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继往开来

时间:2022-11-01 14:20:10 来源:网友投稿

16年5月7日上午8时,中央音乐学院院教学楼201音乐厅热闹而温馨,人们纷纷与袁静芳教授合影共同庆祝她的80华诞。来自国内外40家院校、科研机构,一百六十多位中外学者、学生及3家演出团体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继往开来——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暨袁静芳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系承办。

开幕式由周海宏副院长主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主编、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次炤,韩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釜山大学崔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代所长项阳、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先后致辞,畅述与袁静芳教授多年的同事情、师生情与朋友情。出版社社长张伯瑜介绍了袁静芳教授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英文版)和《启迪与传承——袁静芳学生论文集》两本书的出版情况,同时与参与这两本书出版的林青华、刘勇共同向袁静芳教授举行了赠书仪式。在简短的开幕式之后开始了会议议题。

主题一:广博深厚——袁静芳教授的学术贡献

在中国民族器乐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喷涌出5部重要专著:杨荫浏先生的《十番锣鼓》(1980)、高厚永先生的《民族器乐概论》(1981)、叶栋先生的《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1983)、李民雄先生的《传统民族器乐曲欣赏》(1983)和袁静芳先生的《民族器乐》(1987),犹如一套组合拳将民族器乐研究推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的前沿领域,见证了一代精英学者群体的别开生面。随后袁静芳教授相继完成了《中国佛教京音乐研究》(1997)和《乐种学》(1999),形成其在研究民族器乐领域的代表性三部曲,这三部论著皆取自作者大量的实地考察与长期思考,形成由点到面再到理论提纯的研究脉络,令人拍案叫绝。与会专家从乐种学、佛教音乐、治学理念以及师生情意等方面,深入阐述、全面总结了袁静芳教授的学术成果。

关于乐种学。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认为,《乐种学》的研究是站在厘清和总结音乐体系的高度,以作者深入各区域进行田野考察所得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广泛应用各相关学科的方法,将乐种研究提升为一门专门学科。可以说,乐种学研究取得的学术成就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范式。相关发言还有南京艺术学院伍国栋、上海音乐学院陈应时、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以及中国音乐学院傅利民。在实践方面,台湾师范大学吕锤宽从乐种学角度探讨了制乐节之源流及其体系,上海音乐学院郭树荟以模式分析法论证传统艺术经验性形成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关于佛教音乐。青海省文史馆多杰仁宗认为袁静芳教授在90年代于全国范围发动了一批学者对佛教音乐的关注,对各地区不同派系的佛教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出版了“中国佛教音乐文化文库”,这些活动推动了我国宗教音乐文化研究的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李春沐、王馗进一步认为袁静芳教授在构建佛教音乐研究体系,推进佛教音乐基础理论研究,培育学术骨干,打造佛教音乐研究的国际学术平台等方面为我国佛教音乐文化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关于治学。项阳认为袁先生的研究是从理论到文化的升华。袁先生在乐种领域致力于挖掘传统音乐理论的体系化内涵,她围绕教学搞科研的理念颇具现实意义,将民间活态不断充实到教学和教材中去均属开创性意义。在实地考察中,以其学术敏感认知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型性模式结构”,探索音乐本体的深层内涵,特别是佛教音乐的研究成为她向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整体认知的重大进展。太原师范学院景蔚岗谈到了袁静芳教授在教学和学术研究经历中心无旁骛地坚守,举一反三的感悟,以及领导团队协作对不同见解的包容与自我完善等方面形成和表现出的治学理念给予我们很多教益。

进入新世纪,63岁的袁静芳教授在网络音乐教育领域开辟了她的第二战场,这一干又是13年。期间,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如《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2006)、《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数据库》(2007)、《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研究》(2008)、《音乐数字化服务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及课题三《音乐数字化集成服务示范》(2010),组织和参与的《数字音乐元数据》《数字音乐分类与代码》两份文件达到国家标准,2016年在全国试行。基于此,山西省音乐舞蹈研究所韩军认为袁静芳教授在音乐研究的道路上不啻为一位敢于追求创新、勇于站在学术前列、孜孜不倦、不断追索的前行者。王次炤在谈到袁静芳教授的敬业态度时说:“在为学校申办远程教育学院和为学校申报科技部重大课题的工作中,袁静芳老师的执着和勇气以及她那日以继夜的付出和全身心的投入深深地感动了我。”

此外,杨久盛、孙星群、刘勇、刘桂腾、谈龙建、蒲方、吴晓萍、于韵菲以及李晋源(韩)谈起了袁静芳教授对他们在治学、研究等领域的影响。

主题二:传承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深入探求

开放、宽泛的第二主题论坛上,各方研究荟萃一堂,畅所欲言,思维闪耀,精彩连连。二十余位学者相继阐述了各自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的深入思考及最新成果。

关于结构分析。中央音乐学院田联韬的《运用中西理论方法分析藏族音乐曲式结构》,认为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法与西方理论方法相结合可对藏族各类传统音乐结构进行较全面、较细致的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周青青的《我国民间音乐结构分析的历史与现状》列举了我国民间音乐结构分析的三种类型,即单独的体裁或广义曲种的结构分析、综合两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分析以及综合性结构分析。

