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现观庄严论释》第十二课笔录

时间:2021-10-15 13:57:41 来源:网友投稿

 《现观庄严论释》第十二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

 庚二(究竟修行所为)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辛一、本体:

 “修行所为”的本体是什么?就是自己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成佛,获得佛果就是我们修行的所为,所有的大乘道要获得的果就是成佛。有些人可能会说,难道这个果不应该是利益众生吗?利益众生是事业,而大乘道真正的果是成佛。大乘道的果一定是和因相应的,这

 就是是佛果。现前的果是佛果,不是菩萨果、声闻果,也不是人天善果,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佛果。

 成佛之后干什么?事业肯定百分百是为了利他。、菩提心的两种所缘当中,一个是缘众生,一个是缘佛果,自己修行的所为就是成佛。这方面我们要了解。

 辛二、分类:

 分类是把所为,即最终要获得的目标细化,分为三个侧面。

 胜诸有情心,及断智为三, 当知此三大,自觉所为事。

 “所为”从三大进行安立,“三大”即大心、大断和大智慧。有些注释当中讲心大、断大和智大,其实意思一样的。“胜诸有情心”这一句是大心,大心是什么意思?大心就是悲心,主要是讲悲心非常地强烈。悲心强烈到什么程度?刚刚入道或者在入道之前。虽然很多道友现在还没有进入大乘小资粮,但是在入道之前给我们做的学前教育或者启蒙教育,已经说了大悲心特别重要。我们现在学习《入行论》中大悲心、菩提心的教授,从这开始已经给我们灌输,让我们训练大悲心了。假如说在世间教育的时候,从学前班就开始教导大悲心,如果有这样的训练,随着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一直训练下去,到了成年的时候,悲心就会比较成熟了。

 我们以前没有这种训练,佛法中的菩萨培训班,在学前教育当中,大悲心就已经开始学修了。大到什么程度?刚刚开始接触大乘,学修的课程中就有大悲心,而且这是核心,然后经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训练,到了佛地的时候,大悲心彻底清净,所以叫做大心,这是非常清净的大悲心。

 “胜诸有情心”就是说大心超胜于一切有情的心,所有有情的发心都没办法与之相比,不要说一般的外道、旁生、世间人,即便是出类拔萃的声闻缘觉,乃至于菩萨都没办法和佛相续当中大悲心相比。有时这里面不讲菩萨,为什么?菩萨是佛真正的直接因,只不过没有修圆满,圆满了就是佛的发心。而声闻缘觉已经修圆满了,他们没有办法达到这种高度,叫做“胜诸有情”,声闻缘觉、凡夫众生根本没有办法具足佛的大悲心,甚至于连十地菩萨也没办法具备这样的大心。

 “及断智为三”,及断和及智为三,还有断大或者大断,大断是什么意思?障碍全部清净了。这不是我们在凡夫的时候,今天障碍清净了非常高兴。比如在念金刚萨埵的时候,梦境当中出现了一个梦兆,感觉自己的罪障清净了,特别高兴。我们相续当中很多烦恼障和所知障连动都没有动。佛地的时候,凡夫所有的障碍,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和习气,一点都不留,全部清净,叫做大断。否则不是大断,只能叫小断或者不断,一点都不断或者只是断了一部分。安立断大或者大断的是佛,相续当中非常清净,一切的障垢一点都没有了,所有的

 障碍连根拔除了。

 及智叫做大智,大智有些地方叫大证或者叫证大,证悟大,大的证悟。为什么叫大的证悟?因为他的证悟达到圆满了,所有的障碍消尽时,所有的证悟就圆满了,遍知一切所知,叫做证悟圆满。

 “当知此三大”,应该知道这三种大。“自觉所为事”,“自觉”即追求自然觉悟。菩萨修炼菩萨道的时候,最后自然会觉悟。种性当中就具备觉悟的自性,叫做自然觉悟。这是自然觉悟的菩萨最终追求的所为,自然觉悟的佛果就是菩萨的所为,叫做所追求的目标。

 大心、大断、大智,一有皆有,不可能先有大心,再有大断、大智。如果没有都没有,在成佛之前三个都没有;如果有都有,成佛三个同时有。为什么叫大心?凭什么说超过了十地菩萨叫大心?因为大悲菩提心上的障垢没有了,而且大悲菩提心上面所具备的证悟圆满了,所以才叫大心。大断是一样的,为什么叫大断?因为证悟了一切万法的本性,所以叫大断;大智也是一样的,为什么能够彻底证悟?因为自己的障垢断尽了,所以这三者有是同时的,不是次第具有。

 一到十地菩萨为了三种大,开始修持各种各样的法,一旦成佛,所有的障垢清净,顺缘具备了,自然而然会现前三种大。这是我们的目标,三种大在修行成佛之后都是有的。了解目标,对于我们修行佛道本身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做事情,不知道目标会很困惑,到底我这样做为了什么?没有一个目标,虽然每天还是在做,但是对自己未

