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物候特征9篇
大寒节气物候特征篇1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极冷的两个节气。在北方地区有“热在中伏(二伏),冷在三九”一说,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在三伏中的第二伏,而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在一年中的三九。在南方地区,“热在三伏,冷在四九”,最热是在三伏天,最冷是在四九天,四九比三九更冷,四九时处大寒节气内,南方地区大寒比小寒冷。
冬天三个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
大寒节气物候特征篇2
要补足肾气
冬季是进补最好的季节,而且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冬季也是补肾最好的季节,黄帝内经里四季都对应着不同的脏器,而冬季对应的就是肾,当然这个肾不是仅指西医的实质性的脏器,这个肾是中医的概念,包含着生殖器官和泌尿系统,一个人肾气足,气血才会更加的足,如果气血不足容易患上很多疾病,所以,冬季里特别要补好肾,而大寒季节是冬季最冷的节气,一定要补肾。那补肾的食物很多,可以吃火锅,也可以多喝一些羊汤,不仅可以驱寒,还能补肾,还可以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比如木耳、黑豆等,中医理论以色补色,以形补形,木耳是黑色的,而肾对应的也是黑色,所以,吃木耳补肾,黑豆外形上就像一个小肾脏,所以,吃黑豆补肾。当然,还可以吃一些猪肾等,也有补肾的效果。
早睡早起睡眠充足
冬季很多的动物都会选择冬眠,但是人类不可以的,但是在睡眠上一定要有充足的保障,每天一定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成人要睡够6—8小时,小孩子要根据年龄睡够觉。千万不要总是熬夜,对健康的伤害非常大。
建议每天到户外晒太阳。冬季的阳光是比较温和的,紫外线较弱,对人的皮肤的伤害很小,所以,建议每天都去晒太阳,小孩子晒太阳有助于钙的吸收,可以帮助孩子长高,成人晒太阳会有助于身体健康。
经常做一些运动
虽然冬季寒冷,但是也要坚持锻炼,在没有雾霾的天气可以进行晨练,打打太极拳,练练太极剑,女性朋友可以选择在室内练练瑜伽,小孩子可以去室内的游泳馆游泳,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晚上可以泡脚
冬季比较寒冷,晚上睡觉前可以用温热的水泡脚,可以帮助消除疲劳,同时还有助于睡眠,也可以选用中药材泡脚,但是泡脚一定要遵守注意事项,要在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坚持泡脚,如果身体有一些特殊疾病的人不建议泡脚。
大寒节气物候特征篇3
1、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
2、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3、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炖汤不宜使用高压锅,因为营养物质在小火慢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释放出来。使用高压锅尽管可以缩短煮熟肉的时间,却达不到煲汤的效果。因此,熬制鸡汤时应该选用砂锅,先开大火烧煮10分钟,后调小火慢炖。此外,在熬汤时,尽量不要揭锅盖,不然容易跑气影响鸡汤的滋味。
4、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人们可以蒸煮糯米饭,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点白糖,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大寒节气物候特征篇4
1、生猪防冻抗寒技术措施
生猪防寒保暖重点是母猪的产房和仔猪保育舍。首先可以适当增加猪只饲养密度。冬季在同一圈舍内一般应比平常增加1/3的猪只,但饲养密度也不宜过大,以免猪只间打斗。其次,可以采用供暖设施设备保温。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猪舍内安装如大功力灯炮、红外线保温灯、仔猪保温板、远红外加热仔猪保温箱、浴霸灯等保温设施增加舍内温度。还可以同过加热饮水。一是将猪的饮水加热后倒入食槽;二是应用热水拌料,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并即拌即喂;三是在加热饮水中添加适量葡萄糖(每公斤饮水中加20克)。最后、还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严寒冬季,猪需要的能量和饲料量大幅增加。怀孕母猪每头每天增加饲喂1公斤饲料,其它生猪(仔猪、小猪、肥猪、泌乳母猪)应充分供料,让其自由采食;也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15%玉米、小麦、糙米等能量饲料或添加适量油脂,提高饲料能量浓度。总之、就是要加强饲养管理。重点是加强哺乳仔猪的管理,防止冻伤、冻僵、冻死,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并加强仔猪补料;勤清猪舍粪尿,尽量少用冷水冲洗,保持舍内干燥。
2、家禽防冻抗寒技术措施
