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山区公路混凝土桥梁结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监测指标和测点布设技术要求汇总表

时间:2022-01-09 11:03:42 来源:网友投稿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桥梁结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 A.1 专家调查法 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桥梁结构安全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 组建安全风险评价小组 安全风险评价小组可由项目所涉桥梁养管单位或受托承担项目的专业技术机构组建,也可双方人员共同组建。小组成员应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桥梁、地质等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组成,一般以3~5人为宜。

 2. 基础资料准备 基础资料由风险评价小组收集准备,宜包括桥梁工程设计(竣工)图纸文件、运营期内桥梁检测及维修资料、以及桥址处水文、地质、地形和气候环境等资料。必要时可组织评价小组成员和专家进行现场踏勘。

 3. 编制风险调查表 风险调查表由风险评价小组编制,由风险源普查表、风险源检查表、风险等级专家调查表、风险调查说明材料。说明材料为本次专家调查的解释性内容,应包括调查目的、指导提示性语言、对调查结果的要求和相关基础资料简介等。

 风险发生概率等级与判断标准、风险损失等级与判断标准可参照6.2。风险源普查表、风险源检查表、风险等级专家调查表可参照表 A.1~表 A.3的格式。

 4. 选择专家 专家组人数应有合理的规模。专家的人数取决于项目的特点、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的性质而定,一般以5~9人为宜。

 专家组宜包括:

 1)了解该本项目桥梁工程建设或养管情况的桥梁工程资深技术专家; 2)具有丰富工程风险评估经验的风险管理专家; 3)本项目桥梁工程新建或维修加固设计单位的技术专家。

 专家组不宜包括:工程的项目法人(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桥梁养管单位的技术人员或专家。

 5. 填写风险调查表 风险源普查表应由风险评价小组成员在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后填写。评价小组通过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对小组成员填写的风险源普查表逐一检查后,统一完成风险源检查表。风险等级专家调查表的填写可通过现场会议、邮寄等方式完成。采用专家邮寄方式填写调查表时,可从风险源检查表、风险等级专家调查表中的“典型风险”栏、“当前状态”栏、“基于正常运行的风险管理措施”栏、以及风险调查说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采用现场会议方方式时,可由评价小组直接介绍相关信息或专家查阅相关基础资料。当专家意见比较分散时,应再次征询意见,待专家重新考虑后再次提出自己判定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等级的理由,调整等级判定结果。

 6. 整理统计调查结果 在风险等级调查表集中回收完成后,应对调查表进行逐份检查,剔除不合格的调查表,然后将合格调查表统一编号,以便于调查数据的统计。对某一项风险的发生概率和相应风险

 损失,应统计所有合格表格对该项的判定值,按照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计算。当权值不易判定时,可按权值为1处理。

 表A.1 风险源普查表 序号 典型风险 描述 1 风险事件1 风险源1-1

 风险源1-2

 ……

 风险源1-n

 2 风险事件2 风险源2-1

 风险源2-2

 ……

 风险源2-n

 …… …… ……

 风险源m-1

 风险源m-2

 ……

 填表人:

 填表日期:

 注:“典型风险”栏为同类桥梁工程所存在风险源的归纳总结,“描述”栏为每项风险源可能存在的方式、产生的影响及已有典型案例的教训和经验的简要说明。

 表A.2 风险源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是否存在该风险源 存在方式 产生的影响 是否为主要风险源 1 风险事件1 风险源1-1

  风险源1-2

  ……

  风险源1-n

  2 风险事件2 风险源2-1

  风险源2-2

  ……

  风险源2-n

  …… …… ……

  m 风险事件m 风险源m-1

  风险源m-2

  ……

  风险源m-n

  填表日期:

 评价小组成员:

  表A.3 风险等级专家调查表 典型风险 当前状态 基于正常运行的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发生概率级别 风险损失级别 评定概率和损失级别的判定标准或理由 进一步的措施建议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环境影响 风险事件1 风险源1-1

