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钦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0-23 09: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对钦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按照钦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的需求,提出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5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3-4374(2012)01-0094-03

广西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中心区域,近年来,随着北部湾开放开发,钦州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外来人口逐渐增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及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现将钦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以供参考。

1 钦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以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围绕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及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经过不懈努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1 狠抓农资市场整治,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

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按照职责,依法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和生产过程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对生产全过程实施监督,切实抓好用药管理、督查用药记录制度执行情况。同时,全面强化禁限用农药经营和使用管理,加大对农资市场整治力度,防止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投入品进入农产品生产环节,确保本辖区内不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

1.2 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近年来,钦州市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钦州市浦北县香蕉生产基地、灵山县稻谷生产示范基地、钦南区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钦北区无公害蔬菜产地等13个种植基地已经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总面积129 333.33hm2,43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灵山县龙武农场“龙武”牌鲜荔枝、广西钦州高丰农业有限公司“火龙”牌火龙果2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钦州高丰农业有限公司的火龙果及系列果酒,灵山县合冠芦荟有限公司及其基地生产和加工的芦荟、金花茶、芦荟茶获得有机产品认证。

1.3 建立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监督抽查检测

2007年7月,钦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挂牌成立,成为广西沿海首家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权威机构。各县、区农业局也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配套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仪及配套电脑等设备市区东风市场、鸿发市场、市蔬菜配送中心和灵山县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也分别建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目前,全市已初步建成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龙头,县、区监测站和农贸市场检测室为骨干,镇级42个流动检测站为节点的市、县(区)、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网络,全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监管范围。[1 ]

1.4 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为及时应对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钦州市制定《钦州市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时预防、发现并处置有关突发事件。2010年2月份发生的海南豇豆超标事件后,钦州市紧急部署,并组织全市农产品检测机构对外地调运到本市的豇豆开展全面检测,杜绝超标豇豆进入钦州市流通销售。

1.5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通过各级农业信息网、农业短信及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结合各种下乡宣传活动的开展,组织农技人员和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识假防假、农药安全使用等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引导农民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教育农资经营户诚信守法经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2 钦州市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尚未建立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种植、收获日期,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的基础。目前钦州市除了已经通过“三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认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外,其余均没有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

2.2 部分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低

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特别是农民更多关心成本多少、产量高低、价格贵贱,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有虫就打药、见病就防治的观念,没有把质量安全摆在重要位置,不按照操作规程和说明书使用农药,施用农药的农产品还未达到安全间隔期即采收上市,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安全消费理念淡薄,购买农产品注重外表新鲜,关心色、香、味及价格,往往忽视内在质量,忘记食品安全。由于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得不到群众充分配合,效率不高。

2.3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目前,钦州市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50多万hm2,而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只有12.9万hm2,约占四分之一。有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虽然通过产地认定,但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不高,在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13个基地中,只有10个基地申报通过产品认证。全市目前获得“三品”认证的农产品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2.4 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农药不合理使用。钦州市普遍存在农药施用量大、农药混用多的现象;二是化肥不合理使用。不施有机肥料,单施化肥和偏施氮肥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使农产品中积累硝酸盐含量增高,品质下降;三是农用塑料薄膜的影响。由于农膜的大量使用,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及理化结构,造成次生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安全;四是重量轻质的情况仍然存在。一些生产者为追求农产品的数量,过量地使用农业生产化学激素,降低了农产品品质。

2.5 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面临严峻形势

随着钦州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三废”大量增加,部分未得到及时治理,含有有害物质的固体物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城郊蔬菜生产基地群众大量使用被污染的水源,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农作物或农产品中有害重金属残留超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3 提高钦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对策

3.1 提高组织化水平,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土地流转,引导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同时,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品种、技术、统防统治上给予社会化服务,把分散农户都纳入到专业合作社中,成为社员。达到统一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使用农药剂量,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真正在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2 要加强检测执法,努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场、超市等环节抽检力度,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二是建立检测结果通报制度,对上市农产品检测结果,及时公布抽样检查结果,告知消费者。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厉查罚生产、经营点使用假劣农资行为,建立假劣产品曝光制度。四是畅通举报投诉机制,让人民大众参与到农产品安全监督队伍中来,让违法生产、经营者无处藏身 [2 ]。

3.3 狠抓基地建设,推进农业农产品质量认证

以本地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为重点,狠抓基地建设。对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实施标准化管理,以形成一批名特优产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以点带面地推广各类农业标准,并按标准的规定实施生产,打造一批名优特农业品牌。鼓励和扶持生产经营者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同时,要加强“三品”认证产品的监管,深入开展“ 三品”的监督抽查;重点整治伪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的产品,规范企业用标行为 [3 ]。

3.4 推行市场准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监控源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 ,把好市场准入关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关键。结合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布情况,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上游连接全市生产基地和区内外各主要产区的农产品经营者,下游连接农贸市场、超市等辖区内零售商和餐饮、团体消费单位。建立批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监测,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凭证,农贸市场、超市等实施的索证制度,全面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餐桌”前的质量安全。此外,对超标产品要追根溯源,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跟踪检测,跟踪执法。

3.5 扩大宣传,营造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派发传单、举办培训班等各种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参考文献:

[1]叶细养,陈敏辉,林日强.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质量检测[J]. 生态环境,2004,13(2):294

[2]石国忠,蒋丽君,陆萍,等. 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状况及对策建议[J]. 上海蔬菜, 2010,(2):24~26

[3]何乐琴. 关于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思考[J]. 浙江现代农业, 2005,24(6):66~67

相关热词搜索: 钦州市 农产品 对策 现状及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