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0-2020学年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时间:2021-10-23 13:20:00 来源:网友投稿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 2019- -0 2020 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重建宋国 B. 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 C. 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 D. 周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属于西周时期的封国,A 选项重建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商朝的首都在河南安阳,B 选项排除;宋国属于先代贵族的封地,C 选项排除;分封制下的对象分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D 选项排除。

 2.“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

  B. 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 C. 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D. 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说明要遵循父母之命,如若不遵循父母之命,一意孤行,将视为不孝子孙,体现出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的理念,故 A 项正确;材料体现出的尊卑观念,不是强调血缘纽带关系,故 B 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强调家庭中尊。卑观念,不是强调血缘继承关系,显然没有说明对于凝聚宗族的意思,故 D 项错误。

 3.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 ①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元朝实行行省制 ④明朝设立内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从题干中的要求我们可以知道,要找到直接的证据。①是秦始皇将权力分化的典型例子,符合题意;②是相权三分,也是典型。③是中央和地方的问题,不是削弱相权。④的时候宰相已经不存在。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

 4.有学者认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与该转型描述相符的是 A. “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收天下之权,尽归于中央” B. “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C. “设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D. “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 『答案』 A 『解析』

 A 是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商鞅变法建立郡县制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汉武帝派人北征匈奴,南征交趾,实行“推恩令”,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故 A 项正确。B 指的是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通判监督地方官员,不符合题干信息,故 B 项错误。C 项是元代的地方制度,中书省与行中书省互相配合,不符合题干信息,故 C 项错误。D 项是明代的中央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废中书省,权归六部,设置殿阁大学士,与题干信息不符,故 D 项错误。

 5.学者针对其研究收集了以下资料:

 ①北洋舰队的有关文献记载; ②明治维新后日本内政外交的档案; ③李鸿章所著的《李文忠公全集》。由此推断,该学者研究的对象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均没有北洋舰队,八国联军侵华是北洋舰队早就全军覆没了,其实北洋舰队就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全军覆没的,所以该学者研究的对象只能是甲午中日战争,综上所述本题 『答案』 只能是 C。

 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宣言、口号、诗句,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②③① D. ④②①③ 『答案』 B 『 解析 』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是在 1937 年八一三事变之后,“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是 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所写,“打倒列强,除军阀”是 1924 到 1927 年国民革命时期的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 1935 年中共《八一宣言》的内容,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③④①,B 选项正确,其他排序均存在时间上的错误,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

 7. 图 8 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的资料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D 『解析』 八路军 115 师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时期的首次大捷。①②③都与国民党抗战有关。故 D 正确。

 8.下图为 1944 年 9 月中美两国士兵展示所缴获的日军旗帜。作为历史的见证,这张照片最有助于说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B. 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成功阻止日军攻势 C.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组成部分 D. 抗战取得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展示的中美联合抗日的历史事实,展现的是反法西斯同盟,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内部的战线,与美国无关;B 选项是中国内部战场的问题,排除;D 选项是影响,材料不能反映出。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抗日战争的意义 9. 2015 年 11 月 7 日 15:00,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世纪之握”的动作,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自 1949 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会面沿袭国共两党领导人曾经之惯例,互称“先生”。

 以下关于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B. 第一次合作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 第二次合作形成是由于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D. 第二次合作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 1924 年国民一大,故 A 项错误;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 B 项错误;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所以本题正确 『答案』 为 B 项。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国共关系•两次国共合作 10.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 A. 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B.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D. 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 『答案』 C 『 解析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事辛亥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 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 虽以大总统之地位……即与齐民无异”等信息可知,民国时期注重平等和法制意识方面的教育,故 C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中国教育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教育发生根本变化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问题,故 B 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通过对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的内容体现了当时注重平等和法制意识的培养,无法得出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的结论,故 D 选项错误。

 11.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 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仍然激烈 C. 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 D. 专制独裁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任何打击 『答案』 B 『解析』 资产阶级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初衷是维护民主制度。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独裁统治。这种现象反映出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只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没有受到“任何”冲击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12.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作者认为,五四运动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 ④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A. 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试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 所燃起的爱国热情”“ 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可知②③④正确,①没有体现,正确选项是 A 项。

 13.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 12 个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的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答案』 A 『 解析 』 依据“上海的法租界”“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所说的会议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故 A 正确;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是国民党一大,故 B 错误;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故 C 错误;给思想混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是八七会

 议,故 D 错误。

 14.下图是一幅刊载于 1920 年上海某报纸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 “打土豪,分田地” B. “将革命进行到底” C.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答案』 C 『解析』 A 项是在 1927 年后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B 项是 1949 年,排除;D 项是五四运动时的口号,排除。C 项“消除内乱,打倒军阀”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1924 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成为革命运动的重要目标,符合要求。

 点睛:解答本题需抓住漫画中的关键词“共去厌物,道路平坦”“军阀”等,可以判断其目标和对象是反对封建军阀,消除内乱。

 15.1949 年,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诗人用“时间开始了”讴歌新时代的开篇。这场革命的意义是 ①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扫清障碍 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④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 案』 D 『 解析 』 根据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改

 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故①②③④正确;所以 『答案』 选 D。

 16.杨成武将军在《开国大典和开国大典阅兵式》中写道:“开国大典和开国大典阅兵式,给我留下了莫能淡忘的壮观图景……”开国大典除了给个人留下壮观图景外,它还标志着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 国民党统治在祖国大陆的彻底结束 C.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完成了祖国的统一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 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 是三大改造;祖国统一大业没有完成,排除 D;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所以 『答案』 选 A。

 17. 下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表,以下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一届人大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 B. “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仍能正常召开 C. 1978 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步入正轨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来,1964 年到 1975 年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并未召开人大代表会议,这是文革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破坏的表现,故选 B。ACD 项表述都是正确的。

 18.20 世纪 50 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 1955 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A. 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

 B. 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 C. 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D. 《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在 1954 年召开此次会议上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的作用自动消失。故 D 项描述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

相关热词搜索: 磐安县 金华市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