  风险源1-2

  ……

  风险源1-n

  风险事件2 风险源2-1

  风险源2-2

  ……

  风险源2-n

  …… ……

  风险事件m 风险源m-1

  风险源m-2

  ……

  风险源m-n

  专家:

 填写日期:

 注:

 (1)专家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增减主要风险源,评估小组应视情研究是否将其补入风险源列表; (2)风险等级调查表的编制应保证结构完整、风险源完备、信息简练准确; (3)“典型风险”栏、“当前状态”栏和“基于正常运行的风险管理措施”栏的内容应由风险评价小组在专家填写前完成; (4)“当前状态”栏应填写与对应风险源相关的桥梁工程技术标准、荷载等级、技术状况、主要病害及缺陷情况、以及周边环境和或运行状态等,宜尽量具体详尽; (5)“基于正常运行的风险管理措施”栏应填写与对应风险源相关的运行管理措施,如超载治理、巡检加密、交通限流等; (6)专家判定并填写了“风险发生概率级别”和“风险损失级别”时,须一并填写“判定标准或理由”栏及“进一步的措施建议”栏。

 A.2 事故树分析法 采用事故树分析法进行桥梁结构安全风险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 组建安全风险分析小组 安全风险分析小组宜由受托承担桥梁结构安全风险监测项目的专业技术机构组建。小组成员应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桥梁、地质、风险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及咨询专家组成,一般以3~7人为宜。

 2. 基础资料准备 基础资料由风险分析小组收集准备,宜包括桥梁工程设计(竣工)图纸文件、运营期内桥梁检测及维修资料、以及桥址处水文、地质、地形和气候环境勘察资料、类似工程案例及事故记录资料等。必要时可组织分析小组成员和咨询专家进行现场踏勘。

 3. 枚举调查风险事件 在广泛调研过去类似工程案例及事故记录的基础上,枚举调查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构安全风险事件。

 4. 确定顶上事件 在枚举调查的结构安全风险事件范围内,选取典型的最终风险事件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即顶上事件。针对具体桥梁,顶上事件可以是某一特定的最终风险事件,也可以是本桥梁结构安全最终风险事件的总和,即结构安全总体风险。

 5. 逆向调查所有原因事件及其风险源 从顶上事件出发,逆向溯源枚举调查所有的原因事件及其风险源。调查过程中可利用表 A.1和表 A.2采用成员普查和小组检查的方式全面梳理所有原因事件和风险源,避免疏漏和错误。

 6. 画出事故树 根据上述调查资料,从顶上事件起进行逆向演绎分析,一级一级的找出所有原因事件,直到无法再细分的基本原因事件,即风险源本身。然后按照其逻辑关系,画出事故树。

 7. 风险发生概率分析 根据逻辑定律对事故树结构进行简化,求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可进行定性分析以确定各基本原因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排序。

 根据所调查的基础资料定量确定所有底层原因事件(基本事件、风险源)的发生概率后,可依据逻辑定律分层计算所有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直至得到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必要时,也可计算各基本事件(风险源)的结构重要度系数、概率重要度系数及关键重要度系数等参数指标。

 8. 风险损失分析 顶上事件的风险损失则可根据类似工程案例及事故记录,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等三方面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

 A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常见山区公路混凝土结构桥梁的监测指标和测点布设技术要求汇总表 B.1.1 常见荷载与环境监测类指标选取的相关技术要求汇总见表 B.1,对桥位处水文、地质灾害监测指标选取的相关技术要求汇总见表 B.2。

 B.1.2 简支梁桥结构响应监测指标选取和测点布设汇总见表 B.3,连续(刚构、T构)梁桥结构响应监测指标选取和测点布设汇总见表 B.4,上承式拱桥结构响应监测指标选取和测点布设汇总见表 B.5。

