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把公文写成美文

时间:2021-11-08 18:17:47 来源:网友投稿

 把公文写成美文

  按:

 文字表达能力是机关干部全面素质的综合反映,没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表达问题的水平,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文字表达能力,是机关干部的看家本领、核心能力,没有这个本领和能力,在机关工作是没有发展余地的,起码不是个合格的机关干部。

 大凡能调到机关工作的,都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会写公文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会写公文是一回事,把公文写好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这里提出一个观点:把公文写成美文。

 为什么要提这个观点?因为把公文写成美文,在我国是有传统的。在我国古代,文与言是相分的。也就是说,平时说话可以随便一点,但要落成文字,就要追求尽善尽美。历史上那些流传千古的华章,实际上不

 少都是公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都是向最高领导写的请示报告。这些公文,原本无意抒情或唯美,却因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竟把奏议或请辞的公文写成了流传千古的美文,“读《出师表》不流泪谓之不忠,读《陈情表》不流泪谓之不孝”,这就是美文的魅力。

 古代有人把文件写成美文,令人赏心悦目;而今不少人却把文件写成 “丑文”,令人望而生厌。早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毛泽东就指出,我们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的时候,十分爱好党八股,不生动,不形象,不讲究词章。看这种文件是一场大灾难,耗费精力又少有所得。一定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毛泽东批评的文风不正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根治。

 综合机关的公文,比较常见的话语病有四点:

 一是正确的废话。就是那些你挑不出毛病也抓不住把柄而又毫无意义的话。

 二是漂亮的空话。也就是没有营养的话。说多说少一个样,说与不说一个样。反应在机关的行文或讲话中,

 就是那些原则来原则去不着实调的话,那些云里来雾里去不得要领的话,也包括那些看似抢眼,实则空泛的话。

 三是严谨的套话。就是那些长此以往形成固定套路的语言模式。这种语言模式通常包括为两类。一类是因循惯例的套话,一类是配套成龙的套话。

 四是违心的假话。指的是在机关内部,有些话,明明是假却要默认为真,腹诽、装傻可以,但绝对不能点破。

 要改变这种现状,负责公文起草的机关干部责任重大,如果我们都把公文写成了美文,看这种文件将会是一个极大的享受。

 什么是美文?《辞源》的解释是:美好的文辞。我觉得,美文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通俗地讲,凡是写得好的文章,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实用文章,就是美文。

 那么,文章怎么叫好,怎么叫不好,怎么才能写好,这里面的道理很多,可以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毛泽东主席曾经提出一个要求:“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我认为,具有这“三性”的公文,就称得上是美文。具体来说,把公文写成美文,起码要具备“通俗、深刻、简明、生动”等方面的特征。

 通俗 —— 深入浅出,言近旨远

  文章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四种:深入深出,深入浅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这四种以深入浅出为最好,以深入深出为最差。

 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我们写文章、写文件的目的是给人家看的,不是给自己看的,所以只有你自己能看懂不行,最主要的是让人家看懂才好。人家看不懂或不完全懂,就看不下去,即使硬着头皮看下去了,似是而非,也难以收到好的成效。

 通过研究发现,不独我们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看作是文章、文件的最高境界,外国思想文化界也是这么认为的。美国文化界对于什么是名著,提出六条标准:一是通俗的,二是读者最多,三是言近旨远,四是持久不过时,五是教育性、启发性,六是涉及人类生活。前三条标准,都是讲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什么样的文章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言蔽之:“外行人能看懂,内行看着不外行。”尤其是那些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公文,需要在起草过程中,进行通俗化、浅显化、大众化处理。最常见的方法是借喻明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比喻或打比方,它一般借助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道理。我们来举例说明,就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我国加入 WTO 之时,许多国人对于加入 WTO 的深刻含义还不是很清楚。龙永图在做报告时解释说:由于我国目前经济比较弱,美国等西方国家比较强,面对面解决贸易摩擦和纠纷我们处于不利地位。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愿意使用 WTO 多边的争端解决机制的,这是加入 WTO 的一个好处。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大

