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汇报 >

全面深化改革汇报集合4篇

时间:2021-11-02 16:34:42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汇报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全面深化改革汇报4篇

第1篇: 全面深化改革汇报

第四讲 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构成了“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革命。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1.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是这场伟大革命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发展,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

正如恩格斯所说: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 不是一种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主义离不开改革, 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说: “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们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实践证明, “没有改革开放, 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因此,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 我国现阶段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 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 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利益主体的多样, 使得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新问题与老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 这项改革措施与那项改革措施相互关联、彼此制约。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这些矛盾和问题躲不开绕不过。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确保到2020 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就看我们在改革上能否迈出新的重大步伐, 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新的紧要关头, 如何坚持改革开放, 怎样进一步推进改革,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 以此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全面深化改革无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 这必将为中国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障。在这个意义上,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

2.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改革开放不仅“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全面深化改所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就是确保到2020 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 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即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实现, 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乃至二十几年时间里,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 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 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 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构建, 等等。而这些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得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 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既有体制改革, 也有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 制度的某些完善, 这些都是适应国家民族发展新要求、人民新期待的必然选择,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

3. 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不是依靠单纯的经济领域增长、要素投入来提升, 而是依靠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创新驱动来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成为现阶段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 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 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为此, 现在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就是加快推进变革, 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期, 也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国正处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如果不能保证增长动力和活力的持续性,我国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状态。现阶段, 走出这紧要关口必由之路就在于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和活力, 而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和活力的关键就在于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增长动力只能“从改革中来, 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我国改革红利的潜力巨大, 以改革促发展的效应巨大。未来我国的发展, 如果要让潜在的发展优势充分显现, 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改革开放。而当前的改革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 只有全面深化改革, 才能形成改革合力, 使各项改革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才能通过结构调整、创新驱动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而强大的动力支撑; 才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提升。习近平总书记说: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力, 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4. 全面深化改革是破解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 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 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经过30 多年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改革, 我国各方面建设虽取得了辉煌成就, 但也积累了一系列突出矛盾问题。所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国目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改革的难度加大, 改革的风险也加大。”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经济增长已从原来的高速进入中高速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结构不合理, 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经济发展面临后起国家追赶和发展国家经济科技上占优势两面的竞争压力, 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社会矛盾明显增多, 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 部分群众生活困难; 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 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 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 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等等。破解当前我国这些矛盾和问题, 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势头的关键举措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各方面矛盾和问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过程出现和发展的, 必须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来解决。而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不同以往的改革, 因为这其中的矛盾和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 改革难度之大, 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改革多方面配合、多措施并举, 需要改革向前稳步推进。为此, 我们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 才能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攻克体制机制上的痼疾,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破解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 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必须坚持全面改革。”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 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 注重各项改革的“碎片化” 改革, 也不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的线性推进的改革, 而是有方向、目标、重点的各项改革协同配合、系统推进的改革。

1.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 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明确的方向, 这个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就是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活力优势充分结合起来,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与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又要坚持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市场经济不能脱离社会制度而独立存在, 它可以同私有制相结合, 其结果是一方面带来发展, 另一方面无限制地放大了市场经济的弊端, 带来了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 市场经济也可以同公有制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市场经济的弊端, 最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伟大创新, 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伟大推进, 也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一个伟大贡献,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功的一个关键秘诀。因此,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市场经济, 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说: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 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 而是要使它更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就是改革的政治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又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排除各种干扰, 坚定不移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其中,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制度层面的目标;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是治理层面的目标, 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一方面, 改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完善和发展的机制, 就是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 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管理方式, 改变阻碍生产方式发展的上层建筑, 即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各种具体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推进所有领域的改革, 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体制和机制。30 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然而, 制度的确立并不等于制度的定型, 全面深化改革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的契机和动力, 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加贴近国情实际, 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正确方向不断前进。另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从传统治理走向现代治理的过程。对我国来说, 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治理, 从封闭条件下的管理走向开放条件下的治理的过程。这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现代化发展, 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因此,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 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 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 把各个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3.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仍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也表明, 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我国推进改革的突破口, 始终是改革的重点。就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来讲, 我国处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很多, 这些体制机制障碍往往集中在经济领域, 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成为解决现有经济体制机制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 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 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往往决定着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的进度,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 我们就是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 紧紧抓牢抓实经济体制改革, 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 从而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只有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要紧紧围绕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每个方面分别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其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目前, 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 市场发育还不充分, 特别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未理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过去的“基础性作用” 到现在的“决定性作用”, 体现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 政府是经济管理和调控的主体, 市场是配置各类经济资源的主体。换言之, 就是政府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是, 政府也有政府的定位, 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上, 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 让“看不见的手” 充分施展, 让“看得见的手” 真正有效。当然这不仅仅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还有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要理清。过去的改革讲政企分开, 现在还要讲政社分开, 该给市场的给市场, 该给社会的给社会, 政府做它自己该做的事, 这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要点。政治体制改革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 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机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自治制度, 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建设法治中国,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公正高校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维护人民权益,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让人民监督权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建构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建设廉洁政治, 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廉洁、政治清明。文化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体制改革始终坚持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文化体制改革始终, 体现在精神文化生产传播的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就是要夯实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把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大国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结合起来。完善文化体制就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 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制系就是建设相应的协调机制, 统筹服务实施网络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在流动。社会体制改革是改革创新社会体制, 促进公平正义, 增进人民福祉。社会体制改革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为此, 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 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收入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活力与和谐等方面深化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系、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以上五个方面的改革构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内容, 其中,各个方面紧密联系, 相互交融, 具有关联性、系统性, 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位一体” 的布局。

