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再读《摆脱贫困》

时间:2021-10-15 12:18:42 来源:网友投稿

 再读《摆脱贫困》

 2020 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按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并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30 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宁德工作期间就擘画脱贫工作,并立足实际,提出的发展思路着眼于全局和长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摆脱贫困》收录了从 1988 年至1990 年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的 29 篇讲话和文章,“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等许多观点,在经过 30 多年的时光洗礼后,仍显现出熠熠的思想光辉。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习近平指出,“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书中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他那种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这种精神和信念是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贯穿《摆脱贫困》始终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群众观点。群众观点包括: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

 贫困是一个结果,导致贫困的原因却各不相同。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切忌空喊口号、好大喜功,也不能胸中无数、好高骛远。撬起贫困大山的支点,要利用精准这根杠杆。宁德贫困地区山高路远、无地可用、抱海无为、有策难施。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面对来自广大干部群众的热议、面对从上到下的迫切期待,时任宁德地区主要领导的习近平并没有仓促作答,而是用一个月的时间走遍闽东 9 县的山山水水,边走边看边思考“弱鸟”何以能先飞。上世纪 90 年代,宁德率先开展“造福搬迁”工程,组织“经济大合唱”,大念“山海经”,一步步赶上福

 建全省平均发展水平,顺利摘掉“连片特困地区”和 6 个“国家贫困县”帽子。习近平离开宁德时,全区已有 94%的贫困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面对脱贫攻坚战,依然需要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精准扶贫,实施“五个一批”,实现精准脱困,提高扶贫开发有效性。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习近平指出,“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他更强调,“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习近平在 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演讲时说道,“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无论是在闽东,还是在福州,无论是在福建,还是在浙江,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习近平始终强调扶贫工作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苦干实干求发展。“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艰辛于他人数倍的努力,不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涓滴成流,聚沙成塔,是不能做成事业的。”

 在全国脱贫攻坚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役中,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为整体打赢脱贫攻坚战擘画路线、指引方向。同时,也从全球减贫的世界维度全方位体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

 学习《摆脱贫困》 《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同志于 24 年前,也就是 1992年在他离开宁德两年以后,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出版的第一部专著,收录了习近平同志从1988 年至 1990 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共29 篇,12.1 万字。书中涉及的脱贫攻坚和加快发展两个方面内容,与东北公司当前亏损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高度契合,为我开辟了新思路,指引了新方向,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谈几点体会和感想:

 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书中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他提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他反复讲,“贫困地区不要有超现实的幻想。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针。”结合东北公司目前的困境,更要谋求适合分公司自己的解困之路,面对南沙油库面积大、设备地老坏情况严重等问题,要立足岗位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设立岗位分担区,将重点设备维护保养责任落实到人。

 在实践中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书中,习近平始终把经济建设当着最大的政治,把消除闽东贫困作为首要任务。他写道:他曾经在一个乡政府的墙壁上,看到挂满了各种锦旗,又是优秀,又是第一,但唯独看不见经济建设这面锦旗。他

 说:“实践不断给予明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在生产力的解放中,在国力的快速增强中,在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中,在与外部世界日益广泛的交往中,才能得以最充分体现。”百年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实践出真知,结合我们目前的工作重点,要坚定扭亏解困和改革发展信心,坚决落实公司党委决策部署,总结分公司提质增效和管理提升案例,提升分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习近平在书中写道:“扶贫要先扶志”,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面对近年来在销售板块内企业竞争力排名出现大幅度滑坡,与西北公司相较,在市场占有率、利润指标、企业管理上也是差距明显的,东北公司自身存在诸多制约改革发展的问题,在集团公司业绩考核中排名靠后,盈利能力各项指标排名较差,管理手段粗放,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企业发展能力不强,“大而不强”的矛盾突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等等这些问题。为此,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迎难而上,秉承“弱鸟先飞”理念,规划好扭亏解困的工作部署,正本清源,回归大区公司本位,深刻领会公司党委的战略考量,把握生存大势,抓住扭亏机遇,谋求未来发展,努力在

