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一起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2-10-24 16:15:03 来源:网友投稿

2006年11月5日武山县鸳鸯镇费山村引进30~50日龄仔猪421头,投放240户农户分圈饲养。11月12日,该批仔猪相继发病,至11月17日,死亡127头。采用大量的清热解毒药物治疗,未见好转。至11月19日,又死亡87头,剖检采取病料经实验室诊断为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对该病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10d后疫情得到控制。先后共发病323头,发病率76.70%;死亡264头,死亡率达81.70%。现报告如下:

1临床症状病猪表现精神不振,寒颤喜卧,不愿走动,鼻流浊涕,有的混有血液,体温升高(40~42 ℃),食欲减少或废绝,角膜潮红,眼角有分泌物,有的耳根、后肢内侧及腹下皮肤发紫,有红斑;多数便秘,部分腹泻,或先便秘后腹泻,且夹带黏膜;呼吸困难,几乎都有咳嗽症状,咳嗽时有疼痛表现,部分伸长头颈呼吸,常作犬坐势。

2剖检变化先后剖检4头病死猪,病理变化基本相似,表现为皮下组织有大量出血点,咽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侵润;肺水肿,切面呈大理石纹理,有不同程度的肝变区;脾有出血点,但未肿大;全身淋巴结出血,切面红肿;胸腔及心包积液,心外膜和心包膜有小出血点,胸膜有纤维素性附着物;支气管、气管点状出血,内含有多量泡沫状黏液;腹腔内有大量黄红色积液和纤维性渗出物,胃肠点状出血,胃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病变,膀胱内有出血性或卡他性炎症。

3实验室检验无菌取耳静脉血(生前)、颈部水肿液、胸水涂片;取淋巴结、脾、肝组织新鲜切口触片,经碱性美蓝液或瑞特氏染液进行染色,镜检发现两极浓染的卵圆形小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4诊断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巴氏杆菌病。

5防治措施

5.1隔离病猪,病死猪焚烧深埋,无害化处理。

5.2加强消毒,利用3%火碱对场地、用具、圈舍及周围环境每天上、下午各消毒1次,连续消毒10d。垫草烧毁,健康猪舍与发病猪舍的用具等分开使用。

5.3对疑似健康猪隔离,紧急接种猪肺疫菌苗,对周边村的猪群进行菌苗注射,以防传染。

5.4本病发生后,在严格隔离,不扩散病原的条件下进行药物治疗。

5.4.1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钠或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解表药配以抗病毒药,同时对症治疗。

5.4.2中医采用清热解毒,泻肺利咽,凉血化淤,益气扶正之法,急性期病初选用银翘散加减治疗,严重时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的以扶正益气为主,养阴护肺,方用芩麦味汤加减。

6小结与讨论猪肺疫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以春初秋末气候骤变时最易发生。病原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动物机体抵抗力低时,病菌即可侵入体内,经淋巴液侵入血液致病。病菌通过排泄物、分泌物、飞沫等经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该村引进猪时正是秋末冬初季节,由于环境突变,长途运输,寒冷拥挤,营养缺乏,过度疲劳,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等诱因作用而使其抵抗力减低,病菌乘机侵入导致了该病的发生。

猪肺疫是养猪业常见病之一,并且常常是其它病的继发病,多与其它疾病(猪气喘病、猪流感、猪瘟等)混合感染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预防是防治本病的首要办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减少诱发本病和降低猪抵抗力的一切不良因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每年春秋两季用猪肺疫疫菌进行免疫;新引进猪要隔离观察1月后,方可混群,对病死猪要严格按规定作无害化处理。发生本病,立即实行综合性防制措施,要因症、因时、因地综合考虑,仔细辩证用药,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 诊断 防治 猪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