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李白写《静夜思》的地方

时间:2022-10-24 10:10:04 来源:网友投稿

唐朝的一天,李白离开四川眉州(今眉山市)丹棱县老峨(眉)山,到杨场的九龙山竹林寺而来。李白乘船随金牛河而下,来到竹林寺。九龙山竹林寺的藏书楼远近闻名。作为大诗人李白听闻这里有座气势磅礴的藏书楼,其楼收藏的书籍之多远远超过峨眉山的峨眉名寺的书楼。据《眉州州志》《苏东坡与龙文化》记载:青衣水古称平羌水。丹棱九龙山是总岗山(此山最高峰是老峨眉山)的余脉。当年诗仙李白从金流江(竹林寺下的江名,是青衣江水系)顺流而下到达“清溪”(《峨眉山月歌》中“清溪”)驿。三峡:即眉山市青神县汉阳镇(唐代叫清溪驿)到乐山市板桥溪的梨头峡、背峨峡、平羌峡,人称“小山峡”。清初著名文学家王夫之考证说:“三峡在青神嘉定之间。太白诗:‘夜发清溪向三峡’”即此。”有如桃花源一样美丽的竹林烟月之景,远道而来的诗仙李白怎么会不兴致勃勃地参观一下呢?

丹棱县杨场竹林寺离三苏乡三苏场几里远,它位于九龙山山腰。据史料记载,竹林寺始建于晋武帝时期(265—275年),原名净众寺,唐朝元和年间(806—816)改名为竹林寺。它地处金牛河西岸,依山傍水,有九条龙似的青山向竹林寺叩拜。寺庙处的地貌恰似龙嘴,龙嘴吐出的碧水,蜿蜒流淌,遂成金流(牛)河。历史悠久的竹林寺兀立于莽莽的四百多亩的竹海之中而著称,其山门和寺庙大殿蔚为壮观,是朝山拜佛的好地方。

汉唐以来,这里就是佛教圣地。唐宣宗时期(874—858年),竹林寺的主持可朋成为中国佛教界的一名诗僧。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赞扬说:“唐世诗人,射洪(县)陈子昂,彰明(县)李太白,丹棱(县)诗僧可朋不相上下。”(《升庵诗话》)当地流传着诗仙李白两次来丹棱县九龙山竹林寺游览。

话说那天李白来到丹棱九龙山竹林寺,这里的桃花源似的风景吸引了他。深邃的天空透着静美的诗意,如水的月光在金牛河里静静地流淌。到丹棱县竹林寺,李白离开彰明县已经很久(十年)了。在深夜,李白因思念远方的亲人,无心睡眠,于是披上衣服,来到寺庙后一口井边,望着明月的光照射在井里的水中。后半夜雾气大,月光照着水雾气,烟雾像凝固的霜雾笼罩在井的栏杆周围,似雾似霜的地气和水雾飘动的云烟一样十分好象。李白在这里写下传世名作《静夜思》。《静夜思》的原貌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而与“明月”版的有两处不一样。第一句是“看月光”,不是“明月光”。第三句是望“山月”,而不是望“明月”。正如1984年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薛天纬教授研究后认为:《静夜思》在中国被改动过。

由于随时代的误解,原先的“山月”也就可惜地被演绎成了“明月”。其实不然,由于“诗仙”李白所住的客房位于茂密的竹林之中,又正好在九龙山半山腰的“映月井”附近。半夜起床步入庭院,走到雾气从井内升起的情景,而雾气又遇冷疑固成小水珠,云雾在井“床”附近飘忽不定,月光一照,自然有“床”(井上围栏)周围的奇观。近处是竹林,四周是山崖高耸,李白自然在晚上只能望到“山月”。原作中的“山月”,突出了诗人孤独寂寥的心情。笔者曾两三次深入竹林寺住宿,专门研究“明月”还是“山月”,感受1300多年前的唐朝,和李白一起彻夜难眠,仿佛一起看“山月”的烟雾之美景,一同思念故乡的情感似的。结合秋天后半夜的背景,再论及《静夜思》出自四川眉州丹棱县九龙山竹林寺“映月井”旁,就浑然天成了。“而在记者随后的考证中,这个观点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眉山日报》)

笔者听了传说后,首先考证《静夜思》是李白出川前,还是出川后写的诗。笔者找到三个证据证明李白《静夜思》是在四川写的,而不是在“湖北”或“江苏”两省写的。①肖世杰编著的《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欣赏》记载:《静夜思》“这首诗可能是李白早期漫游途中写的。”根据李白在四川境内漫游记载,《静夜思》是李白在四川境内写的,不是出川后写的。②根据史学前辈詹瑛的《李白诗文系年》推算,《静夜思》出自李白离川之前,也就是25岁左右。③据专家分析:“李白一生有三次云游。第一次在四川境内,15—25岁;第二次26—42岁;第三次,天宝三载辞官后,44—62岁。李白的乐府诗《静夜思》作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秋天,于四川丹棱县九龙山净众寺映月井旁边。”(中国文联出版社)因此,从三个根据上分析,得出结论:李白的《静夜思》在四川眉州丹棱县九龙山映月井写的,与三位专家的分析的时间是吻合的。因此,“在湖北陆寿山、安陆小寿山以及江苏扬州”的三种说法是不对的。

