求很多,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准确精练与生动形象。墨家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逻辑学家,而逻辑学的目标就是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墨经》的经文,大都是以定义的形式表述的,其语言之准确精练,在先秦诸子中无与伦比。上例就明显地体现了墨家语言的这一特征。因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我们这里就不再做具体分析。

墨家这里讲的是集合概念(讲课教师究竟是不是墨子本人,无从考证,所以我们使用“墨家”这个词),集合概念自古以来一直是逻辑知识教学的难点,而人们在语言运用中则常常会出现误用集合概念的现象。《语文建设》2005年第7期上就发表了一篇《如何识别集合概念》的文章,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语言运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逻辑错误”。怎样讲才能教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便于掌握,在语言运用中不出现这样的逻辑错误呢?大概许多语文老师都为此费过心机。

黑格尔说过一句话:“在某种意义下,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科学”,“但在另一种意义下,也可以把逻辑学看作最容易的科学”。之所以说逻辑学难,无非是因为它的抽象性,但一切的抽象都是对具体的抽象,如果通过具体事例讲抽象的道理,就会变难为易了。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里说:“何以为辩,喻深以浅,何以为智,喻难以易。” 墨家的这堂课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就是:要把抽象难学的知识教好,就要想办法讲得具体、生动、形象,而这正是教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

墨家用“牛马”这个集合概念,用“牛”和“马”这两个作为集合元素的个体,用它们所具有的“四足”这种属性,说明集合概念的基本特征以及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之间的区别。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墨家就是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难懂的抽象道理的。这已经是“喻难以易”“喻深以浅”了,但是,老师仍然不放心,便又结合手势语,用数手指的方法“若数指,指五而五一”,进行了更为形象而生动的讲述:

老师问:“我们的右手有几个指头?”学生回答:“有五个。”这就是“指五”是从“手指”这个集合的元素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俱一”。

老师又问:“我们右手五指的集合有几个?”学生回答:“一个。”这就是“五一”,是以“手指”这个集合本身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惟是”。

老师又举起两只手,问学生:“我们两只手有几个指头:”学生回答:“十个。”又问:“在我们的两只手上,五指的集合有几个?”学生回答:“两个。”于是老师作了如下概括:

(3)五有一焉,一有五焉,十,二焉。(《经说下》)

“五有一焉”是说“五指”的集合有一个。“一有五焉”是说一只手的“手指”的五个元素,“十,二焉”是说十指中“五指”的集合有两个。(参阅孙中原著《墨学通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这就是数手指的方法,最直观、最形象、最简单,但是,千万不要认为这个方法不能登大雅之堂,只有幼儿园的老师才适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做《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时,就是一边讲,一边用右手扳着左手指,一条一条数下来,条理清晰地列出了党八股罪状,这一手势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手势语算不算教学语言?钱加清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两种方式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语文教育求索》,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出版)接着便对非语言进行如下分类:面部语、眉目语、手势语、空间距离语等。这显然是把“手势语”看作是与语言相对的“非语言”。这种观点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不容否定。但是,“手势语”也是“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也是交际的工具,把它作为一种广义的教学语言也似无不可。“手势语”这个词语本身就说明“手势”是“语”。实际上,也有不少人就是把这种“非语言”作为一种教学语言的。

这种“非语言”也有人称之为“无声语言”或“态势语”,即使它不算教学语言,至少也是教学语言的辅助手段。美国心理学家班尼说:“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和姿态、表情等非语言行为,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辅助手段。”手势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使语言表达更富有成效。墨家在以具体而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述的同时,就是使用了“手势语”中最为常见的数手指的方法,使教学语言更为精彩。

数手指的方法一般都是用十个指头代表十个数字,把抽象的数字通过具体的手指头表示出来,但是,墨家这里用数手指的方法却远不止于此,他们用一只手和五个指头,用两只手和十个指头这种实物展示,来说明集合与元素之间、集合与非集合之间的关系这样深奥的道理,把数手指头这种手势语的辅助作用发挥到了极至。

教育学的观点认为,学习动机需要直接兴趣的支持,如果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无论教什么课程,教师都应该尽量地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情感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教学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意义。两千多年以前,墨家就已经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直到今天,这堂课仍然有典范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陈克守,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典范 语言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