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复习实验计算题考试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1-11-05 11:59:34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期末实验计算题压轴试卷检测题(D WORD 版含答案)

 (12)

  一、实验题计算题压轴题等 1.小王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来拉动建筑工地上重为 200N 的物体 A。小王用40N 的拉力,使物体 A 在 2s 内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 2m。A 在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其所受重力的 0.4 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求:

 (1)小王做功的功率;

 (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2.将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正方体物体 A、B 表面的中央,构成一个连接体,把正方体物体 B 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物体 A、B 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原长缩短了 1cm,如图甲所示。现将连接体放入水平桌面上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与容器底始终接触(不密合),再向容器中缓慢倒入一定量的水,待连接体静止时,连接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0。已知物体的边长均为 10cm,物体 A、B 的密度之比为 1:9,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 2 ,弹簧原长为 10cm,弹簧所受力 F 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L(即弹簧的长度与原长的差值的绝对值)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上述过程中弹簧始终在竖直方向伸缩,不计弹簧的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g 取 10N/kg,求:

 (1)物体 A 的重力;

 (2)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连接体对桌面的压强;

 (3)为达到题中要求,需要向容器内倒入水的质量。

 3.将重为 6N、底面积为 100cm 2 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往容器里注入 20cm 深的液体。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体积为 400cm 3 的物体 A 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10N;将物体 A

 浸没在液体中时(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5.2N(容器的厚度不计,液体始终未溢出)。求:

  (1)物体 A 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2)液体的密度;

 (3)物体 A 浸没后比未放入时,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

 (4)物体 A 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4.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 0.1m 的实心正方体物块 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20cm 时,物块 A 有 3/5 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没有发生形变)(已知3 31.0 10 kg/m   水)。求:

 (1)物块 A 受到的浮力大小;

 (2)物块 A 的密度大小;

 (3)若往容器中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 A 恰好浸没时,立即停止加水,相比加水之前,此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 大小。(已知缓慢加水的过程中,弹簧受到的拉力 F 跟弹簧的伸长量 L 关系如图乙所示)

 5.某地在湖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图甲是使用吊车向湖底投放圆柱形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 v=0.1 m/s 下降至石料刚好接触湖底,图乙是这一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忽略水的阻力)求:

  (1)在第 30 s 至 120 s 之间时,石料所受的浮力;

 (2)圆柱形石料的密度;

 (3)湖底受到水的压强。

 6.工程队为了打捞沉在河底的物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已知物体的质量为3.9×10 3 kg,体积为 1.5m 3 ,所用的拉力 F 的大小是 2.0×10 4 N,物体在 20s 内匀速上升了2m。(物体未露出水面,不计水的阻力,ρ 水 =1.0×10 3 kg/m 3 )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物体从接触水面到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

  7.如图所示是某汽车起重机打捞货箱示意图,货箱的升降使用的是滑轮组,滑轮组钢丝绳的收放是由卷扬机来完成的。该起重机将沉没于水下深处的一只密封货箱匀速打捞出水面,已知该货箱体积为 50m 3 ,质量是 200t。(不考虑风浪、水流以及滑轮间摩擦和绳子的重力等因素的影响)

 (1)货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货箱完全出水后,此时钢丝绳拉力 F=1×10 6 N,求动滑轮的重力;

 (3)求货箱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数点后面保留一位小数)

  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 5s 内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40kg 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3m,所用拉力为 250N,若不计绳重和摩擦,问:(g 取 10N/kg)

  (1)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 F 的功率是多少?

 (4)如果用该滑轮组提升 60kg 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变大还是变小了?

 9.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 h 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 s 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 h 1 =h 3 >h 2 ,m A =m B <m C 。

  (1)小钢球滚下斜面后所获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选填“高度 h”或“距离 s”)的大小来反映的: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____;

 (3)小明根据乙、丙两图得出结论: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他的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玲就“物体的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做了以下实验.做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及金属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已知 ρ 水 =1.0×103 kg/m 3 ,g取 10N/kg)

  (1)根据上面实验情境图,你认为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

  (2)根据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的问题:

 ① 据上图可知,金属块的重力是________N.

