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科协人才工作经验做法范文(通用5篇)

时间:2021-10-29 16:48:39 来源:网友投稿

James Hendrie执导的真人短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科协人才工作经验做法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科协人才工作经验做法5篇

第一篇: 科协人才工作经验做法

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们抓住**被列为全国首批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的契机,紧紧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培育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整合聚集社会化公益性的服务资源,有效推动了社工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一、聚集社会资源,培育多元化的民间社工组织

积极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围绕市、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吸纳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大力培育协助政府从事社会事务,开展居家养老,帮助就业创业,提供心理法律咨询等社会服务类民间社工组织;大力培育社会福利型、文化教育型、医疗服务型等公共事业类的民间社工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变后的各类公共服务;大力培育社会帮教、青少年教育等社会维稳类民间社工组织,协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目前,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心晴工作室”、“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颐乐老年养老中心”、“残障儿童康复中心”等涉及公益类、服务类的民间社工组织25家,招募个人会员1550余名,集体会员180多个,重点开展新市民培训、创业指导、心理疏导、社会帮教、家庭教育、居家养老和残障康复等专业化社工服务。同时,我区在街道社区分类挂牌组建的以领衔志愿者姓名命名的“李永翠青少年教育特色工作室”等35个“志愿者特色工作室”,逐步打造了多元化的社工人才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健全运行机制,打造专业化的社工服务团队

为推动民间社工组织的高效运行,我们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运作、社工引领、各方参与”的社会工作模式和“三工联动”(专职社工—专业社工—义工)的运行服务机制。专职社工由社区公共事务所内的社区社工担任,负责上下衔接、需求调查和资源调度;专业社工由熟悉法学、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担任,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和个案帮扶等专业化服务;专业义工(志愿者)由各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面向社会招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志愿从事义工服务等活动。同时,加强与在蓉高校的交流合作,在14个街道社区挂牌成立了“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了高校与地方社工人才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我区“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通过创新运作模式,推行了跨区域服务的“3+X”模式。“3”即1所高校+1个街道+1个社区,“X”即为项目中参与的数支高校社团的数名志愿者,参与项目的合作方涉及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医药大学等8所高校43个社团,着力为农村新型社区提供长期服务。目前,我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已与区内外70多家单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分类组建了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社会帮教、老年服务等专家资源库12个180多人,招募专兼职义工(志愿者)890多名。

三、推行服务外包,引入市场化的管理评估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我们制定出台了《**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考核评估办法》,将一些可以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事项,以“购买服务”和“项目管理”等方式委托给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实施。在考核评估标准上,主要对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的社会工作服务量、服务成效和社工组织管理规范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每年底由区委组织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式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分值确定评估等次,发放奖励补贴。近三年来,我区已向非营利性社工组织出资购买了创业就业培训、青少年心理调适、家庭教育、居家养老、司法矫正和残障康复等15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放奖励补贴经费17万元。通过项目考核评估、评选“年度优秀社工组织”等方式,促进了民间社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调动了服务居民群众的积极性。

四、组建社工协会,发展自律化的行业管理组织

我们着眼培育发展社工人才队伍自律性行业组织,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制定了社工协会《行业公约》和《自治章程》,吸纳了来自机关、社区和民间社工组织200多名专兼社工自愿加入协会,进一步搭建了民间社工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平台,加强了民间社工组织之间的业务交流和行业自律,有效提高了专业社工的服务水平。社工协会成立以来,已组织全区460多名社工人才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考前培训,我区有67人获得助理社工师和社工师职业资格;组织编写了《**区社会工作案例集锦》,精选各类社工案例30多个,为全区社工人才开展专业化服务提供了“实战”参考。同时,为提升社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还建立了社区社工人才专业职称补贴制度,对取得助理社工师职业资格的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补贴,对取得社工师职业资格的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补贴。

五、关注社会问题,开展优质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我们积极引导社工组织牢固树立“助人自助、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充分运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工方法,结合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深入开展优质化的社工服务。一方面,关注困难群众,服务特殊人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关爱空巢老人为重点,着力开展居家养老、心理慰籍服务,全区1440名贫困空巢老人得到专业、温馨的社会服务;“心晴工作室”先后为问题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830多人次,提供个案辅导121人次,帮扶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和闲散青年53人;“**残障儿童康复中心”通过引入专业社工服务残障儿童,先后为120多名残疾儿童分类制定实施了生活自理、人际沟通、社会技能等个性化康复计划。另一方面,紧扣中心工作,服务城乡统筹。“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通过引入“微软(中国)和国际计划”NGO组织无偿提供资金50万元,免费培训进城务工青年1500人次,培训内容涉及理财、礼仪、心理知识等多个方面;“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通过积极寻求国际NGO组织的支持,与美国国际计划签订了进城务工青年小额信贷项目,由荷兰银行无偿提供100万元为我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创业小额贷款。今年以来,我区非营利民间社工组织已服务居民群众达65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社工人才在参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篇: 科协人才工作经验做法