 来的目标不明确,做的过程中也会感到痛苦,没办法把自己所有资源非常坚决地投进去。

 我们修行也是一样的,修行者不确定自己是为了成佛、利他,也不确定是为了三种大,在投入修行的时候,就会恐怖、畏惧,或者不愿意把时间精力最大程度地投放进去,有怀疑,觉得应该留一手,万一走不通,中间改变了怎么办?我还留了一手,相当于投资失败了,额外还存了一笔救急的钱。我们三心二意的就走不远,遇到一点违缘,觉得是不是我搞错了?非常容易退失。如果我们通过闻思完全确定了三种大,无论如何这是我们究竟的目标。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会遇到一些违缘,但是认清楚终极目标,而且不是迷迷糊糊地认清楚,通过观察抉择之后,知道这就是最究竟的三种大,完全把生生世世投进去,发愿修持弘扬菩萨道为了成佛而奋发,所有的善根不回向其他的地方,全部用于成佛。非常坚定的朝这个目标前进。在这个过程当中非常的勤奋,遇到违缘也不会很容易被打倒。这就是确定所为,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成佛,但是首先把目标以没有怀疑的方式确定下来,的的确确很重要。

 庚三(宣说实修现观修行之相)分四:一、意乐方便智慧双运之披甲修行;二、趋入对境圆满道果之趋入修行;三、加行二资双运之资粮修行;四、所修断证圆满之定生修行。

 所缘、所为讲了,为了达到所为的三大,我们要实修现观,怎么样达到,修什么法才行?下面讲了四点,通过四种方式,就可以圆成

 目标。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是窍诀性的给我们梳理了一下,四个不同的侧面。

 第一,披甲修行,或者叫做披甲修行,主要是意乐,自己的发心方面。当然这种意乐当中有智慧和大悲。披甲修行就像进入战场之前要把铠甲披好,然后自己就有了勇气,所以我们在趋入六度之前,首先一定要发起强劲的意乐,获得究竟的三大,叫做披甲修行,需要通过不同的修行方式来具足。

 第二,趋入修行。铠甲披好了,必须要趋入到战场当中去,只是心中作意、发誓愿、喊口号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冲锋。如果喊了口号之后不动弹也不行。首先心理做好了准备,然后喊着口号,开始趋入修行。平时我们念仪轨的时候,也是为了利益众生发菩提心。一方面来讲,提醒我们发心,一方面也算是口号,口号并不是贬义的,该喊还是要喊。然后真正要趋入修了,开始修行六度等等。

 第三。资粮修行。修行主要是要积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因为六度本身要修圆满,也必须要智慧和福德两种资粮的资助。资粮是成办目标不可缺少的粮食。以前我们也解释过,比如穿越森林、戈壁、沙漠,拿什么资助?带着干粮和水,水和干粮就可以帮助你走出去。我们从此处到彼处的修行,比如凡夫到佛地的修行,什么可以资助你圆满?福德和智慧就是我的粮食,大饼是福德,矿泉水就是智慧。有了这两种可以帮助我们达到目的地,这就是资粮。如果想要六度圆满,必须要有资粮才行。

 第四,定生修行,也就是果,修完这些之后,一定有果,决定会出生清净的果位,叫做定生。

 辛一(意乐方便智慧双运之披甲修行)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壬一、本体:

 披甲修行的本体就是智慧悲心双运的意乐来修行六度,通过智慧悲心,就是说我一定要以智慧和悲心的意乐来修,它和六度之间是两个不同的反体。以什么心来修六度?我们以智慧和悲心双运的心来修六度,叫做意乐的自性。

 壬二、分类:

 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 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经说。

 虽然这里讲的好像是六度修法的本身,但是通过它所修的就是我们的意乐。在什么上面安立的意乐?在六度上安立的意乐,因为我们要修六度,所以就用所修的六度来表现意乐,就是说我们要在上面表现自己的意乐。在修布施、持戒的时候,我们是以智慧和慈悲的方便来修,就是在所修的法上面来安立修行的意乐。

 “由彼等别别”,“彼等别别”所修的法就是我的意乐所趋入的。

 你的智慧、悲心、意乐如何体现?怎么样去圆满?就是以六度的方式来体现的。

 “皆摄施等六”,在修法当中,智慧和方便双运的意乐,通过这方面摄持的修行,这种意乐包含了布施等六种法。就是说我的意乐体现在六度当中。我以智慧和福德来修布施,以空性和福德来修持戒,乃至于通过双运的方式来修智慧,所以说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包括了布施乃至于智慧等六度。

 “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经说”,“披甲修行”通过意乐要趋入的是什么?有三十六种修法。如经所说,《般若经》《大圆满前行》等当中都讲了三十六种,前段时间在大恩上师讲的《大乘经庄严论》第十七品度摄品当中,宣说的也是非常细致。我们简单的看一下,这里大恩上师也是以布施当中的法布施为例来介绍一度当中如何包括了六度。一度包括六度,六度,六六三十六种修法。