 ② 如图中,金属块共受________个力的作用,金属块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3)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出浮力 F 浮 和深度 h 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

  (4)该物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

 11.(2017 安顺卷)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图所示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1)探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图是:___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___________的改变,忽视了___________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12.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小明按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步骤各 2 分其余 1 分)

  A

 B

 C

 D

 ( 1 )你认为这个顺序合理吗?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操作先后次序是什么?请写出每一步骤下的字母、该步骤的内容及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第一步:图 B ,内容:测量出物体重力 G .

 第二步:图 D ,内容:测量出空桶的重力 G 桶 .

 第三步:图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图__________,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

 (4)纸盒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纸盒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为 0,纸盒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将杠杆的中点 O 挂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 .

 (2)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 A 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 B 位置挂上________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取下 B 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 C 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 1 转至位置 2 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 .

 (4)完成实验后,小英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杠杆的质量

 ①将杠杆的 B 位置挂在支架上,在 B 的右侧挂质量为 m 的钩码,前后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

 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 E 到 B 的距离 L 1 和________

 的距离 L 2

 .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 m 杆 = ________ (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15.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常用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某次使用如图的滑轮组匀速提建材,将 5.4×10 5 kg 的建材在 1s 内提起 1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2.0×10 4 N,不计绳的自重及摩擦。求:

 (1)克服建材重力做了多少功?

 (2)工人拉力做了多少功?

 (3)拉力的功率多少?

 (4)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实验题计算题压轴题等

 1.(1)120W;(2)40N

 【分析】

 本题考查动滑轮的特点及功率的计算。

 【详解】

 (1)由图可知,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 2m 6m s ns    物 物体 A 在运动过程中,小王做的功

 40N 6m 240J W Fs    

 小明做功的功率

 240J120W2sWPt  

 (2)物体 A 所受摩擦力

 A0.4 0.4 200N 80NfF G     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由

 1( )fF G Fn 动 得

 3 40N 80N 40NfG nF F      动 答:(1)小王做功的功率是 120W;

 (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是 40N。

 2.【答题空 1】2N

 【答题空 2】2×10 3 Pa

 【答题空 3】4.8kg

 【详解】

 (1)由图乙可知,当弹簧的长度比其原长缩短了 1cm 时弹簧的压力为:1cm×2N/cm=2N,则G A =2N,

 (2)根据 G=mg=ρVg,在体积相同时,重力与密度成正比,物体 A、B 的密度之比为 1:9,故

 G B =9×G A =9×2N=18N,

 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连接体对桌面的压力:

 F 连 =G B  G A =18N  2N=20N,

 受力面积即物体的底面积:

 S=L 2 =(0.1m)

 2 =1×10 -2 m 2 ,

 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连接体对桌面的压强:

 p 连2 2201 10 mF NS连= = =

 2×10 3 Pa;

 (3)物体的体积为:

 V=L 3 =(0.1m)

 3 =1×10 -3 m 3 ,

 当物体 A、B 浸没在水中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A 或 B 受到浮力为:

 ‘ ‘A BF F浮 浮= = ρ 水

 gV=1×10 3 kg/m 3 ×10N/kg×1×10 -3 m 3 =10N;

 因 B 的重力为 18N,大于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待连接体静止时,连接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 0,根据力的平衡,B 受到竖直向上的弹簧的拉力 F 作用,如图 1 所示:

  其大小为:

 F=G B -F B 浮 =18N-10N=8N,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拉弹簧的力为 8N,即弹簧对 A 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力为:F′=8N,根据图乙故弹簧伸长了 4cm,A 还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如图 2 所示:根据力的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

 F A 浮 =G A  F′=2N  8N=10N‘AF浮= ;

 此时水面刚浸没 A,此时倒入水的深度为:

 h=2L  L 原长 =2×10cm  10cm  4cm=34cm=0.34m,

 倒入水的体积:

 V 倒 =hS 容器 -2V=0.34m×200×10 -4 m 2 -2×10 -3 m 3 =4.8×10 -3 m 3 ;