5.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不仅是社会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公平、人民幸福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使命。这要求我们党在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 必须致力于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 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 改革就失去意义, 也不可能持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 还应当看到, 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少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面对现实问题, 我们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当然,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但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 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 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 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哪里就需要改革; 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 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 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内在规律、增强信心勇气

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 一点都不亚于30 多年前的改革。对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这就是说, 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需要智慧, 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内在规律; 需要政治信心、勇气和担当, 坚定不移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迈进。

1.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施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其中的各种关系, 以使各项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围绕如何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和方法论, 这是我们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宝库。在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根据, 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导和精神动力, 实事求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基。要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这就是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 做到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的事实求是; 在实事求是的过程中, 以改革实践的新经验和对规律的新认识,

不断实现思想的新解放。在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一是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每一项改革又是由一系列因素构成的系统, 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二是重点突破。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多种问题,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主次之分, 在当前全面改革中,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求得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推进。三是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以整体推进改革的视野来谋划和实现重点突破, 以一个个改革重点突破实现改革的整体推进, 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在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 每一项改革既要考虑局部的具体情况, 更要从大局出发, 从全局上来统筹谋划。要避免“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防止局部和眼前合理却不利于全局和长远的情况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任何举措, 都要从全局看问题, 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 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在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是提出改革系统方案; 摸着石头过河是用先行探索,取得改革的经验教训, 从实践中得真知, 这两者是辩证统一。在摸着石头过河中, 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 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系统性, 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 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在现实中, 推进改革, 往往先选择若干农村、城市、企业, 进行试点, 然后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从全局的高度, 统筹协调, 制定规划, 整体推进。

在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胆子要大是对改革的勇气和战略上的要求, 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 敢于担当, 敢于啃硬骨头, 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是对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战术上的要求, 就是方向一定要准, 行驶一定要稳, 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二者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 一是在改革问题上要敢试、敢闯、敢干; 二是要重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遵循量变质变规律, 渐进地、稳步地推进改革; 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 坚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 积极稳步地全面深化改革。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是全面深化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关系。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 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动力。发展是硬道理, 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是改革的直接目的, 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中国的大局,是硬任务。只有社会稳定, 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 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 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因此,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 要做到扭住深化改革这个主题、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保持社会稳定。

2.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勇气

从历史和现实看, 虽然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开创了新局面, 但现在又到了一个紧要关头, 当前矛盾问题更加突出、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改革任务更加繁重。为此,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要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改革中的问题要靠改革来解决,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 要冲破桎梏、革除积弊, 离不开攻坚克难的信心。相对于30 多年前, 当前改革难题更多、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没有披荆斩棘的决心、信心, 在改革中就会寸步难行。实践证明, 难题之所以为难题, 往往有其关节点、矛盾集中之处, 这个难题攻破了, 就可以为相关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减少障碍; 一些矛盾和问题解决了, 就可以为更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打开通道。攻坚克难的过程, 就是不断破障前行的过程。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 敢于啃硬骨头, 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不仅不能前进, 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因此, 信心至关重要。全面深化改革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 必然要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而触动利益、较真碰硬, 离不开自我革新的勇气。改革有困难, 不改革会更困难。如果没有那么一股劲, 不敢、不想、不愿触碰矛盾问题,不但改革无法深入推进, 发展也很难乘势而上。全面深化改革要增强勇气、胆识, 敢于出招、敢于得罪人、敢于突破既得利益, 真正让改革落地。我们必须有一种为了人民利益、为了实现伟大梦想而义无反顾的自觉选择, 能够着眼大局, 着眼长远,勇于做出牺牲。只有把眼界放得更远一些, 胸怀更开阔一些,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支持改革, 才能真正义无反顾地攻坚克难。