再次作词语解释“床”来看。①从《辞源》的解释:古代“床”,一说是“井山围栏”。②从1994年1月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千家诗》的注释看,《静夜思》中的“床”,加上中国科学院院长、考古专家郭沫若附的注:“床”是“井上围栏”。③从李白的《长平行》中“床”的解释看。2008年10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专家说:“李白在《长平行》诗中的‘床’也是指‘井上围栏’。”因此笔者从三个专家的结论中得出:诗仙李白《静夜思》中的“床”是指“井上围栏”。因此,李白的绝句《静夜思》写于竹林寺后的“映月井”旁的观点是正确的。

三是从《丹棱县志》和丹棱县令的记载看,李白在丹棱写《静夜思》观点是成立的。①根据《丹棱县志》的确切记载:“诗仙李白曾游净众寺(今竹林寺)”。丹棱九龙山的的确确迎来李白这么一位贵客。②在清朝康熙皇帝在康熙年间(1622—1722年)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静夜思》的原文:“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可见“山月版”是皇帝钦定的。③清代丹棱知县毛震寿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丹棱竹林寺“映月井”旁的石崖上刻“竹林烟月”四字,说明“映月井”周围是有独特景致。特别有大雾如烟云烘托月亮的美景,就能形成雾气如烟云笼罩在“映月井”附近。月亮照射在雾气如烟的景中,就会形成“疑是地上霜”的特别意境,就可以写出“床前明月光(一说看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名句来。④清代同治时丹棱县令胡子材有石刻为证,证明诗仙李白曾来“映月井”的记载。有“映月井”的石刻“初来洞口若桃源,诗仙已往迹犹存。”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二十八日清楚字迹历历在目。石刻明明记载诗仙李白在桃花源似的映月井旁有“真迹”(往迹)犹存。而真迹是什么呢?民间传说是写下传世名绝句《静夜思》也是有石刻物证的。⑤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论证原作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也是“山月”版的。⑥日本流传的《静夜思》的原诗:“牀(床通假字)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须知日本人的汉字水平和对唐诗的崇拜,也不会改一个字。从以上六个文字的记载上看,原先的“山月”版是成立。李白只能在丹棱映月井旁望到“山月”了。

四是诗仙李白在四川眉州(今眉山市)丹棱县九龙山写《静夜思》的观点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①此民间传说到1998年6月6日 郑林森写《李白九游龙山留真迹》发表在《新一代作家报》;②1999年8月郑林森与徐洪卫合作,写《李白在幽雅闺秀竹林寺留真迹》一文发表在现代文化教育中心出版社出版的《春华秋实》一书上;③1999年9月23日郑林森与骆志勤合写《李白名诗出丹棱》发表在《眉山日报》;④2003年郑林森以《李白诗的“床”其实是竹林寺映月井的石井栏》由作家出版社发表在《苏东坡与龙文化》一书上;⑤2007年11月,郑林森以《李白九龙山留真迹》一文发表在《和谐中国》杂志上,2007年11月18日,第七届“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征文活动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者并在人民大会堂会上得到国家级获奖证书,证书上有江泽民主席的题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这一天笔者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地接受这项不仅仅属于我的最高荣誉。证书上写着:郑林森同志的作品《李白游九龙山留真迹》在第七届“新世纪之声·和谐中国”征文评奖活动中荣获银奖。新闻出版社报、中国文化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宣传部、中国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六个单位盖章。⑥2008年7月刘颉主编的《字词句篇与同步作文达标》(小学人教课标版)一书指出:课文结构图

可见“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就是《静夜思》的原版,不是“山寨”版。被明朝人“盗版”的绝句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⑦2009年11月29日,《眉山日报》以《李白被“山寨”,<静夜思>是仿版》为题,再次肯定“《静夜思》出自丹棱九龙山竹林寺便浑然天成了。”从此让人们永记:李白25岁在四川眉山市丹棱县九龙山竹林寺“映月井”旁写出惊世名作《静夜思》。李白在眉山(市)丹棱县写《静夜思》和中国大雅堂遗址在眉山(市)丹棱县已名扬中外,这是人们口碑所说的“眉山丹棱县,同登大雅堂”。中国成语“不登大雅之堂”(不能轻易登上大雅堂)中“大雅堂”典出于苏东坡的故乡眉山市丹棱县。2011年12月18号,丹棱县委、县政府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30余家新闻媒体宣布丹棱县正在全力重建中国大雅堂,宣布正式启动中国大雅家园的建设,热烈欢迎全国各地朋友来丹棱登中国大雅堂。

