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与说明

时间:2021-11-02 10:52:47 来源:网友投稿

 2021

 年 国家 医疗质量 安全 改进目标

 目标一 提高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目标二 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目标三 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 TNM 分期评估率

  目标四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目标五 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

 目标六 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目标七 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目标八 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

 目标九 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目标十 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

 目标一 提高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一)目标 简述

 1.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种,提高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率对降低急性 STEMI 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是指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EMI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静脉溶栓治疗,首选 PCI 治疗。

 (二 )

 核心策略

  1.医疗机构建立由心内科、急诊科、检验、护理、影像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急性 STEMI 患者再灌注治疗技术团队,并指定牵头部门。

 2.医疗机构制订符合本机构实际的急性 STEMI 患者急救方案及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院内再灌注治疗规范化培训。保障医务人员随时到位,保障药品、设备、设施处于可用状态。

 3.不具备PCI能力的医疗机构,要建立本机构急性STEMI患者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确保可以及早启动转运 PCI、院

  内溶栓加转运 PCI 的早期再灌注治疗,并完善前期准备。

  4.医疗机构建立急性 STEMI 患者再灌注治疗率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5.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

  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二 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一)目标 简述

 1.脑梗死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数量中位居首位,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前 3 位病种之一。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2.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是指对发病 6 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和(或)血管内治疗。

 (二 )

 核心策略

  1.医疗机构建立由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检验、护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技术团队,并指定牵头部门。

 2.医疗机构制订符合本机构实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

  救方案及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院内再灌注治疗规范化培训。保障医务人员随时到位,保障药品、设备、设施处于可用状

  态。

  3.不具备再灌注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要建立本机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尽可能完成“一小时急救圈”内转诊。

 4.医疗机构建立急性脑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率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5.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

  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三 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 TNM 分期评估率

  (一)目标 简述

  1.恶性肿瘤在我国位于居民死因排序首位。全面科学评估肿瘤患者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提高肿瘤患者治疗前完成临床 TNM 分期评估的比例可以提高肿瘤患者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升肿瘤患者诊疗效果和生存率。

 2.重点关注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 5 个

  病种。

  (二)核心 策略

  1.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病案、肿瘤、影像及其他临床科室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加强本机构肿瘤疾病诊疗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相关工作的培训与再教育。

  2.医疗机构重点加强非肿瘤专业临床科室诊疗肿瘤疾病的管理,对肿瘤患者(特别是初诊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诊疗。

 3.建立本机构肿瘤单病种诊疗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数据分析、反馈,并将目标改进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4.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四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一)目标 简述

 1.当前,全球普遍关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问题。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尤其是限制使用级以上抗菌药物),提升无菌性样本送检比例,可以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遏制细菌耐药、提升治疗效果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病原学检验项目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降钙素原检测、白介素-6 检测、真菌 1-3-β-D 葡聚糖检测(G 试验)等。

 (二 )

 核心策略

  1.医疗机构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完善管理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成立由医务、药学、临床科室、检

  验、院感、护理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

  2.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机构抗菌药物治疗性用药前病原学送检制度与监管程序,并在机构内部定期进行相关工作的培训与再教育。

 3.医疗机构建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情况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并将目标改进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4.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

  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五 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

  (一)目标 简述

  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导致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患者安全。提高 VTE 规范预防率,实现 VTE 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 VTE 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

 2.采取 VTE 规范预防措施,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接受 VTE风险与出血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按照有关临床指南规范给予预防措施(包括药物预防、机械预防等)。

 (二 )

 核心策略

  1.医疗机构进行院内 VTE 防治体系建设,成立由医务、临床科室、护理等部门组成的 VTE 管理团队,完善 VTE 防治

  工作制度和机制,开展规范化 VTE 风险评估和出血风险评估。

  2.建立急危重症患者 VTE 处理的应急预案,建立 VTE 相

  关患者会诊与转诊机制等。

  3.医疗机构内部加强 VTE 相关教育培训工作,建立 VTE质量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数据分析、反馈,并将目标改进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4.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六 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一)目标 简述

 1.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是提升病案首页质量的重要内容,对正确统计医疗机构及地区疾病谱、支撑DRGs 分组、评价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和技术能力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2.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填写正确,是指医师和病案管理人员按照规定,准确选择和规范填写住院病案首页中的主要诊断,并按照国家统一发布的疾病分类代码准确进行编码。

 (二 )

 核心策略

  1.医疗机构充分发挥病案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完善相关管理工作制度与机制,制订与实施本机构病案首页规范化填报技术指南,进一步明确主要诊断选择原则、ICD 编码原则

  等内容。

  2.医疗机构加强病案首页规范化填报、质量监测等相关

  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准确填写主要诊断和编码的能力。

  3.建立本机构制度化、常态化、多部门协作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数据分析、反馈,并将目标改进情况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4.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七 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一)目标 简述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指在医疗机构内被工作人员主动发现的,或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除了患者自身疾病自然过程之外的各种因素所致的不安全隐患、状态或造成后果的负性事件。

 《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国际相关数据比较,在识别和报告率上还有一定差距。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识别和报告率,对于构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文化和学习平台,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 策略

  1.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护理、院感、各临床科室等部

  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重点明确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管理。

 2.医疗机构加强培训工作,持续提高医务人员识别与防范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和鼓励医务人员主动发现和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构建非惩罚性文化氛围。

 3.建立及完善本机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监测及评价机制,按季度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4.重点提升医疗质量安全隐患问题,或未造成严重不良

  后果的负性事件识别与报告能力。

  5.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

  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八 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一)目标 简述

 静脉输液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静脉输液治疗的不合理使用,不仅不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还存在更多安全隐患,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成本。连续几年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比例居高不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

  以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二 )

 核心策略

 1.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临床科室、药事、后勤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完善静脉输液治疗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

 2.优化药品供应机制,保障常用药物口服、外用等剂型

  的合理供应。

  3.研究确定并不断完善本机构无需静脉输液治疗的病种清单,持续积累临床管理和实践证据。

 4.强化静脉输液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关注静脉输液治疗药物使用数量和强度等情况,并向临床及时反馈预警信息。

 5.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与再教育,促进医务人员科学选择

  给药方式,建立优化给药途径的激励约束机制。

  6.建立本机构静脉输液治疗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

 7.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九 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一)目标 简述

 1.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医源性感染

  之一,感染因素涉及医护人员操作、护理、患者管理等诸多方面,为患者预后带来不利影响,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连续几年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近年来改善幅度不大,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以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2.重点改善中心静脉导管(CVC)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相关血流感染问题。

 (二 )

 核心策略

  1.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护理、院感、临床科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并指定牵头部门。

 2.医疗机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关键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3.医疗机构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血管内导管使用指征、无菌操作规范、导管护理规范以及相关质量监管与不良事件报告登记制度等。

 4.医疗机构建立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多部门联合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数据分析、反馈,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目标十 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一)目标 简述

 《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产妇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不断升高,严重威胁产科患者健康。降低其发生率对提升医疗质量,保障产妇和新生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 )

 核心策略

  1.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产科、新生儿科、护理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建立本机构产妇分娩安全管理及并发症预防的管理制度、实施目标与措施。

 2.定期开展与分娩相关的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产

  科获得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相关培训与再教育。

  3.指导孕妇做好孕期管理,规范分娩前评估和核查。

  4.建立本机构产妇医疗质量与医院获得性指标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5.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相关热词搜索: 改进 目标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