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自觉。我们应当信心百倍, 勇气十足, 不怕阻力, 不畏艰难, 参与到全面深化改革这场伟大斗争中去, 为此, 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必须系统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所阐释的全面深化改革思想, 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明确目标, 厘清任务, 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遵循规律和方法, 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各种关系。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以更坚定的信心更豪迈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把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变成现实, 让改革的成果惠及人民。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必须坚持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历经30 多年改革开放的磨炼, 党中央对改革的驾驭能力大大增强, 领导改革的策略、技巧更加娴熟, 对改革总体蓝图的设计水平更加高超, 对改革形势的分析更加科学, 对改革将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加冷静而清醒。尽管改革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能够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固化利益的险阻, 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涉险攻关。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全面深化改革, 各种诉求相互碰撞, 各种力量竞相作用, 我们要有战略定力, 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 坚持改革正确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始终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 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 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解放思想也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 从而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 形成改革合力。当然, 解放思想, 激发大胆探索的豪情, 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盲目蛮干, 而是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 稳步推进改革。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人民是历史创造者,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改革企盼, 注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让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 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第2篇: 全面深化改革汇报

全面深化改革汇报材料3篇

今年来,按照区委及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办的要求,我办牵头组织开展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规范、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协助推进规划管理、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体制调整,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进一步完善全区审改工作体系。今年初,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及工作模式,我区调整了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区编委办、政务服务中心、区法制办等成员单位工作任务,理顺了全区审改工作职责关系。

2.主动承接省市下放的管理权限。今年长沙市以长政发〔20PC〕26号、长办发〔20PC〕4号文件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32项,涉及我区的有105项,其中行政审批事项72项。我区多次召开审改工作领导小组会和相关工作部署会,主动做好承接工作,确保了各下放的权限顺利承接和实施。截止9月份,承接的权限中已有40项办理了相关业务,共计办理7062件次。办理量较多的如老年人优待证办理,共计办理3742本,注册资本小于2000万元的私营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的登记,共计登记1135本。其他管理权限暂没有办理相关业务,如“拍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审批”、“外商投资企业财政登记”等。

3.大幅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通过取消、调整、合并、不予公布等方式,在原望政发〔20PC〕56号文件公布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精简了116项,精简比例达53%。精简力度在四县(市)中最大,长沙晚报进行了专门报道。通过精简后,我区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共为143项,其中:行政许可12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22项。并在区门户网站上设置“行政权力公开”专栏,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对外进行了公布。

4.全面清理其他行政职权。8月14日,全区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玉成区长亲自出席,并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其他12项行政职权清理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目前,区法制办、区编办、区财政局正按照工作分工对各单位上报的行政职权事项进行清理,预计11月份将清理完成。

(二)扎实推进区政府机构改革

1.认真做好了政府机构改革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多次机构改革调研,分别到工商、质监、卫生、计生等部门摸清情况、沟通衔接、听取意见;几次到省、市编办就有关问题进行协调,并提交了专题报告;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机构改革业务培训班。

2.提出了本轮政府机构改革初步方案。本轮区政府机构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理顺权责关系为目标,以机构编制只减不增为要求,拟设区政府工作部门限额数24个,并按照同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最大限度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的问题。如:拟整合卫生、人口与计生部门的机构和职责,组建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将分散在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卫生、商务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和药品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组建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积极做好房屋、林地、土地等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工作,将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到一个部门,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制度。总之,我办将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严控机构编制总量、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结合我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构改革方案。

(三)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今年来,参照中南片区事业单位区域分类参考目录和湖南省省直事业单位分类指导目录,结合我区实际,按行政类、生产经营类、公益服务类(又分为一类和二类)等类别对全区事业单位进行了预分类。共涉及全区事业单位462家。拟划为行政类2家(区交通运输管理所和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公益类459家(公益一类434家、公益二类25家)、经营类1家。预分类已上报市编委办,待省市批准后,我们将推动下一步工作,即: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强化公益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

