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想汇报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7篇

时间:2022-11-04 09:20:32 来源:网友投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7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 如何理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7篇,供大家参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7篇

篇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

理解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从现在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如果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

 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高度重视金融、地方债务、信息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政治社会风险,防止个体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

 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加强东西部扶贫

 协作和对口支援,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

 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降低污染排放。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保督察,改革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比 2010 年翻一番等目标要求。

 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到了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既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

 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我们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此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伟大征程,并将赋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内涵。

篇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

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09-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一庄严宣告激荡着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底气,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民族复兴伟业标注了新的历史方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百年夙愿,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找到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方向和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迈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对于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中

  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人类文明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过程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体要素不断生成。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提出两个文明、党的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党对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完善和发展。新时代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整体形成阶段,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容要素全部生成,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也使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科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凝练概括出我国国家制度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提出十三个“坚持与完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制度、国家制度建设以及国家治理体系构建迈出了新步伐,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机制要素已完备规范,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四梁八柱”。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建设,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

  新形态的特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就是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史性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让人民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做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使文明转型拥有了政党领导力量,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方向,既保证多元一体、整体发展,又调动各方力量、多方协同,做到统揽全局、协调各方。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相比,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特质,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根红线,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获得人民这一主体力量的强大支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效启迪陷入“ 西方之乱” 中的国家走出治理困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对解决中国问题意义重大,而且对解决世界难题意义深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不同于西方现

  代化道路的新模式: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并垄断话语权的局面,打破了只有遵循西方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偏见,破除了“全球化=西方化,西方化=现代化”的思维定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以与西方迥异的政党体制、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文明形态,从根本上改写当今世界的现代化理论谱系,有效启迪陷入“西方之乱”中的国家走出治理困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全新文明形态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广阔空间,必将深刻改变世界格局,推动“东升西降”世界趋势的变化,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赢得世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同。

篇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原因? 一.事情发展阶段不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建设”二字代表过程,表明党在十八大以前对全面小康的认识,有任重道远的意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建成”二字代表结果,表面党在十八大期间对全面小康的认识,说明全面小康进入决胜阶段,换用建成二字与建设二字以示区别,更加符合事实。

 二.内涵不同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更加明确。

 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更加切合实际。

 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更加全面。

 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举措更加有力。

 总的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必然会发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快要实现全面小康之际,用建成代替建设,符合事情发展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我党的决心,信心,恒心,体现改革开放以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它更鼓舞我们最终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篇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

类文本阅读 训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3 题。

  材料一: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 个全 面"战略布局,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比 如,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等等。

 这些新的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 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七大战略,特别是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摘自石仲泉《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人民日报》2020 年 8 月 19 日)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新动能,为经济更高质量 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从产业数字化到数字产业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19 年“ 三次产业” 的贡献率分别为 3.8%,36.8% 和 59.4%,“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0.2,2.2 和 3.6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比第二产业高 22.6 个百分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需求恢复慢于供给,消费恢复慢于投资的态势,消费增长滞后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企业营收及利润恢复增长。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地落实,消费端持续回暖。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内需回暖特别是消费明显回升,预示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或为四季度与 2021 年中国经济反弹蓄势。接下来出口-制造业投资链条以及居民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有望逐步替代地 产,基建投资,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摘编自祝嫣然《人均 GDP 超 1 万美元,经济总量将破百万亿元》, 《第一财经日报》2020 年 11 月 13 日)

 材料三:

 行百里者半九十。全面建咸小康社会面临的短板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一些地方还有“最后 一 公里”亟待打通。

 一是剩余贫困人口攻坚任务艰巨。截至今年 2 月底,全国还有 52 个贫困县尚未摘帽、2707 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 45.7%,看不上病看不起病、贫困家庭孩子失学辍学﹑部分贫困人口仍住危房等问题突出。

 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客观存在。深度贫困地区均位于中西部,贫困人口较为集中, 是 “短板中的短板”。

 三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犹存。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少数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土壤污染防治压力大。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四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问题新考验。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经济增速大幅下降,就业压力 明显上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减少,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加大。

 (摘自宁吉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决战决胜实现目标必须加快补短板》,《人民日报》2020 年 7 月 24 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反映了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以后的主要矛盾,对于党 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重要意义。

 B.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既有赖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要依靠新型产业的健康发展,其 中第三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更为重要。

 C.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推行了一系列促进人民消费的政策 以帮助企业盈利,这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D.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脱贫变得 更加困难,这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之一。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根据材料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得知 A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二的图表及文字信息可知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而并没有提及重要性的问题,属于偷换概念,B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中“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地落实,消费端持续回暖。”可以得知 C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四“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减少,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加大”可以得知 D 选项正确。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既有延续又有发展,这是时代的变化 和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共同决定的。

 B.从“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的增速在波动中有所下降,但始终高于第一、第 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最为明显。

 C.2019 年,我国“三次产业"增速均创五年来最低,产业总量的差距也创五年来最大,可见“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D.截至 2020 年 2 月底,我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有一部分地区的人群面临着严重的医疗.教育等问题。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文顺序对应原则,材料一中 “这些新的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可以得知 A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二图表的趋势和数字间的比较可知 B 选项正确。C 选项中““三次产业” 发展不均衡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于原文无依据,因此 C 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三“看不上病看不起病、贫困家庭孩子失学辍学﹑部分贫困人口仍住危房等问题突出。”可得知 D 选项正确。

 3.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我国可以采取哪些经济建设举措推动社会发展。(6 分 分)

 【答案】(1)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新动能,为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2)采取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带动消费回暖以及经济的全面回暖,促进中国经济 反弹。