 个子和一个小个子发生矛盾时,大个子最喜欢两个人面对面解决,把小个子拉到阴暗的角落里单挑,狠揍一顿。小个子则希望把冲突拿到人多势众的地方去,希望有人来主持公道,讲点道理。所以,我们是愿意使用 WTO 多边的争端解决机制的。

 龙永图这样一讲,使听众轻而易举地明白了加入 WTO的好处。我们写文章就是如此,一定要通俗。

 深刻 —— 触及问题,观点鲜明

 认真分析一下文字材料的历史,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实用文章,还是文学作品,有的写出来后影响非常之大,有的甚至流传千古,成为千古绝唱。比如从典型材料来看,如写祖狄的“闻鸡起舞”,写孟子母亲的“孟母择邻”,写匡衡的“凿壁偷光”,等等,这些故事虽已流传了几千年,家喻户晓,但还是会不断地流传下去。就从“建议”类的公文说,如李斯的《谏逐客令》、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等,都是历史上的名篇,一两千年流传不息,代代相传,其中蕴含的思想到现在人们还在引用。

  当然,也有一些文章,写出后没有引起人们的任何重视,甚至一出手就无声无息了。大家都去过故宫,故宫墙上写了许多万寿无疆赋,那是给慈禧太后祝寿时写的,仔细看一看那些赋,文字写得非常华丽,对句非常工仗,写得也非常好。又写在墙上,那么多人到故宫去,应该说广告面是很广了,可是到现在为止,却从没有听到哪个人说,故宫里的万寿无疆赋有哪一篇写得好。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我们认真研究就会发现,文章反响大小、影响远近的根源,关键看是不是触及到了问题,是不是针对一定的问题去写,凡是触及到问题的,影响就大,流传就远,反之则无病呻吟,有的只是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庞杂的材料,不是针对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人们读过之后,根本不知道作者在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没有思想,没有观点,没有灵魂,就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所以,我们要把公文写成美文,就要敢于触及问题。

 首先,触及的问题越尖锐、越突出,引起的影响就越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有时一项工

 作或一个社会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很突出,矛盾很尖锐,大家觉得迫切需要改变,需要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针对这一问题拿出好的经验,提出好的办法,马上会使人豁然开朗。而且触及的问题越尖锐,针对的问题越突出,引起的影响就越大。比如,一段时间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领导作风,对领导机关的工作作风,对文风、会风、话风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意见很大,甚至深恶痛绝。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研究制定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原则要求具体细化,使上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率先垂范,付诸行动。在举国上下、国内国际引起强烈反响,获得高度赞扬。

 其次,触及的问题涉及范围越广泛,引起的反响就越强烈。实践证明,一篇文章触及的问题带来的效果是:如果是针对某个人的,只能引起当事人的反应;如果是针对某个单位的,就会在这个单位引起反应;如果是针对一个行业的,就会在这个行业引起反应;如果是针对整个社会的,就会在整个社会引起反应;如果是针对人类普遍存在的,就会对整个人类产生影响。

 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出现了两种思想倾向,一种认为我们能够迅速地消灭敌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对抗日战争的进程抱着盲目乐观的态度,这一种倾向被称之为“速胜论”;另一种倾向叫做“亡国论”,认为敌我力量相差太悬殊,武器装备、资源对比太明显,我们不可能战胜敌人,硬拼是会亡国的,对前途充满了悲观。面对这两种主张,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各方面的力量进行了对比和客观分析,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的人民战争,但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这就是著名的光辉篇章《论持久战》。

 据程思远回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并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介石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论持久战》这篇光辉文章,使全国人民认清了形势,明确了我们的优势,更加清楚了敌人存在的劣势,懂得了如何利用我们的优势打击敌人的劣势,扭转战争的形势,化不利

 为有利,对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好了充分的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对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充满了信心,鼓舞了人们的士气。举国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八年,终于取得胜利,使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