榆树市中医院扶贫工作事迹材料

根据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部署新要求,我院把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作为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坚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程。“永生村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和市委办公厅负责包保的贫困村,领导对脱贫攻坚工作十分重视,曾亲自赴永生村进行调研和走访慰问。王君正指出,脱贫攻坚工作事关党的宗旨,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精准脱贫工作。2月1日,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到榆树市刘家镇永生村,就脱贫攻坚工作与干部群众进行座谈。王君正边听边记,不时与大家交流,既了解村里致贫的共性原因、普遍问题,也了解贫困群众家庭的个案问题和具体诉求。关于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王君正指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扶贫开发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访贫问苦,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扶贫工作如何抓、抓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作出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也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指导实践,抓好落实。各级干部要切实履行造福一方的政治责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消除贫困。要全面增强践行宗旨的行动自觉,尽快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王君正强调,要坚持“扶真贫、真扶贫”,在六个方面狠下功夫。要在摸清贫困对象情况上狠下功夫,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坚持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原则,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要在细化脱贫目标和工作计划上狠下功夫,做到扶贫目标明确。抓紧完善本地区的脱贫攻坚计划,全面建立涵盖县、乡、村三级的脱贫攻坚规划体系。要在推进统筹扶贫上狠下功夫,做到分类施策精准。通过发展生产、增加就业脱贫一批,依托内外结合提升发展动力。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脱贫一批,努力从根本上破解贫困地区最突出的瓶颈制约。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实现应保尽保。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通过教育扶贫提升一批,力争在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上实现新突破。要在构建工作格局上狠下功夫,做到资源整合精准。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要在脱贫内源能力建设上狠下功夫,做到因村派人精准。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派驻基层的干部要因人施用。要在发挥脱贫致富主体作用上狠下功夫,做到典型引路。善于总结和发现典型,为更多农民脱贫致富找到好的路子。

王君正在座谈会上提出: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王君正书记的讲话深深触动我们。我院领导对精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院班子成员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由张普一院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精准扶贫医疗小分队”,成员由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骨伤科、普外科、脑病科、五官科、康复科、皮肤科、化验室、彩超室、放射线等科室的中级以上医师组成。

我院于2016年5月10日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动员会,通过会议召开,全院领导及中层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具体实践。大家决心以实际行动完成这项工作。

我院于2016年5月12日,由院长张普一带领工作组,深入刘家镇永生村,落实帮扶规划,大家集中在村民委员会召开了村民座谈会,细致了解永生村的发展情况、民生民情、困难情况和群众期盼需求。座谈结束后,班子成员又到贫困户家中,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了解他们在医疗方面的需求,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力所能及地为老百姓解决医疗方面的问题。

5月14日、16日,医疗小分队分别对榆树市刘家镇永生村、新立镇康甲村进行扶贫救助,通过对贫困户、五保户摸底核查,摸清贫困原因,找出致贫根源。

永生村位于榆树市西北部,共有农户1077户、3547人,贫困户231户、578人,其中因病致贫者138户,占贫困户的59%。中医院从全院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队,入村入户开展调查,精准施策,为贫困群众提供医疗救助。榆树市中医院组织十余名骨干医生,先期投入3万余元药品,为贫困群众提供义诊。在此次义诊活动中,共义诊患者100余人,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较轻的村民,当场为其发药,嘱其按时吃药,并留下小组工作人员联系方式,随时联系。一些在现场无法解决的症状,医院为其安排住院,此次活动,使医院和村民心贴心,为扶贫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一人一卡”,建立《健康档案》,130余份,制订了“一人一治疗方案”。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五保户,可免费到榆树市中医院接受后续治疗。小分队还对新立镇康甲村100余户贫困户进行了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71份,发放药品1万余元,其中,并与所在乡镇进行有效对接,加大扶贫项目倾斜力度。免费提供体检、医疗咨询等相关服务,体检分村社、分批次展开;切实帮扶,在集中体检的基础上,为行动不变的老年人提供入户体检建档,他们为村民免费提供腹部彩超、常规心电图、手指血糖、血压检测等,并为有需要的村民免费赠送了药品,切实缓解了贫困户“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做到“精准扶贫重实效,免费义诊暖人心”。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下一步,中医院将把此项工作作为长期的任务来抓,与市委办公厅密切协调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开展,确保扶贫项目落实到位,进一步落实“一户一档”“一户一策”,逐渐完善精准扶贫措施,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第三篇: 科协人才工作经验做法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五篇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五篇