 表B.1 常见荷载与环境类监测指标选取汇总表 监测项目 主要监测指标 梁式桥 拱式桥 备注 简支梁 连续(刚构、T 构)梁桥 上承式 交通荷载 车辆荷载 断面车流量、车型、车轴重、轴数、车辆总重、车速 ○ ○ ○ 见 7.2.2.1 车辆空间分布 ○ ○ ○ 环境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 ○ ● ● 见 7.2.2.2 湿度 相对湿度 ― ― ― 见 7.2.2.3 风荷载 风速、风向 ― ― ― 见 7.2.2.4 风压 ― ― ― 地震动 两岸(桥台等处)地表场地加速度、主墩或拱座底部加速度等 ○ ○ ○ 见 7.2.2.5 其他影响因素 船舶(漂流物)撞击 船舶(漂流物)位置、航向及速度、结构振动 ○ ○ ○ 见 7.2.2.8 桥面交通或桥下安全状况 视频记录 ⊕ ⊕ ⊕ 见 7.2.2.9 注1:“●”表示应选监测项,“⊕”表示宜选监测项,“○”表示可选监测项,“―”表示不包含项。

 注1:监测指标选取和测点布设时还应满足“备注”栏中相关条文的具体要求。

 注2:荷载与环境类监测指标应与结构响应监测相适应,所监测的桥跨也应相对应。

 表B.2 桥位处水文地质灾害监测指标选取汇总表 监测项目 主要监测指标 桩基础 浅埋扩大基础 备注 无明显冲刷 冲刷明显 洪水 基础冲刷 冲刷深度 ○ ⊕ ⊕ 见 7.2.2.6、7.2.3.4 水流流速、水位 ○ ⊕ ⊕ 地质灾害 地表位移 地表绝对位移或相对位移 ― ○ ⊕ 见 7.2.2.7、7.2.3.4 地表倾斜 地表倾斜度 ― ○ ⊕ 地表裂缝 地表裂缝宽度 ― ○ ⊕ 深部位移 地层间相对位移或倾斜 ― ○ ⊕ 土压力 土体压力 ― ○ ○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 ― ○ ○ 雨量 降雨量、降雨强度 ― ○ ⊕ 注1:“●”表示应选监测项,“⊕”表示宜选监测项,“○”表示可选监测项,“―”表示不包含项。

 注2:监测指标选取和测点布设时还应满足“备注”栏中相关条文的具体要求。

 注3:桥位处水文地质灾害监测指标应与结构响应监测相适应,所监测的桥跨也应相对应。

 表B.3 简支梁桥结构响应监测指标选取和测点布设汇总表 类别 监测项目 主要监测指标 监测优先级 测点布设截面/部位 备注 主要测点 附加测点 结构整体响应 振动 频率、振型、阻尼比 竖向 ○ 跨中截面 ― 见 7.2.3.2 横向 ― ― ― 纵向 ― ― ― 变形 挠度、转角 主梁静挠度 ○ 跨中截面 1/4、3/4 截面 见 7.2.3.3 主梁动挠度 ○ 跨中截面 1/4、3/4 截面 位移 位移、倾角 梁端位移 ⊕ 伸缩缝处梁端截面 ― 墩台倾斜 ⊕ 墩台顶部 ― 结构局部响应 应变 恒载应变 ○ 跨中截面 1/4、3/4 截面 见 7.2.4.2 动应变 ○ 跨中截面 1/4、3/4 截面 钢筋应力 恒载应力 ○ 跨中截面 1/4、3/4 截面 见 7.2.4.3 动应力 ○ 跨中截面 1/4、3/4 截面 裂缝 裂缝宽度 ⊕ 主要承重构件上宽度超限的代表性受力裂缝、主要承重构件上成因不明的代表性裂缝 见 7.2.4.6 支座反力及位移 支座反力、支座位移 ○ 弯桥、斜桥、易倾覆的独柱墩、基础沉降的墩台 见 7.2.4.5 注1:“●”表示应选监测项,“⊕”表示宜选监测项,“○”表示可选监测项,“―”表示不包含项。