(四)扎实推进区与园区事权的合理划分

成立了推进区与园区事权及支出责任合理划分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并与经开区、农科园、滨水新城、循环基地等部门进行了沟通衔接,基本掌握了我区与园区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草拟了区与园区事权划分初步意见。下一步,初步意见将在征求园区及相关区直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

(五)积极开展规划管理、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体制调整

1.调整规划管理体制。今年5月,成立了市城乡规划局望城分局,并同时调整了望城区规划执法管理体制和经开区规划管理体制。目前,规划分局进一步健全了规划决策体制和咨询论证机制,完善了区规委会议事机构。

2.理顺城乡建设体制。我们将在本轮政府机构改革中,统筹考虑全区建设领域机构和职责的整合和理顺。

3.构建城市管理新体制。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拟成立望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和网格化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并整合区城管委职能职责,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全面深化改革汇报材料

20PC 年我局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省厅、市局改革部署,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工资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完成年度各项改革目标任务。

一、拓展政策空间,全力以赴促进就业创业

(一)持续开展“五进五扶”活动,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本年度先后在校园、工业园区、社区、企业、乡镇举办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座谈会近30场,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30多次,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扶持、体制扶持、可持续发展扶持、脱贫帮扶等工作。

(二)优化就业平台,实现全民充分就业。今年我局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安徽公共招聘网试运行工作,将于2017年实现单位招聘与劳动者求职省内互通共享。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就业、灵活就业;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调查;本年度共开发146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提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开发基层服务岗,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三)强化政策扶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工作,本年度开展创业培训3期,150名有创业意向的劳动这接受创业培训;组织开展了金安区首届安徽工美杯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帮扶创业作用。

(四)深化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我局今年在深化技能培训过程中,统筹城乡所有适龄劳动者及失业人员,结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深入乡镇基层开展技能培训,提升了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二、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制度,深入开展就业脱贫工程

(一)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定就业脱贫工程实施方案。我局在深入贫困户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每一户的致贫原因,制定了《金安区关于就业脱贫工程的实施方案》的草案,在结合《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就业脱贫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六政办〔20PC〕18号)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已上报区政府办,等待发文中。

(二)召开座谈会,探讨摸底调查方法。我局积极行动,召开社会保障服务所长专题座谈会,确定统一我区就业脱贫基础台账上报时间,并将结合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数合理地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确定各乡镇街社保所长为辖区内就业脱贫的直接责任人,负责落实、协调、报表上报,并同时确定月报、季报时间节点。

(三)改革信息填报方式,制定四项清单。上半年我区结合实际针对对辖区建档立卡系统中的贫困劳动者就业需求、培训需求、创业意愿进行摸底普查,制定四项清单,明确报送节点,第一时间掌握就业脱贫信息。

三、理顺医保管理体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为加快推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稳妥有序地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分别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工作,我局根据市《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实施意见》和《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的时间为节点,制定时间表,逐项推进,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圆满完成了各项整合工作,正式成立了金安区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标志着我区已顺利完成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并轨”。

(一)认真贯彻落实市领导组会议精神。4月15日市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领导组会议后,金安区迅速贯彻落实。区人社局、区卫计委组织医保中心、新农合管理中心认真学习毕市长重要讲话、市政府《实施意见》和市政府办《工作方案》精神,明确统筹工作重大意义、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统一思想认识,严肃工作纪律,自觉支持、配合改革,形成良好氛围。同时按照时间节点推动整合工作。

(二)成立组织,制定工作方案。4月22日,金安区成立了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领导组,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分管人社、卫计副区长等任副组长,人社局、编办、宣传部、审计局、卫计委、民政局、法制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人社局。4月29日和7月19日召开了二次领导组会议,第一次领导组会议主要讨论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第二次领导组会议,主要是研究人员划转工作,布置成员单位工作任务。确定两机构合署办公时间表。领导组办公室每周按时向市报告统筹城乡医保工作进展情况。5月3日,区政府办印发了《金安区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实施方案》,从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步骤内容、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对我区统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围绕市政府确立的时间节点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和规划。

