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3种方法梅毒诊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11-03 09:5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选择最合适的筛查方法。方法: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最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3种方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共4876例进行检测。结果:ELISA、TPPA和RPR检测梅毒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96.1%、88.3%和80.5%。3种方法阳性率中TP-ELI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RPR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LISA、TPPA两种检测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RPR的灵敏度比ELISA、TPPT差。ELISA是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传播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很强的致病性。梅毒患者是惟一传染源,早期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成为当前重要问题。目前实验室用于梅毒的检测方法较多,我院应用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3种方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进行检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5月术前检查及输血前检查患者4876例血标本。

试剂与仪器:RPR试剂盒、TP-ELISA试剂盒、TPPA试剂盒。洗板机、酶标仪、旋转式振荡器。

方法:ELISA、TPPA、RPR的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正规操作。

结 果

患者一般情况:4876例血清标本中经流行病学等方法确诊的梅毒患者77例(1.58%),非梅毒患者4799例(98.42%)。TP-ELISA、TPPA和RPR检测梅毒患者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52%(74/4876)、1.4%(68/4876)和1.27%(62/4876)。

几种试验的灵敏度比较:TP-ELISA法的灵敏度96.1%(74/77),TPPA法的灵敏度88.3%(68/77),RPR法的灵敏度80.5%(62/77)。

TP-ELISA、TPPA、RPR检测梅毒阳性率比较,经X2>/sup>检验TP-ELI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RPR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PR法检出率较低。提示RPR法试验存在干扰因素,其结果应加以综合分析。

讨 论

梅毒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梅毒的病原体是苍白螺旋体,早期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类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患者血清学反应比较复杂,可产生2种抗体,种是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另一种是梅毒特异性抗体。前者在疾病活动期可检出,但治疗后很快下降。后者在治疗相当长时间内都可检测到。对梅毒进行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而选择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梅毒检测方法有助于梅毒的诊断、治疗。

TP-ELISA利用酶的放大系统,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甚至可以比TPPA能更早地检测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2]。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中,特异性IgM抗体最早出现,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机体启动体液免疫即可产生;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G抗体出现时间较晚,可终身存在。因此,TP-ELISA阳性只能说明正处于感染期或曾经感染过,不能判断梅毒疾病活动与否,所以不能作为疗效检测手段。

TPPA主要是确认试验。孙立平等[3]报道,TPPA的特异性96.9%~99.8%,敏感性>90%。但是它不能判定治疗效果,因为一旦患有梅毒,即便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仍可检出其特异性抗体,甚至可终生检出阳性。

RPR试验检查的是人体内的反应素(即抗心磷脂抗体)。目前RPR是非特异性梅毒筛选实验的常用方法,其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方便测定抗体滴度,其滴度变化与梅毒治疗情况呈正相关,故适用于疗效观察或随访是否复发或再感染的指标[4]

为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先用特异性的方法检测,如果是阳性的再用非特异性的方法检测,这样更有利于梅毒的确诊,也可避免部分假阳性患者思想负担。检测阳性后结合临床症状才能报传染病。

经检测,检测梅毒的方法TP-ELISA法阳性率最高,真实性最强,与以往的报道相符。

参考文献

1 俞丽.血小板保存期病变的分子表达和凋亡[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6,29(5):459-461.

2 喻东山.产前产后抑郁症的机制和治疗[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2):1149-1150.

3 孙立平,陈胜明.两种梅毒检验方法的适应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4):247-248.

4 欧阳锡林,刘景汉,DayongCa.流式细胞术测定保存血小板表达CD62P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2):77-78.

5 Megnus Haraldsson H,Vlrich Etting.Eye mov ement deficits in schizophrenia.Investigation of gerenal homogenous Iiclandic sample.Eur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 science,2008,258(6):373-383.

6 Kongsted A,Jorgensen LV.Are altered smooth pursuit eye movements related to chronic pain and disability following whiplash injuries?A prospective trial with one-year follow-up.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8,22(5):469-479.

7 项志清,陈月敏,颜文伟,等.探索性眼球活动试验在精神分裂症诊断中的价值.上海精神医学,2004,15(5):263.

8 Kojima J,Matsusima E,Othak.Stability of exploratory eye movement as a maker of schizophrenia WHO muti-lenter.Schizophrenia Research,2001,52(3):203-213.

相关热词搜索: 梅毒 种方法 诊断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