 注2:监测指标选取和测点布设时还应满足“备注”栏中相关条文的具体要求。

 注3:“主要测点”为优先布设的测点,“附加测点”为条件允许时可布设的测点。

 注4:当被监测桥梁采用不停车称重方法对车辆荷载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时,主梁动挠度、动应变宜为宜选监测项(⊕);当被监测桥跨主梁开裂较严重时,结构振动宜为宜选监测项(⊕)。

 注5:当被监测桥梁由相同结构类型的多孔跨组成时,可选择不同跨径技术状况较差或运行环境恶劣的代表性桥跨实施监测;梁端位移、墩台倾斜宜优先选择结构变位风险较高的桥跨实施监测,如长大纵坡桥梁梁端位移及高墩、河沟中以及陡坡上墩台等。

 表B.4 连续(刚构、T 构)梁桥结构响应监测指标选取和测点布设汇总表

 类别 监测项目 主要监测指标 监测优先级 测点布设截面/部位 备注 主要测点 附加测点 结构整体响应 振动 频率、振型、阻尼比 竖向 ⊕ 边跨:跨中截面 主跨:跨中、1/4、3/4 截面 边跨:1/4、3/4 截面 主跨:1/8、3/8、5/8、7/8 截面 见7.2.3.2 横向 ⊕ 主跨跨中截面、连续刚构/T 构桥主墩墩顶截面 边跨:跨中截面 主跨:1/4、3/4 截面 纵向 ⊕ 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主跨跨中截面、主墩墩顶截面 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边跨跨中截面、支座截面 变形 挠度、转角 主梁静挠度 ⊕ 边跨:跨中截面 主跨:跨中、1/4、3/4 截面 边跨:1/4、3/4 截面 主跨:1/8、3/8、5/8、7/8 截面 见7.2.3.3 主梁动挠度 ○ 边跨:跨中截面 主跨:跨中、1/4、3/4 截面 边跨:1/4、3/4 截面 主跨:1/8、3/8、5/8、7/8 截面 位移 位移、倾角 梁端位移 ⊕ 伸缩缝处梁端截面 ― 墩台倾角 ⊕ 墩台顶部 ― 结构局部响应 应变 恒载应变 ○ 边跨最大正弯矩截面、支点处最大负弯矩截面、主跨跨中截面 主跨 1/4、3/4 截面 见7.2.4.2 动应变 ○ 边跨最大正弯矩截面、支点处最大负弯矩截面、主跨跨中截面 主跨 1/4、3/4 截面 钢筋应力 恒载应力 ○ 边跨最大正弯矩截面、支点处最大负弯矩截面、主跨跨中截面 主跨 1/4、3/4 截面 见7.2.4.3 动应力 ○ 边跨最大正弯矩截面、支点处最大负弯矩截面、主跨跨中截面 主跨 1/4、3/4 截面 裂缝 裂缝宽度 ⊕ 主要承重构件上宽度超限的代表性受力裂缝、主要承重构件上成因不明的代表性裂缝 见7.2.4.6 预应力度 钢束有效预应力 ○ 大跨桥梁主跨顶板或底板纵向钢束 特大跨桥梁主跨 1/4 跨附近竖向钢束 见7.2.4.4 支座反力及位移 支座反力、支座位移 ○ 弯桥、斜桥、易倾覆的独柱墩、基础沉降的墩台 见7.2.4.5 注1:“●”表示应选监测项,“⊕”表示宜选监测项,“○”表示可选监测项,“―”表示不包含项。

 注2:指标选取和测点布设时还应满足“备注”栏中相关条文的具体要求。

 注3:“主要测点”为优先布设的测点,“附加测点”为条件允许时可布设的测点。

 注4:本表中主梁振动、主梁静挠度监测指标主要适用于主跨跨径不小于 60m 的连续(刚构、T 构)梁桥,对于主跨跨径小于 60m 的连续(刚构、T 构)梁桥宜结合其主跨跨径适当减少监测指标和测点。

