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高考2021届高考历史小题必练8古代中国经济

时间:2021-10-21 11:11:00 来源:网友投稿

  1

  1.(2020·天津卷)井田制下,村社内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答案】D 【解析】井田制下,村社成员要随着份地的定期交换而变动住所,“三年一换土易居”意味着村社成员只是份地(私田)的临时使用者,没有所有权,私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D 项正确;井田制下无论公田、私田(土地)都不能买卖,A 项错误; 村社成员随着份田变动而更换居所,并不意味着要将全部收获物上缴国家,B 项错误;村社成员耕种的份地并不固定,不是份地的主人,私田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不同,不属于小农经济范畴,C 项错误。

 2.(2020·山东卷)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答案】B 【解析】山东东部地区由西汉以前的商业活跃到西汉中期以后步入低谷,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变化主要是汉王朝实行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政策有关,这些政策抑制了民间商业活动,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导致了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故选 B;重视关中地区不一定就要导致山东东部商业活动步入低谷,排除 A;开通丝路贸易应该有利于相关的商业活动活跃,排除 C;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和商业活动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D。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 548 年)记载,郑国子产对晋人说,西周时期“天子之地一圻(方千里),列国一同(方百里)”,而“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子产所说“今大国数圻”的原因可能是(

 )

 ①周天子的再次分封

  ②大国对周边荒地的开拓

  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④大国通过战争兼并土地

 小题必练 8 8 :

 古代中国 的经济

  2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西周时期‘……列国一同(方百里)’”可知周天子分封的国家只有“一同”而不是“数圻”,故①错误;据所学春秋时期出现铁犁牛耕,生产力进步促进开荒的进程,故②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材料公元前 548 年是春秋时期,故③错误;据材料“今大国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可知是对外扩张的结果,故④正确;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2.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掌握开沟排水、锄草、培肥、灭蝗,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出现,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推广……这些史实说明(

 )

 A.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缓慢

  B.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C.古代农业的重要地位

  D.古代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开沟排水、锄草、培肥、灭蝗”、“铁犁牛耕出现”、“曲辕犁的发明推广”等信息是指农业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这有助于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故选 B 项;题干体现的是农业耕作技术发展,但是没有与同期的其他地方进行比较,所以不能说其发展缓慢,排除 A 项;题干只体现了农业发展,没与其他产业进行比较,所以没法体现农业发展的地位,排除 C 项;题干体现的是农业技术进步,没有说这些技术运用的结果,所以不能说农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排除 D 项。

 3.南宋《陈勇农书》提出:“若能时加新饮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抑何敝何衰之有。”这一理论(

 )

 A.强调农业生产要注重因地制宜

  B.体现了古代农业生产结构较完善 C.对精耕细作的生产有指导作用

  D.说明我国传统耕作工具较为先进 【答案】C 【解析】根据“时加新饮之土壤,以粪治之”可知,这一理论强调采用新的耕种技术来提高农业产量,因此对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有指导作用,故选 C 项;材料与因地制宜无关,排除 A 项;材料未体现古代农业生产结构,排除 B 项;材料没有反映耕作工具,排除 D 项。

 4.中国早在汉代就出现过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明,如代田法、耧车等,但这些技术发明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这反映了(

 )

 A.古代中国农业科技的实用性不强

  B.小农经济对科技发展有阻碍作用 C.封建王朝不注重推广先进技术

  D.农民的思想意识需要与时俱进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这些技术发明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可知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得不到推广,这是由小农经济分散性和落后性决定的,故

  3 选 B 项;代田法、耧车等农业科技的实用性很强,排除 A 项;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农业发展,排除 C 项;材料中铁搭取代江东犁并不是因为农民意识的原因,而是因为养牛成本过高,农民贫穷所致,排除 D 项。

 5.黄宗羲在《田制》等书中提出,要允许“富民”运用经济手段购置土地和垦荒占有土地;国家对“富民”的土地,既不能“均田”,也不要“限田”。他的这一主张(

 )

 A.极大地助长了明清之际的土地兼并现象 B.有效地缓解了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问题 C.意在是古非今,以肯定宋代来否定清朝 D.肯定财产私有权,是商品经济发展产物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黄宗羲提出“要允许‘富民’运用经济手段购置土地和垦荒占有土地;国家对‘富民’的土地,既不能‘均田’,也不要‘限田’”,说明黄宗羲提倡土地买卖,保护私产,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故选 D 项;材料中为黄宗羲的个人主张并非国家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无直接影响,排除 A 项;人地矛盾的缓解依赖于生产力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黄宗羲的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排除 B 项;据所学,宋代“不抑兼并”为拉拢大地主贵族,巩固统治,黄宗羲强调的“富民”主要指工商业者,排除 C 项。

 6.唐代均田制承袭前制,永业田传诸子孙,口分田于本人死后归还政府。但实际作法有变化,如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这种变化(

 )

 A.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B.突出反映社会矛盾的尖锐 C.反映了土地兼并的严重

  D.为均田制的崩溃埋下伏笔 【答案】D 【解析】“实际作法有变化,如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说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可以买卖的,为土地兼并打下了伏笔,土地兼并必然导致均田制崩溃,故选 D 项;“实际作法有变化,如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这本身是适应封建经济发展的措施,排除 A 项;“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只是客观的反应事实,没有体现社会矛盾,这些状况本身为社会经常的存在,排除 B 项;“身死无以供葬及由狭乡(地窄人众之处)迁往宽乡者可卖永业田,迁宽乡及卖充住宅者亦可卖口分田”这土地买卖还是个别现象,但为土地买卖留下了口子,此时并不能说明已经大规模土地兼并,排除 C 项。

