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

时间:2022-10-30 08:10:33 来源:网友投稿

提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大为改善,实现了农业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处于健康发展的态势,但当前我国仍存在着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本文根据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农业生产主要对策。

关键词:农业;农业产业结构;对策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从农业结构看,种植业比重不断缩小,畜牧业、渔业比重持续上升。1978~2007年,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由80%下降到50.4%;畜牧业比重由15%提高到33%;渔业比重由1.6%增加到9.1%。

从种植业结构看,棉、油、糖、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获得大发展。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0,160万吨,比1978年增加近20,000万吨,增长65%;棉花产量达到762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2.5倍;油料产量达到2,569万吨,增加了3.9倍;糖料产量达到12,188万吨,增加了4.1倍。粮食、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比由1978年的80.4∶9.6∶10转变为2007年的68.9∶26.65∶4.45,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明显提高,种植结构(产品和品种结构)的调整取得了较快进展,粮经比例不断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率分别达到72.3%、61.6%、47.1%和70.3%。

在畜产品构成中,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94.2%下降到2007年的62.45%;牛羊肉则上升到14.51%;禽肉等也占到了23%,禽蛋、牛奶等的产量也快速增长。到2007年,肉类总产量达到6,866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6倍多。牧业和渔业在第一产业内部比重的迅速上升与国民收入的提高紧密相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对肉类产品和鱼类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显著刺激了牧业和渔业的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产品逐渐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肉类、禽类和水产品在农产品出口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这也是牧业和渔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国家放开对农产品价格的管制,也是促使农民转向种植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的直接诱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2007年粮食人均占有量381公斤,比1978年提高19.4%;棉花5.8公斤,增长1.5倍;油料19公斤,增长2.5倍;糖料93公斤,增长2.7倍;水果138公斤,增长19倍;肉类人均占有量52公斤,增长4.3倍;水产品36公斤,增长6.3倍。粮、油、棉、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粮食等农产品供应丰富,为市场稳定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型,以“合作社+农户”、“专业协会+农户”为主的中介组织带动型和专业市场带动型经营模式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专业乡、专业村,有效地提高了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4,140元),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到2007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17万个,带动农户9,511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8.4%,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1,649元。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产业内的结构变化集中体现在20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在1990年以前,农业、牧业、渔业的变化幅度都比较大,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这种变化的趋势突然变得缓和下来,产业结构转换走过了一个拐点,步伐明显比以往要小。进入21世纪以后,种植业所占的比重有了进一步下滑,而与之相对的是牧业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的上升,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渔业产值基本没有变化。

二、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口增加,农业生产资源匮乏。①耕地资源不断减少。我国是人地关系紧张的国家,同时又是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推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将继续面临较大的耕地占用压力,加上保持生态环境退耕的需要,耕地减少的趋势是难以避免的。据国土资源部调查,近1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年均减少1,000多万亩。近两年国家采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年耕地减少量也还维持在400万亩左右。②水资源紧缺。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整个用水总量的70%左右。全国水资源虽然总量多,但人均占有年径流量2,474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我国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与耕地资源的匹配不佳,更加剧了灌溉水资源缺乏的矛盾,并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③灾害多、损失大。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年际降水变化大,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自然灾害多,尤其是洪涝灾害严重,所造成的损失呈逐步加大的趋势。

2、农业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低。①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变成了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对以集体劳动方式修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只使用不维护的现象比较普遍,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坏严重。统计表明,“十五”时期,我国有效灌溉面积比“九五”时期增长幅度下降,增幅徘徊在1%以内。到2007年末,全国有效灌溉面积56,518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41,153千公顷,机电排灌面积37,762千公顷。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尽管“十五”时期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所增加,达到48%左右,但仍比发达国家低30%~35%左右,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

3、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率低,抗御风险能力差。我国的人均耕地不足1.3亩,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预计到2030年,全国人均耕地数量将下降到0.8亩左右。据对农村住户调查,农户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在1.9亩左右,比2000前的平均2.8亩有所下降。

农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左右,农村从业人员中在第一产业从业的占70.8%,在第二产业从业的占15.6%,在第三产业从业的占13.6%。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和分散、均田的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难以抵御市场、气候等风险的冲击,极易出现生产上的大幅波动。

4、种植业比重过大,林业比重偏小。到2007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4%,相当于林业、牧业和渔业总和,林业比重只有3.8%,比1978年提高了0.4%,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潜在资源优势的选择和产业关联度的扩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认知和行动差距。

三、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生产方向应是由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型可持续农业转变,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高效、节约资源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改变重农抑畜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

1、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转变,进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农业综合开发上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学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第二,加大力度,实施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三,继续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粮食生产;第四,积极扶持经济效益好的多种经营项目,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和产品结构,使农产品供给结构与市场结构相适应,努力提高粮、棉、油、肉、糖等主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五,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为农业生产提供最基本的保障;第六,建立立体种养、多层次利用的高效开发体系,优化配置农业资源,使农业获得永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

2、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点的贡献率。在未来10年内,力争把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率提高到65%~75%,把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到60%左右。为实现我国农业科技目标,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第一,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和支持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立强有力的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第二,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要在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和商品生产率,实现农业的高效、低耗、持续发展;第三,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技术为重点,在生产、加工、储藏、流通等环节上,积极采用新品种、新方法、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市场经济和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形成贸农工、产供销有机结合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推动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丽芬,可持续发展战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邹东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改革开放30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中国经济年鉴编委会,《中国经济年鉴2007》[M],中国经济年鉴出版社,2007.

[4]梁军,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农村经济》,2004.12.

[5]丁声俊,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合作经济》,2006.3.

相关热词搜索: 产业结构 演变 我国农业 趋势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