 再次,触及的问题越难解决,在历史上反复的次数越多,影响越长远。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流传已经两千年了,到现在还在传颂,为什么它有那么强的生命力?因为这首诗针对的有些人不珍惜劳动人民汗水的现象还广泛存在着。正因为“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心痛,所以人们还经常举出这首诗来教育大家,什么时候浪费问题不存在了,这首诗就没有生命力了。

 再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宣传了焦裕禄这个典型,在当时引起反响很大,很强烈。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现在把焦裕禄搬上电影、电视,反响还是很大,不少人感动得流泪。为什么?焦裕禄是针对有些干部的事业心不强,作风不廉洁的问题写的,这个问题在当时干部队伍中很突出,在现在的干部队伍中也很突出,

 所以能够在群众中引起强烈的思想共鸣。话又说回来,焦裕禄这个典型如果拿到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或井冈山时期宣传,影响就不会很大,因为那时候我们全党的干部几乎都是这样做的,干部队伍中不存在事业心不强和党风不正的问题。因而,在那时宣传的影响,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大。

 古今这两个典型事例充分说明,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写文字材料,只要针对的问题越难解决,在人类历史上反复的时间越长,影响就越深远。反之,生命力就短。

 问题是文字材料的灵魂,要想写出好的公文,必须要了解问题,很好地研究问题,针对问题去写。只要善于研究问题,不会写材料的人可以很快会写材料,写材料一般化的人,能较快地提高写作的质量。相反,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尽管付出了很多代价,想了很多点子,材料还是写不好,更谈不上写出有影响的东西。

 所以我们写东西,都应该建立这样一种思想,就是我写这个东西,究竟是针对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

 人类社会,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民族,对我们的军队,对我们某个行业,究竟有什么用处?有用处我就写,没有用处就不要去做“无用功”。只要树起了这样的观点,并朝这方面去努力,我们的公文写作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就能逐步写出有分量的东西。

 简明 —— 简洁明快、言约义丰

 简明就是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我觉得,简明不仅文字作品是一种形式,更是文章的一种美的素质。

 这里趣解一下“简明”二字。这个“简”字的下部,“门”里是个“日”字,意即从门缝里透进一丝日光。“明”,清楚明白之意,像一碗清水一样一看到底。像这样字少意深,清澈透明的公文,当然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如何写出简明的公文?

 一是缜密思考,想明白再写。“如果你不能简单说清楚,就是你没有完全明白。”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点

 到了一些人讲长话写长文的要害。许多人表述问题翻来覆去,总怕人听不明白,其实是自己没有想透彻、搞明白。而那些精炼深透的表达,则常常表明人们认识问题的到位程度。

 二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一针见血,一语道破,应该是现代公文的一个追求。就像军人打靶一样,瞄准靶心,讲“十环语言”,切中要害,干脆利落。

 三是把握轻重,抓住要害。一份公文,一篇文章,往往会涉及方方面面,多个层面。既有轻重之分,也有缓急之分。要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更多的信息和内容,就应抓住重点、抓住要害,做到以重带轻、以急带缓,切勿贪大求全、平分秋色、面面俱到。

 四是高度概括,荟取精华。简练离不开概括,概括就要广采博收。老舍先生说:“简练须要概括,须要多知多懂。知道一百个人,而写一个人;知道一百件事,而写一件事,才能写得简练。心有余力,有所选择,才能简练。”(老舍:《出口成章》,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这真是真知灼见!欲写的少,先求其

 多。抓住最典型、最精当的事例和语言,文章才能精炼下来,收到简洁明快、言约义丰之效。

 五是控制展开,干脆利落。有个作家说,文学是剪裁的艺术。我们还可以说,公文写作是选择的艺术。要想短而精,就应选择那些非写不可的东西,选择那些以一当十的东西,选择最能精确表达思想的布局和层次。兵不在多而在精。素材不在多而在管用。对每个思想元素、每个字句,都应来一番“检阅”和把关。精而管用的,用在关键处,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一律进行压减和“淘汰”,力求使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止。”(苏轼:《答谢民师书》)

 六是精心修改,反复锤炼。好材料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年版)托尔斯泰则把删减作为一种写作方法和窍门...

相关热词搜索: 美文 写成 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