 7.中国神话传说认为中原部落领袖黄帝的正妃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图 1 是 2016 年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距今 5300 年左右)出土的我国最早骨质蚕雕艺术品一牙雕蚕,其形状类似家蚕吐丝。这件艺术品的出土,可以证明当时(

 )

  4

 图 1 A.“嫘祖始蚕”之说确有其事

 B.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世界 C.中国的农桑文明已经起步

  D.社会分工已经非常精细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出土的牙雕蚕“其形状类似家蚕吐丝”,可知当时人们已经具有了养蚕缫丝技术,表明农业与纺织业相结合的农桑文明出现,故选 C 项;材料展示的文物无法表明其归属,故不能证明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这一传说真实存在,排除 A 项;材料涉及的文物能体现出丝织业的产生时间,不能体现出丝织业的技术水平,排除 B 项;材料中的文物只能体现出当时具有了养蚕缫丝的技术,没有涉及到其他的社会分工,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分工非常精细,排除 D 项。

 8.宋代制瓷业突破了青白二色,成功烧制出各色瓷器,器型也千变万化:纹饰则刻、印俱全。因此名窑四起,除东京的官窑外,还有民营的汝州汝窑,禹州钧窑、定州定窑、浙东龙泉县的哥窑、浙西余杭窑以及江西吉窑、福建建窑等,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制瓷业占据主导地位 C.手工业片面追求形式变化

  D.工商食官制度最终的解体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因此名窑四起,除东京的官窑外,还有民营的汝州汝窑,禹州钧窑、定州定窑、浙东龙泉县的哥窑、浙西余杭窑以及江西吉窑、福建建窑等”可知,宋代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选 A 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制瓷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结论,排除 B 项;材料强调宋代手工业的发展(颜色、器型和纹饰的变化),而不是片面追求形式变化,排除 C 项;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至战国后期,彻底终结,但是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排除 D 项。

 9.古代中国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和“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可见(

 )

 A.社会需要弘扬工匠精神

  B.古代工匠大多出身儒生 C.科技推动了工匠精神培养

  D.科技成就取决于工匠精神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古代中国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以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可知工匠精神有

  5 利于技术创造,故选 A 项;中国古代工匠受政府严格限制,职业世袭,多为文盲,儒生是读书人主要参与科举,排除 B 项;工匠精神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本末倒置,排除 C 项;工匠精神有利于科技的发展,但工匠精神不是科技发展的决定因素,排除 D 项。

 10.(清)沈廷瑞在《东畲杂记》中关于清朝前期江浙省濮院镇农家这样描述道:“近镇人家多业机杼,间有业田者,田事皆雇西头人为之。西头,谓石(门)、(桐)乡邑界,其地人多而田少,往往佃于他处,每于春初挈眷而来,年终挈眷而去,名日种跨脚田。”由此可见,濮院镇(

 )

 A.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人地矛盾异常尖锐 C.农家经营重心发生变化

  D.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答案】C 【解析】题干内容述及清朝前期江浙省濮院镇农家的生产经营情况:“多业机杼,间有业田者”,说明他们的生产经营重心出现了变化,即大多从事手工业,而把农业作为副业,故选 C 项;题干中述及“(濮院镇农家的)田事皆雇西头人为之”,说明此时期的濮院镇存在着雇佣关系,但不能表述为“开始出现”,排除 A 项;题干中述及的是“西头”即“石(门)、(桐)乡邑界”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不是“濮院镇”,排除 B 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而不是题干中所述的“清朝前期”,排除 D 项。

 11.“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弦索通缴轮前旋鼓,棹枝一侧随转。其棹枝所贯行桄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扇冶甚速,过于人力。”该发明(

 )

 A.是东汉太守杜诗所创制的水利鼓风装置 B.在明清时广泛应用于冶金和制陶等行业 C.为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提供了证据 D.使煤炭的能源效用因自然力充分发挥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当选湍流之侧”“用水激转下轮”“扇冶甚速,过于人力”可知,这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是利用水利来鼓风冶铁,故选 A 项;水排是冶铁工具,与制陶无关,排除 B 项;元朝王祯在《王祯农书》中就已经有记载,排除 C。

 12.据清朝杨树本《濮院锁志》记载,濮院镇“女工多工络丝,每一两给钱三文,近则倍之,一日所获可以自给”。这一记载反映了(

 )

 A.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B.“重农抑商政策”取消 C.丝织业分工日益细密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女工多工络丝,每一两给钱三文,近则倍之”,可知女工是用加工的络丝换钱,而不是通过

  6 市场买卖,反映的是以计件受值的方式形成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故选 D 项;从材料反映的女工加工的络丝可以换得更多的价钱,可知没有涉及手工业规模的扩大,排除 A 项;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一直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 B 项;材料仅体现了丝织业中络丝一种分工,没有涉及其他分工,不能体现出丝织业分工细密,排除C 项。

 13.《中国的历史: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描述: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这里不仅是大米和食盐交易之地,而且还从事金银器、丝织品、木材、茶叶等各种商品的交易……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据此可知(

 )

 A.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B.商帮兴起,专门贸易发达 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D.运河开凿,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C 【解析】材料“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反映了经济功能增强,“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表明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故选 C 项;明清时期,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与材料中“隋唐时代”不符,“金银器、丝织品”也不是农产品,排除 A 项;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与材料中“隋唐时代”不符,排除 B 项;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扬州等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但仅仅一个扬州的例子不...

相关热词搜索: 高考 中国经济 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