五是建议我国小学课本应该用诗仙李白的原版《静夜思》。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语文》(一年级上册)一直用《静夜思》的“山寨”版。我过去40年语文教学,与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证明用原版《静夜思》有五个好处:“①“床”不是睡觉的“床”,而是按大史学家郭沫若的意见“床”是“井上的栏杆”。诗的意境是秋夜朗月下,筑有“水井井栏”的映月井的庭院,在九龙山腰,自然后产生“举头望山月”的美景。②《文摘周报》指出的“在一首二十来字的短诗中不可能有两个‘明月’重复为好”。显然指出“盗版”的“明月”版的弊端之一。③原版讲出“凝”和地上“霜”的真正含义。诗的含义是指“床”前映月井里的“井口”的雾气和“竹林烟月”的烟云气形成的空间“雾烟”在月光照射下形成的井口“霜”,它和“地上霜”形成鲜明的对比。④意境在庭院“水井边”和“室内床边”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后人远离汉唐人的室内生活习惯,不熟悉当时墙上的直棂窗或高处设置的翁窗,透过它很难看到庭院的事物或感受那些事物,以致有误释为睡觉的“床”。试想糊有窗纸的翁窗或直棂窗,看到的“明月”就不会有“疑是地上霜”的直接感受。这样不能讲清李白1300多年的感受。没有“感悟”,就不会产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⑤“室内无水”引不出思乡的物,而“古人把有井水处称故乡”,才能表现诗的主题“热爱故乡的人民”。2008年11月31日《文摘周报》也指出:“‘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的旁边,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2008年10月《百家讲坛》专家也说:“李白在《长干行》诗中的‘床’也是指‘井栏杆’。”综上所述,我呼吁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在小学《语文》中采用上海人民出版社王瑶著《李白》书中的原诗:“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1954年9月版)。

【作者简介:郑林森,客座教授、院士、高级编辑、文学家、诗人、当代作家、优秀教育家。男,1947年10月1日生于唐宋八大家占三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四川眉山市丹棱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乐山教育学院中文系、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联合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学会常委、中国国际国学院名誉院长并授予终身高级院士职称、南京中山文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当代艺术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吉林名人文化研究院院士、中国文化研究院院士、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北京时代学人文化研究院特约院士、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英才荟萃博览研究院院士、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世界教科组织联合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科技专家称号、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文联副主席等。曾获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乐山市教科所授予的普教科研成果一等奖;1985年丹棱县人民政府授予“丹棱县先进教师”光荣称号,中共丹棱县委授予优秀党员称号;2002年被授予实践“三个代表”楷模的光荣称号。潜心研究全国知名学者彭端淑生平著作等。全国知名学者彭端淑生平,中学语文课文、中国文学史、《辞海》等对其无记载或不祥,给语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的学术问题。郑林森通过研究已弄清了生平出生地等问题,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一大空白,发表了《彭端淑生平、思想成就探胜》等文,三次获彭端淑文学奖。2007年11月18日,他的《李白九龙山留真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全国银奖。2008年他的《杨素与中国大雅堂》获世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特等奖,被授予“杰出民族艺术家”荣誉称号、“共和国艺术家”荣誉称号。他的《喜见新橙透甲香的考察报告》荣获中国专家学者科学与人文论坛授予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专家学者论文大赛一等奖。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研究院授予他建国60周年中国作家文学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2009年11月21日,他的《彭端淑游老峨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全国银奖。2009年他的《赏析世界文化名人苏东坡的诗九首》获世界重大学术创新成果特等奖,并荣获“世界学术创新特殊贡献荣誉勋章”。2010年他的作品《苏东坡与老峨眉山》荣获“21世纪中华文化艺术辉煌成就奖金奖”,并被授予“21世纪世界华人辉煌成就艺术名家”荣誉称号。2010年3月他的《赏析齐乐桃花源赋》被授予首届国际文学艺术金奖、 “金奖艺术家”光荣称号,荣获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成就奖、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2010年他荣获“中国文艺泰斗终身成就奖”。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研究院授予他中国优秀共产党员文学艺术贡献成果奖荣誉称号。他撰写论文、文学作品著书880多万字,编著出版《中国大雅堂》、《写好作文的金钥匙》、《中国大雅堂碑诗选译》等32本书;诗歌选入《中国短诗精品选》等书,作品被中国当代作家陈列馆收藏。邮码:620200;地址: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西顺街125号;电话:13778865081;QQ:1194213237;信箱:msflwyj@163.com,805729751@qq.com,20497297@qq.com】

相关热词搜索: 李白 静夜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