(三)部门各负其责,协调推进。区审计局于6月12日启动了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财务和新农合基金、财务的审计工作,目前审计工作正在进行,预计本月底基本结束。区编办对医保中心、新农合管理中心人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出人员划转意见。区财政局对两机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登记。区人社局成立了三个小组,即政策调研组、办公室调配组、工作协调组。政策调研组安排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调研,并于5月底召开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办公室调配组提出办公室调整方案,调整出5间办公室,并在医保服务大厅增设岗位,人社局办公楼整体二楼划归新成立的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使用,包括10间办公室,5间房得服务大厅,5间房的档案室,2间房的会议室,2间房的机房。同时为划转人员采购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为基本满足人员合署办公需要。

(四)城乡统筹,理顺医保管理体制。8月2日上午,金安区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成立大会顺利召开,标志着金安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了“二保合一”。区政府副区长方成群及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了会议。8月8日,随着原区新农合管理中心17名工作人员整体入驻区人社局综合楼办公,参合农民和城镇居民已经可以在同一服务大厅顺利办理补偿结算业务,在统一政策出台前,两个信息系统并行运行。由原新农合和城镇医保经办机构整合成立的金安区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正式运行。目前,整合后的全市统一政策正在制定和印发中。

第3篇: 全面深化改革汇报

全面深化改革情况汇报

   **县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2017年我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改革决策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改革重点,强化措施方法,健全制度机制,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有序深化改革 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我县不断强化领导组织,加大宏观调控和科学指导作用,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有序进行。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夯实改革任务。坚持常态化学习贯彻中省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及时研究讨论我县改革工作任务及推进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分析改革形势,精准把握改革方向,全面落实改革责任。针对专门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积极抓好组织框架构建,及时对深化改革各专项小组组长、副组长和成员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调整,不断强化机构与组织保障。同时,紧紧围绕中省市任务部署,及时召开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讨论了《县委全面深化改革2017年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确定了67项主要改革事项,并对改革任务进行分解,明确了协调单位、牵头单位、参加单位和目标要求,夯实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截止目前,已完成50项改革任务,10项正在推进,7项正在做前期调研。二是抓好统筹协调,适时跟踪研究。县委改革办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指导协调各专项小组办公室及牵头单位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对已明确的本领域改革任务尽快制定方案,落实工作任务,区分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使每类改革举措有效对接、协同推进。把调查研究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环节,年初结合我县深化改革形势与任务,聚焦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具体工作调研,在改革方案出台前,组织干部深入镇村和县直部门调查收集改革诉求和工作难题与障碍,认真分析评估,为改革方案制定提供一手资料;
在改革方案实施中期,及时组织力量跟踪调研,对实施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偏堵漏,防止改革部门利益化;
改革方案实施后,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同时,我们确定了 12个方面35个调研专题,开展“深化改革聚动能 创新机制谋发展”主题调研活动,收集各类调研文章60余篇,将其中40余篇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文章汇编成册,印发相关部门与领导,起到了深化工作认识,助推工作开展的作用。三是健全制度机制,狠抓督查考核。县委改革办及时建立健全了“四个一”改革工作机制、重要信息和工作方案备案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实行改革任务盘点销号制度,确保了工作有效衔接和有迹可查、有据可循。同时,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改革2017年工作要点对各项任务进行分解,将改革任务纳入2017年各镇(办)和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分值权重,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对各专项小组、各部门推进改革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检查,把每项改革任务的目标、路径、措施、可检验的成果作为重中之重,全年开展督促检查3次,印发督查通报3期,编发改革简报24期,确保了全县改革蹄疾步稳向前推进。
二、 注重统筹兼顾,扎实推进改革 针对各项改革工作量大面宽,任务重的实际,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强化自主创新和主动作为意识 ,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一是推进政府机构职能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39项,精简率达60.9%,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
完成了25个县直部门、18个镇办,共计3537项“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予以公布;
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印发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实施方案,全年办理营业执照1693户。二是推进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了调研活动,撰写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报告》,并向市政协调研我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待市上方案下发后拟定我县方案;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出台了《山阳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并规实施细则》和《山阳县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全年完成房地产去库存任务860套,占年度任务的124.4%;
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全省首家县级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我县被列为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县,草拟了《山阳县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目前该《方案》已送省厅审定;
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撤县设市的标准,邀请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领导和专家来我县开展新型城镇化调研,完成了县城和重点镇总体规划修编,我县被列入国家第三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县。三是推进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积极完善地方人大工作机制,依法实施专项监督和执法检查,推动了重点工作落实。不断丰富协商内容,创新协商形式,就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全年办结提案100余件,正在办理28件,委员满意率95%以上。统战群团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出台了《关于做好民间信仰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规范管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通知》,积极开展工会改革,将原有的四个部门归并调整为3个部门。