首先,要做好禽舍保暖。在低温条件下,关闭门窗,加挂塑料布或彩条布、饮用温水等方式进行防寒保温,使禽舍温度不低于3℃。其次,要适当增加饲料能量。适当增加日粮中能量饲料比例,可在原饲料基础上增加10-20%玉米,并根据体重大小适当增加喂料量,气温回升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喂料水平。好要注意保持环境干燥。要强化管理,保持禽舍内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舍内地面严禁泼水。最后,就是要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既要保温,又要适当通风;及时清除禽舍内的粪便和杂物,尽量少用冷水清洗,保持适中的饲养密度,保证舍内氧气充足。
3、肉牛、肉羊防冻抗寒技术措施
首先,要调整饲养方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避免牛羊在舍外受寒挨冻。确需舍外放养应选择在上午11时-下午3时之间。其次、要做好栏舍防寒保暖。圈舍应用塑料布或彩条布等封闭,关闭门窗,防止贼风侵袭;窗户玻璃应保持干净,以利采光。犊牛、羊羔及分娩牛羊圈舍内可生火取暖,有条件的可安装红外灯。还要适当增加饲料能量。母牛每日补喂1—2千克精料,羊的精料供给量应比平时提高20%,同时可增喂青贮料、胡萝卜等多汁饲料,有条件的可喂给混合精料,适当添加骨粉和食盐。在有就是饲喂热粥料和热水。精料最好制成38℃左右的热粥饲喂,同时供给充足、温度适宜的饮水,水温在37℃为宜。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在圈舍内辅上垫草,并做到勤换草、勤打扫、勤除粪,尽量少用冷水清洗,防止冷水直接冲洗畜体。还要备足草料。养殖场(户)应备足饲料和饲草,防止大雪可能产生的饲料饲草供应和运输困难,确保饲料供应。最后要适当运动和刷拭牛体。天气晴朗时,将牛放出舍外,并刷拭牛体,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
4、牧草防冻抗寒技术措施
首先、要及时开展受灾草地的田间管理工作。一是对已经受冻的牧草,融冻后应在晴天及时刈割清除冻叶。二是冬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牧草地中撒施草木灰或谷壳,覆盖适量稻草或畜禽粪,以保温防冻,同时可以在开春后向牧草及时提供养分。三是牧草受冻后的草地,春季返青后适当施肥,建议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以促进牧草的生长。其次,要做好草地补种准备工作。一是要组织好优良牧草种子的贮备工作。二是要对受灾损失较重的草地,及时清沟排水,组织农户在晴天及时整地,争取在温度回升后能够尽快补种牧草。
大寒节气物候特征篇5
大寒下葬
在民间在大寒节气下葬,俗称“干燥葬”,据说这一天是迁墓下葬的最佳日子之一。选择在大寒节气下葬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下葬相关的风水和仪式。
一、为逝者送葬时的穿戴:直系系白孝带,平辈戴黑纱,其他亲属戴黑纱,其他来宾戴白花。带孝期间,均穿素色衣服,忌讳大红大紫的衣物鞋袜。
二、大寒举行下葬仪式期间,不能举行和参加其他仪式,也不宜嫁娶、不宜开业、不宜入宅等等。
天气禁忌
一、在民间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的说法,意思是说大寒节气必须要寒冷,这样来年春天天气就会很好。
二、在民间有“大寒三白定丰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大寒节气最忌讳天晴不下雪,因为冬日的大雪可以将蝗虫杀灭,次年不会闹虫灾,有瑞雪兆丰年的含义。
重要活动
一、在大寒节气期间,并不适合进行婚嫁活动,根据民间的说法,大寒正处节气交替的阶段,这个时候的气场并不稳定,所以这个时候并不是结婚的好日子。根据结婚的相关传统,我们在选择节日吉日的时候,一定要参考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避开双方父母的生日。
二、在大寒节气期间,并不适合进行入宅活动,据说是因为大寒节气正是非常寒冷的时候,在搬家风水上,过于寒冷的天气,在搬家的路上不仅不方便,而且对家主气运会有一定的影响。
食俗讲究
一、在北方地区有大寒节气喝鸡汤的一个食俗,尤其在老南京,老母鸡更是受大家的欢迎。
二、在南方地区有小寒大寒吃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属于温性食物,有御寒滋补的功效,而且糯米饭还有吉祥如意之寓意。
三、在西北地区,大寒的时候一定要喝暖胃的沽酒加一碗羊肉汤,羊肉属于大寒御寒和进补的佳品,是大寒养生必备美食之一。
大寒节气物候特征篇6
1、大寒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2、防风御寒
寒冬岁暮,经过一年辛勤劳动的人们,也该适当进补为来年储备身体能量了。民间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古训,这一时节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日常饮食中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食物有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等。
3、大寒进补
大寒节气也是进补的时节,对于体质弱的人来说,大寒进补仍是一项重要内容。旧时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比普通大米含糖份高,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而富贵人家在大寒饮食上的讲究更加细致。因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将来春天万物的升发。
