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问题及结构调整优化对策

时间:2022-10-29 12:0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解放以后高校专业设置的历史变迁,分析了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和专业设置滞后两大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及负面影响,并试图探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途径。

[关键词] 高校专业 趋同 滞后 调整优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重点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1]而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趋同和滞后问题,因此,如何实现高校学科专业的合理布局,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历史沿革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中央政府于1963年、1987年、1993年、1998年发布了四个全国性本科专业目录。1949年全国有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200多所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合并、取缔了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直到1980年还是延续着前苏联的模式设置大学与专业;1980年全国的专业数量累计1039个,之后持续增长;1987年压缩大学的专业数量,专业数量从1343个调整到671个;1993年,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专业数从671个削减到504个;最显著、最深刻的变化就是在1998年,全国高校的专业总数减少到了249个。[2]

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且有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实现,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适时进行调整与优化。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趋同、滞后现象

1.专业重复设置数量过多,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过大

1998年第四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后,我国共设有12个学科门类, 249个本科专业。这次修订扩大了本科专业设置的口径,专业面过窄过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部分学校盲目追求大而全,拼命上专业特别是所谓的热门专业,造成同一专业重复设置数量过多,专业培养规模急剧膨胀。

例如:陕西省截至2009年,全省普通本科高等院校39所(其中民办院校7所),独立学院12所。本科专业布点1674个,其中布点最多的学科门类(前5位)依次为:工学(557)、管理学(316)、文学(301)、理学(232)、经济学(68)。[3](见表1)

本科专业布点前20位的专业依次为:英语(4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1)、市场营销(37)、艺术设计(36)、电子信息工程(33)、国际经济与贸易(31)、汉语言文学(2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8)、会计学(27)、人力资源管理(2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5)、工商管理(25)、信息与计算科学(24)、数学与应用数学(24)、公共事业管理(24)、自动化(2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3)、法学(22)、应用化学(21)、通信工程(19)。从陕西省2009年专业统计数据分析,陕西省专业重复设置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本科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均有20个以上的学校设置。

再如:安徽省截至2010年6月,全省有29所普通本科高校、11所独立学院共设置235种本科专业、1385个本科专业点,其中目录内专业168种、1227个专业点,目录外专业67种,158个专业点。其中布点最多的学科门类前5位的仍然为:工学(416)、理学(238)、文学(232)、管理学(231)、经济学(71)。[4](见表2)

安徽省布点数量较多的20个本科专业:英语(3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市场营销(32)、电子信息工程(30)、艺术设计(29)、国际经济与贸易(28)、财务管理(24)、汉语言文学(24)、数学与应用数学(2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2)、应用化学(21)、法学(20)、信息与计算科学(2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9)、自动化(1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8)、化学工程与工艺(18)、通信工程(18)、公共事业管理(17)、广告学(17)个。

上面只列举了陕西、安徽两个省的专业设置情况,并未包含全国所有高校和所有专业,但数字足见我国专业布点趋同现象比较严重。

2.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趋同,专业复制严重

我国的专业人才培养有本、专科(高职)层次之分。但我国部分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忽视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和自身培养条件,盲目追求多学科、多专业和综合化,设置与自己的办学优势不相适应的专业。有些高校盲目追求层次和升格,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而师资和办学条件建设跟不上需要。导致学校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 专业布局不合理,教师难以胜任新专业的教学,培养模式和方案趋同,以至于我国同一专业的不同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竞争力没有明显差异。专科生、本科生与研究生竞争同一工作岗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同层次毕业生相互替代性过强等。[5]

3.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上都应该适应市场的需求。然而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滞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这种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缺乏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二是高校设置了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6]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滞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同一专业设置的高校过多,而各高校又同时扩大招生规模,使得部分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供过于求,相对过剩,毕业生就业困难;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雷同使同一层次和类型院校的毕业生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毕业生就业相互替代性很强,不能适应社会多层次和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在人才规格上与社会需求错位,加剧结构性就业矛盾;专业设置滞后,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等。根据麦可思公司公布的2007、2008、2009 届大学生失业量最多的前10个专业统计数据,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等本科专业为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7]这些专业基本上属于重复开设最多或是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专业。