四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制定了全县文化单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县剧团体、县电影公司、县广播电视台及“三馆”体制改革专项方案,目前,山阳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山阳县电影产业有限公司、山阳县广播电视产业有限公司均已挂牌开展工作。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取消对出版物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机构设立等4项许可事项的行政审批,改为日常管理,在原文化市场稽查队的基础上组建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副科级建制,编制由原来的5人增至10人。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实行了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五是推进社会民生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改革,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全县18各镇(办)和城区划分学区,实行就近免试入学,严禁义务教育学校分重点班和实验班;
全面落实农村学校教职工工作补贴和贫困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按照每人每月200元、300元、500元的标准,每月落实贫困山区教师生活补助33.08万元,惠及246所学校1006名教师;
积极鼓励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完善了民办教育扶持政策等方面具体办法和方案;
加快职业教育实用化步伐,完成职教资源整合工作。健全和完善民生兜底政策,完成农村低保与扶贫两线结合。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对机关事业单人员信息进行了核查和录入。新型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群众对于改革有了更多获得感。
六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精神,顺利完成检察官职务套改、首批14名检察官遴选入额和等级确定工作。认真开展法律服务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了实习律师管理制度、律师教育培训制度、律师执业信息发布制度、律师事务所工作报告制度和律师执业年度考核等制度;
积极探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落实“倍增计划”要求,选任54名人民陪审员,与一线法官人数比例达到1.3:1,保证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案件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制定并落实《山阳县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员额法官遴选办法》,顺利完成首批18名入选员额法官遴选入额和等级确定工作;
积极探索主审法官制改革试点工作,确定中村人民法庭为试点对象;
全面完成了户口一元化管理改革任务。七是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积极开展“33456”党建工程实践探索,出台干部“三项机制”实施意见,探索实行镇村“集中办公、宿办分离、关爱干部”三项措施,实施基层党建“四个清零”行动, 落实“五个五”党建细则,推行村级活动场所部室配备“6+X”模式等措施,解决了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为官不为” 、“软弱涣散”、“规范操作”和“务实管用”等一系列问题;
草拟了我县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为我县人才培养、引进等奠定了基础。八是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制定下发了《山阳县纪检监察机关下级纪委(纪工委)纪检组向县纪委报告线索处置和执纪审查情况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使案件查办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要求落到实处;
制定了中共山阳县纪委派驻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待市纪委批准后实施。
九是推进农村改革。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和农村改革专项小组专题会,制定了《山阳县县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不断创新脱贫攻坚工作新机制,制定出台了《山阳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七个脱贫攻坚配套文件,进一步加快了山阳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成立了县电子商务中心,设立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97个,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省级供销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
印发了《漫川文化旅游名镇与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完成了市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前店子进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市重点项目观摩评比中位居第一,我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名单。十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制度;
制定了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方案,在城关街道探索村医签约服务试点工作,推广医师团队服务模式,定期进村入户巡诊。
三、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问题导向和民生取向”要求,对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部署,对照全县干部群众期盼,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跟进还不够。部分涉改部门对改革认识不到位, 认为只坐等“顶层设计”贯彻执行就可以了,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对改革事项研究不深,把握不透,有些领域跟进不及时。
二是涉改部门工作进展不平衡。抓改革的氛围不浓,推进改革的力度不够大,进展不够快;
有的改革调研不深入、改革思路不够清晰、改革措施不够有力。三是试点不够,特色亮点不多。个别专项小组和牵头单位缺乏对重点改革领域的试点探索,自主改革不足,在推进改革工作时创新思路不多,取得的成果、经验也不明显,工作亮点、特色少,改革成果运用不到位。四是协调指导力量薄弱。县改革办因无上级明确改革指向,存在无编制,缺干部问题,工作力量严重不足,难以适应日益深入和全面的深化改革协调推进工作。
2018年,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及时跟进中省市最新部署,着眼前后衔接和纵深推进,协调时序、力量、进度,在聚焦重点难点、提高方案质量、加大自主改革、落细落小落具体、强化督查考核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发展活力,让人民群众更多感受改革作为,更多获得改革红利。
(一)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继续夯实各级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蹄疾而步稳的原则,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对上级明确的规定动作,不折不扣执行到位,确保不走样不变形。同时,从自身实际出发,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解决好新矛盾,处理好新问题,把握住新机遇,在自选动作上突出重点、强攻难点、创造亮点;
继续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强化抓落实的责任,完善抓落实的机制,确保任务一项一项落实,责任一条一条明确,目标一个一个完成。
(二)进一步深化重点改革。以四项改革为重点,确保改革举措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和民生福祉。一是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试点,继续深化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尽快优化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切实搞好农村小额信贷扶贫试点;
二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推动县供销社综合改革;
三是要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改革和城乡社会保障改革,普惠民本民生;
四是要深化社会治理改革,构建和谐山阳。
(三)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一是着力推进目标任务具体化。着力提升专项改革方案质量,根据专项改革方案对各项改革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具体改革措施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清单,确保改革部署有落实、改革重点有突破、改革试点见成效。二是着力主体责任明确化。按照改革责任分工,全面落实各专项小组责任,进一步明确各改革事项目标任务,确保改革工作项项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同时,要推动实现县改革办人员专职化、责任单位工作人员稳定化,加强县改革办人员、专项小组联络员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业务能力与工作水平。三是着力推进督查考核常态化。将改革工作作为目标考核的重点,建立改革目标常态化考核机制,构建科学详实的指标体系,强化督查,硬化考核,把改革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

