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教案

时间:2021-10-17 12:04:13 来源:网友投稿

 第 第 9 9 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对本课课标的拆析和教学重难点的分析确定了以下的教学思路。

 1、对于课标中要求的最低标准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中如何实现并能够检验? 处理方法:课堂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开启他们的合作精神、质疑精神,自主探究问题。给予适当的材料和提示,提出恰当的问题,环环相扣。问题的结论由学生总结归纳并给予多元的评价。在每一大问题下设针对性的选择题练习,把需要掌握的要点再给予强调和提醒,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能够落实课堂任务了。

 2、对于本课所体现的重难点如何突出并突破? 重点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图片、文字、等材料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说出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及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表现,然后从对二者影响分析角度引入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的史实。最终用选择题练习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强调重点。这里主要以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和其出现的原因这个角度来把握。

 难点处理方法:评价洋务运动前先通过“众说纷纭话洋务”的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思考,探究教材找到论据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如:经济近代化、思想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军事近代化)

 对于本课中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发生碰撞后使得中国走向近代化探索之路的问题,如何能够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呢?

 处理方法:从本课的课题和导课入手,通过对本课课题完整性的再加工让学生感受工业文明对于中国农耕文明的冲击,然后带着如何冲击会带来怎样的结果的疑问进入本课的学习。最后在课后作业这一环节给予升华和延伸,留给他们更多的思考。

 二、设计过程:

 导入:对比英国和中国在第一届世博会展品,导出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结合图片,从两幅图片的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种文明的差距 。英国展示的是大机 器生产的工业文明下的成果;中国展示的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农耕文明下的产品,二者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比我们看到的是差距,而正是这种差距导致后来的悲剧,直接导致一场战争的发生 —— 第一次鸦片战争。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是代表近代世界发展主流的工业文明和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较量。结局,中国必败。从此,中国大门被打开,由此进入艰难的近代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如马克思所言,中英隔绝被暴力打破,中国就如同木乃伊遇到了空气必然解体。而这种变化首先就表现在中国的经济上。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经济结构的 变动”

 )

 (对于标题的解读,改的理由:一、换一个角度,从文明冲击的角度看这种变化;二、总结变动的大背景:工业文明冲击。)

 大家还记得《南京条约》中关于五口通商的内容吗?请唤醒你沉睡的记忆结合表格思考一个问题:“五口通商”仅仅是“通商”?

 导入变动一:外商企业出现。

 那么,在当时的中国,享受着“你耕田来我织布”“小康生活”的农民兄弟们的日子会遭受到怎样的变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一个旧中国农民的回忆》思考问题 1 1 :“母亲”为何要“放弃心爱的纺车”

 ?这说明了什么?请参考书上的第一自然段来回答。

 自主思考,阐述观 点。① 列强倾销商品(以洋纱、洋布为主),导致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家庭手工业衰落破产与农业分离,带来了自由劳动力)——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的市场。

 过渡: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一是市场;二是原料。市场得到了,原料呢? 结合两种土特产品的出口数据思考 问题 2 2 :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问题 1 1 反映的历史现象思考:这两种变化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何影响?用教材第二自然段语言来回答。

 ② 列强通过掠夺原料(以丝、茶为大宗)服务于资本主义市场 ,使得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导出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变动之二。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一位外国记者对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认识”。

 资本主义打开并扩大了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倾销商品的场所和原料产地(消极)。另外一方面,也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商品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既能为外国所有也为可以为中国所用,只要你愿意。

 当然,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虽然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是在封建经济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或者总结:毛泽东说: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自然经济解体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过渡:做为封建统治基础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了,当时清政府面临的怎样的状况呢? “影视作品中 19 世纪中后期的清政府”。用一个词来形容下吧。(内忧外患)

 面对此中情形,一位清政府官员曾国藩的“应对”之策。结合教材和所学曾国藩主张是什么?目的是要做什么呢? 什么是洋务运动?引出洋务运动的实质。

 还有哪些代表的人物? 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代表: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说起这场运动,众说纷纭呀。。

 请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论证以上三句话。

 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统称为洋务企业,都是采用机器化大生产,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变动之三 — 洋务经济的出现。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中国近代史》,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加速了中国封建经济的瓦解。

 筹划海防,创建海军,开启了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开近代教育先河。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持续了 30 年。(展示幻灯片)随着甲午一战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对此,李鸿章有此反思。练兵海军犹如纸糊的老虎、犹如破屋,外表装饰的再美也抵不过其内在的腐朽。拆不得、补不起,透露着一种无奈呀。我们可以看到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先进的生产力移植于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上)。当然,从富国强民的目标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从推动中国进步来讲,洋务运动又是成功的。(展示幻灯片)

 板书:变动之四 ——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特点: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大城市,特别是通商口岸。

 原因:自然经济解体早,解体程度深;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

 请同学们谈谈,你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当时中国有何影响? 影响: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中国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

 探究: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动?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未来的发展道路如何?是否会一帆风顺呢?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探讨。

 板书已经呈现:

 变动一:外商企业出现; 变动二: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变动三:洋务经济的出现(19 世纪 60—90 年代); 变动四: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展示“ 1840- -0 20 世纪 0 20 年代我国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图

 ”请同学们判断 a a 、b b 、c c 、d d 。

 分别代表那种经济形态?将四个变动对号入座。

 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四个变动”仅仅是表现?为何不用“经济结构的变化”? 正如陈旭麓所言:“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走这条路不是中国民族选择的结果,而是外国影响造成的。于是而有种种变态”。

 变动还体现着一种趋势: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变动的影响:经济的近代化,促进了政治、思想的近代化。

 回过头看我们的课题我们能够体会在工业文明冲击下,我们的“变”是必然的,也是被迫的,在“动”中萌生了一点觉悟——开始了近代化探索。

 教学意图:总结知识、拓展思维、树立正确的文明史观。

 作业布置:

 话题:西方工业文明的拓展与东方近代化进程。

相关热词搜索: 学年 必修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