 (3)鼓励出口—制造业投资链条发展,推动经济进一步复苏。

 【解析】题干已经限定了答案范围在材料二中 ,分析可以采取哪些举措,即在材料中找到经济措施即可。根据“我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新动能,为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从产业数字化到数字产业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地落实,消费端持续回暖。”“接下来出口制 造业投资链条以及居民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有望逐步替代地产,基建投资,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的主要驱动力。”可得出答案。

篇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述责述廉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本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关,仔细履职尽责,团结和带领镇党委一班人,实干攻坚、加压争先,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个人一年来思想政治建设、岗位职责履行、工作成效及廉洁自律情况汇报如下:

 一、遵守纪律情况

  一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四个服从”,仔细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做到了政治信仰不动摇、政治立场不含糊、政治方向不偏移。二是严守党的组织纪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发挥班子的集体领导作用,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均由会议集体研究决定,自觉做到末位表态,确保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到实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因公外出报告备案、因病因事请假制度,保证了执行组织纪律的严肃性。三是严守党的廉洁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廉洁自律准则》和省市区各项纪律规定,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坚持带头厉行节约,大宗商品采购均严格办理政府采购手续,千元以上经费开支由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四是严守党的群众纪律。不断强化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每月走村入户次以上,以群众利益为导向

 研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五是严守党的工作纪律。仔细落实不直接分管财务、项目、干部人事、行政审批等制度,自觉按程序报告工作,带头遵守机关管理规定,以严格的工作纪律有效保障各项任务推动落实。六是严守党的生活纪律。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条件地严守生活纪律,自觉做到不违规不逾矩,凡是《准则》倡导的,就积极践行、主动去做,凡是《条例》禁止的,就时刻警醒、坚决不干。

  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夯实主体责任。仔细落实区委下发的《乡镇(街道)、部门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任务清单》,并主持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对全镇个村党支部下发了村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任务清单,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要求;班子成员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保证队伍廉洁高效,实现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步发展,在全镇形成了主动担责、尽力尽责、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的格局和态势。二是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廉政意识。仔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集体学习和约谈制度,不断给党员干部敲警钟、拉警报,持续不断地抓好全镇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对镇领导和村支书、主任进行集体约谈次人,个别约谈次人,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场人(次),组织镇村党员领导干部人赴和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艰苦奋斗精神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廉洁自律。坚持把各项纪律落实到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始终坚持依纪依规行事,没有利用职权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也没有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三、作风建设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各项规定。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村干部管理制度》等项制

 度,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保障的工作机制,在全镇形成了遵守纪律、服务群众、求真务实的良好工作作风。公务接待严格执行用餐标准;“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同期下降%,精简合并各类会议场(次)。二是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接访和下访制度,落实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共为群众帮办解决各类急难实事件,新建某某镇便民服务大厅处,设立了惠农、信访等便民窗口,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查摆问题真抓实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个人查、群众提、领导点、互相帮的方式,我个人征求到的条问题意见,进行了逐一销号整改,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强化党员评议,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问题,仔细查找自身存在某个单位的问题和不足,立马批评教育,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严格落实整改,做到了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尽管自己在遵守纪律、履行职责、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区委、区政府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特别是区委向我反馈的四条意见,很有对于性。一是角色转变不够,理论水平还需提高;二是推动乡镇债务化解的思路不够,措施办法还需完善;三是对农业结构调整谋划不够,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方面成效还不明显;四是对村级干部监督管理抓的不够,“四议两公开”等基层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还不到位。

  对于存在某个单位的问题,我将深刻反思,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抓好整改落实。

  (一)培养“三度”促学好习惯,不断念好“学字诀”。我到某某工作不到一年,从乡长到书记的角色转换不够到位,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领导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工作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

 性。在今后的学习中,一是强化学习深度,在时间上下功夫。参与集体学习、保证自学时间,达到学理论要深、学业务要精、学政策要透的境界;二是深化学习厚度,在以学促用上下功夫。与干部群众既拉家常、也学知识,既讲工作、也谈理想,把没有感情的理论学习转化为有感情的沟通畅聊,做到学习与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三是拓展学习宽度,在学习范围上下功夫。不断把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与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把握和统筹全局的能力,做到广泛涉猎、厚积薄发。

  (二)展现勤勉高效好作风,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从某某实际出发,着力破解阻碍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以积极主动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仔细落实“第一责任人”、“一岗双责”职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夯实领导基础。二是突出瓶颈破解。进一步优化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项目支出,多措并举积极主动的化解乡镇债务;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大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扶持力度,加快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村集体和土地入股的形式发展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对村集体闲置的土地、房产等实行租赁经营,兴办村集体经营项目,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三是突出项目带动。持续做好“美丽乡村”、设施蔬菜与现代农业产业园、旱作农业示范片带、驾驶员考试中心、洁净煤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继续内引外联,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引进一批新项目到某某落地生根,在产业集群开发、城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再下真功夫,培育新亮点。四是突出产业主导。按照“山川塬统筹发展,菜果畜重点突破”工作思路,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农业品牌,积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促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

 (三)坚持从严治党“生命线”,不断夯实筑牢“三关口”。一是筑牢“制度关”。加强对镇村干部的监督和教育管理,健全完善镇村干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对工作中存在某个单位的问题立马进行协调处理,统筹兼顾效率和质量。二是筑牢“考核关”。建立参与面广的村干部考核机制,实行村民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两委定期报告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接受党员、群众代表的民主评议;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基层民主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严格追究责任,促使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开展。三是筑牢“廉洁关”。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对发现不担责、履职尽责不到位等行为的镇村干部动真格、严问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篇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

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体现了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比 2010 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

 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篇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

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跨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全面小康有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全面的要求,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习近平强调,如果到 2020 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五位一体”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加大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不能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坚持一定标准,又防止好高骛远;既考虑到 2020 年这个时间节点,又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

相关热词搜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小康社会 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