 需要向容器内倒入水的质量:

 m 加 =ρV 倒 =1×10 3 kg/m 3 ×4.8×10 -3 m 3 =4.8kg。

 3.(1)4.8N;(2)1.2×10 3 kg/m 3 ;(3)480Pa;(4)3480Pa

 【解析】

 【详解】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G 物 -F=10N-5.2N=4.8N;

 (2).由 F 浮 =ρ 液 gV 排 得,液体的密度为;

 3 3-6 34.8N1.2 10 kg/m10N/kg 400 10 mFgV     浮液排;

 (3).由△ V=S 容 △ h 得,物体浸没时,液面高度的变化量:

 6 324 2400 104 10 m100 10V V mhS S m    物容 容,

 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

 △ p=ρ 液 g△ h=1.2×10 3 kg/m 3 ×10N/kg×4×10 -2 m=480Pa;

 (4).容器中液体的体积:V 液 =S 容 h=100×10 -4 m 2 ×20×10 -2 m=2×10 -3 m 3

 容器中液体的重力:G 液 =m 液 g=ρ 液 gV 液 =1.2×10 3 kg/m 3 ×10N/kg×2×10 -3 m 3 =24N;

 把容器、水和物体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如图所示)

  则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

 F=F 支 =G 物 +G 杯 +G 液 -F 拉 =10N+6N+24N-5.2N=34.8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4 234.8N3480Pa100 10 mFpS  容。

 答:(1).物体 A 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4.8N;

 (2).液体的密度为 1.2×10 3 kg/m 3 ;

 (3).物体 A 浸没后比未放入时,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为 480Pa;

 (4).物体 A 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3480Pa。

 4.(1)4N(2)0.4×10 3 kg/m 3

 (3)600Pa

 【解析】

 【详解】

 (1)物块 A体积为 V=(0.1m)

 3 =0.001m 3 ,

 则 V 排 =V-V 露 =V-35V =25V =320.001m5 =4×10 -4 m 3 ,

 物体 A受到的浮力:F 浮 =ρ 水 gV 排 =1×10 3 kg/m 3 ×10N/kg×4×10 -4 m 3 =4N;

 (2)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时没有发生形变,弹簧对物体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作用,F 浮 =G,ρ 水 gV 排 =ρ 物 gV,ρ 物 =VV排ρ 水 =3 321 10 kg/m5  =0.4×10 3 kg/m 3 ;

 (3)物块 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弹簧对 A的拉力:

 F 1 =F 浮 -G=ρ 水 gV-ρ 物 gV=1×10 3 kg/m 3 ×10N/kg×10 -3 m 3 -0.4×10 3 kg/m 3 ×10N/kg×10 -3 m 3 =6N;

  由图乙可知:此时弹簧伸长了 6cm,则容器内水的深度增量 6cm 0.06m h    ;

 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Δp=ρ 水 g△h=1×10 3 kg/m 3 ×10N/kg×0.06m=600Pa。

 答:(1)物块 A 受到的浮力是 4N;

 (2)物块 A 的密度大小是 0.4×10 3 kg/m 3 ;

 (3)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是 600Pa。

 5.(1)500N(2)2.8×103 kg/m 3 (3)1×10 5 Pa

 【解析】

 【详解】

 (1)由图象可知,在第 30s 至 120s 之间时,石料已经完全浸没,石料所受的拉力为 F=900N,石料重力 G=1400N,则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浸没后石料所受的浮力:F 浮 =G ﹣ F=1400N﹣900N=500N;

 (2)根据 F 浮 =ρgV 排 得,石料的体积:V 石 =V 排 =3 35001.0 10 / 10 /F Ng kg m N kg浮水 =0.05m 3 ,石料质量:m 石 =140010 /G Ng N kg 石=140kg,石料密度:ρ 石 =31400.05m kgv m 石石2.8×10 3 kg/m 3 ;

 (3)由图乙可知石料从接触水面到沉入水底所用的时间 t=120s﹣20s=100s,由 v=st得湖水的深度为:h=s=vt=0.1m/s×100s=10m,湖底受到水的压强:p=ρ 水 gh=1×10 3 kg/m 3 ×10N/kg×10m=1×10 5 Pa。

