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1-10-26 11:01:48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本文经过实证调查及资料分析,认为体育教师、学生、课程(教材)及教学手段是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四个重要因素,并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实行了探讨,以期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质量与效率是各行各业共同追求的目标。教学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实践活动,亦应以质量和效率为自身存有的根据和价值,这就关联到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这个主题。《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目标的同时,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水平。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够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水平。此外,小学体育教育的状况如何,体育教学的效率到底有多高,体育教学如何才具有有效性,以及采取什么策略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等,这些问题一直被教育主管部门所忽略,本文拟对此实行探索。

 1、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1.1 体育教师因素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体育教师的主导下实行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主导作用发挥水准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决定性的影响。

 ①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效能是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人学习活动中,才发挥出来的。从广西参与新高中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试验的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查结果看,60%左右的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示不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性评价较低。这从很大水准上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教师的仰慕水准,最终导致对体育教学参与的积极性降低。

 ②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效能,也是通过体育教师对其准确使用才能得以发挥的。各学科使用教学的广泛性和实效性的横向比较看,体育学科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比例最低,效果最差。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其它学科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调查表明,有 70%左右的体育教师没有使用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能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体育教师的人数不到 5%。可见,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低,受教学手段落后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③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影响体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从我们的调查结果能够看到,如果体育教师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其教学效能就高。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影响表现为影响学生对体育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同时学习情绪、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也受到扰动而变化。

 1.2 学生因素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的活动。小学生作为体育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是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指导,而是主动地以自身的独特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经调查,认为影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学生因素,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效能是制约体育教学效果大小、教学效率高低的直接因素。学习效能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使自身获得体育知识、技术,提升体育技能,形成体育意识,从而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1.3 课程(教材)因素 课程(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客体,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课程结构是否合理,教材的选择与安排是否符合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能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并能与学生的体育基础相适合,才能发挥课程(教材)的效能。因而,课程(教材)不但是教学活动目的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也是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能。

 1.4 教学手段因素 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了理解和教学活动中采用的中介途径,那便是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指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教学活动的效果、效率的指标与教学手段的持续改进密不可分,它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提升教学效率、改进教学的活动方式、拓展教学时间的维度等功能,从而提升活动的有效性。

 2、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2.1 确定体育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从调查中了解到,89.45%的学生希望能独立学习,而对教师安排、学生照做的教学表示反对。那么,在体育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互动交往,首先要承认学生是主体。这样,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做到这个点,才是把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的地位落实到了实处。那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光有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不够,还必须亲自感受到学生们的需求、愿望和乐趣。这就要求我们也抱着童心贴近学生,贴近儿童的心理世界,与学生们共同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反过来,教师的这种“屈尊”行为,不但不影响教师的形象,反而更加促动了师生友好的关系,拉近了师生距离,减小了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同时,因为“好其师而爱其业”,学生们更是对老师所示范的这项运动,产生强烈的敬仰,由崇拜、羡慕到积极模仿、亲身体验。如此,老师的零距离加入,无形中就带动了整个课堂的运动气氛和乐趣。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给高中体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使高中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收益。

 2.2.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多种教学变量的组合,使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变得丰富高效。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是由一些基本的教学变量组成的,如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教学方法、场地器材、教学组织形式等。这些变量进行不同的组合,教学过程就会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效果也会各有不同。只要我们善于针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及时地变换这些教学变量的组合形式,就能有力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使小学体育教学取得更大的教学效益。

 2.3 鼓励学生创新,尊重个性展示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体育教师所从事的是身体锻炼科学性、教学方法艺术性的事业,我们又怎能把自己和学生塑造成一个缺少个性的形象?同时,心理学理论也指出:创新来自于想象。想象和创新又依赖于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强烈程度,而现代社会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展示自我的勇气。这就要靠老师们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生在教学中应该保护好这种好奇心和积极性,这是创新人才的心理基础。正如体育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备课最重要的不是备内容,而是备学生、备方法———如果围绕学生来备课,更能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要认真识别、承认、培养发展每个学生个性的重要性。教学中,考虑到低段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好奇心强,对体育课具有浓厚兴趣,头脑中常常会有一些“稀奇”的想法,以及一些“怪诞”行径,教师正可以巧加利用,改变教学策略变“怪”为“个性展示”,有效地把握着学生们兴奋点加以引导开发。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徐瑞芳.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9,(1). [2] 周泉.提高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2004,(4).

 [3] 郑春华.小学体育课程新理念与教学新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3,(10). [4]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民出版社,2001. 以上就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热词搜索: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