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科普图书原创刍议

时间:2022-10-20 16:30:05 来源:网友投稿

现在,人们在谈及科普创作和科普出版存在的问题时,都有一种同样的感觉,那就是科普原创的缺乏、创作队伍的老龄化以及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法的陈旧。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科普图书的“叫好不叫座”,以及科普图书市场的低迷。这里,我想仅就科普原创发表一点浅见,就教于科普界和出版界同行。

我想,原创作品应该是相对于翻译(引进)、改编以及编著作品而言的,它强调了作品的“创新”元素。一些科学家、发明家和实践家把自己的研究、发明成果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以梳理、总结,演绎成文字,这类作品无疑具有原创的性质。如果他们的上述作品是以普通大众为传播对象的,通俗、浅近,甚至还达到了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境地,那么,这类作品应该算得上是原创科普作品了。像霍金的《时间简史》、华罗庚的《优选法》等,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由科学家、发明家和实践家创作的原创科普作品,大都源自他们的亲身经历,是第一手材料,如果加上作者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其作品往往因此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次,在这类不乏生动感人的过程描写的作品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哲理,贯穿着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最近,我看到由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家探险手记》,一套9册,作者都是各学科的科学家,写的是他们的探险亲历,十分生动。例如,《南极圈》的作者高登义先生便是我国第一个完成地球三极(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考察的科学家,他从自己的探险经历中挑选出了最生动有趣、最有说服力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人们带进了一个险象丛生而又无比新奇的极地世界。在这套书的无数生动故事背后,都诠释着一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在这套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大都也是书的作者们所亲身“捕获”的大自然的精彩瞬间,有物有人,充满生活的气息,弥足珍贵。像这样的书,我想应该称得上是原创佳作。

所谓科学普及,是对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地进行传播。要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和良好的传播效果,传播的方式、途径和技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形式的创新便成了科普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些作品,虽然讲的知识并不那么新,不是作者的新发现、新发明,但作品在介绍这些知识时却赋予它新的视角、新的切入点、新的表达方式以及各种表达方式新的组合,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大大提升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效果。比之于那些老套路来说,这也是一种创新。在目前国内的原创科普图书中,这类形式上的原创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潘家铮院士是著名的水电工程专家,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科幻作家。不久前,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将他的科幻作品结集出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品集包括《蛇人》、《吸毒犯》、《地球末日记》、《UFO的辩护律师》等几个分册。在这些作品里,潘家铮以科学家独到的视角,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写出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向人们传播科学的知识和理念。这是科学与文艺相融合的结晶,是科学家在他专业之外一个新的领域上的创新。最近,我收到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给我寄来的新作——《追星》。他说:“这是近三年来我写的唯一的一本书,写法与先前的科普作品有点不同。” “有点不同”,这是作者的自谦,其实在这本只有十来万字的书里,作者厚积薄发,熔天文科技、历史与宗教的传奇于一炉,把许多有价值的科学与人文知识用“追星”这条主线串接起来,珠联璧合,写得有声有色。诗化的语言,更增添了这部科普作品的魅力。我想,如果我们的科普作品都写得这样吸引人,又何愁没有知音!

科普作品的创新,要求作者在取材、构思时有一种“换位”意识,即把读者的兴趣当作自己的兴趣,并把激发读者的共鸣作为自己的立足点。对于我们这些比较习惯于驾轻就熟、按老套路写作的人来说,要敢于“突围”,敢于换一种思路,探索新的创作手段。最近,我看到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叫《力量——改变人类文明的50大科学定理》。乍一想,讲“定理”一定是很枯燥的,未必有什么看头。但仔细读来,却是另一番天地。书里讲的每个定理不仅有通俗浅显的诠释,还记有它诞生的背景、发现者的身世以及有关逸闻趣事,融会贯通,读来十分有趣。这种化高深为浅近、变枯燥为生动,不正是科普写作所需要的一种创新吗?未来出版社出版的“自然之魔”丛书又是另一种写法。它通过大量案例,把曾经发生过的对人类造成严重伤害的典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天文灾害等呈现在读者面前,形成了强大的震撼力和警示作用。在此基础上,作品很自然地向人们传授了各种减少灾害损失的知识。这使我想起了一本讲述海洋环境保护的书,它的封面是一个已失去昔日风采、仅留下一副残骨的丹麦美人鱼的雕塑。它以艺术的夸张手法告诉我们,海洋污染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它将化一切美好为乌有。科学普及有时是可以换一种角度的,除了可以从事物的正面写,还可以从它的反面(或负面)写,异曲同工。选择角度很有讲究,主要应从效果出发。

互动性也是科普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科学普及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书本科技馆(小学生版)》便属于这样一种创新。它把在科技馆展出的内容变成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图书形式的“书”,实际上,它已演绎成为一种教具和“流动科技馆”的形式。它使读者伴随着双向互动操作,动手、动脑,在快乐中获取知识。互动性是对传统的“我讲你听”的灌输式科普的颠覆,在少儿科普作品和影视科普作品中的应用日见广泛。在这方面,科普作品有十分宽广的创新空间。

综上所述,科普内容上的创新是在源头上的创新,是一种根本性的创新。但从传播效果和科普的终极目的考虑,形式上的创新同样不可忽视。在某种意义上讲,《品三国》和《于丹〈论语〉心得》在央视“百家讲坛”上的一炮走红,便是人文科学领域中形式创新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它对科普的形式创新是很有启发的。

可以看到,将人文元素融入科普作品是一种趋势。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不仅可以增加科普图书的可读性,还能更深刻地揭示科学技术之内涵,以及隐藏在科学技术背后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其次,在一些原创科普作品中,也开始注意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利用。例如,画报化、交互性,还有互联网的链接形式都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不乏巧妙的构思。此外,从已出版的原创科普图书来看,大都还具有编辑含量高的特点。从书的策划、编排到装帧,都融入了编辑的大量劳动。编辑的介入以及编辑工作重心的前移,在图书精品的营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最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三个一百”原创图书评选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一批优秀的原创科普作品涌现出来。与以往历次评选相比,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上也有相当大的提高。犹如一支支春笋破土,是否预示着一个科普创新的春天正悄然来临?我们期盼着。

(本文作者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原总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相关热词搜索: 刍议 科普 图书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