【篇一】

近年来,**市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坚持引、用、放、留“四步走”,着力抓好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

突出“引”,完善政策体系。先后制定出台《**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及《**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明确了引进范围、引进方式、待遇保障、资金使用、服务管理等内容。近几年,累计发布3000余个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信息。通过持续不断的人才引进,全市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有效缓解了我市人才匮乏的境况。

突出“用”,统筹编制管理。打破地区、部门间编制壁垒,盘活编制资源存量,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需求,组织编办、人社对岗位和编制进行联合审核,确定并发布需求目录,合理匹配岗位需求和空编情况。始终做到岗位需求、编制使用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有效解决地区和单位间“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的矛盾,充分发挥编制使用的最大效能。

突出“放”,破除机制障碍。秉承“人岗相适,重在使用”的理念,改变以往在考察环节由人事机构全权面试择优的做法,给予用人主体更多选人自主权,由用人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和专业需求组织实施现场面试,对拟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考察。用人单位根据面试情况结合岗位要求提出初步人选,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审核确定最终引进对象,切实提升岗位和专业能力的匹配度。

突出“留”,营造良好环境。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采取多项措施,着力做好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工作,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市教育系统实施资金补贴、职称评聘优先、家属随调等政策,引进的名、优、特优秀教师和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毕业生,根据其职称等情况,给与一次性5-10万元的安家补助和10-20万元的购房补助。市医疗卫生系统搭建高层次人才成长培养平台,在学习进修、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与相应倾斜,不断推进医疗卫生人才梯队建设。

【篇二】

**区坚持从搭平台、聚人才、优环境三方面着手,构建“人才矩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破除壁垒,搭建“引才”集聚大舞台。积极落实**市印发的《**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市人才引进工作办法(试行)》《**市教育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人才引进相关文件,围绕发展需求、立足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按照“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促进项目”的思路,着力引进适应我区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进一步增强对优秀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团结凝聚。2019年以来**区招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86人,其中招聘党政机关同工同酬工作人员17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1人,招募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者60人,引进人才57人,确保“肥水”尽流“**田”。

人尽其才,聚焦发展“用才”新载体。坚持党建促乡村振兴、促脱贫攻坚,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农技推广、畜牧兽医、乡镇旅游等内容选优下派一大批具有创新带富能力的“土专家”“田秀才”走进基层一线,持续强化教育培训,形成让众人变“能人”、让“能人”带众人的良好发展氛围。截止目前乌兰淖尔镇推出每周六一期的消费扶贫爱心集市,并主动向全区100多家单位发出到乌兰淖尔镇采购、参观、旅游的邀请,以此带动农户增收。

强化保障,用心用情“留才”优环境。为了从“衣食住行”全方位免去人才的后顾之忧,为引进人才“量身”解决住房难题,结合全区内人才环境和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统筹协调14个部门,多次召开产业工人优惠政策推进会议,制定印发《**区产业工人优惠政策实施意见》(试行),通过住房补贴、子女入托(入学)、户籍迁移、职业能力提升等多种方式,为企业留住产业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篇三】

**市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指导意见的目标要求,持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八项人才工作计划,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实施专项工程申报计划。落实十大“百人计划”行动,加大**市人才和团队申报自治区级“人才项目”力度。对接“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人才工程,选送优秀人才进修锻炼。积极争取“博士服务团”和“草原之光”硕士创业行动成员来**市挂职工作,竭力争取服务期满有续挂意向的高层次人才继续在我市工作。今年,各地各单位共报送第十五批“草原之光”硕士创业行动需求计划16名。

实施高层次与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既引进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也引进紧缺人才、实用人才,统筹协调编制、人社等部门开展2020年人才引进岗位需求征集工作,继续做好教育、医疗卫生系统专项引才工作。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转变职能,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提升用人单位在岗位设置、人才评价等方面的自主权,实现精准引才。近期已发布**市2020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全市今年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327人,其中市直865人,**县市区462人。

实施柔性引才计划。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理念,开展“凤凰栖梧”行动,围绕做大做强大数据、大物流、大旅游等优势产业,推行“研发在北上广、转化在**”的柔性引才模式,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企业为载体,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主动对接,引进和培育掌握关键性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实施党政人才引育计划。重视党政人才引进,推动落实自治区选调生“81育才工程”。注重从选调生(大学生村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人员、**乡镇干部等优秀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目前,选拔288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45名退役军人、57名大学毕业生、11名离退休干部担任**村“两委”正职。