关于音乐地理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乔建中在《水域音乐文化研究初见》中强调水域音乐文化研究是中国音乐地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视角和切入点,可谓一江一生态,一河一景观。水域作为文化通道使水域音乐既形成整个流域的共性,又呈现出上中下诸流段间互有区别的异性。

关于教学。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的《关于国内音乐院校传统音乐理论教学及课程设置的几点设想》,在保持学科特色分支的基础上开设某些跨专业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一步强调学科的方法论特点和学术意义,提升本科的学术层次和理论素养。

关于非遗与身份认同。中央音乐学院和云峰的《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2015多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保护的选点考察及思考》,作者通过考察北疆、滇西与福建三条路线上的“非遗”项目,认为它们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其变异也将不可避免;“非遗”要处理好“有所为”亦“有所不为”的辩证关系。河北大学齐易与中国音乐家协会荣英涛的《担当非遗保护责任 守护民族文化根脉——对高碑店、雄县两地音乐类“非遗”考察工作的总结与思考》,介绍了京津冀三地学者联合考察高碑店、雄县两地音乐类“非遗”的经验、做法与成果,特别是总结出“地方政府负担费用,学者志愿参与研究工作,民间力量积极配合,合理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各方共享”的“非遗”传承保护与考察研究之路具有借鉴意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杨沐的《破解海南“调声”迷思》,以作者持续三十余年的海南音乐考察和研究基础上,指出当前国内学界在海南儋州“调声”研究中的一些误导。韩国汉阳大学金宝姬的《朝鲜族阿里郎歌曲的音乐特征和文化认同》阐述了近现代中国朝鲜族地区阿里郎歌曲内容和风格的变迁。

关于音调。福建师范大学蓝雪霏的《“族性音调”的研究及其应用》,认为“族性音调”是经过历史积淀、经久难变的,反映了各别族群在特定的地理历史背景下对于自身语言、心理、审美等诸多文化选择及成为习惯的独特音调。民间音乐“游移”结构原则的掌握是“族性音调”辨识的关键。中央音乐学院钱茸的《谈唱词音声解析在认知声乐品种之“乡韵”中的重要性》,认为视唱词音声解析为核心认知环节,既是向“乡韵”创作行为方向的一种回归,也是对学院式音乐形态分析的一种超越。此外,还有中国音乐学院沈洽的《〈描写音乐形态学引论〉自序》

关于宫调。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宏峰的《管色十二律位系统的旋宫理论与实践》,作者剖析十二律位系统制约下以狭五度(686音分)为标准、相差半音的“阴阳组合”为特征的管色旋宫方式,归纳其律学数理结构模型及与唐宋俗乐二十八调和八十四调理论的内在关系,凸显出“十二律位系统”理论在传统音乐形态分析中的意义和作用。其他研究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张振涛的《工尺谱字原始》、石家庄学院崔晓娜的《河北十番乐宫调研究》

关于台湾音乐。台湾成功大学施德玉的《台湾国乐之发展》总结了台湾国乐发展的五个阶段。台湾南华大学冯智皓的《南华大学民族音乐学系理论框架与建设》介绍了该系15年来的发展情况及立足台湾、面向东南亚的教学特色

关于道教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刘红的《“看见道场”系列之:“音乐”进入道教之前及其后》反思了道教音乐研究现状,如研究者视野的转变、道教音乐表演场所的变化以及音乐与道教音乐的区别,道教音乐研究在海内外的不同待遇等问题。西南大学蒲亨强的《道教仪式音乐传承体系探微》阐释了照本宣科在道教仪式音乐传承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伦敦大学钟思第的音乐纪录片《李满山:一位祖传民间阴阳的肖像》记录二十余年来晋北阳高县第八代阴阳李满山家族的日常生活及各种法事活动的变迁。上海音乐学院萧梅的《中国传统音乐“乐语”系统研究》介绍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正在进行的《中国传统音乐乐语辞典》的编纂理念、体例情况。崔昍的《中国和韩国的音乐交流》阐述了中韩两国在历史上的音乐交流情况。中央音乐学院宋瑾的《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哲学研究》分享了近些年作者对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哲学思想与实践的思考结果。另外,因时间所限还有22位学者提交了论文而未能发言。

除研讨会之外还举行了三场地道的民间笙管乐音乐会。开幕式上河北雄县韩庄音乐会30位民间音乐家表演了冀中笙管乐文套大曲《泣颜回》和武套《小三套》;西安鼓乐何家营鼓乐社演奏了行乐和坐乐套曲《群英宴》;闭幕式上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团表演了中堂曲《锦堂月》,笙管乐庄严肃穆、古朴典雅。

本人有幸作为袁先生的弟子并参与此次活动的筹备,目睹了先生雷厉风行、一锤定音的军人气质,精力过人、计划周详的统帅风范,视野宽厚、沉稳低调的学者风度,拍案开怀、娓娓道来的常人情怀。袁先生的理论以汩汩涌泉之态,终成自身之流向,静静地汇入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无尽长河。最后,祝袁静芳先生和伊鸿书先生健康、快乐!

相关热词搜索: 继往开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