4、大寒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5、大寒祭灶
唐宋以后,南方祭灶在腊月二十四,北方则在腊月二十三。除此,民间又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即官府腊月二十三、百姓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腊月二十五祭灶。
祭灶的习俗在各地则略有不同。在北方,如《天津志略》上说:二十三日,祭灶,供以糖饼、糖瓜、黏糕、胡桃等品,又备草料、凉水,谓用以秣灶君之马。祭时,必使炉火炽盛,以糖饼置炉口,亦有缘而涂之者。相传灶君朝天,白人间善恶于玉帝,以行赏罚,置糖炉口,则口粘,不复能语。故焚神纸时,必祝曰“好话多说,不好话少说”。祭毕,以糖果与家人食之。
大寒节气物候特征篇7
大寒时节,人们进入了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三九天”,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很容易引发风寒感冒、咳嗽等症状,老人还可能出现关节游走性疼痛、麻木,心脑缺血性疾病等,女性朋友则常见痛经、腹冷、四肢冰凉等症,中医指出,大寒养生应注重驱寒保暖、温胃补肾,现在就来看一款大寒养生茶--姜枣茶。
姜枣茶自古就是民间温胃祛寒的良方。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的功效,饮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全身有温热感。姜枣利胆、镇痛、解热、抗炎、抗菌、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
长期饮用姜枣茶,有美容养生之功效,常喝可以使气色红润,养颜补血,对女性来说更有助于驱寒暖宫,提高机体免疫力,尤其适合手脚冰凉的姑娘。而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在冬天也特别容易虚弱体寒,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对于这样的人群,也同样适合喝姜枣茶,暖茶入口,温热的能量就从心窝传遍全身,让整个人都暖和舒畅起来。
姜枣茶的配方主要有红枣、生姜和红糖,都是中医养生佳品,各有很好的养生作用。红枣自古以来就是养血补肝的佳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此茶可以选用产自新疆若羌干枣片,冲泡效果颇佳。
而生姜则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讲究一点的喝茶人会挑选豫皖原生态小土姜基地出口韩国的优质生姜切片,纯天然无硫,出口级顶级品质,用来冲泡,品质更佳。
姜枣茶中另一重要成分古方老红糖: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喝热热的红糖水可让女性朋友身体温暖,增加能量,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月经也会排得较为顺畅,尤其特选古方老红糖,千年古方熬制,中间糖沙层明显,不加甜蜜素,无任何人工添加剂。
此外,姜枣茶还具有养血调经的作用,对于经后补血或者调理痛经,具有很好的效果,是非常适合女性朋友的保健养生饮料。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你是易上火体质,建议姜枣茶要和其它茶穿插着喝,而唇红、口干、五心烦热属阴虚火旺体质者和糖尿病患者请勿饮用姜枣茶。
大寒节气物候特征篇8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极冷的两个节气。在北方地区有“热在中伏(二伏),冷在三九”一说,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在三伏中的第二伏,而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在一年中的三九。在南方地区,“热在三伏,冷在四九”,最热是在三伏天,最冷是在四九天,四九比三九更冷,四九时处大寒节气内,南方地区大寒比小寒冷。
冬天三个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
大寒节气物候特征篇9
大寒,顾名思义是天气寒冷到极点。《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是反映气温升降过程和程度的一个节气。本来,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处在北半球的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地面接受的光和热最少,天气应该最冷,但实际最冷却在冬至后的小寒、大寒节期间,即所谓“冷在三九”。这是因为,大寒节期间,虽然白昼比冬至节稍长些,但仍是日短夜长,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少,所以气温继续下降,再加上此时从极地、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的寒潮频繁南下,不断侵袭我国广大地区,促进出现全年气温最低值。
相关热词搜索: 物候 大寒 节气 大寒节气的特征 大寒时节的气候特征 大寒的物候特征 大寒季节特征 大寒的天气特征 小寒节气的气候特点 大寒节气介绍 大寒节气百度百科 反映寒热程度的节气 大寒节气的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