实施企业人才扶持计划。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人才,对企业引进符合条件的各类人才,按照规定兑现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或参与项目合作, 进一步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举办3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共培训相关人才100余名。

实施创新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加大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对青年人才在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更多参与重点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机会,激励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逐步形成高层次人才后备力量。

实施基层人才发展计划。立足传统产业优势,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人才,加大农牧林水方面的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通过教育培训、储备支持等方式,引导本土人才向重点项目流动。持续做好“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充分发挥“草原英才”个人和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本地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利用好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的服务作用,打造农牧业发展主力军。启动2020年度市级科技特派员选聘工作,选聘马铃薯、燕麦等农业科技特派员121人,选聘石墨碳素、新能源等工业科技特派员37人。

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计划。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三支一扶”计划,从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和高效服务等方面,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大力留住本土毕业生、吸引区外毕业生到**市创业工作。11个**县市区发布了《关于鼓励优秀人才到村任职的公告》,为统筹解决就业扶贫、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保障和**村级干部队伍结构不优、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篇四】

近年来,**县委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作为引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引得进”“留得住”“育的精”“用的好”上下工夫、做文章,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动文化旅游强县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坚实的智力保障。

一、围绕发展需求,加大引才力度。立足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每年对急需紧缺人才进行调查摸底,有计划的开展引才工作。在主导产业方面,按照“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促进项目”的思路,着力引进适应我县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2016年以来,在旅游业中,岱海旅游景区、岱海国际滑雪场共招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8人,从大中专院校旅游专业引进导游、教练等从业人员141名。在养殖业中,海高、骏羊、辉军等大中型养殖企业共引进管理经营人才22人,专业技术人才58人。在社会事业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选调生、定向生、“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者”等大学毕业生向教育、医疗和农村一线流动,共吸纳274名优秀人才服务基层。同时,以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鼓励吸引致富带头人、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大学生等回村任职创业,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共148人。此外,我县主动争取上级人才支持,先后有“博士服务团”成员、“草原之光”硕士创业行动成员各1名来我县挂职。通过上述举措,全县各类人才数量不断增加,结构明显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显著增强。

二、立足本地实际,畅通育才途径。将培育本土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本着“需什么育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领域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实现各类人才培育工作的有效覆盖。截至目前,通过将专家“请进来”讲授的方式,共举办党政人才培训班13期3200多人次;举办农、林、水、牧、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8期432人次;举办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15期达700人次;举办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7期270人次;举办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建筑业、服务业、服装加工业等各类工种培训班26期2112人;通过将人才“送出去”学习的方式,先后选派党政、农牧、教育、卫生、旅游等行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1270人次,到区内外高等院校、医疗机构以及产业发展先进地区进行进修深造和学习观摩,使基层基础人才的能力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注重政策引领,优化留才环境。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结合我县人才队伍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制定了《**县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工作方案》、《2018—2020年中长期人才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为人才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遵循。从2017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列支2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对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提供支持,并加大了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建成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设立了创业资助专项资金,鼓励优先发展人才技术密集型项目。同时,通过聘请著名艺术家武利平老师担任形象大使、制作《醉在西口》原创音乐情景剧、举办“岱海圣火”文化晚会等,充分展示各类人才为**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努力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制度,目前正在研究编制《**县“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

四、强化项目支撑,发挥用才效应。围绕全县肉牛奶牛、肉羊奶羊、肉鸡蛋鸡、杂粮杂豆、林果饲草、乡村旅游六大主导产业,积极申报草原英才产业创业人才团队项目。到目前,富康蔬菜专业合作社、世纪粮行、鸿茅药业、辉军牧业4家企业的人才团队入选“草原英才”工程支持项目,共争取到奖补资金276万元。2017年度,旅游业人才培育项目,成功入选自治区第八批“草原英才”工程人才项目引领支持计划,获得奖补及配套资金72万元,全部用于产业从业人员技术交流和培训学习,实现项目、人才双向互补。为推动扩大“草原人才”“草原英才”的辐射作用,深入开展“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组织农牧林水、文旅、卫生等部门4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沉下去”,为广大农村群众送技术、送文化、送健康,通过现场教学、文艺演出、免费诊疗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林养护、节水灌溉、家畜防疫、健康监测等内容丰富的短期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直接受益农民达5.5万人,有效缓解了基层公共服务人才短缺的问题,切实发挥了人才助推发展的作用。为进一步激发人才队伍活力,畅通人才流动渠道,根据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先后选拔6名企业管理人才进入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

