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论学校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与处置

时间:2022-10-22 12:20:06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是人员密度最大的场所之一。有限的教室空间内,人多地狭通风差,空气污浊,一遇传染病毒、病菌,扩散迅猛,极易形成传染病流行及井喷式爆发。学生一人有病传染一片、一个班、一个年级乃至全校的事件屡见不鲜。怎样防控学校传染性疾病爆发,遇到此类卫生突发事件怎样进行有效处置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洛阳市实验小学是一个拥有3个校区、79个教学班、4660多名学生的市级重点小学。近年来,我们本着“建立机制、卡死途径、有效防控、果断处置”的原则,抢占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制高点,取得了在校学生最多、传染病发病率最低、放假班次最少的可喜局面。

一、紧盯疫情——卡死疫病易发期的“节点”

根据多年的实践观察,笔者认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传染病,一是食物中毒。其中,发病率最高、传播最快的是流感、水痘、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

虽然学校的传染病发病一年四季不断,但细细研究,学校传染病的发病也有其规律性。由于学校7月、8月放暑假和2月份放寒假,学生分散在家,传染几率低,所以学校传染病的防控重点在每年3至6月份和9至12月份。相对而言,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水痘、流感发病较多;第二学期水痘、麻疹、腮腺炎发病较多。对这些高发性传染疾病,作为健教老师和保健医生,应根据不同季节的传染病发病规律,在秋季开学后紧盯水痘发病不放松,做好流感的预防宣传工作;在春季开学后紧盯麻疹、水痘、腮腺炎等;进入夏季重点做好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教师只要做到疫病心中装,防控弦紧绷,卡死各类疫病易发期的各个“节点”,就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奠定了基础。

二、重在预防——降低传染病的发病几率

人员高密度性的特点决定了学校传染病性疾病有“井喷式爆发”、“倍增性传播”的特点,最好的对策在“防”而不在“治”。预防为主,以防为先。

学校最常见的流感、麻疹、水痘、流脑、腮腺炎、肺结核等,基本上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在认真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常年坚持开展小足球、小篮球、乒乓球、踢毽子、跳绳、拔河等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抵抗力,增强免疫力。与此同时,在不同季节,结合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开展防控知识专题教育,利用健康知识宣传栏、校报、广播、升旗仪式、校信通等,介绍各类传染病的发病时间、特点、预防知识等;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使其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通过健康教育课,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掌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特别是对威胁小学生的常见病、传染病有更深入的认知,让每个学生不但在自己身体不适时能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还能学会观察发现身边的小伙伴身体的不适反应,及时报告,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疾病防范能力。

三、信息畅通——提高对传染病发病的掌控

学生群体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疫情的防控是个系统工程,单靠学校防控难度极大。学生在家或假期患病初愈,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常常隐瞒病情,让孩子带病上学;学生发病,班主任不向校医报告,贻误防控时机,造成疫病扩散,也是屡见不鲜。有鉴于此,确保家长、班主任、校医之间有关学生身体健康异常情况的信息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明确规定:学生在家发病,家长必须在第一时间如实地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在第一时间向校医报告;学生在学校发病,班主任必须在第一时间将学生隔离,通知家长带回诊治,同时向校医报告;校医在接到报告后,必须第一时间用5%的含氯消毒液按1:100稀释,对发病学生教室进行消毒,对该班学生进行重点监控。如此学校、家庭配合,老师、家长沟通,校医、班主任协作信息沟通链的形成,提高了对学生传染病的掌控力,为防止疫情发生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四、处置果断——将疫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鉴于学校传染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危害大的特点,对发病者或疑似患者的处置要不犹豫、不耽误、出手快。

宁可“大惊小怪”,也不漏过一个。麻疹、水痘等传染性疾病病毒潜伏期很长,水痘、麻疹、腮腺炎的医学观察期均为3周左右。鉴于这些病毒潜伏期难以把握,所以对身体有异常症候的,应当机立断,送医院检查,决不能掉以轻心。

将疫病解决在萌芽状态,必须做到:一是全年始终如一地坚持晨检制度,筛查身体异常者;二是对发现的水痘、麻疹、腮腺炎、流感等急性传染病症状者,采取“立即隔离、立即通知家长、立即送医院治疗”的“三立即”措施;三是对病患接触过的同学乃至整个教学班,进行“隔离”观察,重点监控,对教室立即进行消毒等处置。2007年9月至今7个学期,我们学校有4个学期都是仅出现过1例麻疹、2例腮腺炎。

五、精备预案——确保处置工作果断有力

学校传染性疾病的特点是:隐蔽性强,传染速度快。为了有效应对,我们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全体中层干部、校医、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领导小组,制订了《洛阳市实验小学预防常见病、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在做好日常性的晨检、健教、消毒、防控基础上,购置储备了诸如体温计、口罩、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医疗器械、抗病毒药物等应急物品,以备应急之需。

为了有效控制水痘、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我们学校的具做法是:发现一例,立即采取停课、隔离、送医院治疗措施,进行班级消毒,校医进行登记,学校进入“应急预备状态”;发生两例,启动应急预案;一天3例,连续3天5例,发病班级停课、隔离。同时,按照打电话、发邮件、当面汇报形式,立即上报市教育局体卫站和所在区疾控中心;对与传染病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学生进行就地隔离,进行医学观察3周以上,待未发现症状并经指定医院医生检查确认后方可复课;对传染病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迅速、彻底地进行全面消毒;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流行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按照“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工作策略,传染病流行期,学校严格门禁,“封闭”管理,禁止校内外人员随意进出学校,确需进入校园者,必须通过体温检测。由于在出现传染病疫情时有一整套措施、方法来应对,确保了学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沉着应对,有条不紊。

六、传染性疾病发病有时段,学校传染病防控无间歇

作为传染病发病率极高的学校,必须天天警报长响、警钟长鸣,日日严格对疫病的监控。只有紧盯疫情,卡死疫病易发期的“节点”;重在预防,降低传染病的发病几率;信息畅通,提高对传染病发病的掌控;处置果断,将疫病解决在萌芽状态;精备预案,确保处置工作果断有力,才能抢占学校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制高点,才能将学校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才能做到“力争不发病,发病不扩散,扩散不出班”。

我校是洛阳市学生最多、规模最大的学校,近年来,在周边每学期因传染病动辄两三个学校或全部或整年级放假的情况下,3年来,我校仅出现水痘49例、腮腺炎14例、麻疹7例、猩红热1例、手足口病2例,出现过4个班次放假情况,无出现1次年级放假现象。即使在2009年9~12月疫情最严重的甲型H1N1流感爆发期,我校79个班也先后只有16个班级达到了停课、隔离标准,这在全市是停课最少的学校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 防控 处置 性疾病 传染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