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通过大学章程建设透析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构建

时间:2022-10-20 17: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部分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章程是大学办学的基本依据,是校内各项具体规章制度的总纲领。西南大学通过大学章程建设,不断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从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大学章程;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2—0071—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接连召开的两个中央全会对于大学治理与依法治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法”,既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也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保障。西南大学正以章程建设为契机,不断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章程建设的实践

《西南大学章程》在修订完善的过程中,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现状,明确了“五个结合”的工作路径:

1.守望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学校一方面对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进行了深度反思,将优良传统和改革成果载入章程予以固化。另一方面,章程的建设也充分体现改革的原则,避免制定章程成为现有制度规范的简单集合和汇编,或现有体制机制的直接呈现,而是将章程建设作为学校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对目前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如学术权力的行使、民主监督的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并在章程中予以规范。

2.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学校严格按照《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全面统筹、分工协作,力求章程要素完备、内容完整。为解决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章程修订过程中着重对健全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尤其对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权力主体的关系与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章程中对其基本规则、决策程序与监督机制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章程在明确学校权利和义务的同时,也载明了举办者的权利和义务。

3.尊重共性与彰显个性相结合

我国高等教育的运行规律和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具有普遍性,章程制定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具有相同性,因此学校在章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这些共性。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同时,也强调坚持个性、形成特色,除学校历史、标识外,学校章程也试图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社会服务方式等方面彰显学校文化传统及教师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办学特色。例如,学校将办学规模写入章程,也将“顶岗支教支农”等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式予以明确,这些都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4.相对封闭与适度开放相结合

大学章程是大学的根本大法,同时也是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下位法”。因此,在章程制定中学校既注重处理好章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注重章程与“上位法”的有机衔接,实现整体最优。同时,在具体写作中也强调适度开放,如《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载明“内设机构的组成、职责、管理体制”,但由于学校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一些内容在学校今后的改革中有可能进行较大调整,不宜也难以做到明确化,因此章程对组织机构仅作了“党政机构、直(附)属单位、学院(部)、科研机构根据学校授权履行相应职能”的原则性规定,旨在为学校未来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预留空间。

5.理想构架与客观现实相结合

加强大学章程建设,目的是要形成更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因此它首先需要“仰望星空”,在科学性上下功夫,从教育规律、管理原则等出发,搭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想构架。同时,也需要“脚踏实地”,在操作性上作考虑,正视现实情况中的困惑和难题。如在教育质量评价方面,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行、国际通行的“第三方专业评价”这一做法写入章程,明确“人才培养质量接受社会监督和专业评价”,如此,既能延续接受教育部的评估,也为开放评价提供可能。

二、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

新修订的《西南大学章程》,着重总结了学校发展改革的实践成果,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明晰了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了校内外各种关系。构建起了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学校有以下实践和探索:

1.建立指向善治的科学决策机制

学校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明确党委在把握办学方向、加强党的建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制定实施了《党委常委会议议事规则》《党委工作规程》“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章程也强调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和行政负责人,全面负责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学校制定实施了《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实行校长统一领导、副校长分工协作、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章程明确规定“校长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做出会议决议。校长认为多数人的意见不正确的,可以决定另行讨论或由其本人做出最后决定。”从而保障校长负责的决策机制。

2.健全回归本位的学术管理体系

现代大学必须彰显学术权力,充分发挥教师特别是教授在大学中的作用,体现学术研究的本位性,尊重学术发展的规律性,健全回归本位的学术管理体系,对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意义重大。为此,学校对《学术委员会章程》进行了重新修订,对教授治学进行了以下探索:一是对学术委员会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四种权限范围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保障学术委员会对学校学术事务的统筹权,构建起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度分离、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二是学术委员会由不同学科、专业的教授组成,通过比例限制,扩大专任教授比例,实行任期制,解决学术权力固化、成员老龄化等问题。三是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全校教授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发扬学术民主,彰显学术权力的确立。四是积极构建校院(部)二级学术管理体系,在学院(部)设立学术分委员会,主张学术权力在基层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教授参与学院(部)发展规划、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重大事项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

3.完善基于章程的民主管理、监督机制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不断完善民主管理、监督体系,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修订《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和《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凡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和与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都要提交教代会审议。制定《学生代表大会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评优评奖、奖助学金评审、改善学习生活条件等方面充分征求学生代表的意见。

三、章程引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权威在于必行,章程作为大学的宪法,其生命力在于不断实践探索,在于推动现代大学制度有效实施,促进内涵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

1.突显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提升核心竞争力

学科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的基本组织形式,同时还关系到学术队伍的凝聚与发展,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学校章程规定了“继承和发展教育学、农学的传统优势,协同发展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作为学校构建综合性大学框架的主干和体现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的阶段性任务,学校在努力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了学科建设工作思路。一是落实学科规划,完善学科体系。学校根据《西南大学学科建设规划》,强力推进各一级学科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制定刚性目标,明确任务要求。坚持分类建设原则,抓好学科顶层设计,形成传统优势学科可持续性发展、基础学科水平显著提高、新兴交叉学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布局。二是调整学科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学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进一步探索学部制,“试点学院+研究院”的运行机制,促进教学平台与研究平台之间的流动、协作,形成开放、竞争的良性机制。

2.深化培养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学校由于本科生规模较大,随着学校转入内涵发展阶段,本科人才培养也面临一些问题。章程总则中明确规定 “办学规模控制在5万人左右”。学校在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下,重点推进以下工作:推进专业综合改革;整合相近相关专业资源,加强本科教学实践综合平台和实习实践平台建设;推进专业分类评估工作,建立校院(部)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发挥多学科专业综合的优势,打破专业壁垒,共享资源,建立专业间内在联系;人才培养质量接受社会监督和专业评价。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主要在四个方面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一是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建立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招生计划动态调整分配办法。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完善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培养模式,加强过程管理考核,促进研究生学术素养和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改革导师评定制度,取消终身制,通过常态化、专业化培训计划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四是改革评价监督机制,构建校院两级质量监督保障体系,严格学位授予管理,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制度。

3.立足创新机制,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学校长期重视社会服务,探索建立的“石柱模式”①和“顶岗支教支农模式”,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章程也明确规定“坚持服务民生,构建完备的社会服务体系,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学校将深化校地合作列为重点推进的改革任务。主要举措有:一是创新机制,向协同工作模式转变,完善组织保障、评价考核等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科技支撑、多方共赢的合作新机制;加强校内各单位间联系与配合,建立需求和服务能力两端信息网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校外整合兄弟单位、校友等社会资源,广泛争取合作伙伴和项目,更好地开展合作与服务。二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合作,以服务“重庆行动”等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技术型服务为依托,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

总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学章程建设是其重要内容和抓手,高校应通过大学章程,清晰规范大学的基本管理体制,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个性追求,注重民主监督与社会参与,贯彻大学的学术本位精神,引领学校向前发展。

[注释]

① 西南大学与石柱县人民政府共同合作,以产业发展为核心,走科研与生产直接连通的新路子,催生出了一种用科技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县校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于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2).

[2]郭东明.落实创新驱动战略 促进高校科技协同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4(20).

[3]陈立鹏,杨阳.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从大学章程的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4).

[4]黄蓉生.高校制度建设学科化的三个向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

[5]于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研究——以现代大学组织特征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 透析 章程 构建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