【篇五】

2020年,**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产业升级抓引才、突出功能完善抓载体、致力服务营商抓环境,努力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制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一、创新载体,打造引才平台。根据**区特色优势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抓好平台建设,为各类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承载。充分利用首府人才、科技优势,广泛开展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强与农业发达地区的交流学习,多方搭建农业实用技术双向服务平台,探索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聘请专业人才、专业团队对各类载体平台进行运营管理,让专业的人才来做专业的工作,推动人才工作良性发展。

二、拓展渠道,畅通育才途径。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造就人才机制。探索政府、行业、企业、社会、民间不同层次多渠道培养造就人才;开展长期、中期、短训、讲座各种类型形式全方位培养造就人才。制定科技人力资源战略,大力培养和吸引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增加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使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逐渐扩大。加强人才信息化建设,以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结合的互动机制,促进**区科技领军人才的迅速成长。

三、完善政策,优化留才环境。依托全区人才工作“一心多点”新格局中的“一心”建设,按照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实施“人才强心聚力工程”的总体部署,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计划”等一批符合实际的人才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一方面,坚持用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制定相关政策,提高人才的地位和待遇,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探索采取临时合同聘用的办法解决急需人才的问题,参考发达地区使用临时招聘人才的办法解决急需人才。另一方面注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政策留人、事业留人的同时,做到感情留人。切实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全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软环境。

四、多措并举,实现融合发展。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推进全方位的区域人才协作开发,发挥政府、用人主体、人才服务机构、社会组织、高校等更多主体的作用和功能,实现从“单独赢利”到“多方赢利”的转变。赋予用人单位择才用才自主权,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发挥高校在区域发展中育才的支撑作用,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联**,为区域人才提供后备力量,建立全方位的协作机制。把“抱团引才”中的合作推广到“抱团育才”“抱团留才”“抱团用才”等多方面。

第四篇: 科协人才工作经验做法

党建引领特色工作经验做法

(篇1)

  1、工作经验及做法

  延续推动以学习型、创新型、效力型、服务型、廉洁型、和谐型机关为目标的“6型机关”建设,实行党建创新创优项目,创办“烟台水利党建大讲堂”和“烟台水利党建”微信公众号,打造“水润烟台”党建品牌,助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员积份量化管理和党支部星级评定工作高质量展开。

  坚持党建与水利业务工作深度融会、1体推动,围绕年初水利工作会肯定的年度目标任务,聚焦老岚水库建设、全域治水“3年攻坚”等工作,在水利建设1线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用党建高质量推动水利发展高质量。完善党建业务融会推动机制,着力构建组织、制度、督查、考核、问责“5个体系”,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年,烟台市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市水利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抗击台风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市水利局计划建设科被人社部、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老岚水库工作专班被评为首批“5比群英榜”先进集体。

  2、上级认可情况

  我局计划建设与水土保持科科长张雷同志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与“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篇2)

  党建引领增活力 聚力攻坚勇担当——我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聚焦脱贫攻坚目标,增强基层组织力,激起干部内驱力,发挥人材带动力,切实扛起精准扶贫的党建担当,推动全县累计脱贫17827户62938人,贫困产生率由35.5%1路降落到15.4%……

  最近几年来,**县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为主线,不断深化“两学1做”学习教育,大力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扎实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延续深化创新人材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役堡垒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材支持。

  整县推动基层党建,夯实脱贫攻坚根基

  认真落实省委基层党建《5年计划》有关精神,以深化拓展“5个要素”、健全完善“5个体系”为重点,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抓手,突出全面、规范、过硬、有效要求,切实抓好基层党建“整县推动”工作,扎实推动支部规范化建设,有力筑牢了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

  整合资源、兼顾气力,依照“全地域、全领域、全要素、全功能”的工作思路,以同步启动、分类指点、样板示范、整体提升为基本方法,将全县705个支部依照“示范型、达标型、整转型”排队划分,兼顾展开“整县推动”工作,自**年起,用3年时间,全力打造以“百里绿廊”、“百里景廊”、“百里果廊”为支持的3条党建示范带。

  建立党的1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基层支部为基本单位,以定标准、树样板、抓培训、常督办、严考评为基本方法,以对标创建、自评申报、考评验收、表扬授牌、转动管理为基本程序,系统推动组织整建规范化、队伍建设规范化、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工作机制规范化、保障投入规范化,考评、表扬和授牌规范支部172个,稳步展开支部规范化建化289个。

  积极推动机关、学校和农村党建提升计划,大力补齐“两新”、社区党建、村集体经济短板。大力盘活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整合资金7462.5万元,前后建成村级党员大众服务中心177个。强力整改省市巡查巡察反馈问题,从严整理村级软弱散漫党组织28个。依照“5不宜”、“10不得”及7项硬性指标要求,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坚持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坚决把涉黑人员和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挡在门外,调剂党组织书记159名,选派机关干部担负党组织书记62人,全县村干部队伍结构全面优化。

