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课下载 >

党课讲义讲演稿

时间:2021-10-31 13:41:41 来源:网友投稿

 积极适应新常态

 主动融入新常态 全力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交通运输工作 ——张朝东局长在专题教育主要领导上党课上的讲义 (2015 年 3 月 23 日)

 按照市委专题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主要领导要带头开展讲党课活动。为认真落实好专题教育的这一部署要求,推动这次专题教育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今天我就“积极适应新常态 主动融入新常态 全力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交通运输工作”这一主题,和大家做一些探讨和交流。

 去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公开提及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年 7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要适应经济形势“新常态”;8 月 4 日至 7 日,《人民日报》连续四天在头版刊登特别报道和评论员文章,解析“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11 月 9 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内涵和特征;12 月 9 日至 11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作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至此,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锤定音,上升为全党的统一认识和国家的战略判断。

 那么,如何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含义?如何把握经济新常态下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领会习总书记云

 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对交通运输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在新常态及其“四个全面”的大背景下,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在哪里,以及推进交通运输发展的抓手是什么? 围绕上述问题,我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深刻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和概念背景 什么是“新常态”?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新”就是“有异于旧的”;“常态”就是经常持续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的发展状态,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 30 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并将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速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从 9 个方面把握:

 从消费需求来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从投资需求来看,经历了 30 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

 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从生产能力和, 产业组织方式来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从生产要素构成来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从市场竞争特点来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统一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

 从资源环境约束来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从经济风险防范来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

 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

 来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新变化,科学进行宏观调控。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实际上,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一词最早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尽管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却与西方国家的“新常态”明显不同:首先,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而不是由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其次,这种“新常态”的出现,始终处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许可的正常运行区间,是一系列积极新变化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表现出一系列良性的新气象,从根本上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

 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新常态。

 二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常态。

 三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形成新常态。

 四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形成新常态。

 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形成新常态。

 六是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

 治理形成新常态。

 七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新常态。

 八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形成新常态。

 九是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形成新常态。

 十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形成新常态。这十个方面的“新常态”共同构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前提和条件,其中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从严治党 6 个方面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 个方面与交通运输工作的联系尤为紧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交通运输“新常态”共同构成开展交通运输工作的大逻辑、大前提。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新常态”,与上述 “十个新常态”是一体的、同步的。因此,在“新常态”下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立足“十个新常态”的宏观背景,尤其是要以“四个全面”为统领,研究新思路,寻求新举措。

 深刻理解新常态,不但要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从中观上把握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行业特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在新常态下正在呈现 5 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从运输生产增速上看,在经济增速转入中高速增长后,交通运输生产也在向中高速增长转变。

 二是从运输结构变化上看,随着运输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附加值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高铁和动车旅客发送量、快递业务量、民航旅客运输量等高端出行增长较快。

 三是从固定资产投资上看,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对稳增长作用依然重

 要。

 四是从发展动力上看,受“三期叠加”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但由于交通运输门类多、潜力足、韧性好,随着“新四化”的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加上“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等因素,交通运输在新常态下仍有充足的发展动力。

 五是从发展要素上看,过去在交通运输短缺时期和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各种要素制约尚不明显,可以支撑较高发展速度和较大建设规模,而新常态下各种风险逐步显现,资金、土地、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进一步增强,建设成本快速增长,资金筹措难度加大,企业债务风险增加,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从上面可以看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既有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步入中高速增长的一般特征,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不同特点。同时还要看到,新常态蕴含着新机遇,也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我们一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新常态,抓住并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新机遇。

 二、准确把握交通运输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和挑战 尽管我国的“新常态”与西方国家的“新常态”有很大的不同,但全世界进入“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增速减缓的表征是相同的,而且针对经济发展增速减缓的战略选择和宏观经济政策是相似的,这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新常态”下,各国各地区针对经济发展增速减缓的形势,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

 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走廊)建设,力争在下一个经济发展的“拐点”抢占先机,争创新的经济发展优势。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发达经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正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2015 年预算法案,计划未来 4 年投入 3020 亿美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欧盟今年 1 月提出的新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规划建设 9 条交通走廊;日本政府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安倍经济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近期宣布投资 900 亿美元,应用磁悬浮技术建造时速 500 公里的新一代高铁,以带动日本经济走出“低谷”,重写“新干线”辉煌;印度新政府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施政重点,近期将全面改造铁路网。这些情况,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它迫使我们国家重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内联外接运输通道建设,给云南等沿边省份大力推进对外国际通道建设创造了契机,进而给昭通大干交通带来的机遇。

 从国家范围看,为了应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适时调整了延续30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部署,一方面,大力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国家发展由东向西挺进步伐、沿边全面开发步伐;一方面,不断提升西部各地区的战略地位,云南提升到了“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庆提升到了“长江经济带中心枢纽、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四川提升到了“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交汇枢纽”。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给

 昭通从国家层面争取过境通道(走廊)项目创造了契机。而且,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这为我们加快交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全省范围看,为了保持“新常态”下的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干基础设施“五网”建设,而“五网”中就有“两网”属于交通。而且,当前全省正在加快实施综合交通“三年大攻坚”,准备启动实施“五年大会战”,提出加快建设“七出省、四出境”的公路通道和“两出省、三出境”的水运通道目标,其中就有部分项目属于在昭通。

 从我市范围看,通过对照昭通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市各级领导已统一了认识:昭通的发展,兴也交通、衰也交通;昭通要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交通。而且大家已经清醒认识到当前交通运输发展的大趋势,已充分认识到交通运输对于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意义,已自觉肩负起推动综合交通运输大发展、大跨越的历史使命,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以求“上战”建立功勋。

 当然,我们在看到良好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与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要求相比,我们的综合交通建设还有较大差距 。昭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也是西部国家重点战略中心城市昆明、贵阳、重庆、成都的交汇地带,但

 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成都)连接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昆明)通向东南亚的快速通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昭通过境段未启动建设,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区(重庆)连接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昆明)通向东南亚的快速通道(高速铁路)昭通过境段未启动建设,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区(重庆)连接南亚通向印度洋的昭通过境通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未建设,长江经济带三大干线铁路之一、中国东西铁路运输通道衢丽铁路昭通过境段未启动建设,推动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并连接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沿金沙江高速公路、金沙江黄金水道还在规划之中,处于金沙江航运节点上的水富港港口规模和吞吐量小、高效集疏运体系未建成,这些都与融入两大国家战略的需要有较大差距。

 二是与全市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相比,我们的综合交通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就“大动脉”而言,虽然网络骨架已初具雏形,但要完全成型还需一段时间,境内东西向通道缺乏,南北向通道能力紧张,中心城市向周边辐射的快速通道尚未打通,没有一个像样的综合枢纽,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优势未得到充分体现。高速公路还没有打通出省联接线,普通国省干道技术等级低;铁路方面已投运的仅有内昆铁路,运量小、速度慢,成贵铁路尚在建设;...

相关热词搜索: 讲演稿 党课 讲义