第4篇: 全面深化改革汇报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汇报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深改办的精心指导下,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按照《泰和县**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和《泰和县**年重点改革项目》文件精神,统筹谋划,大胆创新,扎实推进,有力有序推进**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汇报如下:一、主要举措
按照市、县统一部署及工作要求,我镇把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全镇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统揽全局的总抓手,全面动员,周密部署,紧紧咬住各项改革目标,实施精准发力,全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实效。(一)全面动员,提高认识,营造改革浓厚氛围
召开了由全镇各村(居)、镇直(办)单位及机关干部参加的**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动员部署大会,传达县委全面深化改革会议精神,让全镇各级干部深刻领会改革的精神实质,全面提升全体干部职工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认识,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强了改革自觉性。同时,积极利用政府站、、微信群、公众号、公告栏等舆论阵地,大力宣传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政策,使改革工作“接地气”、入民心,全镇广大群众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在思想上认同、感情上支持、行动上参与,形成了深化改革强大合力。各村(居)委、各镇直(办)单位及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1/11


镇机关各站所也都根据文件及会议精神召开了相关会议,为全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强化调度,周密部署,力促改革举措稳步推进
成立了由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的**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同时,成立由各相关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改革工作专项小组,具体负责各项改革工作任务;实行责任倒逼,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制定并出台了《**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确定了深化改革目标任务,落实了责任要求,建立健全了全镇深化改革的框架体系。此外,建立了全镇深化改革工作台账,在全镇大力推行改革工作常态化调度机制,镇主要领导和各专项、专责小组领导亲自调度改革工作,实时全面了解掌握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展,及时解决改革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各项改革工作落到实处。(三)咬定目标,精准施力,确保重点项目取得实效
镇党委、政府在推进全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根据《泰和县**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和《泰和县**年重点改革项目》这两个文件精神,紧紧咬住工作目标,实施精准发力。一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每一个改革项目都严格按照专家评审、竞争择优、事后评估、绩效考核程序进行。二是牢牢抓住实现全面小康这一战略目标,不断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面建设生态**。三是紧紧盯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村(社区)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2/11


“131”双微自治模式、金融改革创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河长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四是瞄准特色亮点,结合**镇情开展改革工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就马家洲集中营提升改造、晶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蜀口洲创建“4A”级景区、苏马线环境整治、酷韧健身器材帮扶、扩权强镇、美丽乡村建设、清洁工程、公务用车改革等工作进行调度30余次。二、主要成效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开展以来,**镇以夯实基础、做强产业、建美乡村、致富农民为目标,突出抓好各项改革重点,着力实施农村改革发展活力工程、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小康目标提速工程,加快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升级,各项改革工作突出了重点,对准了焦距,亮出了实招,打造了特色,取得较好成效。
(一)改革农业发展体系,实施农村改革发展活力工程
一是积极培育新型经济组织。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点,通过放低门槛、大户示范、财政奖补、政策倾斜、部门帮扶等有效措施,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新型经济组织发展。不断提高土地流转组织化水平,有序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集中。整合各类项目要素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我镇全年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360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3/11

相关热词搜索: 深化改革 汇报 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