  坚持推行“3责4挂钩”工作机制,以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项目清单“3单”明责,以定期访查、观摩比查、专项核对“3查”督责,以督办通报制、周清月结制、序位管理制“3制”问责,全面实行“4挂钩”制度,即县领导联系乡镇(单位)的基层党建工作与其履职尽责考核挂钩,基层党建先进单位创建情况与本单位干部职工福利待遇挂钩,10星级党员考评结果与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有力增进了全县基层党建均衡发展。

  实行村干部“安心工程”,育强脱贫攻坚“领头雁”

  针对村支部书记不优、班子不齐、队伍不稳、风格不实、脱贫攻坚战役力不强等问题,以建设有能力、有精力、有动力,政治素质高、大众认可度高、工作事迹好的村干部队伍为目标,制定出台《关于实行村干部“安心工程”决胜脱贫攻坚的意见》,积极引导广大村干部安心农村、专注工作、担当作为。

  着眼乡村长远发展,采取从现任村副职干部、大学生村官、村后备干部当选用1批;从外出创业能人、大中专毕业生中回引1批;从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实改非”和离退休党员干部中返聘1批;从驻村“第1书记”中择优留任1批;从机关在职党员干部中下派1批的“5个1批”选任方式选配村支部书记。同时,探索实行村级后备干部“链条培养”计划,按每一个村2⑶名的标准储备后备干部426人,其中致富带头人209名、“1村多”大学生51名。

  着眼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积极出台优厚的鼓励政策,深化村干部创业支持计划,展开抓基层党建增进精准脱贫专题轮训,县财政每一年兼顾资金2200多万元提高在职村干部报酬和退休村干部生活补贴,加大乡镇事业编制定向招录优秀村干部力度,积极探索村干部待遇稳定增长机制,规定在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且不负债的情况下,可以每一年重新积累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提取20%资金对村干部进行嘉奖,真正让村干部定得下心、安得下身。

  着眼解决部份村干部使命意识淡化、责任心不强、不在岗位、不在状态的问题,通过严格实行年度考核制度,全面推行村干部工作岗位在村、工作落实在村、服务大众在村、矛盾化解在村的“4在”工作机制,不断强化专职化管;通过建立村级工作月考核、月通报制度,从严推行全进程督;通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建立村级巡察制度,切实做到严巡察究,使村干部真正能沉得下去、干得出色。

  优化扶贫干部队伍,打造脱贫攻坚“主心骨”

  干部挺在1线,扛起扶贫责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最近几年来,**县坚持干部资源向扶贫领域倾斜,干部气力向扶贫1线下沉,全面覆盖、分层分类实行履职尽责管理,着力把广大干部建成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心骨”。

  把脱贫攻坚作为发现干部和使用干部的主阵地,以干成之事评价干事之人,积极探索实行以“比平常工作表现、比脱贫攻坚事迹、比关键时候担当、看党员干部家风”为内容的干部考察“3比1看”机制,及时提拔重用脱贫攻坚有豪情、脱贫工作有办法、精准扶贫有成效的优秀干部,前后提拔任用扶贫干部187人。同时,探索实行年轻干部墩苗培养工程,实行“逢提必下”,通过培训考核,精选33名县直单位40岁以下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推行专岗扶贫,推动了优秀干部向扶贫1线聚集。

  强力推动乡镇和县直行业扶贫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着眼于把工作扎实、事迹突出的优秀扶贫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前后提拔重用54名行业扶贫单位干部,其中有25人担负单位主要负责人。着眼于把肯干、能干、敢干的优秀基层干部留在扶贫1线,在县乡换届进程中,坚持好当选优、优当选强,择优推荐保存乡镇骨干气力74人;以熟习农村、熟习农业、熟习农民为标准,从乡镇站所负责人、村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中择优遴选了17人进班子,有力建强了乡镇脱贫攻坚中坚气力。

  牢牢围绕全县11.1万贫困人口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工作目标,扎实推动“4双”帮扶工作。对全县330个村(场、社区)选优配强了330支驻村工作队,选派“第1书记”144名,实现了应派尽派。同时,整合全县干部职工6980人,依照每名干部职工包保5至10户的标准,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有包保责任人,实现了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全覆盖。

  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主战场,实行“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制定出台《**县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管理暂行办法》《**县干部“墩苗工程”实行方案》,系统构建了培训学习、实践锻炼、动态管理、跟踪培养、全面考察、公道使用等“6位1体”的干部培养链条。近3年来,累计培训干部25000多人次;前后选派了1000余名干部到乡村基层、精准扶贫等1线锻炼。