 6.(1) 1.5  10 4 N;(2)4.8  10 4 J ;(3)60 % ;变大

 【详解】

 (1)由图可知物体完全浸没,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相同,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3 3 3 41.0 10 kg 10N /m 1.5m 10 /kg 1.5 N F gV        浮 水 排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本身重力、水对它的浮力、滑轮组对它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则

 滑轮组对它的拉力为

 3 4 43.9 10 kg 10N/kg 1.5 10 N 2.4 10 N F G F mg F           浮 浮 拉 物 物体在 20s 内匀速上升了 2m,则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

 4 42 N .4 10 2 4.8 1 J m 0 W F h      有 拉 (3)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 2,则拉力做的总功

 4 42.0 10 N 2 2m 8 J 10 W Fs       总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44.8 10100% 100%J860 J0%1WW    有总 物体从接触水面到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根据 F gV  浮 液 排 可知受到的浮力减小,即物体受到的阻力减小,额外功减小,所以 该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答:(1)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1.5  10 4 N;

 (2)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是 4.8  10 4 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0%;物体从接触水面到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变大。

 7.(1)5×10 5 N;(2)2×10 6 N;(3)42.9%

 【详解】

 (1)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公式,货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3 3 3 510 kg/m 10N/kg 50m 5 10 N F gV       浮 (2)不考虑风浪、水流以及滑轮间摩擦和绳子的重力等因素的影响,滑轮组中 n=4,则货箱完全出水后

 nF G G  物 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6 6 34 200 1 10 N 10 kg 10N/kg 2 10 N G nF m g          动 物 (3)货箱出水前,货箱所受拉力为

 3 6 510 10N/kg 200 kg 5 10 N 1.5 10 N T m g F         物 浮 此时钢丝绳拉力为

 56 61.5 10 N 2 10 N8.75 140 NT GFn   动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6 61.5 10 N42.9%1.5 10 N 2 10 N100%W T TW nF T G        有用总 动 答:(1)货箱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5×10 5 N;

 (2)货箱完全出水后,动滑轮的重力为 2×10 6 N;

 (3)货箱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2.9%。

 8.(1)400N;(2)80%;(3)300W;(4)变大

 【详解】

 (1).物体受到的重力

 G=mg=40kg×10N/kg=400N;

 (2).由图可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2×3m=6m,

 拉力做的功:

 W 总 =Fs=250N×6m=1500J,

 有用功:

 W 有 =Gh=400N×3m=12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200J=1500JWW有总=80%;

 (3).拉力 F 的功率

 P=1500J5sWt总=300W;

 (4).不计绳重和摩擦,如果用该滑轮组提升 60kg 的物体,动滑轮重不变,增大物体的质量,由 G=mg 可知物体的重力增大,由η=1=1W W Gh GGW W W Gh G h G GG    有 有动总 有 额 动 动 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答:(1).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400N;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3).拉力 F 的功率是 300W;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9.距离 s

 不能

 大

 错误

 两球的质量不同,高度也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实验中,小球从斜面滑下,到达水平面撞击小木块,推动木块做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所具有的动能越大,故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s的远近来判断物体所具有动能大小;

 第二空.如果水平面光滑,没有摩擦力,则小球和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判断小球所具有动能大小;

 第三空.甲和乙两组实验,两球质量相同,从不同高度滑下,且 h 1 >h 2 ,球 A到达斜面底端速度大于球 B 的速度,木块被 A球推动距离较远,故可得实验结论: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第四空.错误;

 第五空.由乙、丙两图可知,两球的质量不同,高度也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故不能据此得出结论;要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需要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即小球的初始高度相同。

 10.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9.6

 3

 3.6

 D

 3.2×10 3

 【详解】

 (1)由实验 1、2、3、4 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由实验 5、6 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①由实验 1 知,金属块的重力是 9.6N;② 图 6 中,金属块共受 3 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和拉力,且三个力平衡,故浮力为:F 浮 =

 G G  = 9.6N - - 6N=3.6N.(3) 金属块底部接触水面后,随着浸入水中深度 h 的增加,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大,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 浮 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故图象 D 符合弹簧测力计示数 F 与金属块底部浸入水中深度 h 关系.(4)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G"G 水 = 9.6N - - 6.6N=3N,由 F浮ρ =gV 排 得,物块的体积 V=V 排3 33g 1.0 10 / 10 /F Nkg m N kg   浮水= = = 3×10 -4

 m 3 ,物块的密度:4 39.6 gρ10 / 3 10 ? mGm G NV V gV N kg = = = = = 3.2×103

 kg/m 3.