 “六六如经说”,本来讲六度每一度包含其他的六度,就是三十六种。此处我们以布施度当中的法布施为例,第一,布施的布施。什么是法布施当中的布施度,如何具足布施度?比如我们通过清净的心,而不是以悭吝心,或者名闻利养的心摄持来宣讲正法,叫做法布施。

 第二,布施的持戒。在布施当中如何具足持戒?如果我们在做法布施的时候,没有恶心和恶行。因为持戒要远离不好的发心和行为,

 前面讲了没有吝啬心,这一点其实可以放在持戒当中。因为吝啬心就是持戒的违品,所以真正的法布施具备了能讲、所讲和所讲的法三者。有听众,有讲法者,然后再把法传讲,这是法布施本身。我们讲没有吝啬心等等,也是附带讲了,真正来讲,没有吝啬心应该放在第二条里面,什么叫做法布施的持戒度?就是说在传法的时候,我没有吝啬心和名闻利养的心,也不是为了别人的赞叹,叫做布施的持戒。

 第三,布施的安忍。什么是布施的安忍?如果在传法的过程当中,对于很热、很冷、很饿,都能够忍受,不被这些违缘所动,自己能够安忍这些痛苦,就是安忍度。

 第四,布施的精进。法布施的精进是什么?就是在做法布施的过程当中特别的高兴,非常欢喜。前行当中讲,不违背时间。如果是八点钟讲,他就是八点钟讲,不会拖延,都九点钟了才来。他很高兴做这件事情,既然很欢喜,也就不会拖延。如果是不高兴做的事情,就会想方设法地拖延时间,今天脑袋有点痛,不讲了,明天有什么事情又不讲了。因为他对这件事特别有兴趣,所以会想方设法首先排除这些因素。即便有点痛苦他也不会受到影响,就像大恩上师一样,他老人家因为对传法非显现上很高兴,即便是挂着吊瓶也在讲,我们挂吊瓶可能是在医院的床上,他老人家在法座上挂吊瓶,就是给我们做一个示范,说明他对传法本身特别有兴趣,很高兴传法。这是法布施的精进。

 第五,布施的静虑。静虑本身就是一心专注,讲法的时候特别专

 注法义,没有分散在其他地方,就是静虑度具足。

 第六,布施的智慧。一方面在讲的时候如理如实的分析,把法义本身讲出来,还有一方面,就是了知如梦如幻,就像在梦中讲法一样,没有三轮的实有的执著。

 其他的持戒乃至于智慧都可以以此类推,在《大乘经庄严论》当中,麦彭仁波切的注释每一条都讲了例子。这是持戒的布施、持戒的持戒、持戒的安忍,乃至于智慧的布施、智慧的持戒等等,全都讲到了,我们可以这样去分析。

 辛二(趋入对境圆满道果之趋入修行)分二:一、本体;二、分类。

 壬一、本体:

 趋入修行趋入到哪里?就是说趋入对境圆满的道果。趋入对境是圆满道果的大乘,就是说道圆满,果也圆满的大乘。一个是资粮、加行、见道、修道,一个是果地、佛地。我们修行要趋入到道和果当中,这就是它的本体。

 壬二(分类)分三:一、趋入因之道;二、趋入所得果;三、摄义。

 癸一(趋入因之道)分二:一、趋入共同世间 道;二、趋入不共出世道。

 首先是“趋入因之道”,前面讲道果,怎么样趋入它的道?就是对于得果之前的修行,必须要如理如是的趋入,如果你的因修行不圆满,它的果就没法现前。我们对佛法当中所讲的因缘法则一定要重视,不仅要重视果,因也一定要重视。如理如是的趋入它的道,就可以如理如是的获得这个果。如果道圆满了,果就会不求而自得;如果因不圆满,虽然天天在想果,果也不会因为你的观想而圆满。没有支撑它圆满的困素,也是不行的。

 子一、趋入共同世间道:

 “趋入共同世间道”,“共同世间道”就是说我们在趋入修法之前,都是共同的,就是说无论如何都是需要有的。

 静虑无色定。

 第一,趋入世间四禅四无色定的寂止。“静虑无色定”就是寂止,禅定是共同的。为什么是共同的?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就会被世间的妙欲所引诱;如果修了静虑无色定,我们的注意力就不会放在世间的妙欲上面,对我们来讲欲界的色声香味触等粗大的东西有可能成为我们障道的因缘。

 众生对五欲特别耽著,第一导致心散乱,第二导致对于心灵之道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对妙欲如此的耽著,想要获得妙欲,而耽著享受,所以对于心灵之道是没有兴趣的。修寂止可以帮助我们灭掉这方面的执著,在修寂止之前,自己要有获得禅定的条件。对于以前舍不得的

 东西必须要舍弃。比如说五盖等修持禅定的障碍是必须要断的,要守基本的戒律,应该抛弃的东西也要抛弃。

 这些方面一旦修成了,我们就会对于世间妙欲真正没有兴趣了,障碍我们趋入胜观的就是粗大的妙欲。如果我们能够生起静虑无色定,和四禅四无色定能够相应,我们就会对于欲界的妙欲没有兴趣了。欲...

相关热词搜索: 笔录 庄严 第十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