 注5:主跨跨径不小于 60m 的新建连续(刚构、T 构)梁桥,恒载应力、钢束预应力宜为宜选监测项(⊕)。

 注6:当被监测桥梁采用不停车称重方法对车辆荷载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时,主梁动挠度、动应变宜为宜选监测项(⊕)。当被监测桥梁主梁开裂较严重、主跨跨中明显下挠时,主梁静挠度宜为应选监测项(●)。

 注7:当被监测桥梁由相同结构类型的多孔跨组成时,可选择技术状况较差或运行环境恶劣的代表性联跨布设测点;引桥为简支梁的,引桥部分参照表 B.3 选取监测指标和布设测点。

 表B.5 上承式拱桥结构响应监测指标选取和测点布设汇总表 类 监测项目 主要监测指标 监测优 测点布设截面/部位 备注

 别 先级 主要测点 附加测点 结构整体响应 振动 频率、振型、阻尼比 竖向 ⊕ 主拱圈拱顶截面 主拱圈 1/4、3/4 截面,桥面系跨中截面、1/4 截面、3/4 截面 见 7.2.3.2 横向 ⊕ 主拱圈拱顶截面 主拱圈 1/4、3/4 截面,桥面系跨中截面 纵向 ○ 主拱圈拱顶截面 ― 变形 挠度、转角 主梁静挠度 ○ 跨中截面 1/4、3/4 截面 见 7.2.3.3 主梁动挠度 ○ 跨中截面 ― 主拱变形 ⊕ 主拱圈拱顶截面 主拱圈 1/4、3/4 截面

 位移 位移、倾角 梁端位移 ⊕ 伸缩缝处梁端截面 ― 墩台倾角 ⊕ 墩台顶部 ― 拱座偏位 ⊕ 拱座或拱脚、拱座上立柱或拱脚附近的拱上立柱 结构局部响应 应变 恒载应变 ○ 主拱圈拱脚截面、拱顶截面,主梁跨中截面 主拱圈 1/4、3/4 截面,主梁 1/4、3/4 截面 见 7.2.4.2 动应变 ○ 主拱圈拱顶截面,主梁跨中截面 主拱圈 1/4、3/4 截面,主梁 1/4、3/4 截面 钢筋应力 恒载应力 ○ 主拱圈拱顶、拱脚截面 主拱圈 1/4、3/4 截面 见 7.2.4.3 动应力 ○ 主梁体系关键截面 ― 裂缝 裂缝宽度 ⊕ 主要承重构件上宽度超限的代表性受力裂缝、主要承重构件上成因不明的代表性裂缝 见 7.2.4.6 预应力度 钢束有效预应力 ― ― ― 见 7.2.4.4 支座反力及位移 支座反力、支座位移 ― ― ― 见 7.2.4.5 注1:“●”表示应选监测项,“⊕”表示宜选监测项,“○”表示可选监测项,“―”表示不包含项。

 注2:指标选取和测点布设时还应满足“备注”栏中相关条文的具体要求。

 注3:“主要测点”为优先布设的测点,“附加测点”为条件允许时可布设的测点。

 注4:本表中结构振动、主梁静挠度监测指标主要适用于主跨跨径不小于 60m 的上承式拱桥,对于主跨跨径小于 60m 的上承式拱桥宜结合其主跨跨径适当减少监测指标和测点。

 注5:当被监测桥梁采用不停车称重方法对车辆荷载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时,主梁动挠度、动应变宜为宜选监测项(⊕)。

 注6:当被监测桥梁由相同结构类型的多孔跨组成时,可选择技术状况较差或运行环境恶劣的代表性联跨布设测点;引桥为简支梁的,引桥部分参照表 B.3 选取监测指标和布设测点。

相关热词搜索: 布设 混凝土 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