2.导致高校教育资源浪费

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整体短缺,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水平低。部分专业重置率高,人才过剩。同时,专业设置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能与时俱进,造成部分社会急需专业不能及时设置,或因教育投入不足,人才供给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利用效率较低。专业设置趋同和滞后造成的部分专业人才过剩与人才短缺共存。[8]

3.致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不断提高

有些高校为追求大而全,置自身办学条件于不顾,盲目增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和新兴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与设备、教学管理等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如有的高校因缺乏专业授课教师,让其他专业的教师替代授课;实验设备短缺,实践教学环节简化等等,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不断提高。

4.影响高校教育创新

专业设置严重重复,培养规格趋同,培养模式相互拷贝,千校一面,致使高校失去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更不利于高校教育创新。

引起专业设置趋同和滞后现象的原因分析

1.部分高校受利益驱动所致。一方面有的高校,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为了节省经费,尽量开设投入少、教育成本低的专业;另一方面,专业撤销需要放弃部分投入的成本,因此,纵使社会需求过剩,高校还是不愿意主动撤消专业。有些高校盲目求大求全。近十多年来,随着高校合并和扩招,迅速出现学生达数万人的大学。据统计,截至2005年出现了496所万人以上的大型和巨型大学。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科的增多,客观上会造成不同学校之间专业设置趋同的现象。

2.一些高校在增设专业时缺乏科学地调研论证。高校设置新专业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科学的分析论证,对劳动力市场未来需求变化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但是目前国家很难及时准确地统计和预测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许多高校增设的专业并不是建立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没有真正深入调研、论证,这是导致专业设置趋同的又一原因。

3.新专业的设置制度不够完善。虽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增设新的专业有一定的规定,但是在审批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往往没有到申请增设专业的高校进行实地考察与评估,而是根据各高校的申报材料决定是否批准。这使得一些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不强的高校也盲目跟风,大量增加所谓热门专业,从而加剧了高校的专业设置趋同现象。

4.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宏观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如对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模、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数据不能及时公开公布。专家评估、学校自我评估与社会评估相结合的专业评估与认证机制尚未建全,专业退出或淘汰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5.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不足。我国高校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设置自主权,许多高校已经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还不足,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受到了很多规定、条款的制约,使得高校没有权力也没有积极性去发挥其在专业设置方面的优势,从而降低了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有效性,导致了专业设置的滞后。

我国高校专业调整优化途径

高校专业设置趋同和滞后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高校外部原因,又有高校自身的原因。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遵循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调节,一方面靠高校主动自我调整适应,另一方面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1.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优先发展优势专业

不同类型的高校有自己发展的历史、传统、文化与优势,也有各自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是科研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中的哪个类型,是理工类、工科类、医学类、师范类还是综合类。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面向市场,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改革创新,办出特色,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其潜能。

2.进行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科学进行专业人才需求预测

专业趋同和滞后问题,是专业培养数量和质量同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因此,高校在设置新专业时要进行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科学进行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强专业设置宏观指导与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专业设置问题,加强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严格控制各专业的审批数量。建立起有效合理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规范的专业审批制度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和退出机制。不断完善高校专业分类评估标准和专业认证工作体系,逐步建专家评估、学校自我评估与社会评估相结合的专业评估和认证机制。在评估和认证的基础上,建立专业退出或淘汰机制,促进高校加强专业建设。扩大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不仅可以发挥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优势,而且能够赋予高校更多的责任感和压力,从而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

3.及时公开高校专业设置信息和毕业生就业预测信息

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及时公布高校专业设置相关信息和各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委托专门机构进行专业设置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并及时公布调研结果。推行专业设置红、黄、绿挂牌制度。以便高校能及时准确了解专业布点情况、各专业就业情况以及社会需求情况,减少专业设置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高等教育,2010(15/16).

[2]周光礼,等.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六十年回顾与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

[3]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9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网站http://ahgj.ahedu.gov.cn:8080/www/index3.asp?id=2129

[5]李佳等.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中“趋同”、“滞后”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高教高职研究.2008(15).

[6]潘菊素.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专业设置和建设应遵循的原则[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

[7]2007届-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cn.

[8]贾勇宏.当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的博弈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1).

作者单位:翟振东 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

孟贤军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相关热词搜索: 结构调整 对策 专业设置 优化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