  抓实“两学1做”学习教育,激活脱贫攻坚“主力军”

  扎实推动“两学1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推行“主题党日+精准扶贫”模式,深入探索“双10星”争创助力扶贫方式,全面展开“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诺活动,着力增强全县1.5万名党员服务脱贫攻坚使命感、成绩感和荣誉感,努力将他们锤炼成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着眼发挥全县**户党员贫困户作用,在贫困党员中深入展开“扶贫先扶志”活动,促使党员贫困户率先行动起来,自觉摒弃“等、靠、要”思想。全县党员贫困户累计脱贫1024户,其中领办合作社、扶贫车间的14户。

  对标“4个合格”要求,把农村非贫困党员帮助大众脱贫作为“10星级党组织”和“10星级党员”争创的关键内容,设置“扶贫星”作为每一个支部和每名党员必须争创的“共性星”,促使各支部和党员把许诺事项记在心头、抓在手上。全县15个乡镇党员非贫困户累计许诺事项4.7万件,带动贫困户4500多户。

  重视以扶贫成效检验“两学1做”学习教育成果,突出党组织和党员以知促行,大力推动扶贫车间建设。建立村党组织与外出务工人员定期联系机制,积极增进农村能人回归、资金回归、信息回归,引导资源资金支持故乡建设、参与乡村振兴。结合各地实际,大力推行“党支部+扶贫车间”模式,让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不断稳固大众脱贫增收的渠道。全县村干部、农村党员领办合作社、扶贫车间162个;各级党组织共吸引民间资本3.2亿元,培植扶贫车间151个,5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深化创新人材开发,铸好脱贫攻坚“火车头”

  立足山区深度贫困县实际,坚持内育外引,以育为主、以引为辅,努力盘活人材资源存量,提升人材资源增量。

  围绕盘活人材资源存量,大力推动以企业经营管理人材成长计划、专业技术拔尖人材素质提升计划、农村电商人材安家计划、乡村旅游人材培养计划、乡土实用人材开发计划为内容的创新人材开发工作,建立了1000余人的本土人材信息库,外训内训各类人材3000多人次,评选表彰336人次。把“1村多”学员作为农村创业人材、村级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采取访问服务、编发创业扶持政策汇编、培养创业典型、乡镇干部1对1结对联系、纳入村后备干部培养等方式,加强对“1村多”学员的跟踪服务和重点培养,前后引导21名“1村多”学员自主创业,遴选33名“1村多”学员进入了村“两委”班子,其中担负村党支部书记3人。

  围绕搭建平台借外力,牢固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理念,以“校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企企合作”为平台,积极柔性引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急需紧缺的人材智力。前后聘请10余位知名专家担负县政府顾问,约请“两院”院士、高层次专家团队20余人深入**调研考察,创建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市级人材创新创业示范平台1个,人材超市1个。

  围绕激起人材创新活力,出台触及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全域旅游和旅游扶贫、精准扶贫范围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等1系列创业扶持政策。积极扶持各类人材扎根基层1线、创新创业发展。**年,县委、县政府发放电商产业奖补资金500多万元,旅游产业奖补资金216万元,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奖补资金3000多万元。

  最近几年来,前后引导和支持农村各类人材领办创办电商企业42家、网店达189家,旅游企业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419家,建成扶贫工厂22个、扶贫车间、扶贫作坊1491个,有力地带动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篇3)

  **县应急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工作双增进。

  坚持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县应急管理局党组始终自觉保护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肃认真展开党内政治生活。扎实展开主题党日活动,用好“智慧党建”、“学习强国”等平台,采取“走出去”等情势展开理论学习;对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到位。在疫情期间,县应急管理局党组依照县防控指挥部统1部署,全面落实防控责任,细化防控措施,拧紧“安全阀”,筑牢“平安堤”。前后抽调11名党员干部职工增援1线防疫工作。在外地的6名同志自愿就地转岗到疫情防控1线,参加当地卡点值守、入户体温监测、物质运送、防疫宣扬等工作,展现了应急人的责任和担当。