 “十四五”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彰显新担当、展现新气象、见到新成效。

 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习近平在书里写道,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他把坚持群众路线看作每一个干部都应当苦练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专门著了一篇文章《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文章中他首先提出命题:“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之后他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阐明了我们党的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在于人民群众。党需要群众,群众需要领导,能不能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能不能、会不会和人民群众打交道,就是检验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结合近期“我为员工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要持续加强党组织的引领,始终脚踏实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历史的车轮进入新时代,面对更加复杂的世界局势和风险,我们的党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能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继续创造出令世界更加刮目相看的伟大奇迹。

  学习《摆脱贫困》

 《摆脱贫困》一书真实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地区工作期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探索,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方位的各个领域。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素养和哲学内涵。彼时习近平总书记才 35 到 37 岁,这些思想和观点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对照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摆脱贫困》一书中所体现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博大深厚的为民情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清新朴实的文风深深的打动着我更激励着我,让我在政治上、思想上、认识上有了更深的领悟。

 一、坚定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以坚定的信念坚守初心的发展史。习总书记在《弱鸟如何先飞》一文中写道“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中有无坚定的意识和信念。当前,公司系统上下面临着提质增效和扭亏解困,改革发展等诸多难点、重点工作。主观上,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客观上,更要正视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综合竞

 争力不强,盈利能力不佳等。分公司层面,我们在安全管理、油库管理、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也与系统内兄弟企业间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坚信事在人为,只要全体干部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在东北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齐心协力,提振精气神,增强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定能彰显新担当、展现新气象、见到新成效。

 二、开放心态。总书记在《跋》中写到“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可见,思想上的贫困才是真正的贫困。作为分公司来讲,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和长远的眼光,对内挖潜、对外学习,尤其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要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的能力素质。要善于谋局、顺势、借力、做实,要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强化底线思维,做到防患于未然,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妥善处理困难复杂局面。要全面加强油库管理,从管理流程、制度执行、设备设施、工作作风等各角度全方位的进行管理提升,通过事件深刻反思、清醒认识、正确处理,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全面提升油库管理水平,为分公司高质量发展打牢根基。

 三、务实作风。本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在今天都很有借鉴意义。如“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接力棒”摆脱意识和思想上的贫困等等。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总书记写道“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比如闽东的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闽东的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到实际工作中,要想在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落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那就要重视抓落实、敢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重视抓落实,就是要求干部恪尽职守、“说真话报真情做实事求实效,不能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工作是否做到位?事情是否后续完善?任务是否完全完成落实?这都是领导干部每天应该扪心自问的问题。只有将精神集中到为人民办实事上,才能形成榜样力量引导其他干部逐渐树立做实事、求实效的良好形象。敢于抓落实,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敢于直面问题,真正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认清自己的定位是为人民办实事的领导干部,坚决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善于抓落实,就是要求领导干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积极形成科学规范工作考核机制,以此激励干部将实事求是的作风扎根心底。奖惩分明,给干部灌输积极科学、求真务实的工作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

 四、为民情怀。总书记把坚持群众路线看作每一个干部都应当苦练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在《干部的基本功》一文他写到“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之后他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明了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在于人民群众。党需要群众,群众需要领导,能不能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能不能、会不会和人民群众打交道,就是检验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说他在书中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他倡导和推行“四下基层”,把它作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作为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改进作风的有效办法。全书通篇贯穿的群众观念,彰显了习近平深厚的为民情怀,始终脚踏实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学习《摆脱贫困》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总书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期写的一本书,近期通过中心组集中学习和自学等方式,细读《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为

 官一场,造福一方》《把心贴近人民》《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等篇章,觉得文章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哲理,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全书透露出强烈的“民本”思想、群众观点和服务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密切联系群众是干部的基本功”的要求如谆谆教导,激励着我要掌握好、运用好这一基本功。现就习近平同志《摆脱贫困》一书,谈读...

相关热词搜索: 贫困 再读 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