 11.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①②③(或①②④)

 小于

 形状

 排开水的体积

  【解析】

 试题分析:(1)测物体所受的浮力要利用称重法,即 F 浮 =G﹣F 拉 ,故每次必须要选图①才行;若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应选用图①②③或①②④;若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应选用图①④⑤;(2)①第一次铁片下沉,说明 F 浮 1 <G,第二次铁片漂浮,说明 F 浮 2 =G,所以 F 浮 1 <F 浮 2 ;②本探究实验把铁片弯成“碗状”,改变了形状,虽然都是水,但两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所以得出结论是不正确的,即: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排开水的体积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考点定位】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12.不合理

 在测量物体重力时,物体上有水,物体重力偏大

 在测量空桶重力是,空桶重力偏大

 A

  将物体放入水中,测出物体在水中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

  C

 测出水桶与溢出的水的总重力 G 总

 【解析】

 ( 1 )如图后测量的物块的重,会沾有水,测出的重偏大;

 后测量空桶的重,桶中沾有水,所测空桶的重也偏大,所以是不合理的.

 ( 2 )合理的顺序为:

 第一步:图 B ,内容:测量出物体重力 G .

 第二步:图 D ,内容:测量出空桶的重力 G 桶 .

 第三步:图 A,内容:将物块慢慢浸没于溢水杯中,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F;

 第四步:图 C,内容:用测力计测出排开的水与小桶的总重 G’.

 则浮力为:

 F G F  浮,排开水的重为:

 " G G G  排 桶 ,可研究浮力也排开水的重的关系.

 13.甲乙

 速度

 让铁球从相同高度滚下

 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纸盒移动的距离

 受到阻力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因此要选择甲、乙两图;

 (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丙两次实验,球的质量相同,甲滚下的高度大于丙滚下的高度,甲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动能更大,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4)纸盒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纸盒受到了阻力的作用;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摩擦力为 0,纸盒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甲乙;速度;让铁球从相同高度滚下;(2)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3)纸盒移动的距离;(4)受到阻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14.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3

 先变小后变大

 O 到 B

 见解析所示

  【详解】

 (1)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方便测出力臂大小.(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 L,一个钩码重为 G,因为,F 1 l 1 =F 2 l 2 ,所以,2G×3L=nG×2L,所以,n=3,所以在 A 处挂 3 个钩码.(3)由图可知,OC 为最长力臂,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 1 转至位置 2 的过程中,动力臂先变长后变短,而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示数将先变小后变大.(4)已知钩码的质量 m,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 E 到 B 的距离,即 L 1 ,欲求杠杆的质量 m 杆 ,则应量出 O 到 B 的距离,即 L 2 ,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 1 L 1 =F 2 L 2 可得,mL 1 =m 杆 L 2 ,则 m 杆 =12mLL.

 15.(1) 5.4×10 4 J;(2) 6.0×10 4 J;(3) 6.0×10 4 W;(4) 90%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1)功的计算;

 (2)功率的计算;

 (3)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详解】

 (1)克服建材重力做的功,即有用功为

 W 有 =Gh=mgh=5.4×10 3 kg×10N/kg×1m=5.4×10 4 J

 (2)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 n=3,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3×1m=3m

 工人拉力做的总功为

 W 总 =Fs=2.0×10 4 N×3m=6.0×10 4 J

 (3)拉力的功率为

 P=Wt总=46.0 10 J1s=6.0×10 4 W

 (4)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WW有总×100%=445.4 10 J6.0 10 J×100%=90%

 答:(1)克服建材重力做功是 5.4×10 4 J;

 (2)工人拉力做功是 6.0×10 4 J;

 (3)拉力的功率是 6.0×10 4 W;

 (4)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90%。

相关热词搜索: 下册 期末 八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