  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安全生产系列决策部署,全力抓整治、除隐患、保安全。1是从严监管,夯实安全生产基本盘。强化警示教育,全面加强复工复产企业的安全监管,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延续展开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2是主动参与,编织应急救济服务网。主动和其他职能部门对接,加快理顺本身体制机制,加快厘清与其他职能部门职责,把各项工作推向新局面。3是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下降灾害酿成的损失。4是认真做好救济准备,时刻保持打硬战的精神状态。加快完善抗震救灾、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指挥体系建设。5是组织展开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实战化水平。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1岗双责”,保持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风格扎实,落实到分管领导、股室和具体的责任人。要求全局干部职工时刻警省,紧绷廉政弦,做到廉洁从政、清白做人的同时,鼓励广大企业主共同参与监督,努力构成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扬教育,与支部党日活动相结合,每个月展开警示教育集中学习。加强常常性地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做到下乡时告诫,开会时必讲,节条件醒,1刻也不放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第五篇: 科协人才工作经验做法

加强干部动态考察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组织人事部门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近年来,我们既把考察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又把考察作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严格实施干部任用性考察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干部的动态考察,为及时全面地了解干部、准确合理地评价干部、科学有效地管理干部提供了良好保证。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注重三个结合,及时全面地掌握领导干部现实表现干部动态考察,就是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动态性的考察和监督,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的运行情况以及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现实表现,使广大干部在经常性的“应考”中产生压力、激发动力、保持“状态”。具体做到三个结合:1、定期考察与随机考察相结合。定期考察主要是通过每年一次的乡镇和市直机关领导班子年度考察、述职述廉和述职评议等三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情况。特别是年度全面考察,我们集中专门力量,通过考察预告、述职公示、民意测验、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现场察看、明查暗访等程序和途径,不断提高考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开展横向、纵向的综合分析,采取相关跟踪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加注重不定期的随机考察,通过思想作风建设调研、贯彻市委中心工作情况督查、人民来信来访调查、干部离任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组织部派员参加民主生活会、组工干部与乡镇班子挂钩联系等六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干部动态考察的密度和力度。如我们每年都要进行机关思想作风建设专题调研,并召开全市性大会进行讲评,特别是今年6月,我们通过明查暗访,拍摄了反映有关单位在作风建设上的存在问题的录像片,在全市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大会上进行了曝光,震动很大。去年,我们围绕市委对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决策思路,对新镇管理机制体制、城镇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考察调研,提出了对策建议,并着力选优配强乡镇经济工作、城镇规划等方面的领导力量,确保了新镇的顺利过渡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定性考察是传统的干部考察方式,可以较好地考察、评价、判定干部的本质和主流。但要更好地判断干部的素质优劣、水平高低、实绩大小,则需要在定性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考察。对乡镇领导班子,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千分制”考核办法,突出科技创新、招商引资、资产增值、精神文明等更注重实绩的定量考核,较好地调动了乡镇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今年,我们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在对考核指标进行修改完善,力求科学正确地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个人政绩与集体政绩、前任与后任、显绩与潜绩的关系,引导和促进全市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对市级机关领导班子,我们借鉴南京、珠海等地的做法,实施了单位自评、群众评议、组织考察相结合的“百分制”考核评议办法,并与评比“市十佳文明示范机关”等奖惩措施相挂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3、班子动态考察与个人跟踪考察相结合。领导班子的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是班子成员个人表现和工作实绩的综合反映。我们在对班子进行动态考察的过程中,注意将对班子的考察内容和考核指标分解到每个领导干部,及时地了解掌握干部的现实表现和履行职责情况。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对领导干部,特别是新提拔、新挂职、新下派年轻干部的跟踪考察,历史、辨证地考察分析领导干部的情况。近年来,我们先后对三批通过公开选拔担任领导干部的21位年轻同志进行了跟踪考察,有2位同志因工作不胜任而被调整了职务,有4位同志因表现突出而被提拔到新的领导岗位。20xx年,我们在对市级机关后备干部进行全面考察了解的基础上,挑选了8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全市乡镇、保税区、开发区及骨干企业担任领导助理,进行挂职锻炼。在一年的挂职锻炼期间,我们先后两次到挂职单位及原工作单位进行了跟踪考察,并先后提拔了33名佼佼者担任了乡镇、机关的领导职务。随后,我们又结合乡镇及市级机关的全面考察,对33位年轻干部进行了再一次跟踪考察,其中2位被提拔担任正职,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今年,我们借鉴这一成功做法,继续挑选了25名机关年轻干部到经济一线挂职锻炼,跟踪培养、锻炼一批优秀人才。二、抓住三个关键,科学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德才情况要通过动态考察全面真实地了解干部、科学准确

评价干部,必须严格考察程序,突出考察重点,改进考察方法,提高考察质量。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牢牢抓住三个关键。1、严格考察程序,扩大民主化程度。扩大民主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必然要求。干部考察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不断提高考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此,我们按照《条例》规定的考察要求,力求做到三个“多”,不断提高考察的民主化程度。一是多形式公示。


相关热词搜索: 科协 工作经验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